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兒童教育心理學> 遺傳和成績單: 引導兒童正確看待成績分數

遺傳和成績單: 引導兒童正確看待成績分數

2024-10-11 06:13:42 作者: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人們通常會認為,智力正常的兒童取得了好成績是因為遺傳。這其實是錯誤的,教師和學生都應摒棄這一錯誤觀念。或許兒童教育的一個最大謬誤,就是相信能力是可遺傳的。當個體心理學首先指出這一點時,很多人覺得那不過是我們的一種樂觀的猜測,並沒有科學依據。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和病理學家開始認可和接受這一觀點。在困難面前,遺傳的說法容易被教育者當作一種藉口拿來為兒童開脫。每當出現困難、需要人們做出努力去解決問題時,人們就拿遺傳來推卸責任。但是,我們沒有權利逃避自己的責任。對任何旨在為自己推卸責任的觀點,我們都要心存懷疑並積極否定。

  一個教育工作者,如果相信自己的工作具有教育的價值,相信教育能夠培養人的性格,改善人的能力,他就不可能輕易接受遺傳的理論。我們這裡所說的並不是身體上的遺傳。眾所周知,器官的缺陷,甚至器官能力的差異可能是由遺傳因素導致的。但是,人體器官的功能和心理能力之間有著怎樣的關聯呢?在個體心理學中,我們堅持認為,心理會體驗到器官的能力水平,並對它做出反應和處理。但有時候,心理會過多地顧及器官的能力,器官的缺陷會引起心理恐懼,以致這種缺陷消除之後,心理的恐懼還會持續很久。

  人們總喜歡追根究底,喜歡尋求現象背後的成因。但是,以這種追根究底的做法(即認為能力是天生遺傳的)的觀點去評價一個人會造成一種誤導。這種思維方式通常會犯一種錯誤,就是忽略了我們大部分的先祖;忘記了在家族世系圖裡,每一代都有父母兩個長輩。如果我們向上追溯五代人,我們就有64位先祖,那麼,後人的聰明才能無疑可以歸因於這64位先祖中的一位所具有的聰明才智。如果追溯至前十代人,我們的先祖就會有4096位。毫無疑問,我們也可以將後人的出類拔萃歸因於這些人中的一個。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出色的先祖留下的某種遺風對後人的影響絲毫不亞於單純遺傳的作用。由此可見,為何有些家族會產生更多的人才。其中的原因不在於遺傳,而在於家族的行事作風。我們只要回顧一下歐洲過去的一些情況,就很容易明白這個道理。在當時,很多兒童會被迫繼承父輩的事業。如果忽視當時的這一社會制度的作用,我們就會更加關注遺傳的作用,錯誤地認為有關遺傳作用的統計數字很有說服力。

  除了遺傳作用的錯誤觀念之外,阻礙兒童發展的另一最大障礙,就是家長們會因為成績不好而懲罰他們。如果一個孩子成績不佳,他會感到老師不怎麼喜歡自己。他在學校已經為此而煩惱不已,回家後還會遭到父母的責備,甚至有時還又打又罵。

  教師應該明白兒童拿著糟糕的成績單回家會有怎樣的結果。有些教師認為,如果讓學生必須把他的成績單交給家長,那麼學生自然就會更加用心地學習,但他們忽視了有些學生家庭情況特殊。某些家庭對兒童管教很嚴,這類家庭的兒童就會猶豫不決,他不敢把成績單帶回去。後果就是,他可能根本沒有膽量回家,極端的時候甚至會在恐懼的壓迫下絕望自殺。

  教師不必事事依照學校制度,他們應該同情和理解學生來緩和一下這個制度的非人性和苛刻的方面。對於那些出身於特殊家庭的兒童,教師要考慮到個體的特殊情況,適當寬鬆一點並鼓勵他們,而不是將他逼向絕路。那些成績一直不好的兒童會感到心情沉重和壓抑,他被說成是班裡最差的學生,最後他自己也信以為真。如果我們能設身處地地想一下,就不難理解他們為什麼會討厭上學了,這也是人之常情。如果一個兒童總是成績不好,一直受到教師的批評,他再也沒有信心趕上別人,自然就會討厭學校,甚至會想辦法逃學。所以,如果碰到這種逃學曠課的兒童,我們也不需大驚小怪。

  雖然兒童出現這種情況不需要大驚小怪,但我們也要清楚地認識到這意味著一個糟糕的開始,尤其是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孩子的青春期。為逃避懲罰,這些兒童會塗改成績單、逃學曠課等。他們會和跟他差不多的學生混在一塊兒,慢慢走上犯罪的道路。

  

  個體心理學認為,沒有不可救藥的兒童。如果我們贊同這種觀點,那這些事情就可以避免。我們認為,無論遇到多糟糕的情況,也總能想到解決辦法。關鍵是,我們要儘可能地尋找方法。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