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日本構建低碳型社會的戰略論證
2024-10-13 11:37:52
作者: 吳廷璆
日本「構建低碳社會戰略」既非既定方針,亦非亦步亦趨的模仿,更非一蹴而就的權宜之計,而是路徑依賴[27]於業已存在的良好歷史基礎。「低碳經濟」概念首次被提出後,憂患意識強烈的日本敏銳地認識到構建低碳社會是資源約束型國家的必然選擇,亟須將之作為「國家戰略」提至議事日程,以便儘快深入系統研究與論證。
一、論證的主要部門
本章節來源於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
日本政府對「構建低碳社會」的研究,主要是通過委託環境省組織研究所、大學、業界等相關單位進行戰略分析的。日本綜合科學技術會[28]、產經省、國土交通省、文科省等也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論證。
2004年日本環境省設立了「脫溫暖化2050年——日本構建低碳社會應有之行動」的大型戰略研究工程。其成員囊括了7個研究所[29]、1個學會[30]、18所大學[31]、4家公司[32]等涉及環境、能源、城市規劃、國土開發、交通運輸、產業界的60名專家學者[33],研究時間是2004—2008年,投資額為10億日元。該工程的研究核心是通過運用氣候變暖與能源相結合的綜合論證模式,從多角度、寬領域綜合分析減排量、確定減排技術創新項目、研究能源結構調整方向、討論低碳經濟發展前景等問題。項目由西岡秀三(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擔任首席專家,結合每位研究人員的特長,從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產業機構、技術減排與生活方式等角度,組建了「總體戰略論證」「減碳目標及效果論證」「城市低碳論證」「IT社會論證」「交通運輸論證」5個研究團隊。此外,英、美等國也參與了該研究工程的部分論證。
二、論證的主要內容
在研期間,每個研究團隊均各負其責,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大量探研。「總體戰略論證團隊」主要從以下兩方面進行了研究:一是,論證日本未來應對溫暖化的中長期框架,主要包括日本中長期溫暖化對策的主要框架及子框架、地區中長期溫暖化對策、亞洲環境經濟模式、脫溫暖化的能源供應、世界能源供應模式、脫溫暖化的森林產業經營等8個方面。[34]二是,論證產業結構的變化要素,具體為日本2050年脫溫暖化社會的產業結構及貿易結構的變化、產業社會藍圖與環境治理、歐美主要產業的未來發展前景等。[35]
「減碳目標及效果論證團隊」圍繞應對溫暖化所應設定的減排目標問題,對構建低碳社會的國家談判及其戰略、構建低碳社會與國際政治、國際談判的目標與日本的應對戰略、國際科學技術戰略等進行了分析論證。[36]此外,其他3個研究團隊也進行了相應的論證。
在該戰略研究團隊提交的多部論證報告中,具有綜合性的報告主要有《2050日本低碳社會遠景:削減70%溫室效應氣體的可行性研究》(2007年2月公布,2008年6月修改)[37]、《低碳社會的遠景與實現方案》[38](2008年1月公布)、《構建低碳社會的12方策》[39](2008年6月公布)等。此外,2007年6月,日本通過《21世紀環境立國戰略》[40],亦將構建低碳社會作為發展目標。2008年5月,環境省以國立環境研究所等機構公布的《構建低碳社會的12方略》為基礎,進一步論證了「全面構建低碳社會」的行動路徑與政策設計。同月,綜合科學技術會議發表了《環境能源技術革新計劃》。[41]
三、論證的主要結論
日本圍繞低碳經濟、低碳社會所進行的諸多研究報告做出了下述重要結論。在目標值設定方面,報告在綜合分析日本的能源、環境、經濟等狀況的基礎上,認為到2050年通過實現低碳化能源結構與削減40%—50%的能源需求,日本能夠達到削減CO2排放量70%的目標。在成本分析方面,報告結合日本技術水平及特點,認為要達到減排目標,每年所需直接技術費用約6兆7千億日元—9兆8千億日元,這大約將是2050年GDP的1%(其中並不包括為強化國際競爭力、構建將來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確保能源安全等基礎設施投資的成本費用)。在部門減排量方面,報告預計為實現上述70%的減排目標,產業部門、旅客運輸部門、貨物運輸部門、家庭部門、業務部門的能源需求量(與2000年相比)應分別削減20%—40%、80%、60%—70%、50%、40%。
另外,該報告還指出為避免向碳排放高的基礎設施繼續投資,應儘早促進國民對構建低碳社會達成共識,在國土開發、城市結構、建築設計、產業結構、技術研發等方面制定長期戰略規劃,以便順利實施低碳戰略。由此,日本已基本完成構築「低碳社會」相關問題的分析論證。
可見,日本在構建低碳社會方面儘管已經擁有夯實的能源制度基礎、領先的節能技術水平以及超前的國民環保意識,但環境省仍通過組建「官學產」三位一體的「大型研究戰略工程」圍繞構建低碳社會的相關問題,從多角度、多層次進行了充分論證,並以此為據制定了以「減碳目標、技術創新路線圖和低碳化制度設計」為主要內容的戰略規劃。
日本在構建低碳型社會方面,並不是盲目地、一蹴而就地展開實施的,而是在組建研究團隊的基礎上展開充分論證的。其論證方法主要是利用具體數據進行定量分析。尤為重要的是,體現在其研究內容設計上的內在邏輯關係,正好論證並回答了日本構建低碳社會的可能性、必要性及將要怎樣構建、構建何種低碳社會等問題。日本通過深度論證,認識到在構建低碳社會時,必須結合自身產業特點、技術條件、環境收容度等情況,通過分析資源環境問題與國內宏觀經濟態勢、國際貿易、國際產業轉移、金融政策、稅收政策、國際政治、外交等問題及其相互之間的作用機理,從環境、資源、社會、經濟、技術的綜合決策入手,在能源技術創新、制度創新、能源消費理念、能源結構等方面,制定一系列適合本國國情的具有指導性、原則性、前瞻性、約束性的戰略規劃、政策與法規,才能解決構建低碳社會過程中的諸多梗阻障礙,從而實現向低碳社會的全面轉型。可見,上述論證的成果,為日本確定構建低碳社會的戰略理念、戰略內容以及具體行動,提供了科學而又翔實的決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