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美分類的人
2024-10-04 05:07:12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夏夫茲博里關於人性論與美學思想的主張,一經問世,就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其中,最有影響的是在英國的荷蘭醫生曼德維爾。這位在思想上接近霍布斯的反對者,提出了一套駭人聽聞的論調,在英國乃至歐洲引起不小的轟動。當然,有反對者,就有支持者。支持夏夫茲博里的人憤然而起,進行了針鋒相對的辯論,其中之一便是夏夫茲博里的學生哈奇生。
哈奇生,18世紀初期英國的道德學家和美學家,曾經師從夏夫茲博里。作為門徒,可以說哈奇生真正繼承了夏夫茲博里的衣缽。與夏夫茲博里一致,哈奇生也主張美感與道德感是相互貫通的,並且是人與生俱來的能力。
他認為,審美活動具有直接性,並且當美感產生的時候,直接作用在感覺器官上。對於人們來說,有些事物只要映入眼帘,立刻就會讓人感覺到美,所以適合感覺到這種美的感官,被稱為內在感官。這種內在感官與外在感官,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不同之處在於,外在的感官,比如眼睛、耳朵,只能接受簡單的觀念,產生極其微弱的快感。然而,對於複雜的觀念,以及較為強大的快感,就需要內在感官了。
不過,就相似性而言,內在感官和外在感官還是存在一致的地方。根據這一特點,哈奇生將審美能力稱為一種獨立的感官。他說,這種較為高級的能力,可以接受簡單的、複雜的觀念,將其稱為「感官」再合理不過了。這是因為美的觀念通過它們,很快在人們的心中喚起,而不是藉助有關對象的原則、原因或者知識產生美感。
儘管哈奇生的思想緊緊跟隨老師夏夫茲博里的步伐,但仍有一些地方兩人的觀點是不同的,這尤其表現在審美能力的培養方面。在這一點上,夏夫茲博里強調文化修養有助於審美能力的提升,而哈奇生則極為重視個人的天資和稟賦。他認為,審美的內在感官既然是與生俱來的,就用不著進行後天的教育或培訓。然而,當他談到人與人之間不同的審美趣味時,又將這種區別歸因於人們的不同聯想。事實上,聯想並不是人們與生俱來的,而是人們後天的經歷以及長期教育所得來的結果。承認聯想的作用,就等於否認了內在感官的直接性。可見,在這一問題上,哈奇生的說法是自相矛盾的。
與其他美學家一樣,哈奇生也試圖給美分類。他把美分為本真的美和比較的美兩種。從單一的對象就可看出的美,是本真的美;而如果需要其他對象與之相比才能看出的美,是比較的美。
有意思的是,哈奇生認為,科學定理也是美的,而且這種美是本真的美。在他看來,科學定理的發明和揭示,一定會讓人們感到狂熱的欣喜。從根本上來說,這種欣喜的心理是一種感覺,這與對科學定理本身的純粹認識並沒有多大關係。當然,科學定理的發現,也遵循著在雜多紛亂中見出統一,這就意味著,雖然科學定理在數量上是一條,但它可以涵蓋很多現實中的例子。
比較的美主要是指模仿性的藝術美。這種美是以藍本與摹本的相似和符合為基礎的,所以,逼真成為這種美的最大特點。但是,雖然要求逼真,卻並不意味著比較美就是自然。摹本的美與藍本的美,並不一定存在對等的相應關係。換句話說,藍本本身沒有的美,摹本的美可以擁有。藍本雖然不完美,但不影響摹本的美。
不僅模仿性的藝術有比較美,自然中也有比較的美。哈奇生強調,自然中之所以有比較的美,全在於自然事物可以象徵人的心情。由於人們存在一種奇怪的傾向,那就是喜歡相同或者相似的東西。因此,在某種場景或者境況下,人們喜歡用大自然中的某種事物來表現另外一種事物。這裡,哈奇生已經開始涉及美學中的移情理論。除此之外,哈奇生還認為對於某些面貌、姿勢、笑容、神態等,它們之所以被人們稱為美,就是因為它們在人們心中喚起了一種普遍性的良好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