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四書 五經

2024-10-11 18:15:18 作者: 吳晗

  「四書」的名稱,是從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才開始有的。當時的理學家朱熹,特別從《禮記》一書中,提出《大學》《中庸》兩篇獨立成書,與《論語》《孟子》合稱為「四子書」,也叫作「四書」,是儒家的經典著作。

  《大學》一書,闡述了儒家的社會政治觀點。書中提出了「三綱領」和「八條目」。「三綱領」指的是「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八條目」指的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書中特別強調修身的重要性,認為修身是中心環節,是治國、平天下的第一步,也是格物(研究事物之理)、致知(求得知識)的基礎。而所強調的「修身」,實際上就是要人們的一切言行都符合鞏固封建統治秩序的需要。所提倡的格物、致知,並不是鼓勵人們去接觸外界事物,參加社會實踐,而只是教人專心注意內心的反省。

  《中庸》是儒家宣傳封建道德的一部倫理教科書。書中提出了「中庸」這一概念,來作為指導人們行為的標準。什麼叫「中庸」呢?意思是說,在不同的時間和條件下,人們的行為既不要過分,也不要不及。「中庸」的人生觀,在中國的封建社會裡,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過去,這種折中主義的觀點,常被統治階級利用來作為反對任何根本改革的藉口,也常被那些具有保守思想的知識分子引用來作為逃避現實鬥爭的理論根據。

  《論語》一書,是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編纂的。孔子死後,弟子們把平日關於孔子言行的記錄收集起來,整理成書,叫作《論語》。《孟子》書中常引《論語》的話,可知《論語》纂輯成書的時間,當在孟子生前。漢朝時,《論語》原有《魯論》《齊論》《古論》三種,《齊論》《古論》早已失傳,現存的只有《魯論》一種。《論語》的體裁很像後代的語錄,其中,有記孔子所言,有孔子答弟子所問,有弟子們的自相問答。全書共二十篇,是儒家思想所依據的經典,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材料。《論語》的文字很簡樸,每敘述一事僅用數十字,意思便很圓滿,是很好的語錄體散文。

  《孟子》七篇,是孟子的門人公孫丑、萬章等所追述。裡面記載著孟子的政治活動和對某些學術問題的見解,以及和其他學派的一些爭論。《孟子》的文章,詞鋒犀利,氣勢雄健,說理精闢流暢,輕鬆幽默。這不僅是一部儒家的經典著作,同時也是一部優秀的古代散文集。

  「五經」是指《易》《書》《詩》《春秋》《禮》五種書。這幾部經典流傳到現在,已經兩千多年了。

  《周易》就是《易經》,是我國古代卜卦用的書。相傳《易經》里的《易傳》,也叫作《十翼》,是孔子所作。這種說法不見得可信。《易傳》有《繫辭》,主要說明「變化之道」,總論全部《易經》的道理。《繫辭》里包含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認為天地間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的;可是它又認為有一種本質不變的東西存在,那就是天一定在上,地一定在下,在上者必尊,在下者必卑。這種思想應用到人事方面,就是枝節問題可以變,而統治階級的根本制度不能變。這種哲學思想,形成了儒家政治思想的基礎。

  《尚書》就是《書經》,是上古的政治論文集,分《虞夏書》《商書》《周書》等幾部分,包括古代許多重要的檔案和文告。這是一部具有很高史料價值的歷史典籍,也是儒家的一部重要經典文獻。

  本章節來源於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詩經》是我國最古的詩歌總集。它保存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三百零五篇詩歌。全集分三個部分:「風」,是民歌;「雅」,是貴族們的詩歌;「頌」,是貴族們祭神、祭祖先的舞曲。傳說《詩經》是經過孔子修訂和整理的。《詩經》的內容非常豐富,它反映了當時社會各個階層的生活。它的表現方法多種多樣,情感真摯,文辭優美樸實,感染力強烈,是我國文學寶庫中一顆燦爛的珍珠。

  《春秋》是一部編年的歷史書,記載了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間,共二百四十多年的歷史。東周時期各國都有史官記事。魯國的史官記事,就叫作《春秋》。孔子可能對魯《春秋》加以刪修整理過,所以一向就說《春秋》是孔子作的。

  《禮》有《周禮》《儀禮》及《禮記》三種(後世「五經」中的「禮」指《禮記》)。《周禮》是戰國時的學者記述周朝官制的書。《儀禮》就是孔子所編訂的《禮經》,原書已經不全,現在所見的是漢朝儒家的傳本。《禮記》是孔子弟子以及後人傳習《禮經》的記錄。《周禮》《儀禮》《禮記》合稱「三禮」。這是考察儒家思想和戰國以前制度器物的重要典籍。

  (王業猷)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