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對外戰爭與對外擴張
2024-10-09 08:45:24
作者: 錢乘旦
隨著英吉利民族國家的形成,英國開始參與殖民擴張。1584年,理察·哈克盧伊特(Richard Hakluyt)就提出了殖民帝國的問題,他認為殖民地是英格蘭製造品的銷售市場和原料供應地,還可遷徙「過剩」人口,建立襲擊西班牙帝國的基地。[37]斯圖亞特王朝統治者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曾對歐洲以外的世界產生過興趣,而且也很積極。1688年,詹姆士二世曾支持東印度公司加入反對印度莫臥兒帝國(Mughal Empire)和暹羅(Siam)(今泰國)王國的戰爭,最終失敗。「光榮革命」後,英國具備了向外擴張的優越條件,走上了建立海外大帝國的道路,在北美和印度表現出頗具實力和肆意擴張的態勢。
英國在北美的拓殖者主要由三種人組成:一種人是在英國國內受到宗教迫害的人,他們希望在北美找到自由的天地,找到逃離歐洲後的自由天堂;第二種人是英國送往北美的囚犯和不安定分子;第三種人是身無分文的窮人或膽大妄為的冒險家,他們到北美去尋找發財機會,即土地和黃金。
在西班牙強悍之時,英國在美洲殖民的政治目的,是建立對西班牙的戰鬥基地,經濟目的是探測金銀礦產。但1585年和1587年在維吉尼亞(Viginia)設立殖民地的努力都失敗了,結果,不是殖民地振興了英國的勢力,而是對西班牙戰爭的勝利奠定了英國建立殖民地的基礎。1607年,英國在北美的第一個殖民地——維吉尼亞殖民地正式誕生。這一年,倫敦的貿易公司根據英王的特許狀,獲得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北緯34度至41度之間的移民權,在詹姆士河口(James River)建立了有一個炮台、一所教堂、幾間薄板房的詹姆士城。1620年,一群清教徒乘「五月花」號(The Mayflower)船抵達北美麻薩諸塞(Massachusetts)的科德角(Cape Code)港口。經過十年艱苦的開拓,1630年麻薩諸塞殖民地建成。維吉尼亞和麻薩諸塞殖民地的建立,對拓殖者無疑是一種鼓舞,也勾起了英國在北美繼續擴張的意圖。繼此之後至1733年,英國在大西洋沿岸到阿巴拉契亞(Appalachia)山脈之間的狹長地帶建起了11個殖民地,即馬里蘭(Maryland) (1632)、羅得島(Rhode Island) (1636)、康乃狄克(Connecticut)(1638)、北卡羅來納(North Carolina) (1663)、紐約(New York)(1664)、新澤西(New Jersey)(1664)、南卡羅來納(South Carolina)(1670)、新罕布夏(New Hampshire)(1679)、賓夕法尼亞(Pennsylvania) (1688 )、德拉瓦(Delaware ) (1703 )和喬治亞(Georgia)(1733),這些殖民地代表了這個時期英國殖民事業的輝煌成就。英國雖然沒有大規模派遣皇家海軍和陸軍部隊駐紮美洲,但詹姆士二世仍取得了對新英格蘭的統治權,控制了美洲北部殖民地區,形成了與法屬加拿大的對峙。威廉三世1689年入主英國後,先後將美洲的大部分公司殖民地和業主殖民地轉變為皇家殖民地,麻薩諸塞、賓夕法尼亞、德拉瓦、新澤西、南卡羅來納、北卡羅來納、喬治亞等先後都成為皇家殖民地,但康乃狄克和羅得島保持了公司殖民地的地位,馬里蘭保持了業主殖民地的地位。英屬美洲殖民地人民以極大熱情支持了「光榮革命」,卻為此而捲入了持續20多年(1689—1713)的曠久之戰。這些戰爭並非為了給帝國帶來財富,而只是為了保護英國殖民地不受法國攻擊。
經過三次英荷戰爭,英國沉重地打擊了荷蘭的海上力量,取代荷蘭成為海上霸權國家,而在英國確立海上霸權的同時,法國成為歐洲大陸上的霸權國家。17世紀80年代,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達到頂點,它趁神聖羅馬帝國虛弱之機儘量割取與之接壤的領土。[38]「光榮革命」引起的首要軍事動向是英國決心通過結盟來遏制法國路易十四(Louis ⅩⅣ)在歐洲的野心,以及創建英國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軍隊。為了牽制英國在歐洲大陸的兵力,法國從加拿大向英屬北美殖民地施加壓力。1689年英國參加奧格斯堡(Augsburg)同盟戰爭,法屬加拿大新任總督弗龍特納克(Le comte de Frontenac)突襲紐約和新英格蘭邊界,結果損失正規軍1500人、加拿大當地民兵2000人,他的慘敗表明新英格蘭殖民地不是一個容易被征服的地區,因而對英國北美殖民地的鞏固有重要意義。
威廉來到英國,轉變了英國對外政策的走向,有學者說:威廉「是一個冷血無情的大陸政客,他把與路易十四之間可能進行的無休無止的戰爭當做他一生的事業,把獲得英國王位作為實現他這一事業(指抗衡路易十四)的籌碼」,他與瑪麗的婚姻不過是他實現他的政治和外交目的的工具。事實上,他確實把他的整個成年時代都獻給了一個目標:抵抗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稱霸西歐的野心。[39]威廉三世繼承王位不久,英國就被拖進了曠日持久的對外戰爭。英國參與的第一場戰爭是1689年至1697年具有帝國規模的奧格斯堡同盟戰爭;第二場戰爭則是1702年至1714年同樣具有帝國規模的西班牙王位戰爭。不過,由於威廉意外去世,他未能領導英、荷聯盟對抗法國直到最後勝利,這一責任由安妮女王指派的馬爾博羅公爵(John Churchill,1'st Duke of Malborough)來完成。在威廉和安妮在位的25年統治時期里,英國處於戰爭狀態的時間長達21年。
因此,「光榮革命」引起的首要軍事動向和外交變化是成功當上英國國王的威廉三世決心通過英、荷結盟來遏制法國路易十四在歐洲的野心。在參加對法戰爭的意圖上,國王與主要由兩大政黨把持的議會達成了一致意見,英國適時參與對法戰爭便也是順理成章的了。
恰在此時,歐洲大陸的政治軍事局面為英國對法作戰提供了有利的國際背景——歐洲各國對於法國的擴張恐懼不已。
經過16、17世紀的經濟發展和紅衣主教黎塞留(Armand Jean du Plessis de Richelieu)、馬扎然(Jules Cardinal Mazarin)等人的良好治理,法國到17世紀時國力雄厚。野心勃勃的路易十四即位後,積極尋求對外擴張。經過三十年戰爭及尼德蘭(Nederland)革命的打擊而衰弱不堪、但所轄領土仍舊廣闊的西班牙成為其首要的打擊對象。1661年,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Philippe Ⅳ)死,其子查理二世(Charles Ⅱ,1665—1770在位)繼位。路易十四以其王后瑪里亞·特瑞絲(Maria Therese)是腓力之長女為由要求繼承西屬尼德蘭,這一要求被拒絕,法國於是在1667年對西班牙宣戰,並在三個月內占據了尼德蘭大部分地區。1668年,在英、荷、瑞典的介入下,法西簽訂《亞琛和約》(The Treaty of Aachen),戰爭結束,法國如願得到了南尼德蘭的某些地區。
1672年,路易十四又挑起了法荷戰爭。法國對荷蘭此前干預其入侵西班牙不滿,在確保瑞典、英國中立後,於1672年派遣12萬大軍進攻荷蘭,旗開得勝。後來,由於其他國家的參戰,演變成歐洲戰爭。戰爭一波三折,直到1678年《奈梅亨條約》(The Treaty of Nijmegen)簽訂,戰爭才結束。荷蘭恢復國土並得到低關稅的優惠,瑞典重新收復西波美拉尼亞(West Pomerania),法國獲得對西班牙領土如弗朗什孔泰(Franche -Comte)、佛蘭德(Flanders)和埃諾(hainaut)等地區部分城市的占領權,成為最大贏家。各國開始承認路易十四自詡的「太陽王」的稱號,法國取代荷蘭成為歐洲的仲裁者。此後,在法荷戰爭中表現突出的奧倫治的威廉決心以終身的精力來阻止法國的擴張。
本書首發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經過兩次戰爭,法國領土得以擴張,軍事力量空前強大,其陸軍實力位居歐洲首位,海軍數量比英、荷總數還多,路易十四稱霸歐洲的野心受到進一步的激勵而越發膨脹起來。此時,在法國的東部,神聖羅馬帝國在維也納城下大破土耳其軍隊,激發了歐洲各國的十字軍情結。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這引發崇尚權力的路易十四內心的強烈不平衡,「一山不能容二虎」,路易十四決定趁神聖羅馬帝國軍隊在東線作戰之時,計劃以速戰速決戰略,擴張法國在德意志的勢力範圍。
面對法國的強勢擴張,歐洲大小國家都驚慌不已、惴惴不安,生怕法國把刀劍對準自己,他們認為只有聯合起來才能與之抗衡。1686年,在奧地利皇帝哈布斯堡家族的利奧波德一世(Leopold I)的號召下,這些國家在德意志的奧格斯堡聚會,組成了以結合地命名、以神聖羅馬帝國為核心的「奧格斯堡同盟」。奧格斯堡同盟的主要意旨在於遏制法國在歐洲的擴張,因而淡化了宗教因素。它既包括荷蘭、瑞典、布蘭登堡(Brandenburg)這些新教國家,也包括奧地利、巴伐利亞(Bavaria)等信仰天主教的國家。[40]不過,此時,奧格斯堡同盟的大多數成員國還在密切關注法國的軍事動向,尚沒有實際的聯合作戰大行動。
