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高品質溝通> 學會換換位,溝通才到位

學會換換位,溝通才到位

2024-10-11 06:51:55 作者: 郭津宏

  想實現有效溝通,你需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不要一味地只想著自己,超過了別人的承受範圍,可能會一拍兩散。

  我們來看一個有趣的小故事:

  有一次,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去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感覺牧師的演講很生動,打算捐款。10分鐘之後,牧師還在進行重複的說教。馬克·吐溫有點不耐煩了,決定放棄捐款的念頭;又過了一刻鐘,牧師還沒有講完,馬克·吐溫開始心生厭惡。

  一刻鐘之後,牧師的演講終於結束了,開始募捐時,氣憤難平的馬克·吐溫不僅放棄了捐款,還從捐款的盤子裡拿走了一美元,作為自己的精神補償。

  安德魯·卡內基的嚴格是出了名的。作為美國鋼鐵巨頭,他為鋼鐵廠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並嚴格執行,使得員工的服從意識空前提高。

  在鋼鐵廠逐步走向全美的時候,安德魯·卡內基發現,車間技師對他的「嚴格要求」微詞頗多。諸多管理關係中尤為突出的,就是批評的效果越來越糟糕了。

  為了提高車間的工作效率,卡內基對那些違反鋼鐵廠規定的技師,總是毫不留情地進行批評。有一次,一位技師在檢驗鋼鐵的過程中,未按廠里規定的「技師覆核制度」覆核,就將鋼材銷售給鐵路部門,鐵路部門發現產品的驗收者不是自己指名想要的,於是找鋼鐵廠進行調換,並向卡內基投訴了那名技師。卡內基按照鋼鐵廠的規定,對技師進行了嚴厲的懲罰。

  請記住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卡內基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道:「到此本該結束。但是,在以後的幾個見面中,我常常把這件事掛在嘴邊,督促他在檢驗鋼鐵時一定要『引以為戒』,甚至三番五次在會議上將這個案例搬出來,並直接道出了技師的名字。

  「半個月之後,我收到技師的辭職信:我要辭職。順便說一句,生產器械出現故障,希望你能夠在下批訂單來臨之前檢修好。

  「我這才意識到是自己的行為過了火。」

  心理學中有一種「超限效應」,指在溝通過程中,如果對對方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會引起對方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事例一中的牧師在演講的過程中,對馬克·吐溫刺激過多,時間過長,和事例二中的安德魯·卡內基出現同樣的問題,結果導致出現與預期效果完全相反的事情。

  要避免超限效應,人際溝通中,需要注意溝通的方式、方法,把握「度」,最重要的是換位思考。

  再來說一個故事:

  有一段時間,我去天津出差,就合作中的一些事項與客戶展開談判。

  雙方交談得很順利,在履行具體的合同事項時,對方的兩個人提出了異議。兩個人喋喋不休地輪番轟炸,無外乎現在物價飛漲,生產成本提高,要提高價格之類的。

  面對他們的輪番轟炸,我並沒有自亂陣腳,而是這樣告訴他們:

  當然,現在生產成本提高,站在你們的立場上,我希望你們多賺一點錢,如果我是你的話我也這樣想。現在讓我來幫助你們分析一下,價格提高以後你們是多賺錢了,還是少賺錢了。看起來價格提高你多賺錢了,而這一單的價格我們公司當然可以承擔得起。但是,以後我還會與你們合作嗎?我這一走對你們來說丟掉了一個很重要的生意,而且我是做生意的,如果我給你們宣揚出去,誰還會來?相反,現在成本提高,如果我將你們沒有提高價格的事情宣揚出去,等於是給你做了GG,讓很多人都知道你們是講究誠信的。你們覺得提高價格好還是不提高價格好呢?

  他們考慮了一下,認真地點點頭。最後雙方達成了合作。

  當你站在別人的角度幫別人思考問題的時候,別人同時也會站在你的角度幫你思考問題。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時常會存在許多分歧。當分歧存在的時候,要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看問題,這樣就可以知道他們在想什麼、想得到什麼、不想失去什麼。再根據對方的立場,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人心的劣根性決定了人的大腦中只能考慮到自己、只能看到自己。要實現有效溝通,需要避免人心的缺陷性,需要轉變觀念,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看問題。

  只有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你才能了解對方的思想立足點、意識支撐點,才能對對方有個基本的了解。在各種交往中,你就可以從容應對。

  圍棋高手在比賽的過程中,常常扮演兩個角色——對方的進攻和己方的進攻。只有這樣,才能確定對方出什麼著,大概就勝券在握了。

  當然,有太多的人不懂得如何運用這條規則,這是導致他們人生失敗的一大原因。

  然而,很多人低估了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的力量,由此,他們也喪失了許多可以成功的機會,因為他們對別人一無所知。

  人性的劣根性,決定我們無法用簡單的對與錯的標準來衡量某一事情。只能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得出的結果肯定會不一樣。

  因此,當我們考慮某一問題時,眼中僅僅能夠看到自己,而完全忽視他人,往往就會失之偏頗,甚至做錯事情。

  要實現有效溝通,需要凡事設身處地,換一個角度思考,原本疑惑不解的問題可能就變得豁然開朗了。在思維上,這又稱為逆向思維。

  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看問題。一個人只有從鏡子裡才能看到臉上的痦子,站在鏡子前面,就是最好的方式。

