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 時代潮流變了 二選一

2024-10-14 15:25:11 作者: 烽武野

  打完柏舉之戰後,吳國攻破楚國郢都,差點滅了楚國。可就在這個時候,秦國救援楚國。而這還不是最要緊的,要命的是,吳國的身後,竟然冒出了一個實力不可小覷的越國。

  越國趁吳國主力全在國外,舉全國之兵直逼吳國首都姑蘇,要不是吳王闔閭及時回援,主基地差點就被越國拆了。

  這裡就要著重說說越國了。

  越國在浙江北部,首都位於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與吳國同屬於長江三角洲地區,所以吳越兩國同文同種,都有斷髮文身的傳統。

  由于越國比吳國還要遠離中原文明圈,它的開化程度要比吳國晚,這就產生了一個更有趣的鄙視鏈:中原諸侯鄙視楚國,楚國鄙視吳國,吳國鄙視越國。

  

  越國弱小,常被吳國看不起。突然有一天,一位天使投資人要給越國進行風投,這位財大氣粗的投資人就是楚國。

  楚國長期與吳國交戰,經常被吳國壓著打。楚國開始痛定思痛:吳國是晉國在背後扶持的敵對勢力,那楚國不如學晉國,在吳國背後也扶持一個敵對勢力。楚國一翻地圖,吳國背後不是有一個越國嗎?越國窮是窮點,這不正好顯示投資人的作用嗎?

  於是楚國開始主動接觸越國,對越國進行無償經濟援助,並大規模轉讓先進科學技術。

  接受了天使投資的越國,開始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悶聲發大財。現在的杭州位於古代的越國境內,這裡的人能吃苦,頭腦靈活,做人低調。

  越國得到天使投資後,快速崛起,他們就等著天賜良機,好給吳國後背狠狠捅上一刀。

  背後捅刀子的都是熟人,只有熟人知道哪裡最適合下手。吳越兩國同文同種,越國熟悉吳國的每一處弱點。於是,吳軍在楚國興風作浪時,越國給吳國背後捅了一刀,差點把吳國捅死。看來楚國的天使投資真的很值。

  在楚國盤桓了多時的吳王闔閭,回到姑蘇後,明白自己背後有著一個可怕的敵人。

  如何走好下一步,是擺在吳國君臣面前的大問題。

  吳國東面是大海,除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連毛都沒有。

  吳國西面是楚國,現在的楚國被吳國打得休克了,靠秦國的輸血苟延殘喘,無法對吳國構成威脅。可由於有秦國撐腰,現在的吳國也無法再次攻破楚國,吳楚戰爭就此結束。

  吳國的北面是比楚國弱的齊國,如果攻打齊國,一可以爭霸中原,二可以向北拓展生存空間。

  吳國的南面是近在咫尺的越國,國家雖小,但戰鬥力很強,有事沒事總喜歡在吳國背後捅刀子。

  看來看去,吳國只有南北兩個方向可以發展。

  是攻打北面的齊國,還是南面的越國?這是一個讓吳國君臣撓頭的事。

  春秋時代,從地緣戰略上來看,鄭國好像是位置最糟糕的,其實吳國才是。

  鄭國雖然處於天下的交通中心、四戰之地,但它只要給一位合適的老大當小弟就可以平平安安地過日子了。吳國夾在楚越之間,這兩國天天盼著把吳國給滅了。

  此時,吳國兩面受敵的戰略態勢,像極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德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西邊是法國,東面是俄國。法國地皮小,但實力強,俄國地皮大但實力弱。

  開戰前德國總參謀長史蒂芬制訂計劃,先集中主力滅了西邊的法國,然後再把主力調往東邊,滅了俄國。一定要集中優勢兵力,避免兩線作戰。這就是著名的「史蒂芬計劃」。

  結果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軍統帥小毛奇違背了「史蒂芬計劃」,將一部分主力抽往東線與俄國作戰。結果德國沒有滅了法國,兩線作戰的德國,最後自食惡果。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希特勒吸取教訓,集中兵力先打敗了法國,然後才敢與俄國開戰。

  吳王闔閭面對兩線作戰也是極其頭疼,於是把伍子胥與孫武招過來商議對策。

  吳王闔閭、伍子胥、孫武三個人坐在一個房間內,看著牆上的地圖,三個人滿臉陰雲。

  吳王闔閭:「我們已破強楚,現在是我們進軍中原的大好時機。與齊、晉兩個大國決一雌雄,稱霸天下,是我們歷代吳王的終極夢想。就怕我們主力在外,老家空虛,被越國偷襲得手。」

  伍子胥:「齊國遠在我們北方,路途遙遠,中間還隔著長江與淮河。齊國對於我們來說只是疥癬,越國才是我們的心腹大患。」

  孫武:「越國與吳國同文同種,它躲在我們背後,了解我們的一切。必須徹底消滅越國,吳國才可以無後顧之憂。」

  吳王闔閭聽完兩位大臣的建議後,看著地圖北方的齊國,無奈地嘆了口氣,然後說:「就聽您二位的話,先降服越國,其他的事以後再說。」

  於是三個人各自去準備對越作戰的工作。

  讓吳王闔閭萬萬沒想到的是,不可一世的他,竟然會陰溝裡翻船。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