1688年10月,法軍攻占帕拉蒂納特(Palatinate),並於次年攻克此地。時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利奧波德一世察覺到路易十四的意圖,馬上派軍迎戰,雖然開局不利,但終於穩定戰局。路易十四速戰速決的戰略計劃破產了。但歐洲各國對路易十四的舉動仍舊大感震驚,從而加速了與哈布斯堡王朝的聯盟。1689年5月12日,荷蘭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締結了《維也納條約》(Treaty of Vienna),宣布共同對抗法國,恢復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The Peace Treaty of Westphalia)和1659年的《庇里牛斯和約》(Peace of the Pyrenees)。在其後僅僅一年半的時間裡,英國、西班牙,以及布蘭登堡、薩克森(Saxon)、巴伐利亞這三個德意志諸侯國均相繼加入,組成了反法大同盟。
1688年的9月份,路易十四對哈布斯堡家族的利奧波德二世(Leopold Ⅱ)宣戰,並向帕拉丁(Paladin)領地發起攻擊,路易十四在位時的第三場大戰——奧格斯堡同盟戰爭由此爆發。此時,法國已經是歐洲最為強大的國家,擁有實力雄厚的軍隊和頗有名望的將領。路易十四這位偉大的君王想要通過把法國領土擴展至萊茵河(Rhine River)流域,獲得更為廣闊的領土和更大的權力。[41]為了實現上述目的,路易十四指揮法國軍隊直逼萊茵河西部地區,襲擊位於萊茵河上游的菲利浦斯堡(Philipsburg)。這一舉動使奧倫治的威廉可以無後顧之憂地進軍英國,並且兵不血刃就取得了勝利,登上了英國王位。這是路易十四始料不及的,他以為威廉入侵英國會被拖入曠日持久的英國內戰,這才發動了對萊茵河的進攻。
威廉獲得英國王位之後,就把曾經在詹姆士二世統治下與法國結盟的英國拉到了法國的對立面。1689年,威廉正式加入了包括神聖羅馬帝國、荷蘭在內的大聯盟,抗衡路易十四。此前,他迎娶詹姆士二世之女瑪麗、受七位政要之邀冒險領兵前去英國從而發動了「光榮革命」,都是為了尋找機會把英國納入荷蘭陣營,因此在坐上英國王位寶座後,他也沒有忘記自己最終的目的:與路易十四抗爭,抑制法國的勢力。他生怕當初查理二世時法英聯盟的局面再度出現,因此在即位後不久,就利用國王的外交權把英國拉入了反法大同盟。這樣,英荷兩國同在威廉三世領導下合力抗法的局面就形成了,威廉三世實際上成為大同盟的領袖。英國參戰後,很快成為反法同盟的盟主,威廉也擔任了反法聯軍的主帥。隨後,西班牙、薩伏伊(Savoye)、德意志的布蘭登堡等都加入了大同盟,隨之而來的是長達八年時間的規模大、遍及地域廣、錯綜複雜的戰事。戰爭波及的地區包括歐洲大陸的佛蘭德斯(Flandes)、萊茵河流域、多瑙河(Danube River)流域、北義大利、愛爾蘭,以及北美洲和遠海地區。[42]
奧格斯堡同盟戰爭可分為兩個階段:1688年至1692年、1693年至1697年。從1688年奧格斯堡同盟戰爭開始,至1692年,戰爭幾乎在各個主要戰場同時展開,雙方戰事不斷。然而,從1693年起至1697年戰爭結束,由於雙方物力耗竭,尤其是饑荒問題的困擾,雙方甚至避免作戰,且戰且和成為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徵。
但美洲殖民地的情況卻不同。威廉國王參加這場戰爭帶有自救性質,由於他對殖民地事務不感興趣,加之又濫用英國皇家海軍和荷蘭海軍的力量而相對忽視了對大西洋和地中海地區的商業貿易保護,這使得英屬美洲殖民地失去保護,暴露於法國偷襲的威脅之下。由於法國路易十四允諾恢復被廢黜的詹姆士二世的王位,紐約和新英格蘭殖民者估計,如果法國贏得戰爭而讓詹姆士二世恢復王位,將會在殖民地進行專制統治,因此紐約和新英格蘭下決心自衛,動員殖民地組建當地民兵團。1690年,麻薩諸塞殖民地派出總督威廉·菲浦斯(William Phips)征服法屬阿卡迪亞(Acadia)一些主要的殖民地。同年,紐約、麻薩諸塞、新普利茅斯(New Polymouth)和康乃狄克召開殖民地大會,計劃經由喬治湖(Lake George)取道聖勞倫斯(Saint Lawrance)水路雙面夾擊,攻占加拿大,但惡劣的天氣和缺乏合作導致了失敗。印第安人(Indians)在戰爭中起了重要作用。1689年後,北美印第安人之間、印第安人與歐洲國家之間的衝突逐漸融入了英法帝國的爭霸戰爭,[43]法軍強迫印第安人兩次簽訂中立協定,英國則在紐約邊界與易洛魁人(Iroquois)締結了長期共存聯盟。戰爭爆發後,紐約方面物質匱乏,英國政府並未提供真正意義上的軍隊支持,結果,幾乎全是易洛魁人在與法軍及其印第安人聯盟作戰。[44]
然而到了1694年,易洛魁人向紐約殖民地總督求援受阻後,與弗龍特納克開始談判並簽訂停戰協定。1701年,弗龍特納克的繼任者制定了一份全面的停戰協議,要求易洛魁人在今後的英法戰爭中保持中立。這對英國的紐約殖民地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
與英國一樣,法國的路易十四也不理會弗龍特納克的多次請求增派足夠兵力以擴張其原有屬地來驅逐英國殖民者,所以在這種情況下,1697年戰爭結束時,美洲殖民地邊界仍保持原樣,儘管法國占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在德農維爾(Denonville)的領導下,法軍曾攻占了英國防禦薄弱的哈德遜灣公司(The Hudson's Bay Company)要塞,並在該地區保持權勢日隆的地位。法軍在新英格蘭海岸外大肆進攻紐芬蘭(Newfoundland)英屬殖民地,直至1697年英國派遣一支強大的海軍收復聖約翰(St.John’s),並加強了在那裡的防禦工事。
這時英國還沒有在西印度群島(The West Indies)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經濟是首要考慮因素。在加勒比海(Caribbean Sea)的英國殖民者遭遇了法國人致命的反抗,而且也沒有得到當地殖民者的支持。奧格斯堡同盟戰爭期間英國政府派往西印度群島的遠征軍隊力量薄弱,且常受疾病、法軍頑強抵抗的困擾。牙買加(Jamaica)是靠自己組織民兵擊退法國侵略軍的,戰爭的經歷使西印度群島及其他殖民地更深切地意識到,爭取自治在弱肉強食的殖民地區是切實可行的選擇。
1589—1697年,英屬東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遭到戰爭的嚴重傷害,商船一進入南大西洋便易受到法軍襲擊。所有前往英國的商路充滿危險,英國在該地區的軍事防禦力量嚴重不足。儘管如此,東印度仍是英國製造火藥的重要原料硝石的主要來源,根據政府授權,公司需每年以固定價格提供2000—3000噸硝石,戰爭使東印度公司蒙受了價值100萬英鎊的損失。
基於海洋霸權對於英國的商業霸權及殖民帝國的重要性,海洋霸權對於第一英帝國的意義不言而喻。總體而言,對於英國來說,海戰比陸戰要進行得順利一些。[45]
路易十四對英作戰的主要目標是廢黜威廉三世,拆散英荷聯盟。為此,他在1689年至1690年時,先後派出兩支法國軍隊前往愛爾蘭。當時,就軍艦數量來說,法國足以在英吉利海峽與英、荷兩國相抗衡,因為早在17世紀60年代,路易十四的大臣讓·巴蒂斯特·科爾伯特(Jean-Batiste Colber),就設計出了一個重新武裝海軍的宏偉藍圖。作為一個重商主義者,他把法國的未來設想成一個偉大的、商貿繁榮的殖民帝國,可以通過國際貿易擴張自己的勢力。不過,路易十四則顯得要傳統一點:他想逐個征服周邊國家,把低地和萊茵河谷都收入法國的囊中。他派軍遠征的主要目的是推翻威廉三世的統治,恢復詹姆士二世的王位,進而在荷法戰線打開缺口,而不是與英國爭奪海權。[46]當然,基於法軍的實力,這兩支法國軍隊都沒有被英國皇家海軍阻擋住,英荷聯軍此時因為後勤供應不佳、所處位置易攻難守、兩軍聯合作戰默契不足等問題而頻頻戰敗。[47]
由於長年的戰爭,法國財力受到嚴重打擊,希望儘快擺脫戰爭,而同盟方也對戰爭的勝利前景感到渺茫。於是,交戰雙方於1697年9月20日簽訂了《里斯維克條約》(Treaty of Ryswick)。自英國1689年加入對法戰爭,直到1697年結束戰爭,英國總共與法國作戰九年,因此,奧格斯堡同盟戰爭又稱為「九年戰爭」。根據《里斯維克條約》,英國獲得了派遣艦隊進入地中海的權利,法國歸還了除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以外所奪取的一切領土,並承認威廉三世為英國國王。
然而這只不過是一個休戰協定,給所有參戰國一定的時間恢復元氣,並為下一場戰爭——西班牙王位戰爭作準備。從短期來看,對奧格斯堡同盟戰爭最為滿意的是威廉三世和他領導的英國:威廉三世的國王身份為各國所公認;英國人捍衛了「光榮革命」的成果,奪回了愛爾蘭,抑制了法國的勢力,維持了歐洲大陸各國之間的均勢局面。此外,或多或少有點滿意的是荷蘭人以及尼德蘭的商人:荷蘭人為他們的親王獲勝而歡欣鼓舞,尼德蘭商人則因保住了荷蘭海外商貿帝國、獲得了在西屬尼德蘭設置堡壘保衛本土的權利而感到高興。除此之外,《里斯維克條約》既沒有解決萊茵河或義大利的邊境問題,也沒有解決西班牙的屬地問題,在海上,它也僅僅是簡單地恢復戰前的局面,這就為法國和英荷未來幾十年的爭鬥埋下了伏筆。最為重要的是,路易十四的勃勃野心和傲慢自大並沒有受到抑制,儘管法國人力、物力、財力和幸福感都在流失,他作為法國國王,仍將在四年之後再次把法國拖入西班牙王位戰爭(1701—1714)。[48]
