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是技術,也是藝術
2024-10-11 04:53:03
作者: 鍾書梅
在人際交往中,批評和被批評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人們通常會將其視為彼此進行思想交流的手段。尤其是被批評者,可以將其視為不斷完善自我的一種動力。在那些具有高度事業心和進取心較強的人之間,批評別人和被別人批評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
奧斯特洛夫斯基曾經說過:「批評,這是正常的血液循環,沒有它就不免有停滯和生病的現象。」就像我們身上要沾染許多病菌一樣,在我們的思想意識和言談行為上,也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缺點、錯誤。只有採取積極的自我批評,適時地接受被人的批評才能保證自己的身心健康。當然,如果發現我們身邊的朋友或者同事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我們要予以批評時,一定要講究批評的方式和方法,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那麼,採取什麼樣的批評方式才會取得好的效果呢?
1.暗示型批評
所謂的暗示型批評是指不正面提出批評,而把批評的意思暗示在談話之中,讓被批評者自己去理解、接受。
某公司的總經理助理歐貝和他的女友莎拉決定要旅行結婚,地點選在了風光如畫的瑞士。當他在為計劃作準備時,公司的總經理問他:「你們已經決定要旅行結婚了嗎?」
歐貝說:「決定了。」
總經理又問:「真心祝福你們,什麼時候出發呀?」
歐貝高興地說:「就這幾天吧!」
總經理無奈地說:「唉!你知道公司正要與一個重要的客戶談判並簽訂一份重要的合約,你是公司定的唯一談判人選,你走了之後,有沒有想過你的工作由誰來代替?」
從上面的對話中我們不難看出,公司總經理無法直接批評助手歐貝,畢竟歐貝與女友旅行結婚已經決定,無可非議,但在強調歐貝的談判地位時卻暗含了批評之意,當然也含有期望。聰明的歐貝不會不了解,所以結果不言而喻。
2.安慰型批評
安慰型批評是指在批評對方的錯誤時,不可以忽略了他的成績和努力,讓犯錯者在難過的時候也能感到安慰。
有一次,年輕的莫泊桑拿著自己新創作的詩歌去拜訪著名作家布耶和福樓拜,想從他們那裡得到一些有益的建議。兩位大師一邊聽莫泊桑朗讀詩作,一邊喝香檳酒。等他讀完後,布耶說:「你這首詩,句子中的意象過多,不易理解,像吃一塊牛蹄筋;不過我讀過更壞的詩。和它們相比,你的這首詩就像這杯香檳酒,勉強還能吞下。」這個批評雖嚴厲,但是留有餘地,給了對方一些安慰。
把批評的語言用安慰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就是批評語言的訣竅。
3.模糊式批評
用模糊的言辭替代直截了當的批評就是模糊式批評。這種批評方式雖沒有指名,但實際上卻道了姓。
某公司職員的工作態度一度十分鬆懈,公司經理便召開職員大會進行「整頓」。他說:「最近這段時間,本公司職員工作態度大多數是好的,但也有少數人表現不佳,遲到、早退、上班聊天……的現象時常出現」
這裡所使用的「大多數」「也有」「有的」,都是模糊的語言。用這種語言,既顧及了職員的面子,又指出了存在的問題,是不指名的批評,效果自然比直接點名批評要好。
4.幽默的批評
幽默的批評,可以打破僵局,即使對方一時接受不了,也不傷和氣,更不至於讓對方難堪、丟臉。但是幽默批評應該做到不低級庸俗,語言形象、生動,深入淺出。
伏爾泰的一位僕人非常的懶惰。一天,伏爾泰請他把鞋子拿過來。鞋子拿來了,但布滿泥污。於是伏爾泰問道:「你早晨怎麼不把它擦乾淨呢?」「用不著,先生。路上儘是泥污,2個小時以後,您的鞋子又要和現在的一樣髒了。」
伏爾泰沒有講話,微笑著走出門去。僕人趕忙追上說:「先生慢走!鑰匙呢?食櫥上的鑰匙,我還要吃午飯呢。」
「我的朋友,還吃什麼午飯。反正2小時以後你又將和現在一樣餓嘛!」
