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並沒有想像得那麼脆弱
2024-10-11 06:48:25
作者: 霍慶苓
我的一位朋友,有一個13歲的女兒,小姑娘因為不愛說話,性格也有些內向,所以同班同學不怎麼喜歡跟她一起玩,她也沒什麼朋友。
我的朋友決定要改變一下這個現狀。他知道女兒喜歡畫畫,就給女兒報了個學畫畫的課外班,每到周末就帶女兒去上課。他希望女兒能跟一起學畫畫的孩子多交流,認識一些新朋友,但是又害怕新的環境會讓女兒變得更內向,或者受到什麼新的委屈……
結果朋友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有一次,幾個課外班的同學嘲笑他女兒畫畫難看,回家後她一直抹眼淚,也不說話。從此,朋友的女兒再也不願意去上課外班學畫畫了,甚至偷偷逃課。
有一天,朋友向我訴說他的煩惱,他擔心以後女兒會不喜歡畫畫了,並且變得更加內向和自閉。我告訴他:「你的擔心太多了。墨菲定律你聽說過嗎?就是你越擔心某件事情,它就越會發生。擔心孩子是正常的,但是過分擔心就表明你對她不信任。這對她自信心的培養是一種阻礙。慢慢地,她會變得越來越自卑,做事情時思前想後、猶豫不決。你擔心的事情不就發生了嗎?」
我幫朋友分析完之後,又對他說:「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性格,他們也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脆弱。不過,我們還是要適當鼓勵孩子,疏導他們的不良情緒。」
朋友聽了我的建議,沒有再要求女兒必須去畫畫班上課、交新朋友,而是對她說:「你喜歡畫畫,就在家裡畫吧,爸爸當你的第一個欣賞者。」從此,朋友成了他女兒每一幅新作品的第一個觀眾。他不再擔心女兒沒有朋友、會被欺負等。他唯一做的就是當女兒畫得好的時候,為女兒感到驕傲、自豪;當女兒畫得有所欠缺的時候,給她指導和建議。漸漸地,他發現女兒越來越喜歡跟他交流了,性格也變得開朗了一些。後來,她還主動要求讓爸爸又給她重新報了一個畫畫班。
是的,孩子並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脆弱,他們有獨自面對困難的勇氣。很多時候都是我們自己在瞎操心,也就是所謂的「關心則亂」。我們擔心的事情有些不會發生,有些就算發生了,孩子也有能力自己解決好。有時候,反倒是我們的「擔心」讓孩子變得拘謹、畏縮,對各種事物失去興趣。
話雖如此,但如今「對孩子的擔心」已經成為家庭教育里的一種「魔咒」。在我們的眼裡,孩子永遠是長不大的、脆弱的、極易受到傷害的。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肯定會遇到各種難題,但我們要堅信他們能解決,並在必要時給予恰當的幫助。朋友擔心女兒,不再讓她去畫畫班,其實這麼做就過於小心了。好在通過他恰當的鼓勵、耐心的輔導,女兒很快走出了心靈的陰影,重新勇敢地去面對生活。所以,我們不要對孩子過於擔心,把擔心轉化為關心。經常和孩子交流談心,這才是理智的愛。這樣做不僅能加深我們和孩子之間的感情,也能讓我們隨時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