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外地產:寮國之心,國家榮耀
2024-10-09 11:44:59
作者: 王志綱工作室(智綱智庫)
站在湄公河畔遠眺,旱季的湄公河平靜溫和,岸邊的河床裸露著,夕陽映照著放牛的孩童趕著水牛從河心沙洲上回來,一派田園牧歌的景象。讓人想像不到,這裡其實是寮國首都萬象的城市中心。
2012年,第九屆亞歐峰會將在這裡召開。亞歐峰會是亞歐之間最高層次的會議,於1994年由新加坡總理吳作棟發起,每兩年一次,旨在促進亞歐兩大洲間新型、全面夥伴關係的發展,加強相互間的對話、了解與合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屆時,來自亞洲和歐洲48個國家的元首將齊聚於此。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要在一無所有的土地上打造出可以接待元首的區域。這樣的速度,估計只有中國才能做到。事實上,寮國也的確把這樣一個任務交給了一家中國公司——中工國際(以下簡稱「中工」)。
如果只是一個單純的承包工程,對於中工這樣一個在世界五大洲都有承包項目的企業來說,是一項遠非艱難的任務;如果這是一個單純的對外援助項目,相對於中國每年幾十億美元的對外援助來說,也是一個常規性的項目。但是,這一次的任務卻並非這麼簡單。它既是一個政治任務,帶有援建性質,中工在2011年接到任務,要求必須在2012年峰會召開前完成接待設施的建設工作;同時又是一個投資行為,中工也希望通過這個項目完成從承包商到投資商的轉變,因此必須考慮如何啟動甚至可以說創造寮國的市場。
作為一個國際化程度很高的公司,中工在項目啟動之初就已經與國際諮詢機構合作,來完成這個項目的開發、策劃和規劃工作。然而,隨著研究的深入,他們發現,面對這樣一個不成熟的市場,不能按照成熟市場的思路去做。如果不能創造市場就難以打破僵局,但是要創造市場,就必須站在更高的尺度上,找到一種方式,既能夠兼顧政府的要求,又能夠開啟市場的力量。
中工對這個項目期望極高,集團上下高度重視,不僅要在各國首腦面前大顯身手,更希望找到一種合適的模式,完成從承包商到投資商的完美轉身。由海外投資部老總姚劍直接兼任寮國公司老總,全面負責這一項目。對姚來說,元首別墅的建設已經按部就班,而目前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到整體項目的突破上。
突破口在哪裡?摸索之際,他看到王志綱工作室2010年出版的《重整河山》,其中模里西斯經濟合作區案例中的思路和觀點給他極大的啟發,於是幾經周折找到工作室,希望工作室為這個項目提供戰略策劃和營銷顧問工作。
「中國的走出去戰略已經到了一個轉折點上」,在與中工高層領導的交流中,王志綱這樣評價道。
以歷史為證,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發展初期都要依靠外貿與外資,也即商品輸出與資本輸出這兩條腿走向世界。早期以商品輸出為主、資本輸出為輔;後來則以資本輸出為主、商品輸出為輔。中國走向世界也要依靠這兩條腿。目前,中國在「走出去」過程中暴露的核心問題在於商品貿易的腿太長,而資本輸出的腿太短。
從最初的商品和勞務輸出開始,經過「入世」之後的爆發式增長階段,到2010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額達2.97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一位。但中國對東協直接投資截止2009年投資存量不過百億,其中新加坡還占了一多半,其它各國最多不足10億元,這與中國對東協年進出口3000億美元的規模很不對稱,也與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作為中國最重要的自由貿易區的地位不相適應,這種光憑貿易、缺乏直接投資支撐的合作也缺乏穩固根基。
中國要成為一個投資大國,需要找到一種方式,打造一個既能承國家戰略之上,又能啟市場個體之下的平台。在這個平台上,國家的政策支持以及資金支持,都可以落到實處;這個平台所攜帶的巨大經濟能量又能夠極大地帶動所在區域,使其實現跨越式地發展。中國在非洲的經貿合作區正是基於這一思路的產物。