伏爾泰巧用幽默的話語,批評了僕人的懶惰。如果他厲聲喝罵、命令他,則不會有這麼好的效果了。
幽默批評可以啟發被批評者思考,使批評不但達到教育對方的目的,同時也創造出輕鬆愉快的氣氛。
5.建議性批評
從被批評者樂於接受的角度出發,並提出能夠令對方接受的建議,其結果將往往出乎我們的意料。
迪肯斯非常喜歡植物。因此,當他看到那些嫩樹和灌木,—季又一季地被大火燒毀時,十分傷心。那些火災是由那些到公園內去享受野外生活、在樹下煮蛋或烤熱狗的小孩們引起的。雖然公園的一角立著一塊「任何人在公園內升火,必將受罰或被拘留」的告示牌,但根本不起任何作用。
剛開始的時候,他為了阻止那些在樹下生火的孩子,總是會威脅他們說,如果再不將火撲滅就送他們到監牢去。
結果呢?那些孩子表面上服從了,但是當迪肯斯離開之後,他們再將火點燃,並且極想把整個公園燒光。迪肯斯嚴厲的批評方式顯然沒有起到任何的效果。終於,他自己也意識到了自己的方法不夠得當,於是他改變了策略。
「玩得痛快嗎?孩子們,你們晚餐想煮些什麼?……我小時候也很喜歡生火——現在還是很喜歡。不過說真的孩子們,在公園內生火太危險了,極有可能引起火災。當然我知道你們會很小心,但其他人可就不這么小心了。如果他們看到你們生火,也會跟著這麼做的,而後他們極有可能在回家時忘記將火弄熄。」
「哦,我的孩子們,我不是想掃你們的興。我有個更好的提議,你們現在立刻把火堆旁邊的枯葉子全部撥開,在你們離開之前,用泥土,很多的泥土,把火堆掩蓋起來。你們可能還不知道,山丘的那一頭都是沙坑,如果在那生火,會更有意思。孩子們,祝你們玩得痛快。」
果然,孩子們不再在樹下生火,他們接受了迪肯斯誠懇的建議。
6.直陳利弊,當頭棒喝
委婉的批評方式能獲得多數人的接受和讚揚,當頭棒喝法有時也能起到同樣的效果,但前提條件是,這種方法必須要占一個「理」字,批評別人的人也必須要有一顆赤誠之心,被批評的對象必須要有足夠的度量,唯有這三點都具備,你的批評才能夠奏效。
戰國醜女無鹽勸誡齊宣王便是典型的事例。
無鹽長相之丑冠絕古今:眼睛深陷,鼻孔朝天,大喉頭,黑皮膚,頭髮稀疏,駝背粗脖。她的「尊容」讓人們避而遠之,已經30歲了,仍舊「養在深閨人未識」。 但是,無鹽才識淵博,頗有見識。
她看到齊宣王整天只知道飲酒作樂,沉湎於後宮佳麗之中,荒廢朝政,因此很想規勸齊宣王。
這一天,無鹽來到王宮門前,對守門的衛士說道:「請給大王稟報一聲,就說齊國嫁不出去的醜女無鹽前來求見,願意給大王作個嬪妃。」
齊宣王聞報,心中不覺好笑,願給自己做嬪妃不說是國色天香,也必然會有幾分姿色,不知何方女子敢如此狂妄?於是下令傳她進宮。
無鹽來到大殿後。文武大臣見了她的「尊容」,無不掩面而樂。
齊宣王也哭笑不得,好在那天心情不錯,便問無鹽:「我的宮中已經不缺嬪妃了,你想到我宮中,那你一定有什麼特殊的能耐了?」
無鹽直率地回答:「那倒沒有,只是會點隱語之術。」
不等齊王問話,無鹽便舉目咧齒,手揮四下,拍著膝蓋,高聲喊道:「危險了,危險了!」反覆地說了四遍。
齊宣王不解地問道:「這是何意?」
無鹽解釋道:「舉目是替大王觀察烽火的變化,咧齒是替大王懲罰不聽勸諫的人,揮手是替大王趕去阿諛奉承之徒,拍膝是要拆除專供大王娛樂的漸台。」
「那麼你的四句『危險了』,又是何意?」
「今大王統治齊國,西有強秦之患,南有強楚之仇,外面有三國之難,朝廷上又有許多奸臣,而大王您又只愛阿諛奉承之徒。您百年之後,國家社稷就會不穩,這是第一個危險。
「您大興土木,高築漸台,聚集大量金銀珠寶,搞得百姓困頓不安,怨聲載道,這便是第二個危險。
「賢明者隱居在山林,阿諛奉承者在左右包圍著您,奸邪的人立於朝堂,想規勸您的人卻見不到您,這是第三個危險。
「您每天夜以繼日地飲酒作樂,只圖眼前享樂,外不修諸侯之禮,內不治理國家,這是第四個危險。所以,我才說『危險了,危險了!』」
齊宣王覺到眼前的這位醜女實在不簡單,講的全都是治國安邦的大道理,而且,句句切中要害,他想到無鹽講的四條「危險」,不由得不寒而慄,長嘆一聲說:「無鹽批評的真是太深刻了,我確實處於危險的境地。」
於是,齊宣王立即按照無鹽的勸諫,停漸台,罷女樂,退諂諛,選兵馬,納直言,經過一段時間的勵精圖治,齊國逐漸強大起來。
無鹽以直陳利弊,當頭棒喝的批評方式使齊宣王從迷夢中清醒了過來。雖然這種批評之語沒有阿諛之詞悅耳,卻使齊宣王如獲至寶,可見,批評之語如果言辭懇切,句句在理,依然能得到別人的認同。