奧格斯堡同盟戰爭是一場相當枯燥乏味的戰爭,沒有決定性的戰役,也沒有決定性的戰果。但是,對於英國來說,這場戰爭在某些方面顯得特別重要。首先,它是一場關乎民族存亡的戰爭,或至少是關乎1688年「光榮革命」成果能否保留的戰爭。其次,奧格斯堡同盟戰爭使國王的權力進一步萎縮,對擴張英國議會的權力起了推動作用。長達九年的戰爭經費開支巨大,迫使國王一步步地依賴議會的撥款,一次次地接受議會提出的各種條件。結果,議會權限擴大,並日益成為一個獨立的機構。國王的對外宣戰權被剝奪,議會和臣民獲得了宗教、司法等其他諸多權利和自由,政黨政治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奧格斯堡同盟戰爭不僅有利於英國政治體制的變革,還有利於英國財政體制的變革:戰爭使得建立更高效率的財政機構和財政機製成為必要,英國的國債機制和英格蘭銀行在奧格斯堡同盟戰爭中應運而生。
總的來講,奧格斯堡同盟戰爭歷時九年,其結果是推進了《王位繼承法》(Act of Settlement)的出台,維護了「光榮革命」的成果;促進了英國政治體制的改革,議會成為國家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激發了英國經濟體制的改革,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國債制度因之誕生。奧格斯堡同盟戰爭的結果並沒有從根本上緩和英法矛盾,雙方之間的對立仍在繼續。法國雖然還掌握著歐洲大陸霸權,但海上力量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奧格斯堡同盟戰爭後,英法之間的矛盾成為歐洲的主要矛盾,從此開始了曠日持久的英法爭霸鬥爭。
英國的商人及殖民地團體由衷地贊同積極進取的、侵略性的、有利可圖的反法和反西班牙政策,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們認為這樣的政策有利於商業利益。戰爭給英國帶來了兼併土地,也給英國帶來了有利於海外貿易和海外投資的機會。如同後來喬治三世在1762年作御前宣言演講時提醒下議院時所說的那樣,「我的領土不斷地擴張」,「這為貿易和製造業都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就國內發展來說,戰爭同樣刺激了國內的生產力,特別是英國中部地區的船隻製造業和冶金業,伯明罕(Birmingham)製造生產的毛瑟槍和刀劍為東印度公司的軍隊提供武裝,日益擴大的貿易使國家關稅收入更加豐厚,土地階級就不用額外多交土地稅了,這使得他們非常滿意,這些人當時是占社會支配地位的一大群人。
在18世紀關注政治的人當中,興起了一種普遍的興趣,不論是屬於輝格黨還是屬於托利黨,人們都一致認為,為了使英國變得富裕並爭得海洋統治權,英國參與戰爭是必要的、甚至是合意的,沒有人對增加海軍軍費持反對意見。更為重要的是,好戰的政策不再引起納稅人、商人和製造商的苦惱,因此,不管是傳統的土地集團還是新興的商業利益集團,都漸漸地接受了重商主義價值觀,並支持可以為之帶來商業利益的戰爭融資及戰爭本身。[49]
奧格斯堡同盟戰爭不僅有利於英國政治體制的變革,還有利於英國財政體制的變革:戰爭使得建立更高效率的財政機構和財政機製成為必要。在奧格斯堡同盟戰爭期間,國債機制和英格蘭銀行應運而生。1692—1693年,當時的貸款機制處於崩潰邊緣,政府採取了發行所謂「國債」的權宜之計。公司和個人受邀把錢借給政府,政府先給他們股票,將來再以年度紅利的形式對他們進行有償回報。這種形式,使得投資者可以獲得可靠的收入,而政府在需要時可以找到必要的資金,尤其是在戰時支付陸軍和海軍的必要資金。如果說英國能夠成功抵禦法國的入侵,原因之一在於威廉三世本人的外交手腕和軍事能力,那麼其原因之二則在於建立了一個有效的、有獨創性的支持戰爭進行的金融機制,這個因素在長遠意義上顯得更加重要。[50]
可見,由於英格蘭銀行和國債機制的建立,英國相較於法國具有獲取戰爭軍費的明顯優勢。[51]更重要的是,英格蘭銀行和國債同樣也強化了《王位繼承法》,因為那些借了錢給威廉政府的人,是絕不想要詹姆士二世再回來做他們的國王的,就像那些已經在亨利八世時代與宗教改革結成連理的人,並不希望恢復羅馬教皇的統治。[52]因此,在英格蘭銀行建立之後,有產階級中的絕大多數都開始支持威廉三世的統治。
但是1697年的《里維斯克條約》不意味著和平時期已經到來,路易十四之所以願意停戰,結束奧格斯堡同盟戰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要把注意力轉向爭奪西班牙王位。[53]當時,西班牙國王查理二世臥病在床,隨時都可能撒手人寰。查理二世沒有子嗣可以承繼王位,他的性格又軟弱無比、缺乏決斷力。而此時的西班牙,是一個雄霸歐洲長達兩個世紀之久的(15—16世紀)、占據龐大領土的帝國,其統治範圍包括義大利的米蘭(Milan)、那不勒斯(Naples)、西西里(Sicilian)及撒丁島(Sardinia),尼德蘭的南部(今比利時),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大片地區,遠在太平洋的菲律賓群島(Philippines),等等。但是,曾經稱霸歐洲的西班牙在三十年戰爭後漸漸沒落了,空有其軀殼。這就意味著,法國若得到西班牙的王位,就可以得到許多殖民地。在18世紀之初的歐洲,各個列強爭奪殖民地已發展到了發狂的程度,因此德意志各邦、英國、法國、荷蘭等均對西班牙的領地虎視眈眈。在此時,誰將承繼查理二世登上西班牙王位?這是歐洲國家熱切關切的問題。
按照親屬血緣關係,當時西班牙王位主要有三個可能的繼承人:第一個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孫子菲利普(Philip),時為安茹公爵(Duke of Anjou)。第二個是巴伐利亞的王子約瑟夫·費迪南(Joseph Ferdinand),他還是個年僅6歲的小孩。第三個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利奧波德的小兒子查理大公(Archduke Charles)。這三個人都有權要求得到西班牙的王位及其廣大的領土。西班牙人當然希望王位由一個人來繼承,這樣就不會因為帝國被瓜分而導致國力減弱,但是其他國家,不管是威廉三世主政的英國還是路易十四世主政的法國,都希望西班牙由以上三個人分別繼承,這樣西班牙帝國就會被瓜分,國力也就被削弱。並且,如果西班牙由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繼承,就會使奧地利過於強大;如果由波旁王朝的菲利普繼承,就會使法國過於強大。此外,法國、英國和荷蘭此時都希望避免又一場歐洲大戰。
因此,1698年,法、英、荷三個國家簽定了《第一個分割條約》(The First Partition Treaty),規定,在查理二世死後,由巴伐利亞的小王子繼承西班牙的大部分領土。不幸的是,這個小王子卻在第二年就夭折了。這樣,西班牙領土要麼由哈布斯堡王朝的人繼承,要麼由法國波旁王朝的人繼承。於是,幾個國家又設法締結了《第二個分割條約》(The Second Partition Treaty),這一條約規定:把西班牙、尼德蘭以及西印度地區交給查理大公繼承,把義大利各部分交給菲利普繼承。這個條約不如第一個條約能有效地解決分歧,希望承繼整個西班牙帝國的哈布斯堡王朝對此並不滿意,甚至拒絕簽約。但是,這個條約還是可能生效的。
然而,法國積極開展外交活動,贏得了西班牙國王查理二世的好感。查理二世在臨死之際立下遺囑,要把王位及其所附屬的所有西班牙領土都交給路易十四的孫子菲利普繼承,隨後,他於1700年11月1日去世。路易十四興高采烈,他撕毀了《分割條約》,以菲利普的名義接受了遺囑。他當然知道這個遺囑給予法國太多好處,可能會引起其他國家的不滿,從而引發一場歐洲大戰,但是想要他拒絕這麼大的誘惑,實在是不可能。
此時,法國已經擁有遍及亞、非、北美洲的廣大的殖民地。在亞洲,占據了印度的本地治里(Pondicherry)等地;在非洲,占領了馬達加斯加(Madagasca);在北美,除繼續加強對加拿大的殖民統治外,又在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 River)流域建立了廣大的路易斯安那(Louisiana)殖民地。有了這樣多的殖民地,才使得路易十四狂妄自大、肆意妄為起來。在國內,他一方面窮奢極欲,大興土木,包括修建富麗堂皇的凡爾賽宮殿、開闢巨大的園林,顯示他的無限權威;另一方面加強宗教控制,不容國人中存在天主教以外的宗教,政治上又大肆宣揚法國只能有「一個國王,一個法律,一個上帝」。對外方面,路易十四野心勃勃,力圖擴張領土,其主要目標一是先拓展法國的東北部疆土,以取得易於攻守的天然疆界;二是把波旁王室的一個王公扶上西班牙的王位寶座,控制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地,以擴大法國在海外的勢力。
