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縱橫西南
2024-10-11 01:58:33
作者: 薛永應
21世紀的社會裡,綠色將永遠比金子有價值得多。
——帕屈克·卡森
第九章 把脈天府
遠山的呼喚
噫吁戲,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惘然,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蜀遭難》,一開頭就道出了巴蜀(今四川)的閉塞,至於被諸葛亮稱為「不毛」的雲南和李白曾被發配去(半路遇赦而還)的貴州,想是更荒涼了。不過這都是一兩千年以前的情況,時至今日,大西南的交通亦可謂四通八達,川、滇、黔的經濟也都獲得了發展,然而比起東南沿海來,歷史上落後的遺蹟,還遠遠沒有清除。
人們可以接受西南貧窮落後的歷史,但卻不能忍受它會有貧窮落後的未來。嚴峻的現實擺到了中國高層領導人的面前。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允許中國的經濟向多元化發展,各項經濟政策向中西部傾斜,西南人腳下出現了一條搭上經濟快車的軌道。然而不容忽視的是,西南因其自身條件的薄弱,缺乏經濟騰飛的初速度,東西部的差距還是越拉越大。那麼,川、黔、滇,能否有一兩個板塊,可以率先獲得突破,闖出一條超常發展的道路呢?
王志綱這個自稱是從「第三世界的第三世界」(貴州省黔西縣)走出來的漢子,也無時無刻不在尋找著答案。
巴蜀雜俎
王志綱自始如一地深愛著西南大地,西南的企業、項目乃至區域經濟的策劃課題,始終在他心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每當有人問王志綱:「你是如何看待西南的?」王志綱總是爆發出一陣爽朗的笑,然後慢條斯理地道出一串睿智奇特的妙語。
「我的工作室里,生活著一群來自天南海北的年輕人。有一次大家坐在一起暢談中國的策劃現狀,一個突出的現象引起了各位的注意,就是在這個行道當中,以貴州人和四川人居多,這是為什麼呢?我給他們講,人們都知道西南的封閉與落後,但殊不知用『人傑地靈,物華天寶』來形容西南才最恰當。西南不可能像江浙那樣大面積出人才,但它出英才,出怪才,出鬼才,他們並不缺少策劃家。尤其是四川,四川人的腦子裡有永不枯竭的創意,許多令人叫絕的點子都以四川人為始作俑者。」
對於巴蜀大地,王志綱並不陌生。1993年,王志綱到成都去,在都江堰考察了中國第一所民辦學校——「光業小學」。學校創辦人卿光亞先生留住王志綱,暢談了三天三夜。當時卿光亞先生正被學校艱難的境況所困擾。學校創建於1991年,是中國第一所私立民辦學校,曾引起全國性的轟動。但是,光亞小學不僅沒有獲得應有的「先發效應」,反而舉步維艱,入學「儲備金」價格上不去,生源也極不穩定,這與同步「光亞學校」之後塵而興起的南方諸「貴族學校」紅紅火火的局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王志綱深入地考察了學校的相關資源及歷史背景,最後他指了指腳下,同卿光亞先生一語道破天機:「癥結就在這裡,就是『光亞小學』植根的這塊土壤。」
「貴族學校」的成立有兩個必要的條件,其一是必須有一個具有相當規模的消費群體作支撐,起碼要有一個穩定的中產階層作為依託。其二是操作者必須有過硬的操作能力和超人的膽識。光亞小學的誕生,如一顆新星刺破夜空,說明它的締造者卿光亞先生具備了第二個必要條件。但是,它並不具備紮實的第一個條件。80年代末90年代初,四川人闖北海,下海南,炒股票,的確有很多人賺到了錢,有錢人的子女紛紛就讀「貴族學校」成為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但是,一旦泡沫經濟被新經濟秩序所替代,許多附著在泡沫經濟上的四川人發現他們手中的錢隨同泡沫的破碎而湮滅,原有的高消費群體也隨之解體。光亞小學走下坡路並不是卿光亞先生的創意不到位,而應歸咎於沒有一個穩定的中產階級作為市場基礎。反觀廣東,經過市場經濟最殘酷的篩選和淘汰,一個穩定的中產階層已經崛起,因此「貴族學校」這枝奇葩必然會在廣東這個氣候、土壤都適合的環境下茁壯成長。
