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測試: 不能作為衡量兒童未來的標準
2024-10-11 06:13:24
作者: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近年來,所謂的智力測試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教師對此也很重視。的確,這種測試在某種程度上有一定價值,因為它能夠告訴我們很多一般測試不能揭示的東西。這種測試還曾經幫了一些兒童的大忙:有一個男孩學習成績很不好,教師想讓他留級,但男孩的智力測試得分卻很高。最後,他非但沒有留級,反倒跳了級。他也感到自己很厲害,從此表現得跟從前大不一樣了。
我們不想貶低智力測試的作用,只是說,如果要測試,最好不要讓父母和孩子知道測試的結果,因為他們都不能完全理解這種智力測試的真正價值。他們會把測試結果當作一個最終的和完整的評定,並據此對孩子未來的命運做出判斷。對兒童而言,他們的發展會受到這個測試結果的限制和影響。事實上,把測試結果絕對化的做法,一直以來也備受人們的批評。在智力測試中拿到高分,並不能說明以後就能很成功,恰恰相反,很多成就卓著的人在兒童時期的智力測試中得分都不高。
個體心理學家有這樣的經驗,如果找到正確的方法,在初次智力測試中拿了低分的兒童也能提高分數。其中一個辦法就是,讓兒童研究這類智力測試題,直到兒童找到做題的技巧和要做的準備。用這種方法能讓兒童從中積累經驗,在以後的測試中,他就能拿到高分。
此外,另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學校的日常教學對兒童究竟會有什麼樣的影響?繁重的課業壓力是否讓兒童手足無措?我們不是在貶低學校的教學安排,也不是說要減少學習的科目,而是說要把孩子所學科目連貫起來,這樣才會使兒童懂得所學科目的目的和實際價值,而不會把它們看成完全抽象和純理論性的東西。目前,對於應該傳授兒童知識,還是重點培養兒童的人格,人們的看法也不同。而個體心理學認為,這兩者其實可以兼顧。
就像我們之前說的,兒童所學科目要有趣味性,不能脫離實際生活。例如,數學裡的算術和幾何,應該結合某一座建築物的結構和風格,結合這一建築物可容納的人數等一併講授。其實,很多科目可以結合在一起教給孩子。在一些較先進的學校,會有這方面的教學專家,他們懂得如何把幾個科目結合在一起講解。他們帶著孩子們外出散步,以便了解他們喜歡哪些科目,不喜歡哪些科目。他們會把所要教的東西靈活調動起來,糅合在一起一併教學。例如,在講解植物的知識時,把這一植物的歷史、它所在國家的氣候等聯繫起來講解。這樣不但使本來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生動起來,能激發學生興趣,而且讓學生掌握以融會貫通的方法處理事情的能力,這也是所有教育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