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鬼谷子的溝通技巧> 內楗有道——談對方引以為豪的事,會事半功倍

內楗有道——談對方引以為豪的事,會事半功倍

2024-10-11 07:20:12 作者: 蔣巍巍,石玉峰

  「內楗」術講述的是臣子如何向國君進諫獻策,重點就在於處理人際關係的方式方法。身處職場,要想幹大事,除具有能力外,還要懂得「內楗」,懂得如何取信於上司。

  小李是名牌大學外語系畢業的,進公司已近兩年,工作能力和業績有目共睹,是部門公認的「業務尖子」。每次部門會議或者年終聚會,他都會得到各級領導的稱讚,什麼「小李年輕有為」「有思想、有魄力」之類的讚賞之詞收了一大籮筐,小李也頗為得意。然而在兩次大的人事變動中,他眼看著兩個業務不如自己的同事都被提升了,一起進入公司的一個大學生也有了重點培養的動靜,唯有自己,還是原地踏步。儘管小李的薪水因為與業務掛鉤而遙遙領先於其他同事,但職位上的「水波不興」卻讓他在朋友圈中很沒面子。

  每次找到部門經理,經理總是先將他大大誇獎一番,然後以一句「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的,以後還有機會」打發掉他。問得多了,經理就會囁嚅幾句「不能光顧個人」之類的話,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搞得大大咧咧的小李摸不著頭腦。

  「為什麼被提升的不是我?」小李還在苦惱。讓我們看一下業務尖子小李是怎樣敗給了同事「熱心腸」的。這個「熱心腸」是小李的同事,他為人熱情開朗,特愛幫人忙,不管誰有點什麼事情,只要向他求助,他總是樂於幫助,簡直是小品《有事您說話》里的主人公。有時候遇到同事業務中出現了問題,明明不是他自己分內的工作,他也會主動幫忙,甚至承擔責任。

  

  小李對「熱心腸」的做法一直不以為然,他的觀點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覺得工作就應該各司其職,像「熱心腸」這樣盲目熱心是會打亂公司運作秩序的。毫無疑問,公司里業績最好的肯定不是「熱心腸」,他腦子直,主意少,但公司中人緣最好的一定是他。這次人事變動,他被調到總經理辦公室,協助管理全公司上下的員工關係,一下子成了老總身邊的人,前途可以說是一片光明。

  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有足夠的機遇,關鍵是我們有沒有敏銳的眼光和迎接機遇的有效方法。這裡所謂的「有效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迎合「伯樂」的眼光,這在求職時是尤其需要注意的一個方面。

  許多應聘求職的青年,見了面試官就滔滔不絕地訴說自己的學歷、經歷、特長等,然而,十個應徵者中有九個會說同樣的話,面試官對哪一個也不會給予特別的注意。大學畢業一年的王康看到了一則GG,一家公司需要招聘有特殊才能和經驗的員工,就去應聘。他在去應聘之前,先搜集了公司經理的有關資料。

  正好面試官就是經理本人,王康見了他就說:「我很願意在這裡工作,我覺得能為您做事是最大的光榮,因為您是一位發展大事業的成功人物。我知道您18年前創辦公司的時候,只有一張桌子、一名職員和一部電話機。您經過努力奮鬥,才擁有今日這樣大的事業,這種精神令我佩服,值得後生效仿。」

  所有成功的人都樂於回憶當年奮鬥的經過,尤其願意向年輕人講授某個成功的活動,這位經理也不例外。所有來應聘的人,大都是毛遂自薦,但王康一下就抓住了經理的心理。因此經理就很高興地講起他最初創業時,僅有15000元的資本,這種小本經營處處受到別人譏笑,但他毫不氣餒,艱苦奮鬥,每天工作12小時到16小時之久,經過長期奮鬥才有了今日成就。經理不斷地談論他自己的成功歷史,王康始終洗耳恭聽,間或點頭來表示欽佩。最後經理很簡單地問了王康一些經歷,便對副經理說:「這就是我們所需要的人。」王康後來留在經理的身邊,成了他的得力助手。

  所謂「揣切時宜,從便所為,以求其變」,就是在與上司相處的過程中,做到投其所好,找到與之相同的興趣,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拉近雙方的心理距離,也為走進對方的生活提供了可能,為雙方的交流提供了媒介和信任。

  投其所好、善於迎合是一門高深的職場藝術。只要你仔細觀察,便不難發現,現實生活中,上司「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現象太多,人們必須學會如何鑽進上司心裡,才能避免「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難堪局面。

  「君臣上下之事,有遠而親,近而疏」,其原因就在於君臣之間的關係。「一流人才最注重人緣」,建立起了良好的關係,才能達到「近親」的效果。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