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為教育塗色:園長課程領導力的提升> (一)我國古代的學前教育課程

(一)我國古代的學前教育課程

2024-08-14 20:04:04 作者: 蘇婧

  我國學前教育發展的歷史悠久,早在距今3700多年前的殷商時期就已經有了相關的記載和論述。關於學前教育論述的範圍也是非常廣泛的,涉及胎教、古代的宮廷教育、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士大夫家庭的教育,只有這些家庭才重視對子女的有意識的教育)、日常生活與教育、慈幼與女童教育等多方面。其中,關於課程方面的論述也是非常多的,概言之,主要涉及學前教育的對象、課程的理念和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等方面。

  1.學前教育的對象

  古代的學前教育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並未像當代區分如此明顯。十歲之內都被稱為「幼、學」。《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東漢末年的經學大師鄭玄進一步解釋為:「名曰幼,時始可學也。」可見,十歲左右為「幼學之年」,才開始接受系統的教育。宋朝大儒朱熹將教育劃分為小學與大學兩個階段,其中8—15歲為小學教育階段,可見,8歲始為正規的教育的開始,8歲之前尚不在其關注的範圍之內,但朱熹仍將其稱為幼學階段。但是,更為普遍的觀點則強調教育應當及早開始,例如,漢代著名學者賈誼在論述太子的教育時,也強調「早喻教」,應當自胎教開始。我國著名的家庭教育典籍《顏氏家訓》的作者顏之推就強調有條件的家庭,自胎兒開始就可實施胎教。同時還指出,應當在嬰幼兒開始能夠辨認臉色、知人喜怒時就開始進行教誨。明清的思想家、教育家陸世儀在論述施教的年齡時,曾對朱熹的8歲才開始教育給予了批駁,強調「今之教子弟入小學者,決當自五六歲始」。可見,我國古代「早喻教」的理念是普遍所共有的,都強調早期教育的重要作用。

  2.課程的理念和目標

  我國古代學前教育課程的理念總體上呈現出「重視品德養成、重視讀書啟智」的特點,在課程目標上則定位於「成人」「成才」兩個方面,即經由封建倫理道德的培養進而「成人」,經由讀書啟智的教育進而「成才」。其根本目的都在於使兒童能夠儘快順應封建倫理道德秩序,掌握當時社會所要求的各種文化知識和技能,儘快融入和適應當時的社會,並能夠「光宗耀祖」,促進家庭乃至整個家族的延續和發達,同時也是為封建統治者培養「盡忠」「治國」「治世」的人才。

  可見,社會需求和期望是設置課程目標時考慮的首要內容,而兒童本身的發展特點和天性並不是設置課程目標時考慮的第一要素。

  3.課程內容

  我國古代學前教育的課程內容也是緊密圍繞其「重視品德養成」「重視讀書啟智」的目標而設置的,各朝各代也都編寫出一些用於教育年幼兒童的教材,比較著名的啟蒙讀物有:《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幼學瓊林》《朱子家訓》《千家詩》《古文觀止》《唐詩三百首》《聲律啟蒙》《文字蒙求》《增廣賢文》。其中,《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幾乎是所有私塾開蒙的必讀之書。從具體的課程內容來說,主要分為六大方面。

  請記住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1)人倫道德。封建的倫理道德是古代學前教育的重要課程內容,尤其注重從小在幼兒心中種下道德的種子。這方面的主要課程內容有孝悌、節儉、誠信等,這些品德是封建社會得以立綱建制的根本,要從小進行培養。

  (2)為人處世。人情世故是中國社會非常看重的內容,如何與人交往、如何適應社會、怎樣為人處世也是學前教育的重要學習內容。

  (3)禮儀規範。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教育幼兒習得和遵守各種禮儀,在不同的場合之下有合乎禮儀的行為,也是重要的課程內容。具體主要包括簡單的禮儀姿態訓練、尊老敬長的常規禮儀訓練、初步的交往應對的禮儀訓練等。

  (4)初步的讀寫算知識。文化知識教育也是學前教育的重要內容,主要包括識字、習字、閱讀儒家經典、屬文、作詩、算術等。

  (5)衛生習慣與保健。包括個人衛生習慣、環境衛生習慣、身體保育和鍛鍊等。

  (6)生活和勞動技能訓練。富裕家庭較為忽視這方面的教育,但是貧困家庭由於家庭條件的局限則較為重視孩子這方面的教育,這些家庭的孩子從小就需要擔負起分擔家庭勞動、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的責任。男孩和女孩所承擔的勞動內容也是不同的,男孩為灑掃庭院、放牛、田間勞作等,女孩為女紅、桑麻、織布等。

  可見,我國古代的學前教育課程內容還是非常全面和多樣的,涉及兒童發展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4.課程實施

  我國古代的學前教育在課程實施方面,按地點來分,可分為家庭教育、學塾教育(家塾或族塾)。家庭教育主要強調在家庭的一日生活之中隨時隨地進行各方面的教育,尤其是下層民眾主要是通過這種方式接受教育的。士大夫階層則在孩子到一定年齡時會送到學塾接受相應的教育,有專門的教師來教。

  在課程實施的原則和方法方面,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

  (1)重視及早施教。強調在嬰兒時期,就開展各種教育,認為只有從小開展教育才能使人格、品性、習慣及早定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正面教育。南宋理學家朱熹在《小學》中曾說:「多說那恭敬處,少說那防禁處。」強調應當對幼兒從正面進行各種教育,告訴幼兒正確的做法。

  (3)言語勸誡與嚴格管教相結合。通過撰寫家書、家訓以及各種格言警句教育幼兒,同時強調教育應當嚴格,必要的時候要實施體罰。

  (4)重視道德教育,以社會、先輩、長輩的要求來教育兒童。兒童的獨特性並不得到承認,相反,他們需要儘快地適應社會的要求,先輩、長輩的訓誡和希望是兒童接受教育和努力的方向。與之相對應,背誦、記憶、讀書、識字、習「聖人之言」、抵制原始的欲望和衝動等都成為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5)重視環境和榜樣的作用。「慎擇保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習俗移人,如油漬面,雖賢者不免」。這些均是強調環境對人影響的名言警句,《列女傳》中記載的「孟母三遷」,更是家喻戶曉的重視幼兒成長環境的典範故事。

  (6)與站正統地位的程朱理學強調封建人倫,強調嚴格教育,強調道德行為的訓練和習慣的養成不同,王陽明的「心學」提出了一些尊重兒童特點的教育方法和原則。例如,強調順應兒童的性情進行教育,提出「大抵童子之情,樂嬉遊而憚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條達,摧撓之則衰萎」。同時,他還提出了循序漸進、量力而施、因材施教等觀點,有些觀點既是對傳統的繼承,又是對傳統的創新。

  綜上所述,我國古代的學前教育有著悠久的歷史,形成了自成一格的獨特的教育內容和方法。學前教育主要是在家庭及其附設學塾之中進行的,多為士大夫階層經驗的總結,其重人倫道義、重行為禮儀、重讀書啟智、重聖人祖宗之言的特點非常明顯,兒童的形象是附屬於成人的,尚未獨立出來。因此課程的理念、目標、內容和方法多是從社會需要和成人要求的角度來考慮,很少考慮到兒童獨特的生理和心理特點。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