2009年,王志綱工作室在協助中國-模里西斯經貿合作區做戰略策劃的時候,已經認識到同樣的問題。項目最初的思路是借世界產業轉移的天時,將產業轉移到勞動成本和資源成本低的地方,比如三十年前的珠三角地區正是憑藉這一點嵌入全球分工體系中。而相對於尚比亞和奈及利亞的中非經貿合作區而言,模里西斯一無豐富資源,二無巨大市場。這個面積不過2000餘平方公里,人口不過120萬的島國,人均GDP水平比中國要高,勞動力成本根本沒有優勢,從國內轉移過剩產業的路子走不通。往模里西斯轉移過剩產業不現實,而模里西斯自身又沒有多大市場,但是模里西斯自身有著良好的生活和商務環境,它的背後有廣闊的非洲市場和可以便利進入的歐美市場。如果我們不把眼光局限在模里西斯,而是著眼非洲大陸,那麼完全可以將模里西斯作為中國企業進入非洲的橋頭堡和總部基地。
這個思路使合作區跳出了傳統貿易加工區的簡單思維,進入到一個高起點的服務型特別合作區上。這個方案最大限度地挖掘與提升模里西斯環保生態和旅遊天堂的價值,得到了模里西斯政府高層的高度認可,從模里西斯總統到總理各個方面都非常滿意,模里西斯總理先後兩次借訪華之機積極到中國招商。
從合作區到經濟特區,從以製造業為導向的園區到服務業主導的園區,代表了中國對外投資的一種方向。中工在寮國的項目合作與中方在模里西斯經貿合作區所扮演的角色有幾分類似,不同的是,中工所要做的是一個城市的中心區,它與當地的關聯更為緊密,更能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它的市場既包括在寮國的外國人,又包括寮國人。既能夠促進當地的發展,又能夠實現中國走出去的投資收益。
「中工所做的不只是企業自身的轉型,而是在為中國走出去探索一種新的模式。」在深入了解中工的戰略以及寮國項目的情況之後,王志綱這樣評價道。
如果對中工國際的歷史有所了解的話就會發現,它幾乎是中國對外經濟交往中一個具體而微的樣本。中國走出去的幾個階段,中工都一一經歷。中國最初以商品走出去和勞務走出去為主,中工國際最初從事農業機械進出口業務,而後又以工程總包、EPC為主要業務。中國未來將要經歷一個投資大幅增長的階段,而中工正在探索的正是強化投資功能的轉變。我們完全可以說,作為一家央企,它正在探索的轉型正是國家需要去實現的,一旦這條路能走通,將成為大型國企央企走出去的範本。
從工程到投資,看起來中工只需要再多跨半步。但是這無疑也是極為關鍵的半步。這半步意味著從操作思路到操作手段的根本性轉變。作為承包商,它經常面對的是政府,作為投資商,面對的卻是整個市場。面對政府,它可以以實力說話,以良好的關係來運作;而面對市場,它首先需要讓人們認識它,了解它,接受它。
如何能夠完成這驚險的一跳,完成這樣一個角色的轉換,找到這樣一個項目的市場啟動點?帶著這樣的問題,王志綱工作室項目組開始了前往萬象的旅程。
萬象看起來讓人沒太多期待。拿到手的統計數據抽象而冷酷:2010年寮國國家GDP63.4億美元,人均GDP984美元,遠遠落後於中國、泰國以及越南,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首都萬象也不複雜,「一軸一帶」就已經可以概括它的城市結構:沿河城市帶從機場經過舊城區到使館區,一條城市發展軸如同長安街,從總統府到凱旋門,再到精神圖騰所在的塔鑾。中工的項目正處在這「一軸一帶」的交點上,區位條件很好,然而寮國的市場能力卻讓人擔憂。
這裡有錢人習慣的方式是找塊地,自己蓋棟房子,祖孫幾代住在一起。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可能最難改變的是市場的消費習慣。賣給外國人?有政策瓶頸,寮國土地法規定,外國人不能購買土地和房產。寮國人不習慣買房,外國人又不能買。這仿佛是一個無解的難題。
如果只是把這個項目當作一個普通的項目,以常規的思路去做,往往會在現實的困境面前碰壁。如果不能深入挖掘其對寮國國家的意義,就難以取得突破。王志綱工作室認為,這個項目應該引領萬象城市發展的需求,要看萬象需要什麼,而它能夠給萬象帶來什麼。
在寮國的一周時間裡,項目組遍訪外交部、文化部、建設部等部委,拜訪了中國在寮國的企業和商會,也實地探尋了不少酒店和市場。在與各政府部門的訪談中,在與幾十年前來到寮國的老一輩的交談中,一幅鮮活的寮國發展史呈現在於眼前。大家既感受到一個後發國家的窘迫,也感受到它迫切抓住新一輪發展機遇的急切心情。
上世紀80年代末,寮國學習中國改革開放,實行革新開放戰略。逐漸走出封閉的外交發展,企圖擺脫從前對于越南和蘇聯的外交援助的過度依賴,開始拓展與中國、泰國、美國、日本、法國、澳洲等國的外交關係,同時也大量接受西方國家的經濟援助。寮國在四大、五大上一直堅持這一路線,但是效果並不好。原因可想而知。作為東南亞的內陸國家,周邊國家尚且在接受產業轉移,沒有多少經濟力量可以輻射帶動寮國。
