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老子 墨子 韓非
2024-10-11 18:15:24
作者: 吳晗
相傳老子姓李,名耳,楚國苦縣(今河南省鹿邑縣)人。他是道家學派的創始者。他的生卒年代不詳:有人說他生於孔子之前,有人說他與孔子同時,另外還有人說他生於孔子之後。他的學說被廣泛傳播,是在戰國的後半期。
老子的哲學思想,具有樸素的唯物辯證法因素。他看到了宇宙萬物矛盾的對立統一與相互轉化的法則。在政治思想上,他提出了「無
為而治」「小國寡民」的主張。他認為,為了治理國家和應付自然,最好是掌握節制的原則。治理一個大國,要像煎一盤小魚一樣,不要常常去攪動它。天下禁令越多,人民就越陷於貧困,人們的技術越巧,奇奇怪怪的東西就越會增多。他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他反對暴政,指出:人民之所以有饑荒,是因為執政當局收取的捐稅太重。如果宮廷是豪華的,那麼田裡就會長滿野草,倉庫就會十分空虛。他希望人們恢復到孤立生活的遠古時代去,很小的國家,很少的人民,鄰國相望,雞聲、狗聲相聞,而彼此不相往來。在他看來,人民之所以難治,是由於人民有智慧,因此他主張「絕聖棄智」「常使民無知無欲」。歷朝的統治者,對老子學說中的落後部分,是十分歡迎的,他們都大力鼓吹老子的這種愚民思想。
墨子名翟,魯國人(一說宋國人),是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大約生於公元前480年,死於公元前420年。他出身於下層社會的勞動人民家庭,懂得一些手工業生產技術。
他替手工業者、小私有者說話,無情地揭發了王公貴族的奢侈浪費,提出了「節用」「節葬」的主張;他代表手工業者、小私有者爭取政治地位,反對貴族世代專權,主張選拔賢人出來管理政治。並且認為人民也應該參加政治,還指出奴隸也是人。
在墨子學說中,「兼愛」「非攻」的主張,是構成墨子思想的核心。墨子提倡人與人應該無等差地「兼相愛」,認為只有這樣,才能「交相利」,才會大家都有好處。在他看來,正是人們不能「兼相愛」,才產生「攻」「亂」「賊」「竊」的現象。「攻亂賊竊」是不義,進攻別人的國土是大不義。他堅決反對不義的侵略戰爭,並且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阻止這種戰爭,流傳的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韓非是戰國末期的偉大思想家,代表法家的主要人物。
韓非是韓國的公子(古時稱諸侯的兒子為公子),大約生於公元前280年,死於公元前233年。他和秦國的政治家李斯都是荀子的學生,可是才學比李斯高強。他的文章寫得很好,長於著書立說。他好幾次給韓王上書,勸韓王實行法治,韓王都沒有聽從。後來秦始皇讀了他的著作,十分讚賞,於是把他請到了秦國。韓非到秦國後不久,就被李斯陷害,自殺於獄中。
韓非總結了李悝、商鞅等各派法家的學說,吸收了儒、道兩家有關法治的思想,最後完成了法家的理論體系。他提出了完整的中央集權的政治理論,認為「法治」是唯一適合當時政治形勢的一種必然要求。他的主張主要有以下幾點:
請記住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1.國家應當把法令用明文公布出來,使大家都能了解,有所遵循。不僅人民,甚至貴族和官吏,都應當遵守國家法令,從而鞏固君主的統治勢力。
2.君主應該有威嚴和權勢,以便掌握國家的最高統治權。官吏、將帥都由君主任免。只要有能力,即使「出身卑賤」,也可以做官。
3.重視開墾荒地和發展農業,認為這是使國家走向富裕的根本辦法。主張獎勵努力耕田的農民和勇敢作戰的戰士。要求取消不耕而富和沒有軍功而享有爵位的舊貴族的特權。
4.主張禁止其他各種學派的活動,以國家的法令來約束人民的思想。國家對人民的言論和思想,應該進行嚴格的控制。
5.政治上的改革,應該根據現實的需要,不必遵循古代的傳統。因為歷史是進化的,而國家的法律制度也應該隨著變化,不應該拘泥於古代。
韓非的學說,為新興的地主階級加強封建專制的統治,提供了理論基礎。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鞏固統一國家的各種政治措施,基本上採用了韓非的主張。
(王業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