這引起了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不滿,他們宣稱西班牙的王位應該由哈布斯堡王室的奧地利大公查理(即後來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繼承。這同樣也引起了威廉三世的不滿,遏制法國勢力擴張的目的沒有達到,威廉三世不願意眼見他一生付出的努力付之東流。不過,在起初,這兩方面並沒有採取行動,而是接受了現狀。也許是因為查理二世遺囑中的附屬條約規定西班牙和法國永遠不得合併,也許是因為這兩個國家都還沒有準備好再次投入一場新的大戰。
戰爭的導火索並不是查理二世的這份遺囑,而是路易十四接下來所做的三件事。第一件是,用武力保證法國對西班牙土地的控制,拒絕讓菲利普作出法西永不合併的承諾。路易十四把軍隊派到米蘭和西屬尼德蘭,占據其「障礙堡壘據點」,清除了荷蘭人設立的障礙堡壘,使得荷蘭暴露在外敵入侵的範圍內。根據此前簽定的《里維斯克條約》,荷蘭有權設置障礙堡壘抵禦外敵的入侵。這顯示出路易十四侵犯低地國家和德意志領土的野心,[54]因此,法國的鄰國們心懷忐忑,生怕法國把戰火燃燒到自己的國土上。為此他們積極尋找同盟,以求能夠在必要時刻對法宣戰,不僅求得自保,還可以一併奪得西班牙的王位及其廣大的殖民地。為此,1701年,英國、荷蘭和奧地利三國聯合起來,組成了「大聯盟」。不過,英國和荷蘭仍然對和平抱有希望,並沒有對法國宣戰。
第二件事是,關閉所有法國和西班牙對英貿易的港口,強迫西班牙與法國公司簽訂將非洲黑奴輸送美洲的合同。當時英國的商人已經在西印度地區及其他地區開展起了商業貿易,並且做得有聲有色,他們當然不能容忍別人搶走他們的搖錢樹。如果英國袖手旁觀,任由法國占領西班牙本土及西屬義大利和最為重要的橫跨大西洋兩岸的廣大領地,那將是不可想像的。從一開始,路易十四就下定了決心,要獨吞所有原屬於西班牙的商業貿易,要把英國和荷蘭排斥在這個商貿圈之外。這對於英國來說無疑將會是一個大災難:它的海外市場將會丟失,對海洋的控制權將轉而易手至法西艦隊。這件事使得代表英國商人利益的輝格黨人堅定地站到了路易十四的對立面。
第三件事是最為不明智的,對戰爭是否爆發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路易十四居然在詹姆士二世死後,宣布詹姆士二世之子詹姆士·愛德華(James Francis Edward Stuart)為英國的國王詹姆士三世,這給英國人造成一種印象:路易十四又要給英國指派一個天主教國王了。這就把托利黨人也推向了對法主戰派。
於是,威廉三世準備好再和法國大幹一場。他在1701年夏天,就巧妙地就路易十四的所作所為大做文章,使議會支持對法戰爭。在當年9月,他又同荷蘭、神聖羅馬帝國締結盟約。可惜的是,他沒能親自參加戰爭,因為當這場戰爭正式發生時,威廉已經去世了。不過,他是組建大聯盟對抗法國的總設計師,而且,他明智地選擇了一個比他更有軍事才能的將領來做他的軍隊指揮官,這個人就是後來功勳卓著的馬爾博羅公爵,不過此時只是個普通的布衣——約翰·邱吉爾(John Churchill,1’st Duke of Malborough)。[55]
1702年,西班牙王位戰爭爆發了,英法於1702年5月正式宣戰。[56]這是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就參加的國家來說,一方有組合成大聯盟的英國、荷蘭、神聖羅馬帝國;另一方主要是法國,巴伐利亞因為在1699年與奧地利皇帝利奧波德一世不和鬧翻了,反而成為法國的盟軍。西班牙理所當然地與法國站在一起;此外,科隆等德意志選帝侯國也與法國結盟。
西班牙王位戰爭由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而引起,與奧格斯堡同盟戰爭一樣,其主要戰場在歐洲大陸,作戰方式是陸上作戰,主要指揮官是陸軍將軍,主要作戰部隊是陸軍。這在英國歷史上是極少的作戰案例。西班牙王位戰爭的決定性戰役,是由馬爾博羅公爵指揮下的陸軍在陸上完成的。[57]
就戰場來說,歐洲大陸可以分為四個小戰場:第一個是包括今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國家在內的低地國家,這裡是傳統的「歐洲戰場」;第二個是西班牙,其王位和領土的歸屬權是這場戰爭試圖解決的問題;第三個是今義大利北部的平原地區;第四個是今德國中部。在奧格斯堡同盟戰爭時,威廉把主要部隊用於長久圍攻已經精心設計好防禦工事的城鎮;在西班牙王位戰爭中,同樣也有很多的圍攻戰,但不是主要的。與之相比更重要的,也是最主要的、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大軍之間正面交鋒的大規模戰役。
對英國軍隊和它的盟國來說,最主要的變化在於指揮官的變化。在奧格斯堡同盟戰爭中,威廉國王是主要統帥,而在西班牙王位戰爭中,威廉已經去世,安妮女王繼承大統,[58]安妮任命了她那個時代最為優秀的指揮官——約翰·邱吉爾出任主帥。
馬爾博羅是一個偉大的軍人,他是有史以來英國最偉大的軍事指揮家之一。他在與知名法國軍官交手的過程中屢戰屢勝,造就了不敗的傳奇,他在布倫海姆(Blenheim)和拉米伊(Ramillies)指揮的戰役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有人統計,在西班牙王位戰爭中,馬爾博羅發動過四次戰役,指揮過四次大戰,攻城三十餘座。他不僅僅是一個軍人,還是一個繼續威廉三世未竟事業的政治活動家。他按照自己的策略進行外交活動,通過與歐洲各國各地區的政治領袖會晤,加強、鞏固和壯大了大聯盟的勢力。[59]
大聯盟於1704年派出查理大公帶領一支聯合軍隊前去西班牙,正是這支軍隊的一部分在英國海軍上將喬治·魯克爵士(Rooke George)的指揮下,於同一年奪取了直布羅陀(Gibraltar)。
此後,直布羅陀及通往地中海海域的通道就一直為英國軍隊所控制。[60]
到1704年8月,在布倫海姆大戰中,馬爾博羅指揮軍隊取得了徹底的勝利。英奧聯軍以1.2萬人的傷亡,殲滅法軍3.1萬人。此外,他俘獲的戰俘就有將近1.5萬人。布倫海姆大捷「取得了對法國令人震驚的勝利」,是英國軍隊在歐洲大陸上取得的最輝煌的軍事勝利,使馬爾博羅的威名遠震整個歐洲。如此一來,就沉重地打擊了法軍與巴伐利亞軍隊的聯軍,同時也挽救了維也納,維持了大聯盟。[61]
布倫海姆戰役是路易十四的軍隊自西班牙王位戰爭開戰以來所遭受的最大損失,正是這場大戰使得歐洲東部和歐洲中部擺脫了法國的控制。
雖然在西班牙王位戰爭中,陸上戰場是決定性的戰場,海外戰場只起輔助性的作用,但海外戰場不僅僅影響整場大戰的進行與結束,對英國海上力量的發展更是意義重大。
直布羅陀位於西班牙南端附近的狹窄海角上,英國1704年從在西班牙駐守的法國軍隊手中奪過來並用作海軍基地,使英國取得了對從大西洋進入地中海的門戶的控制權。奪取直布羅陀四年之後,在1708年,英國採取進一步的軍事行動,奪取位於地中海西部的梅諾卡島(Minorca)上的內陸港口——馬翁港(Port Mahon),這裡是從巴利阿里群島(Baleares)對法國南岸作戰的最佳基地。[62]對直布羅陀和梅諾卡島的攻占對英國的戰略攻勢有極其重大的意義。在整個18世紀,英國在地中海的戰略計劃都是以直布羅陀為防禦基地,以梅諾卡島為進攻基地的,因此人們說:「攻占了它們後,英國軍隊可以在地中海永久駐紮,英國還可以對沿海的小國家施加本國的政治影響。」[63]「有了這些港口,英國在地中海海域進可攻,退可守。」[64]
英國的戰爭是為了消滅法國的海上力量,是純粹的商業戰爭。[65]從商人的視角來看,這些軍事行動有保護英國同利凡特(Levant Company)的商業往來的目的,事實也證明起到了這樣的效果。在歐洲之外的作戰,相比之下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其中也沒有給人留下特別深刻印象的戰役。英國皇家海軍在歐洲水域之外,對法國和西班牙的船隻和殖民地只採取過一些小規模的小動作。
在北美,英政府最初沒有採取什麼行動。西班牙王位戰爭從戰略上看,原因與此前的戰爭不一樣。路易十四及其大臣於1700—1701年改變政策,決定不僅要保持法屬新殖民地路易斯安那,而且還要把它與加拿大連接起來,作為抵抗英屬美洲殖民地的屏障,企圖將英屬殖民地控制在阿勒格尼(Allegheny)山脈的東部,這將嚴重威脅到英屬殖民地的資源。正如法國財政大臣科爾伯特(JeanBatiste Colbert)所預見的那樣,這將引發一場持久戰。[66]
1704年英軍取得了布倫海姆大捷,還一舉拿下了直布羅陀,取得了對從大西洋進入地中海門戶的控制權。儘管這兩個勝利對英國具有重大意義,但法國仍然不肯收斂其擴張的欲望,企圖利用國家的財富將歐洲均勢的天平永遠投向法國這一邊:由波旁王室繼承西班牙王位,還能夠從內部控制西印度群島。法國這種想法使爭奪新世界更為重要,於是馬爾博羅將戰略重心轉移到歐洲以外。它擔心西班牙在西屬美洲騷亂和經濟危機中兵力不足,使法國趁機干涉西班牙事務。事實上,當時法國已經開始在美洲有所作為了,比如,1702年法屬幾內亞公司被授權販賣奴隸,隨後11年間法國不僅控制了從加的斯港(Cadiz)至西屬美洲之間的貿易,而且提供軍船保護貿易正常進行。[67]相對於陸軍,英國的海軍力量在這次戰爭中所起的作用是次要的、輔助性的。這期間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海上作戰,也沒有出現起決定性作用的海軍戰役。不過,戰爭還是為海軍在將來發揮更大的作用提供了經驗和教訓。[68]