如果說在上一輪的全球化潮流種寮國還沒有掛上擋,那麼新一輪的產業轉移則是其不能失去的機會。從珠三角向越南的產業轉移,泛亞大通道的建設,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機制的不斷完善,以及中國-東協自貿區的建成,都使得這個地處中南半島中心位置的國家受到越來越多國際投資者的青睞。
在走訪過程中,王志綱工作室項目組還見證了中國工商銀行寮國萬象分行的開業。這家世界最賺錢的銀行近年來海外動作頻頻,在歐洲、美洲以及東南亞開設多家分行,繼頭一年收購泰國ACL銀行之後,開始了萬象分行的準備工作。與東南亞其它國家相比,寮國的經濟雖然不發達,但是政局還算穩定,金融監管也比較少,再加上工行萬象分行拿到全業務牌照,未來在東南亞的布局中將扮演重要角色。
與其雄心不怎麼匹配的是,開辦之初的工行萬象分行棲身於一棟兩層小樓,就是這個小樓的建設也花費了籌辦者不少力氣,才終於趕在總部要求的一年期限內完成開業的任務。萬象辦公市場的稀缺可見一斑。
不僅是工行,還有一大批來到寮國的企業,包括華為、中海等,都租住在民居之中辦公,就連來到寮國已經十多年的中工,也是租住在合作夥伴的別墅之中。除了企業,還有眾多的國際機構、使館都是如此。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外國人不能購買土地,限制了投資,另一方面還是因為房地產市場根本沒有形成。
三十年前,中國也經歷了同樣的階段。上世紀80年代的北京,對外開放的步伐已經邁開,外貿進出口額逐年大幅度增長,首都北京一時之間外商雲集,但是城市的基礎設施,酒店辦公樓都跟不上,給經濟發展帶來不便。當時的外經貿部提出了大膽的構想——在北京建一個「中國國際貿易中心」。選址就在今天的東三環(當時還沒有)與長安街的交點上,毗鄰建國門使館區。當時那裡還是一大批金屬廠、器械廠所在,到了晚上杳無人跡。若是由外經貿部自己來開發,一是缺錢,二是缺乏經驗,於是開始選擇國際合作夥伴,日本興業銀行、加拿大海外建設公司和「亞洲糖王」郭鶴年都表示了興趣,最後郭鶴年所屬的香港嘉里集團憑藉雄厚的資金和充分的準備勝出。
動工五年之後,國貿一期工程竣工,一座多元化、高質量、全方位的大型高檔綜合性商務服務區華麗現身。在隨後的日子裡,它的周邊區域一下子炙手可熱,逐漸演變成為中央商務區,成為帶動北京城市發展的引擎之一。而作為這一核心區的合作者,嘉里又相繼開發了二期、三期,國貿三期以330米的高度成為京城的制高點,其經濟價值、社會價值不可估量。
一個都市核心,榮耀一座城。對於這個城市來說,它是這個城市的形象區,代表了這個城市最靚麗的一面;它是城市的標誌區,代表著這個城市的精神氣質;它是這個城市與世界交流溝通的窗口。本地人通過這個窗口了解世界的潮流,世界也通過這個窗口來認識這個城市。
萬象需要的無疑正是這樣一個區域。作為一個後發國家,它正在努力跟上世界的節奏,正在從政治經濟領域不斷深化開放,吸引投資。但是正如所有後發城市一樣,硬體跟不上發展的節奏。國際機構、公司找不到合適的地方,國際人士找不到能夠滿足他們條件的生活區域。除了使館、國際機構以外,更有許多公司看好大湄公河次區域的發展前景,紛紛搶灘中南半島心臟國家。對於這些人來說,必要的辦公和生活設施仍屬稀缺。
萬象本身也具備旺盛消費力,卻缺少相應的產品。雖然從整體上來說屬於不發達國家,但是與泰國隔河相對的區位條件,已經使萬象人習慣了泰國的消費水平。每天有許多人越過湄公河,前往泰國烏隆朗開購物。
在萬象,能夠遇到大量從中國來的商人。他們不少來自國內的偏遠地區,雖然寮國整體經濟不如中國,但其萬象畢竟是首都,相比這些人較為貧窮落後的老家,仍然有一定吸引力。對於這些人,如果能夠提供更好的醫療、教育等配套的話,他們將可能在萬象長期發展。
如同改革開放之初的北京一樣,萬象也正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前夜。它需要吸引投資,更需要能夠吸引投資的投資。這種投資,一般的小企業做不了,有著特定市場對象的企業又不太可能偏離他們的主業,而這種類型投資正是中工所擅長的。
中工打造的萬象新世界(VNW)項目,就是一個這樣的國際中心。這也是寮國首個面向外國人的國際化社區。它匯集著這個城市的最高端人群,建設了最高端標準的設施,同時又不失本國的人文風情。它不僅是寮國國際交往中接待貴賓的場所,也是商務人士洽談、工作的地方,它不僅是旅遊者了解城市歷史的地方,更是寮國向世人展示發展新面貌的地方。
在王志綱工作室的策略指導下,GG公司為萬象新世界項目提出了一句極具衝擊力的GG詞——「國家榮耀所在」,並以此為主題,進行整合傳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作為亞歐峰會的國家元首的下榻之處,它確實承載著寮國的榮光,代表著寮國的顏面。
