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的性別隔離
2024-09-26 06:40:11
作者: [日] 上野千鶴子
要了解女生高等教育的實際情況,僅憑入學率數據是不夠的,必須得看看女生們選擇了什麼樣的專業。
談到女性的高等教育問題,就不得不面對「專業性別隔離」(occupational gender segregation)謎團。也就是說,不論女生怎樣全力以赴,力圖進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但她們最終總會集中進入那些沒辦法收回成本的專業。
在女子短大、大學入學率上升之初,女生們選擇的專業主要是「虛學」而非「實學」:比如文學、藝術、教養學[5]之類與就業沒什麼直接關聯的專業。也就是說,進入一個不能期待收回成本的專業學習,既是女生本人的選擇,也得到了她父母的同意。
從數據上看,其實直到20世紀80年代,女生的主要領域都集中在人文學科,即文學、語言、藝術和教養學等專業(見圖5-2)。相反,男生專注於理工類專業,即使進入文科,也會選擇法律和經濟專業。其結果就是,雖然大學實行男女同校,女生占據了文學部,而理工科的男生畢業之前根本沒機會和女生邂逅,性別比例嚴重失衡。另外,雖然男生的專業與畢業後的職業道路直接掛鉤,但女學生似乎只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專業,並不考慮自己的職業道路。這樣一來,女生們臨到畢業才慌慌張張地找工作,自然是來不及。而且,女生入學之初就沒有找工作的覺悟,那麼她們就業上受到歧視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但事實上,就在團塊世代的就業季被石油危機直接衝擊的時候,不論男女,基本上沒有什麼文學部學生收到企業的招聘GG,但理工科那邊,招聘GG卻堆積如山。這說明就業市場的歧視不只是性別歧視,還有專業歧視。專業歧視的原因之一就是在畢業季,理工科學生天天睡在實驗室,過著艱苦的學術生活;而文學部的學生要麼搞社團,要麼出去打工,好不快活。似乎在這種氣氛之下,對文學部畢業生的就業歧視就變成理所應當的事情了。
圖5-2 大學各學科在校生性別構成比(1985年與2009年)
資料來源:根據文部科學省《學校基本調查》(1985年、2009年)製作
1961年,時任早稻田大學文學部教授的暉峻康隆提出了「女生亡國論」。他認為,雖說大學裡女生越來越多,但是她們早晚會嫁人,這些女生享受教育投資,但對社會沒有任何回報,完全是浪費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