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孔子 孟子

2024-10-11 18:15:21 作者: 吳晗

  孔子是我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名丘,字仲尼,魯國昌平鄉陬(zōu)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人。生於公元前551年,死於公元前479年。他的祖先是宋國的貴族,沒落後遷移到了魯國。宋是商朝的後代,魯國是周公的封地,這兩國保存商周的文化最為完備。春秋時期,各國大夫觀禮、觀樂,都要到魯國。孔子在這樣的環境裡學習到了很多有關禮樂的知識。據說他幼年時做遊戲,就常愛做各種禮儀的演習。

  孔子曾整理過古代的文獻書籍,相傳《詩經》《尚書》《易》《禮》《春秋》等書都經孔子整理過。孔子對於總結我國古代文化遺產,有著巨大貢獻。孔子主張做學問的態度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就是不臆測,不武斷,不固執,不自以為是。

  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做了幾十年的教育工作。對學生,他主張因材施教。他教過三千名學生,據說精通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的有七十二人。他的學生有貴族也有平民,各國人都有。

  在哲學思想上,孔子學說的核心是「仁」。他曾說過「仁者愛人」的話。他強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認為損害別人的利益,就是不仁。他希望志士仁人要不惜犧牲性命來達到仁,不要苟且偷生來損害仁。

  在政治上,孔子對於當時社會的動盪表示不安,要求通過制禮作樂的手段做到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從而鞏固統治階級的內部團結。這種主張,為後來的封建統治者提倡利用,影響中國的社會極為深遠。

  歷史上稱孔子為「至聖」,由來甚久。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尊崇儒術以後,孔子的地位便一天一天抬高。唐朝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唐政府下令追尊孔子為「文宣王」。宋朝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改稱孔子為「至聖文宣王」。元朝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給孔子加號為「大成至聖文宣王」。明世宗嘉靖二十七年(1548),改稱孔子為「至聖先師」。清朝最初定稱號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孔子」,到順治十四年(1657)改稱為「至聖先師孔子」。

  總之,歷朝統治者對孔子都是備極尊崇的。這是因為孔子的哲學思想和政治主張,正是維護他們統治秩序的工具。當然,今天我們也很尊敬孔子,不過今天的尊敬和過去的「聖化」,本質上是不相同的。孔子是我國古代文化的代表人物。他的學說,我們需要整理總結,吸取其精華,去除其糟粕。把他神化、聖化是不對的。當然,完全否定他在先秦文化中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也是不對的。

  本書首發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孟子名軻,魯國鄒(今山東省鄒城市)人,大約生於公元前390年,死於公元前305年。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代,沒落為「士」,是孔子的第三傳學生(孔子—曾子—子思—孟子)。他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負,曾遊說齊、魯、宋、滕、梁等國諸侯。他曾在齊國做了幾年卿,在梁國也很受優待。不過齊宣王、梁惠王都認為他的學說不合時宜,並未加以採納。後來他見自己的主張行不通,於是退而授徒講學。

  孟子不僅是儒家曾子、子思學派的繼承人,而且還發展了這一學派,故後世把他當作儒家的嫡傳大師,地位僅次於孔子,與孔子合稱「孔孟」。

  孟子的哲學思想是「性善論」。他認為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仁、義、禮、智等品質都是自然地先天具備的。至於人為什麼會有不善的行動,他認為那是由於外界事物的引誘。根據這種認識,他承認教育的作用,主張通過教育的手段,教人去其不善以存其善。可是他又過分強調個人的主觀精神作用,提倡存心養性,培養其所謂「浩然之氣」,以達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思想,形成了儒家哲學中唯心主義的理論體系,對於後來宋代儒家有著很大的消極影響。

  在政治思想上,孟子最突出的主張,是行「仁政」。這種主張是針對當時各國諸侯的兼併戰爭而發的。他從穩定君主的統治地位出發,強調君主應當與民同憂、同樂、同好、同惡,應當讓人民過安定的生活。要使老年人能衣帛、食肉,鰥、寡、孤、獨的人生活能有所依靠。他反對那種強欺弱、眾暴寡的兼併戰爭和對人民的無辜屠殺。他主張講公義,反對講私利。他憎恨暴君,承認國人有權殺暴君,殺暴君是誅獨夫,不是弒君。他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貴君輕」思想,並且加以發揮,成為封建時代帶有民主思想色彩的、寶貴的政治理論。他同時還提出了「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看法。

  歷史上稱孟子為「亞聖」,由來也是很久的。宋、明的道學家們都極力推崇他,認為他是獨承儒家正統的傳人。元朝文宗時曾封孟子為「亞聖鄒國公」,明朝世宗嘉靖年間免去孟子的封爵,只稱「亞聖」。

  (王業猷)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