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chapter 007 網際網路大潮下的經營之道 幫助客戶賺錢,和客戶共同成長
2024-10-11 11:42:41
作者: 周希奇
不賺錢的商人是違反職業道德的,這種不道德類似於老師不上課,工人不做工,農民不種地。不過,就商人賺錢這個問題,馬雲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如果我的產品幫助客戶把口袋裡的5塊錢變成了50塊錢,那麼我們可以從多出來的錢裡面拿到我們要的四五塊錢。」說得更直白一點,就是「別把賺錢當作公司的第一目標」。
先讓客戶賺到錢,再讓自己賺錢。這聽起來是句不錯的話,而且在大多數人看來這簡直就是「業界良心」——這年頭居然還有不以賺錢為第一要義的企業。其實,馬雲的算盤打得可精了,一來討了不少用戶的喜歡,二來錢不比其他任何一家企業賺得少。說穿了,其實就是馬雲看得遠一點,不為眼前的小利所動。
如此高大上的態度一度讓人們表示懷疑。比如著名主持人楊瀾曾經就針對這個問題問了馬云:「這聽起來像個聖人。你真是這樣想的?你真不是為了錢?」馬雲回答得非常肯定:「我馬雲比其他大部分CEO要堅強的是,我不為錢干,永遠不把賺錢作為公司的第一目標。你說到這個就要做到。最後你反過來看自己賺了很多錢,這是個結果,它不是我追求的目標。因為我自己堅信,如果一個人腦子裡就想賺錢的話,他腦子裡想的是錢,眼睛裡是人民幣、港幣,講話全是美元,沒人願意跟你這樣的人做生意的。」
基本上,馬雲的話還是算數的,起碼兌現了讓客戶先賺錢的承諾。馬雲的阿里巴巴是仿照美國的電子商務網站建立起來的,但在實際的運作中,卻與美國的電子商務網站有著截然不同的特點,為客戶打造一個「實惠」並且「實用」的電商平台成了馬雲和阿里人的努力方向。馬雲分析道:「美國當時的B2B電子商務都針對大企業,大中型企業需要的是怎麼幫它們省錢,這較難突破。但在中國,主要的客戶是中小企業,它們考慮的是馬上賺錢,解決生存問題。而我們的思路正是幫助它們賺錢,讓它們通過我們的網絡發財。」
阿里巴巴堅信,電商的未來是由客戶創造的,阿里巴巴的奇蹟也必定由客戶來打造,「只要客戶賺錢,我們就一定能賺錢。」帶著這個理念,馬雲和阿里團隊對於客戶的培養和企業的發展都保持著極大的耐心,馬雲非常自豪地說道:「我可以很高興地告訴大家,阿里巴巴一定會培養出無數的千萬富翁來。但是阿里巴巴要把自己的員工變成百萬富翁、千萬富翁,首先第一個是要有更多的客戶因為用了阿里巴巴成為百萬富翁,這是最關鍵的。阿里巴巴的使命是幫助中小型企業,它們的生意做得越來越好,其結果是我們公司也掙錢。」
馬雲的這種觀念在蒙牛那兒得到了印證。在2007年9月召開的第四屆中國網商大會上,馬雲說了這樣一番話:「我們公司高管一齊跑到蒙牛的公司去看,別人是怎麼幫助兩百多萬奶農富起來的……只有兩百多萬奶農賺了錢,蒙牛才能賺錢。」
類似的話,馬雲在公開場合講過很多遍。其實馬雲很願意講一些這樣的話,一來,馬雲認為這是心中所想,說的是大實話;二來,當時電視仍舊是主流宣傳媒體,馬雲每說一次,就相當於給阿里巴巴做了一次免費GG,而且還有電視台的正面包裝,效果自然是非常不錯。
馬雲曾經說過,產品不僅要「銷」,還要注重「營」。馬雲的營銷不靠別人,靠自己,一張大嘴說四方。更為神奇的是,馬雲說到哪,掌聲就響到哪,以至於如今起到了強大的名人效應——馬雲說什麼不重要,關鍵是馬雲說了,就行了。
馬雲無意中說了這麼一句話,阿里巴巴就完成了一次有效的營銷。其實,馬雲這麼做不僅僅是營銷而已,光靠一張嘴往外扔概念,瞞不住火眼金睛的廣大客戶,更容易被行業競爭者抓住短處,惡意攻擊。
馬雲希望用這種「讓客戶先賺錢自己後賺錢」的理念,為阿里巴巴建立一個良好的企業生態環境。馬雲說過這樣一段話:「全世界最高的樓都是最倒霉的,9·11事件就是最典型的。你最富,別人都是窮光蛋,別人一定把你弄死。你們是網絡,你們怎麼賺錢,阿里巴巴比你們稍微賺多一點點沒問題,這是和諧的基本道理,大家都要強。我的看法是真實的,也就是五年以內發展產業鏈,發展生態鏈。昨天在評委會上面跟各位專家老師講,我不希望今後幾年的網商評選數據永遠出自阿里巴巴集團,如果再有其他公司,說明其他公司也站起來了。阿里巴巴最大的心病是如果有一天阿里巴巴出問題,那網商也會出問題,這對中國是不安全的。我呼籲大家除了使用阿里巴巴以外,也用其他軟體,這樣我們才會有競爭力,否則的話不靠譜。」
在馬雲看來,今天的錢賺不賺其實意義不大,做企業不像做買賣,要看得更遠一些。如果一味「盯著客戶的錢袋」,那麼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賺不到一分錢。所以,馬雲的思路值得回味:「先讓別人掙到錢,自己再去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