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語:第一帝國的興衰
2024-10-09 08:46:05
作者: 錢乘旦
1689—1783年是英帝國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英帝國史學家們一般把18世紀的英帝國描述為「第一英帝國」,這是英國在海外急劇擴張的時代,也是英國在全世界利益巨大增長的時期之一。第一英帝國是以重商主義理論為指導思想的帝國,是一個商業帝國,它所關心的不是對海外領地的政治統治,而是殖民地帶來的商業利潤和商業財富。第一英帝國時期,「帝國」不意味著直接統治,而是對殖民地的經濟控制,把殖民地置於英國自身經濟的總體利益之下,讓殖民地為英國經濟服務。這一時期的英帝國基本上是一個大西洋帝國,它是《航海條例》所體現的商業規則主導下的帝國,加勒比地區和北美大西洋沿岸是這個帝國的基礎。
第一帝國時期,英國通過一系列的對外戰爭,積極開拓殖民地,英國成了最具實力的殖民國家,世界海洋的霸主,擁有最好的技術和製造業能力。殖民地的財富,特別是印度的財富源源流向英國。在重商主義思想指導下,殖民地的財富醞釀了工業革命,最終使它在19世紀成為世界最強大的工業國。
英帝國的建立和發展依賴於強大的海軍,第一帝國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就是一個海洋帝國,或者說是大西洋帝國。第一帝國是在重商主義指導下的帝國,它所追求的就是商業利益,而這一切利益的獲得離不開其海上霸權。從某種意義說,貿易和海上力量只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而已。第一英帝國時期,英國與歐洲列強尤其是法國的海權之爭十分激烈,但通過一次次的戰爭,英國最終打敗了法國,取得了海上優勢,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海軍強國。
殖民地成為英國的商品市場和原材料來源地。但是英國對各個殖民地的管理各有側重,並不是整齊劃一的。第一英帝國時期英國對殖民地統治的特點表現為政治上控制鬆弛、經濟上控制嚴格;其主要的統治形式是地方治理、公司管理等。在印度,英國通過東印度公司積聚了大量的財富;在美洲,英國的政治控制很微弱,殖民地議會擁有很大的權力,而作為英王代表的殖民地總督,行使權力經常很困難。但英國通過《航海條例》等重商主義性質的法令,嚴格限制殖民地的對外貿易,竭力遏制殖民地工業的發展,以免其與母國競爭。
英帝國版圖的擴大和英國軍力的逐漸發展,為英國進一步擴張及海外移民提供了必要條件。第一英帝國時期,海外移民一方面為許多英國人找到了新的生存空間,另一方面促進了殖民地的經濟發展,幫助建立起帝國範圍內的經濟和商業體系。為獲取商業利潤,英國殖民者使用一切手段,包括使用黑人奴隸,與其他殖民國家進行爭奪等,發展了殖民地經濟。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國家干預經濟活動成為財富增長的重要手段,是重商主義理論和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重商主義思想指導下,英國利用國家權力和有效的財政政策對海外貿易進行調節,加強對外貿易,取得了巨大的商業利益。這一時期英國的海外貿易主要限於美洲大陸、西印度群島和印度次大陸,建立在跨洋貿易之上的大英帝國迅速發展。
但北美殖民地爭取獨立的戰爭極大地衝擊了重商主義,加速了重商主義的衰落。貿易獨占是重商主義在經濟上的集中表現,在重商主義指導下,英國對殖民地所施行的一切法令和規章的最終目的都是為滿足貿易獨占的需要,為此不惜以戰爭為手段來貫徹執行。北美獨立戰爭埋葬了英國在美洲的貿易壟斷,同時也迫使英國反省自己的殖民地政策,開始執行新的政策。這以後,英國把帝國的經濟重心轉向新地區,主要是印度,第一帝國也向第二帝國過渡,逐漸形成與舊帝國不同的新帝國。
總之,美國獨立戰爭結束後,英國失去了北美殖民地,但通過帝國在地理位置上的轉移以及隨後不久的工業革命,英國走上了現代經濟發展的道路,完成了由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到19世紀,英國成為世界上最有實力和最強大的國家,自由競爭對英國而言意味著所向無敵,更能使英國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因此,雖然第一英帝國解體之際重商主義殖民理論還沒有完全退出歷史舞台,但亞當·斯密的思想漸入人心,自由貿易成了英國政府追求的目標。在這個基礎上,新帝國形成了,雖然我們不能明確確定第二英帝國形成的時間,但可以這麼說:在18世紀末,舊帝國和新帝國同時存在,而新帝國正在取代舊帝國,自由主義帝國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