  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就如同站到鏡子前,可以看到自己臉上的痦子,這僅僅是實現有效溝通的第一步。如何讓臉蛋與痦子之間實現和諧,讓痦子不會成為影響你展現自己美麗的因素,而是讓你更漂亮,這才是關鍵。

  我想起幾年前的一件小事情:

  我的一個人事部的同事,由於人事部人員調動,公司的人事幾乎全部由他負責,任務的繁重可想而知。午休時,他恰好遇到了我,向我喋喋不休地抱怨,抱怨每天需要加班三個小時,中間不能有絲毫鬆懈,老闆是想把自己當牲口使之類的話。說實話,我實在是沒有耐心聽。

  我很想對他說:你不要抱怨,抱怨對工作於事無補。在我們公司,一直有這樣一個傳統: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牲口用。你就自認倒霉吧。

  當然,這不是最好的辦法,我對他說:

  「是的,你說得很對,換作是我,我也會和你的反應一樣。公司的人事部人員調動,幾乎所有的人事工作都需要你一個人擔著,只能把你當牲口用了。但是,這正是你表現自己的機會啊,受任於公司變動之際,奉命於人員缺乏之機,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一副肩膀擔起一個部門的重擔,領導會視而不見嗎?」

  這句話讓同事幾乎兩眼放光,用力地拍了拍我的肩膀。這句話對他很受用。

  開始時我對他說:「是的,你說得很對,換作是我,我也會和你的反應一樣。」

  這句話讓同事的抱怨瞬間消失,而且這句話完全是出於理解他的心理、意願,假如我是他,當然也同他感覺一樣。

  「是的,你說得很對,換作是我,我也會和你的反應一樣。」這是一句有神奇力量的語句,一個可以停止爭論、消除怨恨,甚至製造好感,使對方注意聽你談話的一句話。

  就是這樣一句話,能夠讓世界上最固執的人,瞬間軟化下來。人性的需要,需要自己被別人理解,特別是一種不同於普通人的思想,更需要得到別人的了解。比如,一個不被身邊的人所接受的人,或者是思想,或者是行為,但不管是何種思想和行為,都有自己的出發點和支持理由。想和他實現有效溝通,首先需要同情、認可他的理由,「是的,你說(做)得對,換作是我,我也會和你的反應一樣。但是……」

  要記住,那些到你面前抱怨、傾訴,甚至失去理智的人,他之所以成為這樣的人,責任並不全在他身上。

  對這些人,要對他表示認可、理解,不要求你一定要接受他的思想,但前提是要理解。「我無法接受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裡,要將這一句話改為「我理解你的處境,但是……」,這是有效溝通的需要。

  中國的人際關係很複雜。因此,在中國,有很多人感慨,在中國做人太難。

  幾年前,我的一個鄉下親戚讓我給他的兒子在我任職的公司安排一個職位。這完全超出我的能力範圍,當時我也只是一個小職員,每天工作八小時,每周工作五天,每個月拿著不多不少的薪水。這些在我的親戚看來,就是成功了。

  很明顯,我無法幫他實現。

  後來,他對我的父親說:你的兒子現在混好了,我們是高攀不上了。

  我知道,他在生我的氣。

  我給他打電話:

  你說得很對,換作是我,我也會這麼認為。但是我也在為別人打工,如果他(指親戚的兒子)有公司需要的專業技能,我就是拼了命,也一定幫他謀得一份工作。他現在還只是個少年,應該以學業為重。我保證將來會拉他一把。

  於是,與這個親戚冰釋前嫌。

  因為道歉,並認同他的觀點,我和他得以冰釋前嫌,讓他同情我的處境。

  實現有效溝通,必須要用真誠的態度說出那些話來,假如你是對方的話,你當然有他同樣的感覺。

  人性使然,普遍追求別人的理解、順從,希望得到別人的同情。前面我們說過,一些年幼的孩子會急切地顯示他受傷的地方,以得到成人的關心和同情,這個時候,成人在同情的同時,還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設身處地地理解孩子需要別人認可自己的心理。

  不僅僅是孩子,成人也有類似的情形,他們會到處向人說明他曾經的經歷,而且這種經歷越是坎坷,越是急切地想表達出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甚至會添油加醋,極力渲染,說出他們的經歷。「自憐,實際上是人的一種習性。」

  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遇到這樣的情形:有人喋喋不休地向你抱怨,而你確實很沒有耐心;你正愁手頭的工作無法完成的時候,領導又給你安排了一項重要任務;你人手不足的時候,有人突然向你請假……面對這種情況,如果我們直接應對,如向他人表示:「不,這樣不行。」恐怕這不是最好的辦法。但如果我們換一個策略,採用同情他人意願的原則,如向對方說:「是的……,但是……」這樣效果會明顯不同,可能會出現一個意想不到的結局。

  因為,你首先對別人的要求或者意願表示了認可,這等於你滿足了對方的心理,對對方的要求與意願表示了認可,接著又講出了自己的意願,讓對方面對兩種情況自我選擇。

  在這種情況下,只要對方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都會做出讓你感覺到舒服的選擇。

  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理解對方的意願,這是有效溝通的一種手段。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