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協調會
2024-05-30 02:43:22
作者: 波兒來了
下了一個多星期雨,在吳洪林的印象中幾乎沒停,因為雨不停,水又很難排出去,門口的水淹了至少半米,每次都是下雨淹起來,水還沒走,雨又來了,江邊堤上都是沙包,每天新聞都是哪哪被淹了。
猝不及防的事情仍然發生了,河堤決口了。
吳洪林到鎮子裡去收廢品,親眼看到洪水往村子裡沖,看到路上的行人往前跑,然後拼命的爬上了高處。村裡的人被前來營救的人組織到安全地帶。火災搶一半,水災得眼看,所有的人都沒辦法搶出家裡的東西,一個個拖家帶口,就像人口大遷徙,望著一望無際的水面、洶湧澎湃的水浪,讓人心生恐懼,誰也沒見過這種場面,簡直就是一場可怕末世的景象。
吳洪林遠遠地望見自家簡陋的小屋被洪水無情的吞噬了。妻子汪琳因為癱瘓在床行動不方便,根本來不及轉移到安全地帶。那一刻,吳洪林用頭撞擊著樹幹,心都碎了。
損失也是巨大的,洪水所過之處,昔日沃土良田,頓成汪洋澤國,橋樑屋宇瞬間化為烏有,受災的人們流離失所,痛不欲生……
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特大洪水,痛定思痛,不能不深刻反思這次大洪水的深刻的原因。
除了天氣原因等客觀原因,洪水泛濫是長江流域亂砍濫伐造成的水土流失帶來的直接後果。長江流域所涉及的縣份,森林覆蓋率由解放初期的50%,變成了目前的20%,部分縣甚至不足5%,20%的國土面積發生水土流失,每年從桑吉河等上遊河流衝下的土砂,使長江很多地方泥沙淤積,河床抬升嚴重,加上下游的圍湖造田、占用泄洪道……
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已經危機四伏,隨時可以給人類帶來新的巨大災難。森工問題不可避免地被提上議事日程。
由各基層森工局和省廳調研組上報的調研報告很快得到了回應。省里召開專門協調會,邀請了國家、省部分林業、財政、人事、環保專家學者。
古錦森工局劉局長代表基層森工單位發言——
森工企業的建設,為支援國家「大三線」建設,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繁榮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對林區的文化教育、醫療等社會公共事業的發展,都做出了歷史性重大貢獻。但是由於國有林區長期不合理的開發利用,天然林資源急劇下降,可采資源不足,導致森工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經營危機,大量富餘工人無業可就,工資收入水平低下。林區社會各種矛盾也集中爆發。林場職工長年累月工作在條件艱苦的高寒林區,有的長達數十年,有的甚至兩三輩人。他們工作環境艱苦、信息閉塞、文化不高、收入微薄,別無他長。而今生活的一幕幕慘狀實在令人心酸:有的因長年工作在潮濕的高寒林區而落下了嚴重風濕、肺心病等職業病;已有兩名職工因生病無錢醫治,年齡不大就慘死家中;有的職工失業後不能適時就業,為生活所逼走上了搶劫的犯罪道路;有的職工無錢送子女上學而被迫讓子女輟學;有的雙身職工同時下崗經濟更為困難;更有甚者,因失業而導至了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嚴重後果。
就說我吧,辦公經費拮据,辦公室的藤椅都是斷了一支腳的,自己用一根木棒綁著將就坐。局裡的小車早壞了,沒有辦法維修,我到成都開會都是坐班車,而出差費也是一年多沒有報銷了。昨天晚上沒有住賓館,在林業廳的辦公室沙發上將就了一晚上,更別說離退休職工的工資發放和醫療問題了。我們每天焦心的就是吃飯問題,處理一些企業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我無意也不敢去批評現有的政策,可的的確確是過河拆橋啊,森工企業從光榮到衰落,現在成了討口子企業,成了國家的包袱,甚至成了千夫所指的罪人 。
梁廳長打斷劉局長的話:你不要激動,注意用詞。我們開會,就是要研究解決的辦法,一切都需要一個過程嘛。請國家林業資源保護專家李力教授給我們講講最新的森工企業改革和發展趨勢以及政策動向。
李力教授長期進行森工企業研究,他的發言有一定權威性,他心情頗為沉重地說——
近年來,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黃河已經逐漸衰老和疲憊,它們對子孫們恩重如山,但子孫們卻用貪婪的掠奪和殘酷的蹂躪回報它,亂砍濫伐、毀林開荒、肆意浪費、嚴重污染。在紅旗滿山、口號震天中,長江也正在步黃河的後塵,流域許多地方竟成為不毛之地,國內學術界曾展開了關於「長江會不會變成第二條黃河」的討論,雖然有人至今仍嗤之以鼻地斥之為「杞人憂天」,但是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的惡化卻是不爭的事實。據長江中段一個水文站測定,每立方米的含沙量竟達到1.65公斤,通過葛洲壩的年輸沙量最高達7億噸以上,有人甚至憂心忡忡地預言,長此以往,四五十年後全流域2億多畝山區丘陵旱地將大部分無法耕種,在石頭和沙漠上怎樣養活十幾億人口?
