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的新門類

2024-10-04 05:08:32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心理學美學是一個包含諸多內容的大的美學思潮。這一思潮中雖然存在不同的流派,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從人的心理角度來研究審美活動中各個環節的問題。

  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費希納從心理試驗著手研究審美活動,被公認為試驗心理學和試驗美學的創始人。他認為美學是一種由心理到物理的現象,是心理學的一個特殊分支。他通過在實際中進行試驗,讓人們區分兩幅畫像中哪一幅更美以此來研究審美的過程。他強調美的形成是以人的心理活動為基礎的,也強調美學研究應該以經驗事實為基礎,從而創立了實驗美學。

  移情說美學是心理學美學的一個主要派別。我們可以以移情說為例,來體會心理學美學的主要思想。「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是我國唐代詩人杜甫的《春望》中的詩句,大意是說,感傷的時候花兒都好像在流淚,人們離別之時,鳥兒的叫聲都讓人心驚。這其實就是西方文藝理論中所說的「移情作用」。

  移情作用,簡單來說就是指人將自己的情感「移到」對象中去。人在面對沒有生命的事物時,也將這些事物看作是有生命的、與自己一樣有感覺的東西,人們能夠通過想像感受到這些事物的情感、思想等。人們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對象中去,在感受對象的同時也在進行自我欣賞,在這一過程中,人們就會獲得審美的喜悅。

  早在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就有對這一現象的論述,雖然在那時這一心理作用並不叫「移情」。亞里士多德用著名的荷馬史詩來做例子,他指出,荷馬在寫作史詩時,其中提到了很多沒有生命的東西,例如石頭、箭、矛等,荷馬運用隱喻的方法,將它們比喻成與人一樣有生命的東西,寫道「那塊無恥的石頭又滾回平原」「箭頭燃燒著要飛到那裡」「矛頭站在地上,想吃肉」「矛頭興高采烈地闖進他的胸膛」等。面對沒有意識和感覺的石頭、箭、矛頭,荷馬用了「無恥」「站」「興高采烈」等詞語,甚至直接說矛頭「想吃肉」,這種把物當作人的寫法表現出的正是荷馬的「移情」。

  在亞里士多德之後,還有人用「聯想」「同情」和「偷換」等概念來解釋移情作用。到19世紀時,德國哲學家羅伯特·費肖爾才首先提出了「移情」這一概念。

  羅伯特·費肖爾的父親弗里德利希·費肖爾也是著名的哲學家,他注意到了審美的象徵作用,例如,埃及宗教用牛象徵體力和生殖力,在一些寓言中,天平象徵公道等。人們面對客觀事物,要把自己「外射到」或「感入到」自然事物里去,這其實就是人將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並沒有生命的對象上去的過程,也就是移情的過程。羅伯特·費肖爾正是從父親的這一理論出發,提出了「移情作用」的概念。他認為人天生具有這樣的本領,看一朵花時便在心裡將自己縮小到可以裝進花里去,看龐大的事物時也能隨之「伸張」自己。因此,人可以將自己的情感滲透到對象中去,做到「物我同一」。而「移情作用」的狀態就是物我同一的狀態。

  移情說的主要代表是德國美學家、心理學家利普斯,人們多將移情說與他的名字聯繫在一起。利普斯是一位心理學家,他研究美學也主要是從心理學出發的。他曾舉了多立克柱的例子。多立克柱是希臘建築中用來支撐平頂的石柱,下粗上細。它們雖然是大理石,沒有生命,可是人們看到這些石柱時,會感覺到它們是有生命的,富有生氣和力量。面對上面覆壓著的沉重的平頂,這些石柱沒有被壓垮,不僅如此,下粗上細的形狀讓它們更加具有一種積極向上的升騰的感覺。人們面對這樣的石柱,就會聯想到自己,他們可能遇到挫折還未成功,在奮鬥中堅持和努力,或者是經過奮鬥而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不管是哪種情況,想到自己的努力,就會覺得這些石柱與自己一樣,有一種堅強不屈的精神。這種用人的眼光來看待事物的做法就是移情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人們感覺面對的事物就像自己,這時事物更容易被人們理解,仿佛更加接近人們,人與物「打成一片」,人在其中體會到一種親切感和喜悅之情。

  另外,瑞士心理學家、美學家愛德華·布洛提出了「心理距離說」,在心理學美學中也十分有影響。他強調的是,在藝術作品與欣賞者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這種距離是欣賞者與藝術作品之間實際利害關係的分離,也就是說,欣賞者與藝術作品之間並沒有存在密切的利害關係,因此,人才能對藝術作品進行審美。這一學派要求不管是藝術創造還是藝術欣賞,都要以不涉及利害關係的態度進行。

  在這些理論主張之外,還形成了很多其他的心理學美學理論。它們都提倡從人的心理角度來進行審美研究,這就強調了人在審美中的主體性,而且,將美學與心理學聯繫起來,也使美學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更具科學性。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