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詮釋:他一定是故意對我冷暴力的!
2024-10-08 17:06:29
作者: 蘇菲雅 姚彥宇
小求的男朋友被獵頭挖去另一家公司後,因為忙著適應新工作,每天很少主動發信息給小求,下了班經常跟新同事去吃飯或參加客戶的飯局,給小求打電話的次數也明顯少了。在獵頭聯繫小求男朋友時,小求是很支持男朋友跳槽的,她覺得以後男朋友會有更大的晉升空間。但跳槽後,相比之前同公司時兩人一起吃飯、一起上下班的生活,小求覺得落差很大。她慢慢開始懷疑男朋友在新公司認識了別的女生,認為他的冷淡是故意在對自己冷暴力,是在等自己提分手。因此小求生氣了,經常不回復男朋友的信息。
男朋友一開始還不明就裡,等知道她的想法後,就覺得她太幼稚、太不懂事了。小求不但不理解他要融入一個新團隊和處理新工作有多累,還一個勁兒地把他往壞了想,結果兩個人大吵了一架,冷戰了很長時間。
本書首發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負面詮釋,讓你的主觀世界充滿黑暗
很多女生都跟小求有類似的思維習慣,由於擔心自己受傷害,所以感情有矛盾時,就會把伴侶往壞了想,認為對方故意讓自己難受。只有伴侶耐心解釋、安撫她們,她們的情緒才會得到緩解。
現實卻是,伴侶往往不怎麼解釋,甚至會特別憤怒。這些女生覺得不解,認為如果是自己誤會了對方,那對方解釋清楚就行了,對方越是生氣和不解釋,就越說明他心虛。所以這些女生會不依不饒,雙方很容易陷入冷戰。
對待這類女生的困惑,我往往會舉這樣一個例子幫助她們理解伴侶的感受。
假如現在你來面試,我是HR,你自我介紹說你是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外交學專業的。
我:「北京大學有國際關係學院嗎?」
你:「有,北京大學東門進門右手邊第一棟就是。」
我:「你說你原先的工資是兩萬元?」
你:「是的,每個月上下波動,但平均是有兩萬元的。」
我:「但是你原公司的崗位KPI是按季度進行考核的,工資又怎麼會每個月上下波動呢?」
你:「每個月工資構成是底薪加季度績效加項目獎金加每月評級獎金,所以會上下波動。」
我:「是到手還是稅前?」
你:「是到手的。」
現在,你覺察一下自己的感受,你是希望跟我這個HR多聊一些,還是希望儘快遠離我呢?
這個對話只從內容上說,是HR在了解求職者的原工作信息,我這個HR確實是有理由問這些的,但這些提問讓人難受的地方在於,每個問題都透露著對你所說的話的不信任,也就是我預設你在騙我。所以正常情況下,現在你的情緒很複雜,既有憤怒,又有委屈,還有煩躁。而這些被冤枉的憤怒、不被理解的委屈和反覆解釋的煩躁,恰恰就是你的伴侶在被你進行負面詮釋時的感受。
負面詮釋,是對對方外部行為的動機進行負面消極的揣測,是不負責任地置對方於不道德的境地後,要求對方自證其道德性。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傷害甚至是人格侮辱。
負面詮釋對感情的破壞還不止如此。我們對他人的評價,往往會暴露出我們的真實自我,所以負面詮釋會讓你的伴侶越來越了解你的陰暗面,這是認知層面上的投射原理。如小求認為男朋友跟自己聯繫少了是在冷暴力自己,男朋友這麼做的真實動機我們尚不清楚,但可以確定的是,小求自己才是不開心時就會用冷暴力去逼伴侶就範的人,所以她才會從這個角度去揣測自己的男朋友。因此,感情里的負面詮釋越多,說明你自身的陰暗面越多,你在伴侶心中的形象分就越低,伴侶對你的反感也會與日俱增。
決定有什麼情緒的不是事實本身,而是對事實的看法
對伴侶的負面詮釋導致的負面情緒,是無法通過伴侶的自證清白來緩解的,因為問題不是出在伴侶做或不做什麼事情上,而是出在你對伴侶行為的負面解讀上。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創建的經典ABC理論,闡述的就是這樣一個原理:決定你有什麼情緒的不是事實本身,而是你對事實的看法。