1710年,英國「主和」的托利黨政府上台執政,開始獨自與法國進行和談,停止對法的戰事。由於英國態度發生轉變,反法同盟各國先後停止了主動進攻,逐漸與法國停戰,戰爭進入了僵持狀態。但和平姍姍來遲,1713年4月11日,以法國和西班牙為一方,以英國、荷蘭、布蘭登堡、薩伏依和葡萄牙這些大聯盟的成員國為另一方簽訂了《烏特勒支條約》(Treaty of Utrecht)。奧地利與法國於1714年簽訂了《拉什塔特和約》(Treaty of Rastatt)。而西班牙則於1713年7月與英國和薩伏依分別簽訂《英西條約》和《西班牙-薩伏依條約》,於1714年6月與荷蘭簽訂了《西荷條約》,於1715年2月與葡萄牙籤訂《西葡條約》。
通過締結條約,法王路易十四承認戰敗並退還大部分的占地、讓出大量商貿權利,同時承認反法同盟對西班牙領土的占領。至此,西班牙王位戰爭正式結束。《烏特勒支條約》首先解決了西班牙和英國的王位繼承問題。根據這一和約,法國承認了威廉三世的英王繼承權,放棄詹姆士二世及後代的繼承權利;路易十四的孫子菲利普繼承了西班牙的王位,並且領有西班牙在全世界的殖民地,但西班牙不得與法國合二為一,同時規定他的後代也永遠不能繼承法國,法西兩國永遠不得合併。根據和約,法國將早先侵占的西班牙在北美的部分領地劃歸英國,將阿卡迪亞(Acadia)殖民地割讓給英國[英國將它改名為新斯科舍(Nora Scotia)]。法國還承認了英國對紐芬蘭和哈得遜灣(Hudson Bay)周圍地區的權利要求。在西班牙,英國除得到直布羅陀外,還有梅諾卡島的一部分。
西班牙王位戰爭是以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絕嗣、法國的波旁王室(House of Bourbon)與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爭奪西班牙王位為導火索,而引發的一場大部分歐洲國家參與其中的長達13年的大規模、長時間的戰爭。但王位繼承問題是一個幌子,其根本原因還在於歐洲列強,特別是在「光榮革命」後確立了自己政治體制的英國,要爭奪世界殖民地、開闢世界市場。利益之爭使戰爭在所難免,短暫的幾年和平時光不過是在為又一次大戰作人力、物力和財力上的準備。在雙方互不讓步的情況下,戰爭又一次爆發了。當時大部分的歐洲國家都參與了爭奪。
西班牙王位戰爭「在歐洲公共歷史上具有某些為人所不齒的特徵,但是對於英國卻具有劃時代的意義」。[69]這場戰爭主要是在歐洲大陸進行的,其結果是極大地改變了西歐國際舞台上的各國力量的配置。首當其衝的是法國——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發生動搖,海外殖民勢力受到削弱。首先,法國遭受了巨大的領土損失:根據和約,法國在中歐和低地國家侵占的土地幾乎全部歸還,法國早先侵占的西班牙在北美的部分領地以及阿卡迪亞殖民地也都丟失,在紐芬蘭和哈得遜灣周圍地區也不再享有特殊地位和特別權利。雖然西班牙的王位被波旁王朝的菲利普五世(Felipe Ⅴ)繼承,但《烏特勒支條約》規定了法國與西班牙不可合併,法國在這場戰爭里損兵折將。法王路易十四稱霸全歐的計劃被制止,從此法國被英國壓制,直至拿破崙戰爭時局面才有所改觀。
其次,法國的經濟因為戰爭遭受嚴重創傷。由於參戰,法國付出了沉重的財政代價,國家財政虧空,國民經濟受到嚴重破壞,人民民不聊生,法蘭西國力大為削弱,從盛極一時到開始走下坡路了。到1715年路易十五(Louis ⅩⅤ)繼承這個殘破衰敗的國家時,法國國庫入不敷出,債台高築。巴黎人民越來越忍無可忍,當他們覺得無需再忍時,一場革命就爆發了,法國的專制統治開始面臨危機。
西班牙王位戰爭宣告了路易十四的野心受挫。[70]雖然他的孫子菲利普繼承了西班牙的王位和海外帝國,但法國和西班牙的王冠沒有合一,法國也放棄了與西班牙貿易的特權,這實際上表明法國沒有實現其戰爭目標,因為1709年路易十四曾說戰爭的主要目的是有利可圖的商業。[71]
英國是這場戰爭最大的贏家。英國在這場戰爭中大量奪取法國的海外殖民地,成功地鞏固了海上優勢,從而走上了殖民大國之路。
儘管英國在新法蘭西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失敗了,1711年的遠征又遭受重創,但英國通過《烏特勒支條約》獲得了廣大的殖民地,其中包括原屬於西班牙的、位於地中海範圍的直布羅陀和梅諾卡島;原屬於法國的、位於美洲的聖基茨島(St.Kitts)的一半土地;紐芬蘭、新斯科舍以及哈得遜灣周圍土地。同時,英國還得到了其他特殊權利和訴求,其中包括:向西屬美洲殖民地販賣黑奴的為時30年的壟斷權,以及每年向該地區派出一艘620噸的商船的權利。西班牙允許英國在巴拿馬地峽(Isthmus of Panama)進行有限額的貿易,允許英國在莫斯克托海岸(Moskito Coast)採伐洋蘇木。這些使英國海軍掌控了地中海,打開了曾經為西班牙所壟斷的封閉的海外貿易的缺口,明確地縮小了法國在北美的據點。[72]
「通過和約,英國得到了所有她在開戰初期想要得到的」,甚至比所預想得到的還要多。可以說,對於英國來說,西班牙王位戰爭成了它繼續擴張的基石。通過這場戰爭,它想實現的都實現了,想得到的都得到了,想打擊的都打擊了。首先,英國擴大了帝國版圖,擴大了其在北美的殖民地,奠定了未來殖民霸權的基礎。1689年至1697年奧格斯堡同盟戰爭期間,英國在歐洲以外的殖民地甚少,威廉三世主要把精力放在歐洲大陸,對海外殖民地也幾乎不感興趣。
但西班牙王位戰爭中,馬爾博羅充分地考慮到了英屬殖民地和海外戰場對英國的重要性,結果,《烏特勒支條約》使英國獲得了廣大的殖民地,其中包括位於地中海領域的重要關隘——直布羅陀和梅諾卡島,而這原本是屬於西班牙的。它還獲得了位於美洲的聖基茨島的一半土地,紐芬蘭、新斯科舍以及哈得遜灣周圍土地,而所有這些原本是屬於法國的。此外,還不應該忘記,在安妮女王即位時的1707年,輝格黨聯合托利黨在議會通過了《合併法案》(The Act of Union),實現了英格蘭與蘇格蘭的合併。英格蘭和蘇格蘭分治的局面結束了,大不列顛整合成一個國家,國內政治也相對穩定。
其次,英國發展了對外貿易,初步確立起了商業霸權。從表面看,這與英國建立和發展其商業貿易沒有很大的關係,但實際上,這是一個標誌:標誌著英國可以更加自由地在美洲發揮自己的商貿優勢了。英國的商品貿易必將戰勝西班牙的金銀掠奪,而美洲終究會是英國商人的天下。
在18世紀,單單為了西印度群島的蔗糖貿易,英國和法國就戰事頻頻。它們之間的戰爭在時間上是連續的而不是斷斷續續的,在空間上是全面的而不是分區域的。18世紀與法國的爭奪,更多地具備商業性質和政治性質。《烏特勒支條約》宣告了過去西班牙為反對他國「越線」而隨時可能爆發戰爭的局面終於結束。之後,英國可以放手在北美競爭,商業貿易對第一英帝國如此重要,以至於史家經常把第一英帝國和「商業帝國」作為同義詞。[73]
再次,英國發展了軍事力量,開始建立其在地中海和北大西洋的海上霸主地位。在西班牙王位戰爭中,英國出現了「有史以來最為傑出的軍事指揮官之一」馬爾博羅公爵,有人甚至稱他是英國最偉大的軍事家。[74]以前,在為詹姆士二世鎮壓蒙默思起義(Monmouth Rebellion)的塞奇莫爾(Sedgemoor)戰役中,馬爾博羅就以其獨特的戰略眼光體現和證明了他出色的軍事才能,在此次戰爭中他更是以布倫海姆戰役、拉米伊戰役、奧德納爾德(Oudenarde)以及馬爾普拉凱(Malplaquet)戰役等創造和延續了他一生的戰爭神話。在1711年馬爾博羅被免職後,他把注意力放在建設宏偉壯觀的馬爾博羅宮上,其資金來源於英國議會的贈送。在這一宮殿裡,邱吉爾家族的下一個佼佼者將會在下一個世紀出生,那就是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邱吉爾為自己祖先的所作所為頗感自豪,當別人說「不列顛之戰」是他的滑鐵盧的時候,他回應道:「哦,不,我想這是我的布倫海姆。」[75]
更為重要的是英國海軍力量的增長和海上作戰的成熟。雖然西班牙王位戰爭的主要戰場是在低地國家,在西班牙領土,在德意志中南部等等這些歐洲大陸地區,但是馬爾博羅公爵的政治才能和戰略眼光遠遠超出了他在傳統歐洲的作戰場地。他獨具匠心地把對地中海的控制設想成為對「歐洲軟肋」的威懾,他是第一個產生這一戰略構想的英國人。在1704年之後產生的所有英國戰略模式中,一個決定性的構成因素就是在地中海維持一支英國艦隊,以阻止敵軍艦隊在南歐港口或大西洋港口匯合。
因此,從一開始,英國的戰略就旨在消除法西聯盟在地中海的勢力。要使這種戰略富於侵略性和可操作性,這首先需要在該地區獲得一個海軍基地,並把戰火燃燒至敵人的海岸。由於認識到這一點,馬爾博羅才在指揮軍隊占領地中海邊沿的直布羅陀和梅諾卡島後,又時不時地占領過進一步深入地中海腹部的巴利阿里群島、科西嘉島(The island of Corsica)、西西里島、馬爾他島(Malta)、科孚島(Corfu)、克里特島(Crete)、賽普勒斯島(Cyprus)等等。[76]這樣做還能達到他的戰略計劃的另外一層效果:即通過這些行動迫使法國分散陸軍去歐洲南部迎敵。如果沒有英國海軍在大西洋和地中海地區的控制權,如果沒有英國海上力量的防護,馬爾博羅的陸地作戰計劃是不可能維持下去的。[77]