王志綱臨行前語重心長地對卿光亞先生說了一句話:「光亞小學是民辦學校的報春花,市場經濟的早產兒。」
王志綱還進一步引伸說,縱觀中國這些年的市場形成史,不少新思潮的形成常常是「西南開花,廣東結果」,民辦學校也不例外。
事實被王志綱所言中。1994年,王志綱創造「碧桂園」神話,在「碧桂園學校」樹起金字招牌的時候,僅廣東一個省就已經有數十家「貴族學校」,可謂遍地開花。
王志綱深深讚嘆四川人頭腦中的閃光點和爆發力,但令人遺憾的是,四川人的這些絕妙的創意只是一枝報春花,結「果」卻常常被「移花接木」到沿海,不少廣東人就是「克隆」了四川人的金點子才發了大財的,這種例子不勝枚舉。
許多人都用「盆地文化」為四川文化作注釋,王志綱認為不能這樣一言以蔽之。
四川簡稱「巴」或「蜀」,「巴」的中心是現在的重慶,「蜀」的中心是現在的成都。巴蜀之間既一脈相承,又風格各異。正是由於有了巴蜀兩種不同風格的文化,相互切磋,相互融匯,共同錘鍊,共同打磨,才有了今天四川文化的濃墨重彩。
王志綱曾就四川文化的代表之一的「川菜」,對這兩種文化色彩做過鞭辟大里的分析。
1996年隆冬,王志綱坐在成都一家普普通通的小酒家,指著桌子上一盆熱氣騰騰的火鍋,向圍坐在他身邊的一群成都企業家,講了一個關於「火鍋」的小故事。
川菜的最大特點是化腐朽為神奇。歷史上四川雖為「天府之國」,但勞苦大眾依然很貧窮,川萊中許多叫得響的精粹,卻恰恰是來源於民間,甚至是乞丐、叫花子們的創造物。四川火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很早以前,重慶朝天門碼頭上,生活著一群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腳夫和船工。冬天一到,饑寒交迫之時,既能果腹又可取暖的東西,就是一大鍋辣椒湯。終於有一天,聰明的腳夫、船工發現,富人家遺棄在江里的豬下水、牛下水是可以大做文章的尤物。於是將其打撈上來,清洗乾淨,下鍋烹煮,幾味調料下去,沒想到竟然鮮美無比。於是這種「食品」就成為下里巴人口中的美味。但名聲遠揚並不能代表它就能登大雅之堂,達官顯貴受其身份所累,自然對它不屑一顧。久而久之,火鍋才在重慶的中下層人士中流傳開來。只不過重慶火鍋無論從用具、烹飪技藝等備方面來說還都比較粗糙。直到有一天,火鍋流傳到成都,成都的「公子哥」們吃膩了山珍海味後,也要吃一吃「下人」的火鍋嘗嘗鮮,用後感到果然名不虛傳。成都人不但終於接受了火鍋,而且將它迸一步提煉升華,去粗取精,不但出現了各種各樣精美細緻的「鍋」,而且研究出了各種口味的專用調料,主料也不僅有豬下水、牛下水,還有海參、魷魚之類。巴人創造的「火鍋」,被蜀人推上了大雅之堂,而且風靡全國,成為川菜中的一個極品。
一個小小的川味火鍋,折射出巴蜀文化的獨特韻味:重慶人受「碼頭文化」的深刻影響,富有激情,擅長創造,但缺乏精細;成都人歷來為天府之都,帶有濃重的「市民文化」色彩,追求生活的品位,所以他們更擅長對細節的精雕細琢。王志綱開了一句玩笑:「重慶的女人象男人,成都的男人象女人。」這並非是對四川人的貶低,而是一句話道出了巴蜀兩地人文文化的鮮明特點。這樣看來,如果巴人的手創造出來的新生事物,經過蜀人的手精心修飾,兩種文化珠聯壁合,就一定會打遍全國。
1997年6月的一天,王志綱走出上海市青浦縣太陽島高爾夫球場,信步邁向島中匯萃中國美食精華的食街。在一幢古香古色的四川格調的建築前,王志綱停下了腳步。房檐前的額匾上赫然題著四個大字:「蜀國雅士」,轉到房子的背面,一塊由青石琢成的照壁又引起了王志綱的注意,照壁上用俊朗怪異的筆法,鑲刻著「巴國布衣店銘題壁」。原來名揚四川的著名食肆「巴國布衣」的分店,及其新開設的茶肆「蜀國雅士」,已悄悄地在上海安了家。對於「巴國布衣」,王志綱是再熟悉不過的了。這個來之於巴國重慶文化,植根於蜀國成都的著名食肆,不僅能風行蜀中,而且能走向全國,源於兩種文化的優勢互補,珠聯壁合,印證了王志綱對巴蜀文化特點的準確分析和把握,現在又多了一個「蜀國雅士」,更讓王志綱油然而生一股「舊友新朋」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