舉個例子,假如你男朋友每天接送你上下班,身邊的同事經常表示羨慕,還有單身女性向你請教挑選對象的方法和關係維護的技巧,此時的你應該很開心。
但是,有次你無聊時去翻看男朋友和他前任的微博,發現他之前也是這樣接送前任上下班的,而且他當時接前任下班時還會帶上一杯她喜歡的奶茶,有時還會有小蛋糕或零食。而你,則什麼都沒有。此時,你應該會很不開心,而且在此之後,每次男朋友接你上下班,你都會鬱鬱寡歡。
客觀上說,男朋友的行為自始至終都沒有變化,一直接送你上下班,也就是事實沒有任何改變,但你的心情卻從一開始的開心,變為後來的不開心。其中起作用的,就是你對這個事實的看法、評價,這就是ABC理論的原理。
一開始接觸ABC理論的人,可能都會有種感覺,就是「這是自欺欺人」。如上例中,事實上男朋友確實對前任比對自己更好,那自己生氣就是理所當然的。如果你也這樣想的話,那你要切記,過去的事實,是歷史。
當下就是你的男朋友每天接送你上下班,而你卻對他不滿。
我們無法改變歷史,甚至連歷史是否發生過都很難確定,就算確定,我們也無法確定前因後果,說不定就是由於男朋友的前任對他有那麼高的要求,才導致他們分手,所以糾結這些歷史是沒有意義的。
你唯一要思考的就是當下,現在男朋友接送我上下班我是否滿意?不滿意的話我還希望他多做點什麼?他不願做的話我是否有放棄關係的決心?
明確自己當下的需求、敢作敢當的女生,比起沒有明確訴求,也沒考慮如何收場就跑去找男朋友吵鬧的女生,更能得到男生的尊重和重視。
我們再以小求跟男朋友的矛盾為例,運用ABC理論來拆解一下。
ABC理論把情緒拆解成三部分:事實、看法、情緒。
事實,指誰、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做了或沒做什麼事情。
看法,指自己當下對前述事實的評價。
情緒,指當下自己體驗到的情緒。
從小求的角度來看,事實是「男朋友(誰)去新公司後(什麼時候)沒有像之前那樣頻繁地聯繫小求了(沒做什麼事情)」。
小求對此的看法是「他可能認識新的女生了,在冷暴力逼我分手」。
情緒是「生氣、傷心」。
如果小求把自己的負面詮釋誤認為是事實,那男朋友冷暴力自己、逼自己主動提分手,確實是一件讓人感到生氣和傷心的事情。但問題在於,事實僅僅是男朋友沒像之前那樣頻繁地聯繫自己。
對這個事實的解讀,固然可以解讀為負面的「他認識了別的女生,所以在冷暴力逼我分手」,但也可以解讀為中性的「他工作太忙顧不上我」或「熱戀期過了,所以他把精力重新放到工作上了」,還可以解讀為正面的「他在努力賺錢為我們這段感情打婚姻基礎」。
認為他是在實施冷暴力就會生氣,認為他只是忙工作或熱戀期過了就只會有小失落,認為他是在為了以後能結婚而努力賺錢,那就會有滿滿的幸福感。
我們的想法對自身情緒的影響非常大。同一個事實,通過不同的角度去解讀,甚至能產生截然相反的情緒。因此,我們對自己的想法要持一種謹慎審視的態度,不能誤以為自己的想法就是不容動搖的事實。
糾正負面詮釋的思維訓練
這裡提供一個糾正負面詮釋思維的訓練方法,具體如下。
當你有情緒的時候,先問自己:「我是不是認為他可能是個壞人?」如果是的話,就運用如下表格糾正自己的思維:先記錄自己感受到的情緒,接著回憶引起這種情緒的事實(事實核心是「誰做了/沒做什麼」),再思考自己是怎麼看待這個事實的,最後儘量想出更多不同角度的看法,甚至是跟原來完全相反的看法,把一開始負面詮釋的「他就是故意這樣壞」的看法,轉變成帶有善意的看法。
當然,這個訓練不是想讓你自欺欺人,做個沒有負面想法、只有正面想法的「傻白甜」。就像案例中小求的猜測也有可能是對的,她男朋友確實有可能是因為有了新歡,所以冷暴力她。我並不否定消極可能性的存在。我強調的是,在沒有足夠證據之前,先儘量帶著善意去解讀事物,往積極方面想。
