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鬼谷子的溝通技巧> 曉之以理——圍繞中心說理,讓人心服口服

曉之以理——圍繞中心說理,讓人心服口服

2024-10-11 07:21:00 作者: 蔣巍巍,石玉峰

  「曉之以理」,是以語言教誨人的一種方式。遊說或者勸諫他人,單靠正直公正、直言不諱,常常不見成效,施以「曉之以理」的教育,方能解其惑,通其心,正其道,善其行。

  范文程的曾祖父曾任明朝的兵部尚書,1618年,努爾哈赤攻下撫順時,范文程去拜見努爾哈赤,表達了投效之意。努爾哈赤故意問范文程:「你乃大明名臣之後,本該為大明效忠,為何卻叛明投我呢?」

  范文程回答道:「明君無道,百姓苦難,我不是腐儒,自不肯愚忠一主了。」

  努爾哈赤和他談話之後,見他見識過人,機智多才,十分愛惜。他對各貝勒說:「奪取天下,范文程這樣的才俊當有大用。他不以我等為叛逆,說明他獨具慧眼;我等征服中原,也不能視明人都是逆賊,這樣才能爭取民心。這個道理,是范文程教我的,你們都要善待他。」

  皇太極即位後,對范文程更為器重,讓他隨侍左右。1631年,清軍招降了守城的明官兵,其中已投降的蒙古兵又起叛心,想要殺害他們的將領。事情敗露,皇太極震怒之下,想要把那些蒙古兵一律誅殺,范文程在旁邊提醒說:「陛下以武力讓他們暫時屈服,他們不真心歸降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他們再次叛亂,早將死亡置之度外,陛下殺他們泄了私憤,而對收服人心卻害處太多,此事不可以做啊。」

  皇太極氣猶未消,說:「征戰沙場,殺人不可避免,若只施仁義,人不畏懲,豈不叛者逾多,士不奮戰?」

  范文程爭辯說:「明人不知陛下仁慈,反抗是當然的。陛下若能廣施恩德,少殺多惠,人心漸漸就會歸附。寬恕他們只能讓敵軍陣營分化,傳陛下之美名,以此征伐天下,有百萬大軍之功效,陛下不可小視。」

  本書首發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范文程為皇太極謀劃大事,常向他進諫征服民心之策。他勸皇太極養德修身,教化百姓,推行德政,皇太極時刻都無法離開他。每有要事,皇太極總是問大臣說:「范章京知道此事嗎?」遇到范文程有病在家之時,皇太極便不急於處理朝政大事,直等他病好了再做決定。有的大臣嫉妒范文程,對皇太極說:「范章京終為明臣之後,身為漢人,未必和我們一心。他以收取人心為名,處處向著漢人,難道就沒有他的私心?陛下對他寵信太過,該有所保留才是。」

  皇太極訓斥他們說:「先皇和朕誠心對他,不是逼迫使他效命,他的忠心決無可疑。你們雖為滿人,但又有多少皇親國戚反對過朕呢?朕用心對人,然不識朕心者大有人在,朕能一再不予追究,施恩不止,這都是范章京所教的結果。否則,你們這些嫉賢妒能之輩,還能站在這裡和朕說話嗎?」

  清世祖即位之後,睿親王多爾袞率領大軍討伐明朝。范文程擔心多爾袞殘忍好殺,於是連忙上書說:「中原百姓以我大清為叛逆,勢必拼死反抗。您如果以暴制暴,以殺為能,中原就難以平定。從前,我們放棄遵化城,屠殺永平的百姓,已讓中原百姓對我們深有疑慮了,如果今後不加約束,統一天下的大業就難以完成。您應該嚴明紀律,秋毫無犯,讓明朝官吏擔任原職,恢復百姓的家業,錄用有才能的人,撫恤那些處境艱難的人。用大公傳達我朝的仁念,用行動解除世人的疑惑,這樣安定了百姓,叛亂的人才有心歸順,我們遇到的抵抗才會減少。」

  明朝都城被清軍攻克後,多爾袞採納了范文程的建議,為崇禎帝辦喪事,安撫戰亂中的百姓,起用前朝的官吏,搜求隱藏和逃逸的名士,重新制定法令。這些措施和舉動在獲取民心上起了相當大的作用,為清朝最後平定天下奠定了基礎。

  所以,鬼谷子說:「引鉤箝之辭,飛而箝之。」與人交談時,使人敞開心扉,自由言論,我們就可以通過對方的言論,全方位地深入了解對方,然後再曉之以理,讓對方贊同我們的意見。征服人心是治亂的根本,強權和高壓無法消除叛亂的根源。讓人從心裡畏服是最難的,也是短視者與強硬派不願施行的,這是他們智慧不足的表現,也是他們德望低下、自信心不強的體現。

  「曉之以理」要旨在「說理」「明道」,做到理透解惑、道彰傅人,從而達到啟鎖開心、教誨育人的目的。為此,遊說者要在政治和人德上不斷自我冶煉,既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又要有較高的理論水平,才能在施教時高屋建瓴,使受教者信之、服之、明之、悅之,「曉之以理」自然會水到渠成。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