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大清才子命運> 5、鄭板橋的教育思想

5、鄭板橋的教育思想

2024-10-04 14:11:58 作者: 上官雲飛

  鄭板橋一生充滿親民思想的「善良教育」,同樣是中華美德教育的典範。三百多年過去了,鄭板橋唾棄暴力、熱愛和平的「善良教育」故事仍然源遠流長。

  

  1)熱愛大自然

  鄭板橋把關愛孩子的成長與關愛大自然看得同樣重要。他52歲得一子,愛子之心,可想而知。然而他說:「愛兒必以其道。」他教育孩子從小熱愛大自然,首先讓孩子整個身心融入大自然。讓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投身大自然經受各種薰陶,培養善待大自然的良好心態。孩子出生斷奶不久,鄭板橋就毅然把孩子送出縣衙機關,直接託付「舍弟」讓孩子在農村有個家,安頓在「千家養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種田」的揚州老家,託付勤勞樸實的「郭嫂、饒嫂」管束調教,在自然人和自然物中,潛移默化,在人與自然協調的環境中「抽心田、發奧旨、繪物態、狀人情」。

  2)愛護小動物

  對孩子善良教育,鄭板橋以童心塑童心。孩子愛玩小動物,是童趣童心最真切之情。在小動物被孩子玩耍時,他及時寓教於樂。本來「發系蜻蜒,線縛螃蟹」,籠中養鳥讓孩子樂一樂,無可非議,但鄭板橋以此為契機教育:「我圖娛悅,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至於發系蜻蜒,線縛螃蟹,為小兒玩具,不過一時片刻拽拉而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心心愛念,為的是小動物的生死存亡,為的是與小動物「一起歡喜跳躍」。為了小鳥,他不許籠中養鳥,引導孩子「欲養鳥莫如多種樹,使繞屋數百株,扶疏茂密,為鳥國鳥家」,以此塑造善良的童心。

  3)同情貧弱者

  鄭板橋家教始終貫穿「善良教育」,這同他詩畫中「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是一脈相承的,他關注孩子善良教育,讓孩子從小善待疾苦弱勢群體。對於身邊的「貧家子弟,寡婦之兒」及周邊家人兒女,都要一視同仁。「凡魚飧果餅,宜分散給,大家歡喜跳躍。」對於弱勢群體疾苦者,要傾注一份愛心,善待他們,周濟貧苦學生紙墨筆硯,缺少錢買紙訂仿簿者「當察其無意中與之」,而不是倨傲施捨,讓人難堪。如此善良教育是奠定善良美德的堅實基礎。

  4)寬厚以待人

  善待別人,寬大為懷,是鄭板橋善良教育的重要方面,他怕孩子有優越感,指出:「我雖微官,吾兒便是富貴子弟。」尊重老師,善待同學,老師只要是「一方之秀,不必海內名流」,教育孩子,「就師所長,訓吾子弟不逮」就行。對待長學稱先生,小一點稱其兄,「不得直呼其名」。在從善如流的教育中,讓孩子「長其忠厚之情,驅其殘忍之性」,唾棄暴力。鄭板橋的「善良教育」已成為中華家教的光輝典範。

  鄭板橋六十一歲,辭官回到家鄉,以賣畫為生。他到五十二歲時才有兒子,起名小寶。他對小寶十分喜歡。為了把兒子培養成有用的人才,他非常注意教育方法。

  鄭板橋被派到山東濰縣去做知縣,將小寶留在家裡,讓妻子及弟弟鄭墨照管。鄭板橋看到當時富貴人家子弟,又擔心自己的兒子被嬌慣變壞,所以他身在山東,而心念在家的兒子。他總想把兒子小寶委託堂弟鄭墨幫助照管,會比自己更嬌慣。所以,他從山東不斷寫詩寄回家中讓小寶讀。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九九八十一,窮漢受罪畢,才得放腳眠,蚊蟲跳蚤出。

  小寶在母親的帶領下,一遍又一遍地背記著這些詩句,從而明白了許多人生的哲理。

  「嬌子如殺子」,這是多少人用血淚換取的經驗教訓。當鄭板橋聽說在家的小寶常常對孩子們誇耀:「我爹在外面做大官!」有時還欺侮傭人家的孩子。鄭板橋立即寫信給弟弟鄭墨說:「我五十二歲才得一子,豈有不愛之理!然愛之必以其道。」必定要有愛子的辦法。「以其道」是真愛,不「以其道」是溺愛,溺愛不是真正的愛。所以,他要弟弟和家人對小寶嚴加管教,注意「長其中厚之情,驅其殘忍之性」。

  弟弟和家人按照鄭板橋的意願對孩子進行教育,收效很大,就給鄭板橋寫了封信,講了孩子的長進,並說,照此下去,長大之後準是個有出息的人,能像你一樣,當個官兒。

  鄭板橋看了這封信後,覺得弟弟對小寶太姑息了,這樣做對孩子並沒有什麼好處。於是,立即給弟弟鄭墨覆信說:我們這些人,「一捧書本,便想中舉,中進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錢,造大房屋,置多田產。起手便走錯了路,越來越作壞,總沒個好結果」。他還說:「讀書中舉、中進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好人。」這裡所說的好人,是品德修養高尚的人,是有益於社會的人。

  小寶長到六歲以後,鄭板橋就把小寶帶在自己身邊,他親自教導兒子讀書,要求每天必須背誦一定的詩文,並且經常給小寶講述吃飯穿衣的艱險,並讓他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學洗碗,必須洗乾淨。到小寶十二歲時,他又叫兒子用小桶挑水,天熱天冷都要挑滿,不能間斷。由於父親言傳身教,小寶的進步很快。當時濰縣災荒十分嚴重。鄭板橋一向清貧,家裡也未多存一粒糧食。一天小寶哭著說:「媽媽,我肚子餓!」媽媽拿一個用玉米粉做的窩頭塞在小寶手裡說:「這是你爹中午節省下的,快拿去吃吧!」小寶蹦跤著走到門外,高高興興地吃著窩頭。這時,一個光著腳的小女孩站在旁邊,看著他吃。小寶發現這個用飢餓眼光看的小女孩,立刻將手中的窩頭分一半給了小女孩。鄭板橋知道後,非常高興,就對小寶說:「孩子,你做得對,爹爹真喜歡你!」

  鄭板橋對於女兒也非常關心。在他的影響和薰陶下,女兒在詩畫方面也達到了相當水平。眼看女兒就到出嫁年齡了,還未找到合適的對象。他主動為女兒選擇了對象,並且一反婚事大操大辦的傳統,自己親自將女兒送到男方家裡,讓男方家人做了幾個小菜,以示慶賀。當他要返回時,才告訴女兒說:「這就是你的家,你就安心在這裡過吧!」他為了表示自己對女兒婚事的祝賀,特意作畫一幅做為嫁妝送給女兒,在這幅畫上,他題寫了一首小詩說:「官罷囊空兩袖寒,聊憑賣畫佐朝餐;最慚吳隱奩妝薄,贈爾春風幾筆蘭。」

  鄭板橋非常注意對子女進行自立教育。直到臨終前,他還要讓兒子親手做幾個饅頭端到床前。當小寶把做好的饅頭端到床前時,他放心地點了點頭,遂即合上了眼睛,與世長辭了。臨終前,他給兒子留下的遺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好漢。」這則遺言,是對子女的囑咐,也是他對子女教育經驗的總結和概括。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