其實,海上力量對英國一直非常重要,在西班牙王位戰爭中,它成功地阻止了西班牙和法國的進攻,在未來,它還將阻止拿破崙法國和納粹德國的進攻。從根本上講,是奧格斯堡同盟戰爭和西班牙王位戰爭使英國軍隊獲得了戰爭經驗,使一支沒有戰鬥經驗的偏安一隅的武裝力量發展成為一支備受推崇的職業軍隊。在18世紀接下來的年月里,英國軍隊再也不是歐洲最弱的軍隊了。[78]
這次戰爭不僅對馬爾博羅本人非常重要,對英國的軍事史和政治史甚至是外交史都有深刻的影響。[79]西班牙王位戰爭後英法關係有所緩和,在隨後20年內基本上維持了均勢,雙方都怕打破現狀。[80]在此次戰爭及之後,英國的陸軍和海軍並駕齊驅,全面發展,英國成了軍事強國。
最後,戰爭最終解決了英國的王位繼承問題,「這場被大部分史家稱為『西班牙王位戰爭』的戰爭,實際上也是一場英國王位繼承戰爭」。[81]因為,路易十四曾叫囂要打敗英國,並把詹姆士·愛德華·斯圖亞特(James Francis Edward Stuar)扶上英國王位。英國如果戰敗的話,詹姆士·愛德華·斯圖亞特就會被路易十四送到英國,做他在英國的傀儡國王。如果是這樣,「光榮革命」的成果就功虧一簣,這是輝格黨人所不能接受的,大部分的托利黨人也無法接受,因此他們才聯合起來作戰。而《烏特勒支條約》規定法國承認英國的新教國王,不再扶植詹姆士二世之子,這使得英國的王位繼承問題變成了相對簡單的內政問題。
奧格斯堡同盟戰爭和西班牙王位戰爭是由大聯盟國家參戰的,而英國是大聯盟的主心骨。在兩場戰爭之後,英國在商業貿易和海軍力量上都獲得了極大的優勢,這也是英國參戰的初衷。對於英國來說,西班牙王位戰爭使英國大發「戰爭財」——它擴大了帝國版圖,加強了英國在地中海的地位,擴大了其在北美的殖民地,增強了海上力量,發展了對外貿易,英國的商業霸權初步確立,其海上霸主地位在西地中海和北大西洋建立起來,還奠定了未來世界商業和殖民霸權的基礎。在戰爭中,荷蘭和法國的力量都受到重創,而荷蘭和法國是英國在海外的最大競爭對手。[82]正如法國一位歷史學家所說:這場戰爭「確立了英國在歐洲的霸權」。[83]英國放棄了英法大陸聯盟,這一舉動乃為英帝國史上最為轟動的事件之一。
西班牙王位戰爭後,英國維持了一支強大的海軍,它的商業觸角已伸向全世界,它在建立世界帝國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大英帝國的前景才剛剛開始展現,它的未來會震驚全世界。對於那些和亞當·斯密一樣,把第一英帝國定義為一個重商主義帝國的歷史學家來說,帝國的生命就是從《航海條例》或《貿易法》(the Acts of Trade)開始的。[84]因此,西班牙王位戰爭對於英國的發展及第一英帝國的建立其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西班牙王位戰爭後英法關係有所緩和,兩國對外擴展殖民地,對內發展經濟,實力有所上升,在隨後20年內基本上保持著均勢,雙方都欲維持表面的平靜,等待時機,再圖進取。[85]
歐洲兩強的和平有利於歐洲的整體穩定,這種局面持續到1739年才被新一輪的貿易戰爭所打破。在1713—1739年的和平時期里,英國在殖民地上的主要對手不是法國這個勁敵,而是西班牙,較勁的地方在美洲。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和貿易的時期久遠,根深蒂固。英國利用從《烏特勒支條約》取得的權利,不斷擴大在南美洲的貿易規模。在美洲的貿易活動中,奴隸貿易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奴隸貿易本身風險不大,利潤卻巨,歷來讓各國商人眼紅心熱,英國和西班牙都虎視眈眈,矛盾也因此而來。西班牙王位戰爭後,英國取得了在美洲貿易的權利,如向西班牙帝國提供奴隸和每年向貝洛港(Portobello)派遣一艘船隻。一艘船隻提供的貨物和有限制的奴隸貿易當然不能滿足英國商人的胃口,精明而膽大的商人們很快就開始了非法貿易。非法貿易是由私商進行的,多年來在美洲已是司空見慣。西印度群島的地理位置對於這種貿易十分有利,這裡盛行的季風和潮流對於往來的船隻都有利,不管是駛向美洲英國殖民地的船隻,還是返回歐洲的船隻,都要緊靠伊斯帕尼奧拉島(Hispaniola)和古巴島(Cuba)的南岸航行,然後再向北穿過巴哈馬海峽(Bahamas)。從17世紀後期到18世紀初,西班牙當局對英國走私商的活動採取了容忍的態度。1713年後,西班牙殖民當局轉變態度,加強了對外國走私船的緝查,導致了1718年和1727年英國與西班牙之間的兩場戰爭。1731年後,兩國關係改善,西班牙政府為了政治的原因對英國人的非法貿易再次採取忍讓態度,卻引起了西班牙各殖民地總督的不滿。1732年,英國建立了喬治亞(Georgia)殖民地,對英國而言,這是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殖民地,但對西班牙而言,這是對西班牙在佛羅里達(Florida)北部殖民權的挑戰,這使得本已緊張的英西關係更具火藥味。在兩國的摩擦中,法國利用形勢,極力拉攏西班牙共同對付英國。1733年,法國和西班牙籤訂了秘密的「家族協定」,商定以英國為對象,共同保護兩國的殖民和商業利益。法國答應幫助西班牙奪回直布羅陀,西班牙則許諾把英國在西班牙殖民地的商業特權轉交給法國。此後,西班牙加強了在南美的緝私活動。早在1721年,英國貿易委員會的報告就指出在美洲南部與西班牙發生衝突的可能性,著重指出南加利福尼亞(Southern California)可能遭到印第安人的威脅,大西洋沿岸受到來自西佛羅里達(West Florida)的壓力,而中間部分可能面臨路易斯安那的法軍沿阿爾泰馬哈河(Altamaha River)東下的威脅。[86]然而,不到最後關頭,雙方都不想付諸戰爭,在1729年的《塞維亞條約》(Treaty of Seville)和1739年的帕得(Pardo)會議中,英西都試圖調解矛盾,但最後卻無濟於事。
1738年,「詹金斯耳朵事件」引發了英西之間的戰爭。羅伯特·詹金斯(Robert Jenkins)是英國商船「麗貝卡」號(Rebecca)的船長,在1731年報稱自己在加勒比海遭到西班牙人員登船搜掠,他不但被野蠻地吊上桅杆,而且還被割下了一隻耳朵。加勒比海的英軍總司令曾就事件撰寫報告,詹金斯船長返回英國後也向英王申冤。不過事件最初沒有成為輿論焦點,到1738年,詹金斯再度講述其遭遇,而且還戲劇性地在下議院一個聽證會上展示「相信是」被割下的耳朵。此事一出,輿論譁然,把這件事情提高到國家榮辱的地步,認為「詹金斯耳朵事件」不僅僅使英國殖民地商業受到壓制,整個國家也蒙受羞辱。這之前,英國國內已有聲音提出希望在商業上和軍事上主導大西洋海盆地帶,在這次事件的刺激下,要求對西班牙開戰之聲更不絕於耳。英國的好戰派把這件事情看作一個很好的開戰理由,為了帝國的商業貿易利益,打敗西班牙而獲取它的廣闊的腹地,儘管首相羅伯特·沃爾波爾(Robert Walpole)並不希望與西班牙開戰,西班牙也不希望與英國爭吵。但是,反對沃爾波爾的人藉此大做文章,煽動英國人的愛國熱情,再加上擔心法國會配合西班牙聯合行動,沃爾波爾還是於1739年10月向西班牙宣戰,這場戰爭被稱為「詹金斯耳朵之戰」(War of Jenkins'Ear)。這是英國單純為殖民地問題而介入的第一場戰爭,至少表面上可以這麼說。
自戰事開展以來,英、西雙方的海軍和武裝民船隊的勢力不相上下。一方面,英方的喬治·安森(George Anson)意外地擄獲了極具價值的馬尼拉大帆船,但這只是補償了英國在大西洋地區貿易停頓的損失。相反,西班牙在加勒比海地區的貿易往來卻沒有因戰爭而受到很大的影響,尤其當戰爭成為奧地利王位戰爭的一部分以後,英方船艦更在公海受到法國商船隊的攻擊,使其貿易活動更受困擾。更重要的是,1740年10月,奧地利王位戰爭爆發,各方都把軍事焦點和資源移回歐洲大陸,「詹金斯耳朵之戰」最終陷入休止狀態,而各方也未因戰事而取得任何新的領土。
1740年10月20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逝世。這位沒有男性後裔的皇帝對繼承人的問題早已做出安排。1713年,他頒布《國事遺詔》,規定其長女瑪麗婭·特蕾西婭(Maria Theresia)有權承襲奧地利君主國所屬之各個領地。大部分神聖羅馬帝國內的諸侯和一些歐洲國家都是詔書的簽署國。查理六世為了把繼承人限制在哈布斯堡家族內部可謂苦心孤詣,但他的設想沒有順利地實現,權力鬥爭因此展開。1740年12月,普魯士的腓特烈二世(Friedrich Ⅱ)率領32000名士兵侵入富庶的西里西亞,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爆發。
