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微思考> 保持清醒,趨利避害

保持清醒,趨利避害

2024-10-11 15:40:49 作者: 金文

  人們總是自覺不自覺地以多數人的意見為準則,做出判斷,並採取行動。一件事情,不論好壞,只要有人敢做,其他人便會蜂擁而至。

  假如你是十字路口上的一位行人,紅燈亮了,然而路面上並沒有行駛的車輛。這時候,有一人不顧紅燈的警告穿越馬路,接著兩人、三人……人們蜂擁而過,置身其中的你會怎麼做呢?倘若你還留在原地,不但別人會說你傻,恐怕連你自己也會這樣認為。這就是一個「從眾效應」最常見的例子。

  從眾效應是指人們自覺不自覺地以多數人的意見為準則形成印象、做出判斷的心理變化過程,以及在信息接收中,所採取的與大多數人相一致的心理和行為的對策傾向。從眾效應既包括思想上的從眾,又包括行為上的從眾。我們來看看從眾效應對人們的影響,看看人們會不會因為自己的看法、選擇與大多數人不同而違心地改變自己的意見、選擇。

  1952年,美國心理學家所羅門·阿希設計實施了一個實驗。

  他請大學生們自願做他的受試者,告訴他們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視覺情況。來參加實驗的大學生走進實驗室的時候,發現已經有5個人先坐在那裡了。於是,他們只能坐在其他位置上。他們不知道,事實上,那5個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受試者(即所謂的「託兒」)。

  本書首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阿希要大家做一個非常簡單的判斷——比較線段的長度。他拿出一張畫有一條豎線的卡片,然後讓大家對這條線和另一張卡片上的3條線做出比較,看它和3條線中的哪一條線等長。判斷共進行了18次。事實上這些線條的長短差異很明顯,正常人是很容易做出正確判斷的。

  然而,在兩次正確判斷之後,5個假受試者故意異口同聲地說出一個錯誤答案。於是許多真的受試者開始迷惑了。他們會堅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還是會說出一個和其他人一樣,但自己心裡認為不正確的答案呢?

  從總體結果來看,有33%的人選擇了和大家一樣的判斷,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從眾的判斷。而在正常的情況下,人們對這個問題判斷出錯的可能性還不到1%。當然,還有24%的人一直沒有從眾,堅持按照自己的正確判斷來回答。

  為什麼人們會放棄自己的正確答案而改變判斷,選擇和眾人一致的錯誤答案呢?

  社會心理學家發現,持某種意見的人數是影響從眾行為的最重要因素。「人多」本身就是一個具有說服力的明證,很少有人能夠在眾口一詞的情況下還堅持自己的意見。

  一方面,「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與眾不同是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的。好比車流滾滾的道路上,一位逆向行駛的汽車司機;彈雨紛飛的戰場上,一名偏離集體、誤入敵區的戰士;萬眾屏氣靜觀的劇場裡,一個突然歇斯底里大聲喊叫的觀眾……

  另一方面,公眾幾乎都討厭越軌者。在一個系統內,誰若做出與眾不同的判斷或行為,往往會被其他成員孤立,甚至受到嚴厲懲罰。美國霍桑工廠的實驗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霍桑工廠內的工人們對自己每天的工作量都有一個標準,完成這些工作量後,就會明顯地鬆弛下來。因為任何人超額完成都可能使管理人員提高定額,所以,沒有任何人去打破日常標準。這樣,一個人幹得太多,就等於冒犯了眾人;但幹得太少,又有「磨洋工」的嫌疑。任何人幹得太多或者太少都會被提醒,而任何一個人冒犯了眾人,都有可能被拋棄。為了免遭拋棄,人們就不會去「冒天下之大不韙」,而只會採取「隨大流」的做法。

  再說,參考周圍人的做法來決定自己的行為,認為與大多數人相一致的行為才正確的想法並不是全無道理的。大多數情況下,多數人都去做的事情往往是正確的事情。周圍人的做法對我們具有很重要的指導作用,可以使我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

  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不顧是非曲直地一概服從多數、隨大流走,是不可取的。跟在別人屁股後面亦步亦趨,最後只會陷入艱難的處境。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