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會試失敗
2024-10-13 15:49:35
作者: (日)岡田武彥
弘治六年(1493),二十二歲的王陽明參加會試,結果以失敗告終。身邊好友紛紛前來勸慰他,連宰相李西涯也鼓勵他說:「汝今歲不第,來科必為狀元,試作來科狀元賦。」
本書首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王陽明聽了之後援筆立就,身邊諸老都驚嘆:「天才!天才!」
前文已述,進士中的第一名被稱為狀元。會試取中者稱為貢士(「中式進士」),有資格參加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殿試的前三名,被賜「進士及第」,第一名就是狀元。考取進士是所有讀書人的夢想,考中狀元更是令天下人羨慕。王陽明的父親龍山公就是狀元出身。
會試每三年舉辦一次。王陽明第二次參加會試已是弘治九年,這一年他二十五歲,非常遺憾的是,他又失敗了。據《陽明先生年譜》記載,王陽明第一次會試失敗後,立刻寫出一篇文章,受到李西涯的誇讚,但引起了很多人的嫉妒,這也成為他第二次會試失敗的導火索。據說,當時在場的有些人事後私底下嘀咕:「此子取上第,目中無我輩矣。」
然而,王陽明有志於聖人之學,所以即使兩次會試都失敗了,他也毫不介意。
既有志於聖人之學,又要修科舉之業,這豈不相互矛盾?宋代程顥見到周敦頤之後,開始認識到聖人之學,於是他果斷地放棄了科舉之業,開始專注於聖人之學。如果真正有志於聖人之學,就應該放棄科舉之業。王陽明有志於聖人之學,那他為什麼還要參加科舉考試呢?他對聖人之學和科舉之業的關係是如何理解的呢?
這個問題,是縈繞在所有儒生心頭的大問題。
宋代之前,儒生認為參加科舉考試是自己的使命,將科舉之業視作自己的第一要務。宋代之後,部分儒生將修習聖人之學當作自己的第一要務,而認為科舉之業是次要的。但是儒學歷來主張經世致用,將出仕當作人生的目的。要想出仕,就必須處在一個較高的位置上,這樣才能發號施令,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為此,就有必要通過科舉考試成為進士,進而達到出仕的目的。但這樣一來,就會受到功利心的驅使。
聖人之學是「為己之學」,重在完善自己的人格,而科舉之學則重在出仕,這種矛盾該如何解決呢?
年輕時的王陽明糊裡糊塗地參加了科舉考試,後來他不斷反思這一問題。其實,這不僅僅是王陽明一人需要思考的問題,同時也是所有儒生必須去思考的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