戰爭的起因與殖民地聯繫緊密,關係到英國與法國之間的世界霸權之爭。在1713年的《烏特勒支條約》之後的年份里,英國人和法國人都在殖民地上積極進取,造成摩擦。在印度,兩國的東印度公司為了貿易、戰略地帶、對土著的影響而競爭。在西印度的島嶼上,為了糖貿易和奴隸貿易英法兩國的商人相互爭奪,西班牙也參與其中。在北美,英國大陸東岸殖民地的人口飛速增長,同時,法國控制著聖勞倫斯(St.Lawrence)和深入大陸內部的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 River)水路,建立起一條要塞線,阻止英國移民越過阿巴拉契亞山脈(Appalachian Mountains)向西擴張。在不斷的衝突中,英國人驚訝地發現,法國和西班牙的波旁王朝已經做好準備對英國一戰,英國人也要做好準備才可以。對英國來說,不管是在西班牙獲得對商船有搜查的權利這個小問題上,還是在與法國爭奪世界範圍的商業利益這個大問題上,都要通過戰爭來解決,不是這一場,就是那一場,所以後來有人說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更像是七年戰爭(The Seven Years War)的序曲。
這樣,普魯士與奧地利之間的領土爭端很快就觸及其他國家之間的敏感問題,奧地利王位戰爭的範圍迅速擴展。在神聖羅馬帝國內部,有奧地利、普魯士、薩克森、巴伐利亞等諸侯之間的鬥爭;在義大利,西班牙、法國、撒丁、奧地利等力量在角逐。法國、低地國家和英國則在歐洲西北地區爭鬥。當然,各個地區的爭鬥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
法國在1744年3月15日向英國宣戰,4月26日向奧地利宣戰。在海外殖民地,戰爭依然主要靠殖民地軍隊進行。法國和英國為加拿大同新英格蘭的邊界以及爭奪俄亥俄河谷(Ohio Valley)發生戰爭,它同英國與西班牙的商業戰,以及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複雜地扭結在一起,是英國和法國爭奪北美殖民地的第三次大交鋒。在東方的印度,英國的勢力受到來自法國的挑戰,法屬本地治里總督迪普萊克斯(Joseph Francois Dupleix)派出一支海軍摧毀了英國海軍在孟加拉灣(Bay of Bengal)的優勢。1746年法軍又對英國主要殖民據點馬德拉斯(Madras)水陸並攻,大獲全勝。1748年,英國雖派遣一支強大海軍艦隊增援也未能扭轉形勢,直至戰爭結束。[87]
1748年英法雙方締結了《艾克斯拉沙佩勒和約》(Treaty of AixLa-Chapelle),法國收回了路易斯堡,英國收回了馬德拉斯。這場戰爭的結果對英國而言並不令人滿意,它與法國的矛盾絲毫沒有緩和,相反在殖民地問題上的爭奪越來越激烈。[88]英國並沒有達到占領西屬美洲殖民地的目的,因為西屬美洲殖民地領地規模較大,完全自給自足,其政治經濟中心常處於內陸且海拔較高,英國殖民地人口距離這些中心地帶很遠,因此英國發動的水陸兩路戰爭不能奏效,戰爭的效果大打折扣。戰爭的目的是追求西屬美洲貿易的巨額利潤,而戰爭結果並沒有解決英法在西印度群島的矛盾,雙方的殖民地也沒有易手。向風群島(Windward Islands)中四個有爭議的島嶼多米尼加(Dominican)、聖露西亞(Saint Lucia)、聖文森特(Saint Vincent)和多巴哥(Tobago)宣布為中立地區,雙方撤出這些島嶼。英國與西屬美洲的貿易沒有得到發展,這不是英國商人願意看到的結果。從某種意義上說,英法締約只是暫時的休戰,矛盾和戰爭的根源並沒有消除。相反,英法兩國在印度和北美的爭奪愈來愈激烈:在西印度群島,英法關於四個「中立」島嶼的新一輪爭奪已經開始;在印度,以馬德拉斯為中心雙方多次發生衝突;在北美,俄亥俄河流域成為雙方爭奪的焦點。整體而言,英國在殖民地的勢力上升了不少,但要一家獨大,還需要時間,也需要一場戰爭來驅逐對手,夯實帝國。
奧地利王位戰爭結束後,八年中歐洲沒有爆發大規模戰爭,各國都在積蓄力量,伺機而動,整體局勢暗流涌動,難以預斷。
英國對大陸歐洲興趣不大,喬治二世(George Ⅱ)一是希望漢諾瓦(Hannover)不受威脅,他是那裡的領主,對其有著深厚的鄉土情結;二是希望大陸沒有霸主,不影響英國的利益。英國的心思主要用在殖民地上,一直都在想方設法打敗法國,奪其殖民地,占其商業利潤,進而壟斷整個制海權。西班牙王位戰爭結束後簽訂了《烏特勒支條約》,英國壟斷了大西洋兩岸的三角貿易,急速地擴充艦隊,到1758年,英國已有156艘外洋軍艦,而法國只有77艘。要想真正建立殖民地霸權地位,與法軍的戰爭不可避免。此計劃由於法國黎塞留公爵在梅諾卡島的勝利而受到阻撓,但是英國海軍上將愛德華·博斯科恩(Edward Boscawen)1759年4月在葡萄牙外海摧毀了一支法國艦隊,在基伯龍灣(Quiberon Bay)又取得另外一次勝利。結果是法國與其殖民地的貿易,從1755年的3000萬里爾降到1760年的400萬里爾。法國當然知道自己對手的計劃是擴大殖民地並且攻擊自己的貿易,但是這時候法國的局勢不容樂觀,[89]政府始終擺脫不了財政危機;窮人越窮越要承擔賦稅,富人不納稅的局面更加嚴重。為了從平民身上壓榨出更多的油水,政府恢復了早已被人忘記的封建捐稅和勞役。這使得國內政局很不穩定,而國外形勢也讓人擔憂。路易十四雄霸歐洲的時代早已過去,海外殖民地面臨著英國巨大的壓力。當時法國海軍能在大洋上航行的船隻只有45艘,而英國卻有130艘。兩國在東印度和加拿大的小衝突時有發生,法國往往敗多勝少。
英國和法國已成世仇。英國政客老皮特(William Pitt,1st Earlof Chatham)經常在議會發表演說,鼓吹只有通過軍事手段才能真正解決問題。這時英國與奧地利、俄國是盟友,皮特認為只要把法國的同盟者普魯士拉過來,組成英、奧、普、俄對法大同盟,那麼法國就會被圍困於歐洲大陸。1756年1月,普魯士與英國簽訂《威斯敏斯特條約》(Treaty of Westminster),規定英國和普魯士將共同抗擊入侵德國的外國軍隊,普魯士希望該協定可防止俄國攻擊普魯士,英國卻希望該協定能震懾法國,順便還可以保護漢諾瓦。
當歐洲大陸還在拉幫結派的時候,英國和法國在北美的鬥爭已經延續了幾年,英國在俄亥俄河岸邊遭遇挫折,預示著更大的失敗將會到來。1756年5月17日,英國對法宣戰,英法之間的戰鬥率先開始;1756年8月29日,奧地利與普魯士之間的戰爭也再次爆發,由此而啟動了歐洲歷史上著名的「七年戰爭」。
七年戰爭使整個西歐的資源幾乎耗盡。法國瀕臨破產,它失去了殖民地,海外貿易幾乎停頓,英國也急需和平來鞏固他所獲得的財富。1762年9月,英國首相布特(John Stuart,3rd Earl of Bute)派遣使節赴巴黎會見法國陸軍大臣舒瓦瑟爾公爵(Duke of Choiseul),表示如果法國願意割讓加拿大,英國將同意歸還西印度群島的貿易中心瓜德羅普島(Guadeloupe)和馬提尼克島(Martinique),同意把菲律賓和古巴歸還給西班牙,同意法國在印度保留五個非武裝的貿易點。11月,英、法、葡、西簽訂《楓丹白露條約》(Treaty of Fontainebleau)。這以後只剩下普奧兩軍還在相互對峙。1763年2月,瑪利婭·特蕾西婭為情勢所迫,不得不與普魯士簽訂和平條約,腓特烈二世答應接受特蕾西婭的兒子約瑟夫(Joseph Ⅱ)成為羅馬國王,繼承神聖羅馬帝國。戰爭結束了。
從殖民擴張的角度來看,七年戰爭是法國與英國之間在海外長期衝突的一個關鍵。兩國都想控制殖民地和支配海洋,但1748年的《艾克斯拉沙佩勒和約》沒有解決問題,雙方的競爭只是越來越尖銳。兩國都在東印度、西印度群島和美洲大陸擁有殖民地,在印度,兩國都僅僅占有沿海一些互不關聯的商業據點,這些據點好像散布在廣闊印度土地上的微小的斑點。兩國都在廣州與中國進行貿易;都在通向亞洲的航路上占有一些停泊地:英國人占有聖赫倫那島(Saint Helena),法國人則占有更有價值的模里西斯島(Mauritius)和留尼旺島(Reunion)。法國積極在馬達加斯加沿岸活動,最大的停泊地——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屬於荷蘭。在西印度群島,英國人的種植園主想得到牙買加、巴貝多(Barbados)和背風群島(Leeward Islands)中的一些島嶼,法國種植園則在聖多明戈(Santo Domingo)、瓜德羅普和馬提尼克。所有種植園都得到興旺的非洲奴隸貿易的支持。[90]
在美洲大陸,法國擁有較多的領土,居住在上面的移民數不多,不到10萬人。英國移民的人數是法國的20倍,在從喬治亞到新斯科舍的英國殖民地上,大概居住著200萬白人。英國人的人口優勢非常明顯,相當於母國的1/4,雖然那裡還包括了大量的蘇格蘭人、愛爾蘭人、荷蘭人、德國人、法國人和瑞典人等。發展的程度也不錯,約有4萬人口的費城(Philadelphia),其規模可與英國除倫敦外的任何一個城市相比。英國殖民地的缺點是地方性非常明顯,只關心本地,不能一致行動。法國殖民地人口雖少,卻有一些值得依賴的優勢。法國控制著進入美洲大陸心臟地區的兩大水系,聖勞倫斯河和密西西比河;法國的主要城市,魁北克(Quebec)、蒙特婁(Montreal)和紐奧良(New Orleans)等都在這兩條河邊上。此外,法國構建了一條要塞線,從五大湖區沿著俄亥俄河連通密西西比河,其中最著名的是莫農加希拉(Monongahela)的迪凱納要塞(Fort Duquesne),[91]該要塞建於1754年。法國想利用這樣的地理優勢包圍英國殖民地,把英國殖民者限制在阿巴拉契亞山到大西洋之間的狹長地帶。這是法國在北美殖民地的宏觀計劃,如果這個計劃實現了,那麼北美歷史和世界現代史都要重寫。法國的殖民地直接受中央集權政府的控制,直接受宗主國的監督,如果有必要,他們可以快速有效地聯合行動。英國的13塊殖民地各自為政,外表上看起來非常的獨立和不團結,並且不願意合作,哪怕共同防禦法國人和印第安人。還有,法國人同印第安人的關係更好,也許是因為法裔人口少,沒有威脅印第安人的土地,但也與天主教在印第安人中間的傳教活動更為活躍有關。一個勢力龐大的印第安人部落聯盟——易洛魁人,占據了直到安大略湖(Dntario Lake)西部和南部的很多戰略要地,這是一支很不錯的戰略力量,他們大體上是反英國的。兩相對比,儘管英國人口上有優勢,法國似乎更有可能永久占據北美大陸。法國人占有布雷頓角(Cape Breton)島上的路易斯堡,這是路易十四時期創建的、位於聖勞倫斯灣的一個要塞,建築該堡的目的在於建立北大西洋的海上統治,控制進入聖勞倫斯河、大湖以及現在稱為中西部的廣闊地區的通路。法國人雖然經常穿越這一地帶,但只在南方的紐奧良周圍和北方的魁北克周圍有較大的法國人居住點。而英國則在哈利法克斯(Halifax)建立要塞,這是1749年在新斯科舍建立的據點。
