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培養自信自律自主的孩子> 先了解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再做出回應

先了解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再做出回應

2024-10-08 19:39:28 作者: 寧十一

  幾乎每個孩子都會有「壞」脾氣,他們會說一些語氣強硬的話,同時伴隨叫喊,甚至是砸東西等極具攻擊性的行為。這個時候如果父母採取責罵、暴力毆打的方式去對待孩子,就會使孩子原本糟糕的情緒再上一個台階。

  兒童教育專家建議,當孩子有了「壞」脾氣時,父母首先應了解孩子發脾氣的原因,然後再採取適當的方法安慰或是制止孩子發脾氣。

  理解和接納的前提是了解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孩子發脾氣的原因一般有如下幾種:

  1.因做不到或者做不好某件事而發脾氣。當萌生了「什麼都想自己來做」的想法時,孩子就會經常發脾氣。例如吃飯想自己吃,但是因為不會用勺子,干著急,於是就生氣發脾氣。這類似於王小波說的:「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2.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發脾氣。在商店裡經常會出現這樣一幕:孩子想要某個玩具,但是父母不肯買,於是孩子就大發脾氣,哭鬧不休。一旦此法有效,孩子就會變得得寸進尺,脾氣也變得越來越大,人也變得越來越任性、粗暴。

  3.身體勞累疲倦導致發脾氣。當孩子學習壓力大,睡眠不足,疲勞過度,就容易發脾氣。年齡比較小的孩子會因為玩累了,睡前哭鬧。

  4.健康原因導致發脾氣。生病,身體不舒服,會影響孩子的情緒控制力。還有當孩子在生病期間受到「特殊待遇」,病好後「特殊待遇」取消,孩子也會因為不適應而發脾氣。

  5.理智腦未發育好導致情緒不受控制。人的大腦從功能上分為動物腦和理智腦。動物腦負責維持人體的基本生理功能和情緒反應。絕大部分哺乳動物都有動物腦,比如,小狗高興時會搖尾巴,小貓感到危險時會炸起全身的毛等。動物腦從孩子出生就開始發育,一直到12歲左右,即青春期逐漸完善定型。理智腦是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最主要特徵,它占腦容量的三分之二,負責判斷、思考、認知和控制情緒。這部分大腦發育比較晚,一般女性在24—25歲,男性在30歲左右才發育成熟,才有能力調節情緒,控制衝動。也就是說,孩子在理智腦發育完善前,很難像大人那樣控制情緒。

  此外,孩子發脾氣也可能是和父母賭氣,或者尋求關注等。由此可知,孩子並不是無緣無故發脾氣,父母要找到孩子發脾氣的原因,然後再做出回應。具體的做法是:

  

  覺察

  覺察是對情緒的感知,沒有感知就沒有理解,沒有理解就無法做出正確的回應和反饋。

  媽媽在廚房忙碌,聽到孩子在外面大喊大叫,媽媽心裡非常煩躁,但還是決定出去看看。

  可以想像,帶著這種拒絕、不耐煩的情緒去面對孩子,肯定會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最後不歡而散。

  此時媽媽不要著急出去,給自己兩分鐘抑制住內心想要發火的衝動,認真想如下幾個問題:

  孩子現在的內心感受是什麼?

  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

  孩子想要表達什麼?

  我應該怎麼去應對?

  做這些思考的時候,不要先入為主地認為孩子就是不乖,就是沒事找事。媽媽不應該站在大人的角度去評判孩子的行為,而是要用心去體會孩子當時的感受,這樣才能真正覺察到孩子的情緒。

  然後,媽媽可以走出來,對孩子說:「你看起來不太高興,發生了什麼事?」而不是直接指責:「你叫喚什麼?沒看到我正在忙嗎?」第一種說法,媽媽傳遞給孩子的是我注意到你有這種情緒,並且我接受有這種情緒的你。而第二種說法是對孩子情緒的指責和不接受。

  在外面受了委屈後,有的孩子會表現出明顯的不高興,和家長大倒苦水。有的孩子可能只是有點兒悶悶不樂,沉默或者話變得很少。父母要仔細留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給予支持和幫助。

  約定

  要和孩子做個約定,告訴他,我接受你所有的情緒,而不是所有的行為。比如,當孩子出現打人、摔東西的行為,明確地告訴孩子,憤怒是合理的,但破壞行為是不對的。這個約定會讓孩子認識到自己錯的不是情緒,而是行為,從而在內心裡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並有意識地去改變自己的行為。

  行動

  告訴孩子發脾氣不能解決問題,解決問題靠的是智慧,要採取理智的行動去積極解決。比如,孩子因為被嘲笑而和人打架,他發脾氣的原因是自己被侮辱了,希望得到別人友善的對待,但打架幫他得到友善了嗎?很顯然沒有。怎麼才能得到友善呢?讓孩子知道自己發脾氣只能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要主動採取行動去解決。這樣將來發生類似的問題時,孩子才會尋找其他方法來解決。

  接納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表現出不良行為,比如在公共場合大吵大鬧,父母就會覺得很丟臉,進而變得憤怒,然後會向孩子發泄自己的憤怒。其實,父母在看到孩子有情緒時,也要看到自己的情緒,允許自己有情緒,處理好自己的情緒,然後才能更好地面對孩子的情緒。

  最後,要注意,接納不等於縱容。看到孩子的情緒,表達理解和接納。能看到孩子情緒背後的需要,但不一定要給予滿足。這樣更有利於幫助孩子釐清混亂的自己,做出更理性的決定。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