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到底在哪裡呢
2024-10-04 05:07:15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經驗主義美學在英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與推廣,這得益於培根、霍布斯等人的努力。在他們之後,英國又出現了一位經驗主義哲學的集大成者——休謨,他將經驗主義美學推向了極致。
在諸多經驗主義美學家中,休謨是最喜好文藝的一個。休謨的美學著作主要有《人性論》《論趣味的標準》《論懷疑派》等。在這些作品裡,他使用心理學的分析方法,主要探討了美的本質和審美標準這兩個問題。
美到底在哪裡呢?休謨認為,美並不是對象的一種屬性,它只是某種形狀在人心理上產生的效果。由於人的內心存在一種特殊的構造,使得人心可以靈敏地感受到美。
在《人性論》中,休謨進一步闡釋了美的特徵與本質。他說,美就是對象的各部分之間,一種穩定、和諧的秩序與結構。由於偶然的心情或者習俗,或者人性存在的固有因素,當人們看到這種穩定和諧的秩序與結構時,心靈上就會感到滿足和快樂,這就是美的特徵。在每一個觀賞者心裡,都有一種美。不同的人,遇到同樣的事物,會感受到不同的美。一種事物,在這個人覺得是丑的,可能在那個人看來就是美的。
關於美的本質,休謨還專門探討了心理構造與快感起源的關係。對於這一問題,他提出了兩種說法:效用說和同情說。
與蘇格拉底一樣,休謨的效用說也是建立在美的相對性之上的。美對人來說,肯定是有效的,而且僅僅只是對人而言的。但是,對於不同的人來說,美又隨著他們不同的利益而顯示出不同來。
在休謨看來,欣賞者看到事物或者對象產生快感,主要是他們的同情心起了作用。事物或者對象不一定非要有價值或者效用,只要它能喚起人的同情心,就是美的。
除了對美本質問題的研究,休謨還討論了審美趣味的標準。
什麼是審美趣味呢?一句話,就是人們欣賞和鑑別美的能力。在休謨看來,人的理智與審美趣味並不是人的先天觀念,而屬於人自身的一種功能。他說,當人們運用理智認識事物的時候,只是按照事物原來的樣子認識,因此人們所獲得的不多也不少。當人們運用審美趣味認識事物的時候,卻具有創造的功能,即使用心情的色彩渲染所看到的事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所看到的事物已經不是原來的事物,算是一種新的創造。
事實上,休謨在這裡區分了理性思維與形象思維。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主觀情感的參與程度。理性思維幾乎不夾雜任何主觀情感,它對事物是如實反映的;而形象思維飽含個人的情緒,它對事物的反映是一種新的創造。形象思維的新創造並不是無中生有,而是依據感性經驗和情感需要,運用虛構的處理方式對實實在在的事物進行處理。
由此可見,審美趣味必然涉及形象思維,而形象思維大多受個人情感的驅使,所以審美趣味必然帶有較高程度的個人主觀性。既然審美趣味因人而異,是不是審美趣味沒有統一的標準呢?在他看來,儘管審美趣味因人而異,但是終究有一個普適性的標準,在這一標準的衡量下,人與人之間的審美趣味顯示出了一致性。對於那些否認存在審美趣味標準的主張,休謨指出,任何創作都是有規則可循的。創作的規則並不神秘,它來源於活生生的經驗事實。任何時代,任何國家,都有一些令人喜愛的普遍性的東西,將這些東西收集歸納,就可成為一般性的規則。而這種一般性的規則,就是審美趣味的標準。
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是,怎麼才能找出這個標準呢?休謨認為,由於在天賦和修養方面,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很大,致使審美趣味的標準難以尋覓。
不過,幸運的是,少數出類拔萃的人物擁有這兩方面的傑出才能,使得確定文藝標準的責任落在了他們肩上。休謨說,在美的領域裡,有真知灼見,並能做到毫無偏見的,只有少數的幾個人。如果這樣的人可以找到的話,他們相互間達成的一致決斷就是審美趣味和美的標準所在。
哲學家與經濟學家的友誼
大衛·休謨和《國富論》的作者、被譽為「經濟學之父」的亞當·斯密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兩人無論相隔多遠,都會保持通信聯絡。亞當·斯密在初步完成巨著《國富論》時身體已經非常衰弱,他擔心自己死後「一生的心血」無法出版,便請休謨做他的「遺稿管理人」。在《國富論》出版兩個月後,亞當·斯密便去世了;根據遺囑,萬分悲痛的休謨成為亞當·斯密的遺稿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