從兩國國內來看,英國的整體氛圍比法國更有利於殖民地的發展。法國和英國這兩個帝國很大程度上都執行重商主義的政策,在一些方面,英帝國要比法帝國更為自由。它允許殖民地自治,允許來自歐洲其他國家的移民進入。但在另一些方面英國的制度更為嚴格,例如,根據《航海法》要求,英國臣民必須使用英帝國的船舶和僱傭英格蘭、蘇格蘭或殖民地的海員,而法國人則可以比較自由地利用其他國家的運輸工具和人員。英國的蔗糖種植園主必須把粗糖運回國內,在國內精煉後向歐洲出售,而法國種植園主則可以自由地在產地精煉自己的糖。北美英國殖民地被禁止製造鐵器以及許多其他商品,他們只能指望從英國買到此類產品。由於西印度群島的奴隸沒有收入,無法購買貨物,英國人幾乎沒有向那裡出售什麼東西;而北美大陸殖民地卻是英國貨物相當重要的市場。對比之下,英國的做法明顯更有利於工商業的發展。雖說這些限制很容易招致殖民地人民的反感,但在七年戰爭期間,因為戰爭帶來的外部壓力,這種反感沒有引發大的內部衝突,殖民地居民只是想辦法儘可能逃避,還沒有想要徹底改變。
在領導人的注意力上,英國對殖民地的重視,不單單是法國在這方面不能與英國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達到這樣的高度。
在這個非常關鍵的問題上,老皮特比他的同僚們都要有遠見,這個問題事關北美殖民地上的英美關係。在內閣討論關於1748年的《艾克斯拉沙佩勒和約》時,老皮特反對歸還路易斯堡,他認為路易斯堡處於聖勞倫斯河的入口處,對加拿大來說非常重要。他還指出這個要塞處於對波士頓和紐約的進攻位置上,有利於法國發動進攻。但皮特的意見被否決,法國如願以償重新得到這個要塞。這對法國來說至關重要,在法國與英國開戰後,英國無奈之下又把老皮特[後成為查塔姆伯爵(1st Earl of Chatham)]召回指導戰爭。老皮特是個高瞻遠矚且大膽自信的人:「我知道我能拯救這個國家」,「我也知道別人誰都不行」。他讓英國集中力量於海軍和殖民地,同時資助普魯士的腓特烈在歐洲戰鬥,以使英國能如他所說的那樣,在德意志平原贏得一個帝國。[92]
兩個國家在這樣的競爭中,即使在歐洲的和平年代,戰鬥也是不新鮮的事情。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衝突隨時在醞釀,新斯科舍是一個引起麻煩的地點。按照《烏特勒支條約》,此地的法國人被英國所管理,但新斯科舍與路易斯堡靠近,這裡的人與法國人的聯繫又比較多,與英國人的聯繫反而少,因此成為一個經常動盪不安的地點。1755年,英國政府預見到將與法國打仗,遂將阿卡迪亞(原法國殖民地,新斯科舍的一部分)說法語的7000人遷移,這占當地居民的大部分。他們要被分散到整個英屬北美各殖民地,但最終不少人移民到路易斯安那,並在法國阿卡迪亞文化中保留了獨特的認同。更大的衝突地點在阿勒格尼山(Allegheny Mountains)。英國殖民者開始探索穿越該山脈往西去的道路。法國商人和士兵則從密西西比河和大湖向東朝這條山脈移動。雙方在這裡的摩擦必不可少。還有,法屬美洲殖民地嚴重依賴於外來物資補給,與印第安人的貿易往來也容易被英國海軍切斷。在北美洲,英國貨價廉物美,大量流入市場,嚴重威脅到法國對西部印第安人的穩固統治。1749年英國政府應維吉尼亞和倫敦資本家的請求,特許一家土地開發公司——俄亥俄公司(Ohio Company)在法國人已經提出要求的土地上經營業務。法國人匆忙在俄亥俄河附近建造一座迪凱納堡,後來稱為匹茲堡(Pittsburgh)。商業競爭很容易引發軍事衝突。1749年夏,法軍在布萊恩維里的率領下占領了俄亥俄河谷,驅逐外來商人,為法國日後的統治打下基礎。這一舉動引起了英國殖民地的反對。1754年4月,維吉尼亞民軍上校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率領部隊打響了山區戰鬥的第一槍,他們試圖抵抗法軍,將法國人驅逐出俄亥俄河谷,但是遭到失敗。面對法軍在俄亥俄河的新攻勢,英軍於1755年初由愛德華·布拉多克(Edward Braddock)統率兩個步兵團充當先鋒隊,發動了一系列反攻。英國的紐卡斯爾(Duke of Newcastle)內閣反對這些行動,結果在俄亥俄河迪凱納堡一戰中,布拉多克全軍覆沒,他自己也死於印第安人之手。英國的戰意被激發了,便積極開始準備戰爭,為此它開始與普魯士結盟,這與其傳統外交政策正好相反。所有這些衝突累積起來,最終導致了七年戰爭的爆發。
在西印度和北美殖民地英國都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而在印度,英國和法國同時從混亂不堪的狀況中獲得好處。[93]在七年戰爭中,無論英國政府還是法國政府,都無意在印度進行領土征服,他們在這方面的政策與對美洲的政策根本不同。在印度的爭奪中,英國的海上力量明顯是英國的支柱,它確保英國可以在東方戰勝法國。英國政府仍然無意管理印度,但它不能容忍東印度公司被法國公司代理人排擠。因而,英國海軍被派往印度洋,他們不僅允許克萊武(Robert Clive)從馬德拉斯轉往加爾各答,而且逐步切斷了法國據點與歐洲的聯繫,以及據點之間的相互聯繫。到戰爭結束時,英國已成為爭奪印度殖民地的最終勝利者。
1763年2月10日,以英國、葡萄牙為一方,法國、西班牙為另一方簽訂了《巴黎和約》(Peace of Paris);2月15日,以普魯士為一方,奧地利、薩克森為另一方簽訂了《胡貝爾茨堡和約》(Treaty of Hubertsbung)。《巴黎和約》的簽訂,標誌著英國的勢力範圍達到一個頂點,英法的霸權之爭有了初步結果:加拿大和印度都落到了英國手中。
七年戰爭是第一英帝國時期最後一次爭奪殖民地的戰爭,戰爭的結果是法國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統治宣告結束,英國得到了加拿大,以及佛羅里達河以西直到密西西比河口的所有土地。作為對西班牙盟國的補償,法國將密西西比河以西的路易斯安那和重要港口城市紐奧良給予西班牙。法國在北美的勢力幾乎被清除了。在印度,英法雙方交換了相互占領的土地。在加勒比海,英國得到了聖文森特(Saint Vincent)、多巴哥(Tobago)、多米尼加和格瑞那達(Grenada)等島嶼;在西非,英國得到了獅子山(Sierra Leone)、甘比亞(Gambia);在歐洲,英國收回了梅諾卡。這樣,英國牢固地樹立起了世界殖民霸權和商業霸權,一個世界範圍的英帝國初步形成,英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強國。保羅·甘迺迪(Paul Kennedy)就此評論道:「在這一個世紀裡,在歐洲的側翼,乃至更邊遠的地區,大國的格局的確出現了重大的調整。某些西歐國家不斷將其位於熱帶地區(尤其是在印度、東印度群島、南非和遙遠的澳大利亞)的一些不穩定的小塊飛地變為大得多的領地,其中殖民地最成功的國家是英國。」[94]殖民地成為英國商業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財源。
同時,七年戰爭和《巴黎和約》對歐洲歷史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巴黎和約》成為法國的屈辱,法國在戰爭中不僅一無所獲,而且大傷元氣,放棄了印度、加拿大、密西西比河東岸。雖然法國仍然擁有密西西比河西面的紐奧良(儘管是臨時的)和瓜德羅普島,但是這次失敗標誌著法國失去了新大陸。法國的外交策略黯然失敗,聲望也顯著下落。英法之間近百年爭奪海上霸權的鬥爭以法國的失敗告終。法國在戰爭中的失敗使其國際地位大大下降,從而結束了三十年戰爭以來法國的歐洲霸主地位。
英國從戰爭中獲得了巨大好處。老皮特在接受年度國家和帝國獎項的頒獎典禮時變得非常謙虛,他老套地說:「女士們先生們,這個獎項不屬於我,而是屬於所有在背後默默奉獻而使得我們成功的人……」正是在這個時候,英國成了最具實力的國家、殖民的霸主、擁有最好技術的國家。[95]英國奪得了海上霸權和更多的殖民地,一個世界範圍的英帝國初具雛形。[96]殖民地的財富,特別是印度的財富源源流向英國。海上霸權和殖民地的財富推進了英國的工業革命,使它在19世紀成了最強大的工業國和「世界工場」。但英國將這次擴大帝國戰爭的費用轉嫁給北美殖民地,引起了當地居民的不滿。七年戰爭結束後的第13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揭開世界歷史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