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想首都圈

2024-10-11 02:42:23 作者: 王志綱工作室

  回到首都圈的規劃上來,任何一個成功的區域合作離不開龍頭的帶動。正如長三角得益於上海,歐盟得益於德法的帶動一樣,發揮好北京的龍頭作用是首都經濟圈形成的核心與關鍵。因此北京必須轉變觀念,從以前注重功能聚集為主向聚集、疏解與輻射並重轉變,從注重單方保障為主向雙方服務共贏發展轉變,發揮好自身在科技、金融、信息、商務等方面的優勢,加強對周邊的服務輻射和產業轉移,帶動周邊發展。

  由於首都區域的特殊性,北京應該擔起道義,幫扶和推進周邊落地區域振興,建議從五個方面著手:一是出錢,建立基金和投資公司;二是出人,輸出掛職幹部、技術指導員、假日工程師、幫助培訓人才;三是出力,幫助招商引資,基礎設施建設;四是出智,幫助地方發展戰略、管理模式、品牌等;五是出政策,對駐北京企業到周邊投資給予一定的政策引導和優惠。

  從前期首都與周邊地區合作過程來看,存在著錢少攤子大、意向較多落實乏力的現象。為了取得更好的合作效果,未來的合作中應該對區域發展要求最迫切、利益最集中、示範效果最明顯的焦點項目或焦點領域進行集中攻堅,加快形成突破和示範。例如可以先從跨境道路或戰略合作區進行突破。

  要突出務實的態度,從近到遠,從易到難。在合作範圍上,為了便於推進,建議先以狹義的首都經濟圈為合作核心,特別是環首都經濟圈。其次才是配合世界城市發展的階段進程和區域合作條件的成熟,推進、深化與更廣泛區域的合作。

  適宜的合作模式是推進區域合作發展的重要力量。北京應在總結和借鑑的基礎上,逐漸探索出一套與周邊城市或區域在生態保護、現代農業、先進位造和戰略新興產業、高端服務等領域的合作模式,進而讓區域合作有快速的路徑可依。

  

  就在存量上的合作而言,北京已經沒有多少產業可以向周邊轉移,並且在存量資源上,利益格局已經形成,難以打破。未來的合作應該更多的是尋找新的合作增長點,推動與各市縣在新一代信息通訊、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合作和發展。

  從國內外發展規律來看,無論是自下而上的以市場為主導的區域合作還是自上而下的由政府主導的區域合作模式,最終都要企業間的區域分工或企業內的區域分工來實現。因此,區域合作中要充分強調企業的主體作用。政府主要做好提供公共產品、改善政策環境、建立協調機制、宣傳引導以及提升區域影響力等方面的工作。同時根據北京實際情況,北京在發揮好企業和政府的作用時,還需要充分調動區域合作團體、合作諮詢機構等社會機構,以及市政協等資政機構的力量,形成多方合力。

  世界城市是北京的發展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北京離不開周邊區域,周邊區域也離不開北京。當在這個區域之中的政府與企業,不僅認識到這一點,更從行動上去創造出一些帶動型和引導型的項目,創造人與資源自由流動的環境,創造出更多工作生活幸福交融的區域城市節點,這樣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城市區域將不難實現。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