批評講究藝術,既要達到批評的目的,又不至於傷害被批評者的自尊心,做到「良藥不苦口」。批評別人時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條原則。
1.就事論事,勿傷及人格
批評他人,切記針對問題就事論事,切勿把「陳芝麻爛穀子」統統翻出來,糾纏在一起,算總帳,更不能揭對方的瘡疤,甚至傷害其人格,這樣做,只能引起對方的反感或憤怒,達不到預定的效果。
2.批評要態度誠懇而鮮明,忌含糊
批評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哪怕是輕微的批評,都不會如讚揚那樣使人感到舒暢,所以,如果批評者居高臨下,態度不誠懇、冷峻生硬,就會讓被批評者產生對立情緒,使批評陷入僵局。因此,批評別人時必須注意態度,誠懇而友好的態度就像一劑潤滑劑,往往能使摩擦減少,從而使批評達到預期效果。
批評切忌表達含糊不清。批評者在決定批評內容前,先要明確自己是針對哪一種行為表現進行批評的,只有這樣才不至於把話說得含含糊糊;其次不能因為擔心被人視為刻薄尖酸者,就用一些很委婉的語言來表達批評,如將「喜歡鬥毆」說成「為贏得論點及吸引注意而訴諸體力手段」,將「說謊」說成「難於區分幻想與實際」,將「作弊」說成「有待進一步學習公平競爭的規則」。這樣一來,像是在調侃,雖被批評者不至於受到傷害,但卻失去了批評的效果。
3.體諒對方的情緒,取得對方的信任
體諒對方的情緒,是使批評達到預期效果的前提。所以當你在批評他人時,不妨學會從別人的角度來看問題,設身處地地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一下,自己是否能接受得了這種批評。
設身處地替對方設想有兩種方法:一是讓被批評者站在批評者的立場去想一想,如果你是我,出了這樣的錯,你批評不批評?」讓他換個位置來認識自己的過錯;二是讓批評者站在被批評者的角度,假如我是他,我對自己的過失是否已經有了很深刻的認識,甚至會主動檢討而不希望被人嚴厲呵斥?
這樣一來,就容易將做出批評與接受批評雙方協調起來。批評者也就能視對方認識過錯程度的深淺而把握批評的分寸。
4.批評的重點不在錯誤
一般的批評,只是把重點放在對方的「錯誤」上,卻並不指明對方應如何去糾正,因此收不到積極的效果。批評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對方能改正缺點、錯誤,從而向正確的方向發展,所以最有效的批評是在指出錯誤的同時提出建設性意見,以利對方改正。被批評者也會更容易接受你的批評,甚至心悅誠服。
英國18世紀著名評論家亞迪森曾說:「真正懂得批評的人看重的是『正』,而不是『誤』。」這裡所說的「正」,實際上就是隱惡揚善,從正面來加以鼓勵,是一種含蓄的批評,能使批評對象不自覺地改正自己的錯誤和缺點。
可以說從正面鼓勵對方改正缺點、錯誤的間接批評方法,比直接批評效果會更快、更好。
5.批評要注意場合
批評也要選擇適當的時間和地點,如果某人常常在同事面前被老闆批評,那他當時肯定會將更多的注意力轉向同事們的反應,從而忽視了老闆批評的內容。這樣不但批評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還會讓他產生其他想法。
當然,當著不相干的第三者或眾人之面直接批評他人,不僅使被批評者沮喪或氣惱,還可能會使在場的人都感到尷尬,擔心「下次會不會輪到我」,從而與你在心理上產生疏遠感,等於是批評一個人,得罪一群人。所以,如果你希望自己的批評取得更大的效果,就應該注意說話的時間、地點,該一對一批評的就不能有第三者在場。
6.批評口氣要儘量委婉
批評要講究語氣,如果用質問的口氣,會讓被批評者感到很壓抑、反感,產生一種不被信任感,感覺人格上受到污辱,而口氣溫和、委婉,會使對方心理上產生內疚感,從而愉快地接受批評。
所以批評別人時,態度一定要誠懇,語氣要溫和。得體的語調、表情或其他的身體語言,可以化解彼此因意見相左而產生的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