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的對立情感會被內化成內心衝突
2024-10-08 17:07:36
作者: 蘇菲雅 姚彥宇
分裂是一個原始的防禦機制。處於全能自戀狀態中的嬰兒,由於自我功能還不具備整合衝突的能力,無法整合媽媽既好又壞帶來的情感衝突,於是需要通過分裂這個防禦機制來減輕自己的心理負擔,一旦把媽媽分裂為對自己百依百順的「好媽媽」和對自己的需求置若罔聞的「壞媽媽」,嬰兒就可以心無掛礙地依賴「好媽媽」,同時毫無愧疚感和恐懼感地攻擊、傷害「壞媽媽」。
嬰兒無法自己滿足自身需求,只能依賴媽媽,同時他們缺乏整合對立情感的自我功能,所以才需要如此費盡心思地將媽媽分裂成兩個,從而避免內心的情感衝突。隨著自我功能的完善、各種現實能力的發展和接觸的人越來越多,我們大部分人都會鍛鍊出承受並整合內心情感衝突的能力。可要是一個人從小到大所處的環境都有超出其當前整合能力的對立情感衝突,那Ta的整合能力就很難得到鍛鍊。相反地,劃分黑白搞對立的能力反倒會得到很好的強化。
比如小而,伴隨她成長的,是停不下來的爭吵。在她爸爸媽媽結婚前,由於兩人吵架太頻繁,本來已經準備分手了。結果這時候小而媽媽懷孕了,於是雙方在父母的撮合下步入了婚姻。但是,吵架並沒有停止,他們舉行結婚儀式時吵、領證時吵、擺酒時吵、待產時吵、產後吵、坐月子時吵……一紙婚書把兩個本來就有很多矛盾的人硬綁在了一起,結果就是他們的關係更差,吵架更多。在小而的記憶中,家裡幾乎沒有一天是和諧的。
小時候,小而的父母就問過她,如果父母離婚,她想跟誰。長大之後父母吵架,父母就會讓小而評判,占理的到底是哪一方。小而總是一次次地被迫在父母之間站隊,而且無論她怎麼站隊,都無法平息雙方的怒火。父母該吵還是吵,只是沒得到小而支持的一方,在後續的吵架中,還會順帶著數落小而「沒有良心」。
父母的關係不和諧,遠比雙方觀點不一致對孩子的傷害更大。父母如果在情感上勢同水火,那孩子就必須被迫站隊。站隊的能力不是整合衝突的能力,而是擴大衝突的能力。於是孩子長大後,就會更擅長擴大衝突,搞對立鬥爭。在親密關係里,這類人在有衝突時會擴大衝突,沒衝突也會製造衝突。
比較常見的情景,吵架時不就事論事,而是開始爭論「你愛不愛我」「這段感情還有沒有必要繼續」,就是擴大衝突的典型例子。看到網上那些「愛你的男人一定會做這五件事」之類的「雞湯」情感文章,就拿去控訴伴侶不夠愛自己,則是在沒衝突時故意製造衝突的典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