2012年11月5號-6號,以「和平摯友,繁榮夥伴」為主題的第九屆亞歐峰會在寮國萬象隆重舉辦,亞歐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齊聚寮國。峰會期間,來自亞洲和歐洲48個國家的元首都下榻於此,親眼見證、親身體驗這寮國的「國家榮耀所在」。對出席峰會的中國領導人來說,萬象新世界這樣一個高品質的城市綜合體,不到一年時間在湄公河畔拔地而起。這一奇蹟背後的締造者正是中國央企中工國際,這又何嘗又不是中國國家榮耀之所在呢?各國元首及首腦在入住於此後,都盛讚萬象新世界給寮國和首都萬象帶來的諸多美好變化。
舉辦這樣一次國際性的峰會,對於寮國來說,不僅是向世界展示國家形象的絕佳機會,更是促進萬象及寮國實現社會發展和經濟升級的重要契機。對於中國而言,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國與周邊區域共同發展,構築和諧世界的良好契機。
通過市場化的運作,打造出萬象的城市之心,不僅是給寮國,也是要在整個中南半島的發展中國家中都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通過亞歐峰會的平台傳遞出中國和諧世界的發展理念,讓東南亞國家認識到,跟中國的合作能給它帶來什麼。無疑是此項目最重要的意義所在了。
王志綱工作室十年前首倡的「城市運營商」的概念,經過中國這些年來快速城市化的洗禮,已經逐漸深入人心。許多城市通過經營城市的方式,藉助城市運營商之手實現了自己想做的事情。這種介乎市場與政府之間,既能夠實現區域發展戰略,又充分調動市場力量方式的有效性已經得到了證明。如果把這一個概念加以擴展的話,在走出去過程中,這也將是一種新的思路和方式。
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是影響世界發展的時代潮流,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置身其中,或者主動引領時代發展,或者被裹挾著一路向前。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和各種雙邊自由貿易區的建立,中國企業正更加深入地參與世界經濟的發展,「走出去」已經成為確定不移的國家戰略,也是國家始終關注的重點和難點。伴隨著實力的增長和國際地位的上升,中國走出去正在進入深水區。如果以前走出去的企業和個人還可以憑藉經驗和感覺的話,那麼下一步則需要戰略和整合。
如何能夠探索一條更為有效的投資方式,將國家戰略與市場行為結合起來,將無償的援助與戰略性投資結合起來,實現投資國與對象國的和諧共贏,這將是未來幾年乃至更長的一段時間裡,中國「走出去」戰略亟待突破的問題。
如果說走出去的個體是一個個散兵的話,那麼運營商所扮演的就是航母的角色。它帶過去的是一個相對成熟和完善的環境。對於對象國來說,運營商帶來的好處也是明顯的。因為它們不用一個個地去面對眾多的招商引資對象,一下子就可以獲得一個強大的區域發展動力源,而且這個區域並不是封閉的,是開放式的,本國居民同樣可以在這裡置業、就業、生活和休閒。運營商實際上是構築起一個真正實現溝通交流的橋樑。
按照這樣的思路,許多的問題都迎刃而解,寮國政府也對這種方式表示了濃厚的興趣。當王志綱工作室項目組的工作還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之中地時候,又傳來寮國希望中工去開發萬象新城的消息。
中工已經是一個成功走出去的企業,它正在探索的模式,是作為擁有眾多海外資源的企業,如何將這種資源轉化成優勢,變成有形的平台,在平台上形成集聚,又通過這種集聚幫助更多企業在走出去的同時,帶動當地的發展,多方和諧共生。它更希望通過資源的整合,能成為國家戰略更為有力的支點,同時也給更多走出去的企業搭建起共享的平台。可以想見,當中工按照這樣一個新的思路和模式再度揚帆出海的時候,將會打開一片新的天地,駛入更加廣闊的海洋。
過去的幾十年中,「引進來」戰略扮演了主導的作用,在未來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走出去」戰略無疑將扮演更關鍵的角色。在這樣一盤大棋中,我們需要更多像中工這樣的運營商,去建設更多這樣的陣地,實現「和諧中國、和諧世界」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