「美學之父」的重大貢獻
2024-10-04 05:07:31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亞歷山大·戈特利布·鮑姆嘉通,18世紀普魯士哈列大學哲學教授,美學家,擅長文藝理論。1735年,鮑姆嘉通發表了博士論文《關於詩的哲學沉思錄》,第一次提出設立「美學」,並於1750年採用希臘術語「Aesthetica」為自己的論文命名。在現代英語中,「Aesthetica」一詞的含義是「美的,美學的」。至此,美學作為一門近代人文科學正式誕生。
西方思想史上,在鮑姆嘉通之前,雖然已有很多哲學家或文藝家提出了不少關於美的觀點和主張,但還沒有一個人正式提出建立以美為專門研究對象的學科。鮑姆嘉通的提議,可以說具有開創性的意義。然而,他的這一想法,既不是空穴來風,也不是出於盲目的熱情,而是建立在深思熟慮,尤其是對萊布尼茨和沃爾夫理性主義哲學深刻反思的基礎上的。
請記住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在他之前,很多哲學家都將人類的心理活動分為知、情、意三個層次。在鮑姆嘉通看來,由這三個層次組成的感性認識領域,至今存在一個沒有解決的問題。在哲學領域,理性認知的研究有邏輯學,人的意志的研究有倫理學,而對感性認識的研究,還沒有形成一門比較系統規範的科學。因此,鮑姆嘉通提議,應當設立一門名叫「Aesthetica」的新科學,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美學」。
明確提出設立美學學科這一建議後,鮑姆嘉通首先界定了美和美學對象的含義。在《美學》第一章里,鮑姆嘉通認為,單從感性認識的不斷完善來看,這一過程就是美學的對象,同時這也就是美。那麼,與之對應的,感性認識的不完善,就是丑。邏輯學的任務是指導人們怎樣使用正確的方式去思維。而美學的任務是,指導人們怎樣使用美的方式去認識事物。
這裡,鮑姆嘉通提出,美學是研究藝術和美的科學,儘管它最開始是作為一種認識論被人們提出來的。在他看來,完善是事物的一種屬性,人們憑藉理性認識可以認識事物,憑藉感性認識也可以認識事物。
感性認識所認識的事物,可以是人的想像虛構,可以是對自身心理活動的某種觀照,可以是對某個印象的回想,也可以是對外在事物的直接感覺。憑藉感性認識,如果看到事物的完善,也就是看到了美;如果看到事物的不完善,也就是看到了丑。這種分辨美醜的感性認識,鮑姆嘉通稱之為「感性的審辨力」,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審美趣味或者鑑賞能力。
鮑姆嘉通認為,具體的事物與抽象的事物相比,前者在內容上的豐富性要遠勝於後者。一個觀念或者意象,所包含的內容越具體、越豐富,它自身就顯得越明晰,因而也就越完善和美好。所以說,具體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顯得更為優美一些。而要使事物變得生動明晰,一個較好的辦法就是使用具體的語言,而非抽象的語言。除此之外,使用情感充沛的形象,也是一種有效的途徑。情感越熾熱,就越明晰生動,而被情緒激發的觀念或者形象也就越完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