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表達習慣的四股力量

2024-10-08 17:06:58 作者: 蘇菲雅 姚彥宇

  或許我們意識層面也知道這些表達習慣不好,想改變,卻又發現困難重重。這是因為每個習慣背後至少有四股力量在操控。

  ①潛伏學習,沒有被表現出來而不可見的學習

  我們在自己不知道的情況下,其實已經為了適應早年環境而形成了特定的思維、行為、情緒反應模式。

  1930年,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托爾曼和霍恩奇克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把兩組老鼠放到只有一個出口的迷宮裡,第一組老鼠的迷宮出口有食物,第二組老鼠的迷宮出口沒有食物。有食物的那組老鼠大都會通過氣味的引導跑出迷宮,而沒食物的那組老鼠基本都在迷宮裡漫無目的地探索。食物相當於獎勵,有獎勵會強化老鼠對迷宮路線的學習和記憶,而沒有獎勵則不強化。但是,當第二組老鼠的迷宮出口也有食物的時候,實驗人員卻發現第二組老鼠可以跟第一組老鼠以同樣高(甚至高於第一組)的正確率跑完迷宮。

  這個實驗揭示了一個概念,叫潛伏學習,也就是當那組漫無目的的老鼠到處探索時,它們其實在無意識中學到了很多東西,以此構建了認知地圖,只等一個合適的時機,它們就能直接用認知地圖指導行動。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

  我們對環境的適應也是同理,在我們的早年環境中,我們已經不知不覺學習了無數行為模式、情緒模式、認知模式,有的會通過行為表現出來,有的則處於潛伏狀態,等到處於合適的場景和合適的關係中,才會通過行為自然地呈現出來。

  所以我們戀愛或結婚後才出現的一系列壞習慣,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早年無意識中學會的。連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學到的都不知道,要消除其影響自然很困難。

  所以古語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要把自己浸泡到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中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你完全無法確定你的大腦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會從周邊環境學到多少東西。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讓你所處的人際環境儘可能地和諧、積極,讓自己從此刻開始潛伏學習的內容更有利於與他人的關係維護。

  ②強化與懲罰

  我們的行為反應,會受外界反饋影響而改變,最主要的兩類反饋是強化與懲罰。

  強化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正強化是通過增加積極體驗提高特定行為出現的頻率,負強化是通過減少消極體驗提高特定行為出現的頻率。

  比如,小其這類習慣否定打壓他人的人,如果她否定別人後,別人認同她的評價,而且覺得她很有主見,這種被信任、被崇拜的積極體驗,就是正強化。積極體驗強化了「否定打壓」的行為,後續她否定打壓他人的可能性就會更大。

  如果小其是空降的主管,手下的組員和組長對她不太服氣,很難管理,她在焦頭爛額的情況下情緒失控,對手下員工否定打壓,結果員工由於怕她反而變得好管理了,那這種失控感和焦慮的減少,就是負強化。消極體驗減少強化了「否定打壓」的行為,後續她否定打壓他人的可能性也會更大。

  懲罰也分為正懲罰和負懲罰,正懲罰是通過增加消極體驗消退特定行為,負懲罰是通過減少積極體驗消退特定行為。

  比如,小其否定打壓伴侶後,伴侶發脾氣或不跟她說話,這種拒絕溝通的表態會讓小其生氣,這就是增加了消極體驗,可以減少她打壓否定伴侶行為的出現頻率。

  又比如,伴侶每晚睡前都會陪小其聊天放鬆心情,小其否定打壓伴侶後,伴侶睡前自己聽歌,不跟小其聊天,這就減少了小其感受親密的積極體驗,可以減少她否定打壓伴侶行為的出現頻率。

  早年環境中養育者的反饋,相當於無數的強化和懲罰,會塑造出很多我們以為是本能但事實上是習得的行為反應。而且行為反應存在一個刺激泛化的過程。刺激泛化,就是我們會把一種應對外界特定刺激的有效反應方式,變成應對類似刺激的常用方式,比如曾經面對父母的否定時,反過來也否定打壓他們能有效克制他們的否定,那以後遇到類似否定打壓的刺激時,比如領導批評、客戶投訴、伴侶不滿,我們就可能會採取否定打壓的方式去應對。

  我們每時每刻都在跟伴侶以及身邊的人進行著正強化、負強化、正懲罰、負懲罰和刺激泛化,從而調整彼此的行為、馴化彼此,形成一系列相對穩定的反應模式,這就是相處模式。換言之,我們的行為並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在各種複雜交織的關係中雙方潛意識博弈的結果。

  ③觀察學習

  我們學習行為的方式,除了自己親身實踐獲得外界反饋調整外,還可以通過觀察他人而習得。

  心理學家、社會學習理論大師班杜拉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讓託兒所的三組兒童看同一部影片,影片內容是一名成年人要求一個充氣人偶走開,人偶不遵從命令,於是成年人將人偶推倒,對其拳打腳踢。

  接著,三組兒童分別看到了不同的影片結尾,第一組看到的是這個成年人被另一個人表揚,並得到了糖果和飲料;第二組看到的是另一個人責備這個成年人,並拍打他;第三組看到的影片沒有結尾。