我們拿小求的案例來做個假設,假如她男朋友跳槽後在新公司確實認識了一個挺聊得來的女生,但他沒有太多想法,只是工作有交集時會閒聊兩句,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工作上。
現在如果小求對男朋友的疏遠進行負面詮釋,認為他是在冷暴力自己,那小求就會跟男朋友發脾氣、冷戰。男朋友忙完工作的閒暇,想到冷漠、充滿敵意的小求,再看到眼前剛認識的這個工作認真、聊天帶笑的女生,這種對比帶來的落差感,就是他和那個女生關係的「加溫器」。要是女生再來上一句「你工作這麼忙,女朋友還衝你發脾氣,真是太辛苦、太難了!要是我有這麼上進的男朋友,我一定天天把他捧在手心裡」,那小求的男朋友自然會越來越想靠近這個女生。
再換一個假設,如果小求對男朋友的疏遠進行積極詮釋,認為他是在為兩個人的未來而努力賺錢,那小求就會心疼男朋友,會在兩個人有空聊天和見面時儘可能地照顧他的感受,叮囑他多放鬆休息。那小求就相當於男朋友的「泄壓閥」和動力來源,男朋友在工作時會更有幹勁,工作之餘也會由於小求的懂事體貼而更多地關注她、考慮她的感受,也就不會有多餘心思放到新認識的女生身上了。就算一開始男朋友確實對女同事動過歪心思,那小求的信任和體貼,也會讓他由於愧疚而主動約束自己。
習慣負面詮釋的人,由於太擔心有糟糕的事情發生,所以事事都把最壞後果想在前頭。結果往往是負面想像導致自己變得緊張且充滿負能量,並用這種糟糕狀態,誘使身邊的人製造出更多糟糕的事情,這就叫自證預言。
自證預言,又稱「自我應驗預言」或「自我實現預言」,指人會不自覺地按照自己認定的預言來行事,最終令預言發生。認定伴侶可能會出軌,便會受證實偏見的影響而更關注支持這個判斷的捕風捉影的證據,進而頻繁體驗到被出軌的憤怒和悲傷。於是跟伴侶相處時,就會變得煩躁並帶著敵意,最終導致兩人之間生出嫌隙,自然就會有其他人來填補,也就出現了第三者。
而與自證預言相反的,便是期望效應,指人的情感和觀念,會受到他人期望的影響。比如,小求的男朋友可能只是事業心強,於是一心工作,忽略了小求,但小求帶著善意,堅定地認為男朋友是由於愛自己,想跟自己結婚並安定下來才拼命工作,於是無怨無悔地對男朋友好,男朋友便會被她的付出和善意投射所影響,而產生自己確實想跟她結婚並安定下來的想法。
感情Tips
伴侶的前任
很多女生由於占有欲、嫉妒、不自信等,會對伴侶的前任過度關注,而且越是關注越會有無解的疑惑,如「他對我是不是沒有比對前任好?」「他沒把前任的聯繫方式刪掉,是不是心裡還記著前任?」「我長得有點像他前任,自己會不會只是一個替代品?」等等。
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連伴侶自己都不清楚,所以思考這些問題,除了把已經成為歷史的前任拉到你們當下的關係中、影響你們的感情外,沒有任何幫助。所以我往往會建議這類女生,在看到明顯的證據證明「他們才是真愛」之前,可以適當自信點,從積極的方面去解釋上述疑惑,就算事實跟自己的解釋還有差距,那也可以通過期望效應去影響對方,而不能讓消極的自證預言發揮影響力。
「他對我是不是沒有比對前任好?」
答案一:不是,他現在改變原有人生規劃,要跟我一輩子走下去,這才是真正的對我好。
答案二:是,但那是因為當時他還年輕,時間充沛,精力旺盛,而現在他需要擔負更多社會責任,所以沒辦法像當時那樣付出時間和精力。
答案三:是,但我們現在的感情還沒有他們當時那麼深,所以正常。
答案四:是,但以他那種愛一個人的方式應該愛不過三個月,我更希望他像現在對我這樣細水長流。
「他沒把聯繫方式刪掉,是不是心裡還記著前任?」
答案一:不是,就算分手了也可以做朋友或客戶,畢竟彼此信任度高。
答案二:不是,不刪除也能理解為他不在意、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