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私學
2024-10-14 15:24:19
作者: 烽武野
公元前516年,從齊國回來的孔子在魯國無官可做,三桓對他很警惕。吃不了公家飯的他,靠什麼養活自己呢?孔子想來想去,自己唯一擅長的就是教書,那就自己開個民辦學校。
在孔子之前,都是貴族子弟在公辦學校里學習,叫「官學」。孔子自己開的民辦學校,叫「私學」。孔子這一自主創業的行為,對於中國來說,簡直就是開天闢地。
中國人可以說是地球上最重視教育的民族,因為中國人知道,哪怕自己出身再差,只要認真學習,就能改變命運。而告訴中國人這條道理的,正是孔子。在孔子之前,寒門出不了貴子,因為那時是貴族社會。從孔子之後,就有了寒門出貴子。
孔子開辦的私學,不管你出身如何,無論是貴族人眼中的泥腿子老百姓,還是盜賊乞丐,只要想學都可以教。孔子徹底打破了貴族壟斷知識的局面,掌握知識的底層人民,自此就有了從知識領域挑戰貴族的能力。
現代人的眼中,民辦學校都是貴族學校,學費很貴,普通人上不起。然而孔子開辦的民辦學校,收學費那可是良心價,只要十條肉乾。你沒有看錯,只要十條肉乾,就可以享受春秋頂級學術大師的教學。
孔子是民辦教師,既沒有錢建豪華的校舍,也沒有錢雇用其他教員。孔子的私學,就他一位老師。
上課的地點,無所謂。有時候在屋子裡,有時候在戶外,有時候邊走邊聊。
孔子的課堂教學氣氛非常活躍,有的時候孔子一邊彈琴一邊講課,並不像現在大部分老師在講台上主講,學生在講台下面認真聽。所以,孔子課堂上經常會出現這樣一幕:學生之間因為意見不合相互爭論,老師批評學生,學生頂撞老師。雖然有時候課堂會出現亂鬨鬨的樣子,但是確實是為了學術而爭鳴,這也正是孔子喜歡看到的。
孔子的教學方法也很靈活,主要就兩點:因材施教、循循善誘。
因材施教很簡單,看學生是聰明,是普通,還是愚鈍,根據不同學生群體,講的內容與深淺也會有所不同。
請記住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我們現在從小學到大學,似乎也就小學老師會循循善誘,大家會在課堂舉手發言;可到了中學基本上沒人上課發言,主要是老師在講;到了大學,老師的課程排得很滿,精力有限,學生學不學完全靠自己。
孔子在教學中一直與學生互動,他的學生顏回讚嘆道:「夫子循循然善誘人。」
有一次孔子的學生子路向他請教問題。
子路:「什麼是君子啊?」
孔子:「提高自己的修養,保持嚴肅恭敬的處事態度。」
子路:「這樣似乎不夠吧?」
孔子:「提高自己的修養,用你的君子氣質感染你周邊的人,讓他們感到安全與快樂。」
子路:「還有什麼更高層次的嗎?」
孔子:「提高自己的修養,可以讓百姓安樂,堯舜那樣的聖君都不一定能做到。」
子路的每個問題,孔子都回答他,並讓他自己提出更高層次的問題,屬於典型的啟發式教學。
孔子不僅是一名任課教師,還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班主任,負責學生的各種管理工作。
做過班主任的老師都明白,如果班級裡面有幾個熊孩子,那你要付出大量的心血,熊孩子還不一定領情。打也不能打,罵也不能罵。
孔子的班裡就有這麼一位熊孩子,斯文的孔子經常能被這熊孩子氣得吐血。這人叫宰予,字子我。
有一次宰予向孔子提問:「父母死後,子女要守孝三年,這時間是不是太長了?一年可以嗎?」
孔子聽完後,內心燃起了熊熊烈火。守孝三年是周禮規定的,怎麼能輕易破除。
孔子強壓住心中的怒火,問道:「如果父母去世,你守孝一年,你安心嗎?」
宰予:「我安心。」
孔子被氣得說不出話來。
如果說宰予只是因為學術問題惹孔子生氣,倒也還說得過去。但下面宰予的行為,卻讓孔子暴跳如雷,因為宰予逃課了。
有一天上課時間,孔子點名,發現課堂上少了一個人,一看是宰予。於是孔子到了宿舍,找到了宰予,原來這傢伙還在床上睡懶覺。孔子氣得指著宰予破口大罵,於是一句流傳千古的罵人名句出現了:「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意思是,你是塊腐爛的木頭,都不能用作雕刻;一堵用糞土壘起來的牆,把你塗抹在上面,都是對牆的侮辱。
說句實在話,孔子要感謝自己活在春秋時代,那時沒有手機。如果放現在,一旦被手機拍下來,等待老師的就是處分。
不過,話說回來,孔子對待不聽話的學生跟同時代的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畢達哥拉斯一比,那是相當仁慈。
畢達哥拉斯是發明勾股定理的學術大神。他的一個學生發現老師的數學定理中存在錯誤,於是向老師提出疑問。畢達哥拉斯一看,這個數學問題解決不了,這會有損自己的威名呀!於是把提出這個問題的學生扔進湖裡淹死了。
孔子雖然被宰予氣得夠戧,可生氣歸生氣,哪怕憋出內傷,面對能上房揭瓦的熊孩子,老師還是得感化他,教育他。萬萬沒有想到,就是這位熊孩子,卻成了孔子門下著名的「十哲」(十位哲人)之一。孔子死後,很多弟子離開了,宰予卻積極與另一名同學子貢將孔子樹立為聖人。
由於孔子教書效果好,名氣越來越大,投奔他的學生也越來越多。據說孔子一生中有三千個徒弟,比一所重點高中的人數都多。大家試想一下,那時又沒有電視、網絡,只能靠面授,孔子就一個人怎麼教得了這麼多人?
很簡單,那就是老師帶大弟子,大弟子再帶小弟子。我們在武俠小說里,經常聽到某位大俠,自稱是某位門派掌門的入室弟子,一旦說出入室弟子,武功都十分了得。
所謂入室弟子,就是老師收的學生太多,教不過來了,只能先教一些學習比較好的學生。這種學生可以直接進入老師的房間,由老師面對面親自傳授,所以稱為入室弟子。入室弟子學好後,再傳授給其他弟子。
這就像現在大學裡一個很牛的導師,他平時很忙,手下有很多學生。他只能指導博士生,博士生再去指導碩士生,本科生只能在幾百人的大課堂見老師一面。
孔子從三十六歲一直教到了五十歲,一直是一名優秀的民辦教師。年近五十的孔子開始認真研究《易》,由於他太喜歡讀《易》,最後就連串竹簡用的繩子都磨壞了。而就在他一心研究《易》的時候,有人喊他去做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