  實驗結果是,第一組兒童在後續觀察中出現暴力行為的頻率最高,第三組次之,第二組最低。所以實驗結論就是,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反應及其後果,我們可以學會他人的行為,而決定我們在多大程度上把觀察學習到的行為轉化為自身行為的,是觀察的這個對象做出行為反應後受到的待遇好壞。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很容易理解,看別人做事情成功了我們會模仿,失敗了我們就不會模仿,每個人都懂這個道理。但問題是,「成功/好」或「失敗/壞」的定義,是有情境局限性的主觀判斷。

  設想一下,在一個家庭里,父親跟母親吵架時會毆打母親,然後母親就妥協了。就算孩子知道「打人是不對的、不好的」,也通過觀察學習學會了「暴力是讓他人妥協的有效方式」,後續遇到「他人不服從我的想法」的刺激時,這個孩子便容易採取暴力行為。假如孩子隨後在學校跟同學打架,校方叫家長,回家後孩子被父親打了一頓。那父親的這個行為,事實上也是在告訴這個孩子「暴力是懲罰他人的有效方式」,後續遇到「別人讓我不愉快」的類似刺激時,孩子便更可能用暴力懲罰對方。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做什麼比父母說什麼更重要,父母是什麼樣的人比父母做什麼更重要。所以家庭教育的關鍵是看父母雙方的人格成熟度,而非教育行為或說教內容。

  我們早年學會的行為反應,不一定是我們自己想學的,但一定是我們所處的早年環境中存在且有利於行為示範者的,結果就是我們學到了一些離開早年環境或缺乏示範者身份就容易失效的行為,或者是學到了只得到短期利益而犧牲關係和諧的行為。

  ④設立標準,自我改造

  前三股操控行為的力量,都是對我們影響深遠且在我們控制範圍外的,但幸好還有與之完全相反的第四股力量,這是百分之百由我們自己控制的——我們給自己設定並踐行的行為標準。

  人類最大的優勢,就在於我們可以有意識地改造自己。我們會有自己認為好壞對錯的行為評價標準,並據此調整自己的行為。但改造自己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科學的自我改造得遵循兩個原則、三個步驟。

  原則一:不要以「改掉舊行為」為目標,而要以「習得新行為」為目標。舊的不良行為就像一柄卷了刃的刀,儘管用處不大,但在戰場上,有這把刀還是比沒有好,貿然把刀扔掉,我們的潛意識是不允許的。所以我們應該做的是帶著這把刀繼續往前走,看能不能找到更鋒利的武器代替這把刀。

  原則二:不要期望新行為可以一次嘗試便習得。新行為習得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接近自己設定的標準的過程,不要非黑即白地認為沒達成標準就是失敗,只要跟過去的舊行為相比更接近自己的標準,就說明你的努力方向是正確的。

  自我改造的三個步驟分別是:設定目標、設計行為、行為強化。

  第一步,設定目標。只要是我們對自己的期望,都可以設定為自我改造的目標,比如期望自己更溫柔、更體貼、情商更高等。

  第二步,設計行為,即將目標設計為特定情境下的特定行為。比如,小其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是讓自己更體貼,那可以設計出來的行為就是「在男朋友跟我說他那不靠譜的創業計劃時,用更不傷害他自尊心的方式指出其問題」,接著進一步細化為應該如何措辭才不會傷害他的自尊心(如改成認可正確的部分)。在後面的「五種高情緒價值的表達習慣」部分,我會針對前面提到的六種不良溝通習慣,給出細化的替代性行為,作為設計行為的參考(如果設計的行為難度太高,那可以把行為拆分成幾個行為或劃分不同層級的行為)。

  第三步,行為強化,即將新行為的「刺激—行為反應」類型化,再通過正強化促使自己的行為得到強化。如小其可以總結出一個正確的反應類型是「他人暴露出不足(刺激)—認可其中正確的部分(行為反應)」,隨後在自己做出正確的行為反應時,給予自己獎勵,作為正強化。獎勵是可以讓自己感受到愉悅的事情,比如喝奶茶、吃蛋糕、看半小時綜藝節目、發呆、看小說、按摩、購物、旅遊等。為了讓獎勵持續有效地激勵新行為,可以採取間歇性強化的方式增強強化效果。比如在獎勵里摻入三分之一「謝謝參與」,然後每次選取獎勵時,通過隨機擲骰子的方式選擇,把遊戲常用的這種隨機獎勵方式融入行為塑造中;同時還可以採取代幣制平衡獎勵成本,比如,每次行為正確都可以得到一個積分,三個積分換一次按摩、五個積分換一件衣服、七個積分換一個包包、十五個積分換一次旅遊等,把遊戲常用的積分制也引入進來。當然,你也可以不用這些煩瑣的獎勵機制,畢竟你的正確行為本身帶來的人際關係和諧,也算一種正強化的獎勵,同樣有激勵作用。

  體驗過自我改造的艱難和痛苦,我們才能意識到期望動動嘴就改造伴侶是多麼不現實,從而降低對伴侶的要求。有過成功改造自己的經驗,我們才能知道,自己需要怎麼做才能引導而非控制伴侶改變行為。也只有改造自己,才能減少自己在不知不覺中破壞關係的行為,增加讓伴侶體驗到舒適感的行為。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