隨著長江、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特別這次特大洪災,終於讓人們感覺到達摩克利斯之劍仍然高懸在自己頭上,逐漸認識到水的枯竭將帶來文明的枯竭,水的污染將帶來生命的污染,於是開始把對大江、大河包括對江河源頭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的保護提上了議事日程。
必須實行天然林保護工程,這應該是勢在必行,森工企業首當其衝。李力話鋒一轉,繼續道,根據全方位的調查摸底,國家將實行森工企業改革,力度絕對是空前的。可以充分解決企業自身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職工待遇等一系列問題。按照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維護林區社會穩定的要求,努力籌集資金,切實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這說到了實際問題的癥結所在,大家頓時來了精神。
森工企業的主要工作將由採伐木材全面轉向森林保護,主要經濟來源由經營性收入變為財政性撥款,管理體制由傳統體制向新的體制過渡。前兩個問題大家都比較清楚,國家出政策,解決能到位,最後一個管理體制問題,說到底就是人的問題。
將各地區單設的林管局併入地區或州林業局,解決多重管理問題,實現屬地管理。對在職職工出台內部退養等優惠政策。解決企業職工的分流安置問題,實現職工有事做有工資發的目標。採取納入社保等手段,解決了離退休職工的待遇。同時,爭取政策,在諸如達拉溝風景區門票中提成,作為解決森工企業離退休人員統籌項目外費用。
森工承擔的沉重的社會職能耗盡了歷年的家底。涉及醫院、學校、公安政法等社會服務事業部門,全部和企業脫鉤,移交地方管理,解決森工企業退休公安、教師、醫生待遇與地方的差額。
有人問:李教授,森工就此壽終正寢了嗎?
李力說:森工,不會壽終正寢,你們的青春和熱血灑在這片熱土上,你們每個人都是森工的代言人,堅韌、自強、拼搏、向上就是我們幾十年森工的精神,將永遠鼓勵森工人奮發圖強!
西部,永遠是國家地理的腹心所在,也是國家經濟發展重要的一環,三線建設曾經對西部經濟的崛起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建立了國防軍工、科研、航空工業、核工業、機械工業、冶金工業、化工工業、建材工業、電力工業等比較齊全完整的工業體系,現在將進一步發展壯大。
國家正在進行西部大開發,那力度不亞於三線建設,可以說,這是解放以來,西部的第二次大發展。這也將是森工企業前所未有的機遇,最終要實現經濟平穩轉型,走出一條森林資源經濟可持續發展之路。
森工企業一部分轉制為事業單位,比如森林管護部門,人頭工資由國家全額撥款,同時也解決部分地方的扶貧公益崗位的安置;一部分關停轉,比如森工的築路、水運部門,築路處可以合併到交通部門;一部分改建為現代企業。配合國有林區的改革、生態建設,早就有部分省市的森工企業積極探索組建了股份制公司,大力發展水電站、木材深加工、林業特種養殖業和旅遊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不僅解決了職工就業,還帶動當地農民一起致富奔康。
同志們,當年開發林區是共和國的建設需要,現在禁伐是共和國發展的需要,這兩個需要是不同時代的必然要求。我們森工人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都會因此發生深刻的變化,但是我們的奉獻永遠銘刻在共和國的豐碑上,這就是屬於我們自己的幸福、快樂和尊嚴!
這就是森工精神,是顧全大局、服從需要;是艱苦奮鬥、甘於奉獻;是自力更生、負重前行;是開拓創新、跨越爭先;是以人為本、改善民生。
李力教授的講話不斷被大家自發的掌聲所打斷,這是林業工作會議上從來沒有過的現象,說到了大家心坎上。
會議開到深夜,大家暢所欲言,從來沒有如此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