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第三帝國史> 第三節《慕尼黑協定》

第三節《慕尼黑協定》

2024-10-09 04:45:25 作者: 鄭寅達,陳暘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建立於1918年,是個民主化程度和工業發展水平都較高的多民族國家。全國人口共約1500萬,其中捷克人750萬,斯洛伐克人250萬,兩者相加為1000萬,占總人口的2/3。在其餘的少數民族中,德意志人為320萬,占總人口的21%,主要居住在工業化程度較高的蘇台德(Sudeten)地區。匈牙利人、盧西尼亞人、波蘭人等,不到200萬人。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體制以政黨-議會體制為基礎,沒有對少數民族提供特殊保護,民族性政黨也必須通過贏取選票來提高自己的政治發言權。在20年代,國內各民族基本上能融洽相處,沒有發生大的衝突。經濟大危機襲來後,德意志人大批失業,而政府的救助政策偏向捷克人,德意志人對此頗有微詞。[19]正在此時,納粹黨在德國迅速崛起,希特勒就任德國總理,蘇台德地區的納粹勢力也隨之迅速發展起來。原先,奧匈帝國就有「德意志民族社會主義工人黨」,帝國瓦解後該黨分裂成三支,其中一支在捷克斯洛伐克活動。1933年,該黨與「德意志民族黨」一起遭到政府禁止。同年10月,蘇台德區的德意志人組建了「蘇台德德意志祖國陣線」(Sudetendeutsche Heimatfront),由主張實現德意志人民族自治的康拉德·亨萊因(Konrad Henlein,1898—1946,舊譯「漢萊因」)主持。當時,該地的少量德意志人主張立即將該地併入德國。1935年,該組織改名為「蘇台德德意志人黨」(Sudetendeutsche Partei),並在當年舉行的議會選舉中取得成功,占據了全部66個德意志人議席中的44席,成為最大的德意志人政黨,[20]很快受到德方的青睞。德國外交部給予其每月1.5萬馬克的秘密資助,並通過駐捷使館插手其活動。亨萊因對德國的態度也隨之發生變化。1937年11月19日,他在向希特勒表明蘇台德德意志人黨的態度時,改變了原先僅限於爭取「自治」的目標,表示該黨的目標是「把蘇台德德意志地區,甚至整個波希米亞-摩拉維亞-西里西亞地區併入德國」,儘管它「表面上還必須表示贊成維護捷克斯洛伐克及其領土完整」並提出一個「顯得切實可行的目標」。[21]

  德國順利地合併奧地利後,對捷克斯洛伐克形成了三面包圍的態勢,按照希特勒的既定方針,後者就成了德國下一步的侵略目標。從蘇台德區來說,德奧合併事件給予德意志人極大的鼓勵。他們不斷舉行要求「回歸」德國的示威遊行,高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領袖」的口號,要求蘇台德區「回到德國老家去」。1938年3月28日,希特勒召集亨萊因等人到柏林開會,表示當時迅即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時機還不成熟,但要求亨萊因不斷「提出捷克政府所不能接受的要求」。[22]

  4月24日,亨萊因在卡爾斯巴德(Karlsbad)[23]召開蘇台德德意志人黨代表大會,提出了名為《卡爾斯巴德綱領》的八點要求。其內容為:德意志人應享有與捷克人完全同等的地位;承認蘇台德德意志民族集團在國家範圍內有權維護自己的平等地位;確定並承認蘇台德德意志人的定居區域;在蘇台德德意志人定居區內組建功能齊全的自治政府,掌管德意志民族集團的事務,維護其利益;制訂相應法規,保護德意志人定居區域以外的德意志平民的利益;廢止1918年以來對蘇台德德意志人採取的不公平舉措,並為此支付賠償金;德意志人居住區內的所有官職都必須由德意志人擔任;任何人都擁有堅持德意志因素和德意志世界觀的完全自由。[24]

  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同亨萊因舉行談判,同意特赦1200名納粹政治犯,並加緊制訂少數民族條例,以滿足國內所有少數民族的要求,但拒絕給予蘇台德區完全自治的地位。亨萊因便中斷同政府的談判。局勢驟然緊張,蘇台德問題很快成為世界各國矚目的中心。

  5月19日,德國《萊比錫報》刊登一則消息,稱德國正在調動軍隊。與此同時,捷克斯洛伐克和英國的情報機構也獲悉,德國四個摩托化師已在德捷邊境地區集結,並作好了襲擊波希米亞的全面準備。在當時緊張的氣氛下,這些消息無疑會成為觸發進一步行動的導火索。5月20日,捷克斯洛伐克內閣舉行緊急會議,宣布堅決捍衛民族主權,實行部分動員,徵召一級預備役人員和若干技術後備人員入伍。德捷邊境的局勢急劇緊張起來,出現了「五月危機」。法國外長發表談話:「如果德軍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法國將履行法捷同盟條約。」英國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也對德國駐英大使說:「歐洲一旦發生戰事,英國能否置身事外,殊難預料。」

  希特勒對此惱怒不已,採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5月23日,德國外交部奉命發表聲明,稱德軍在捷克邊境集結的傳聞毫無根據,德國對捷克斯洛伐克沒有任何侵略意圖。已經跑到德國的亨萊因奉命返回布拉格,重新恢復同捷克政府的談判。5月30日,希特勒發布《關於「綠色方案」致德國武裝部隊三軍總司令的命令》。新版方案的最大不同在於開頭部分。原方案為「我無意在最近無緣無故即以軍事行動粉碎捷克斯洛伐克」,新版改為「在最近的將來即以軍事行動粉碎捷克斯洛伐克,是我的不可變更的決定」。實施方案的時間節點,在方案中並未標出,只是表明「捷克斯洛伐克內部事態不可避免的發展,或者在歐洲發生將為我們提供難以復得的意外的有利機會的其他政治事件,都可能促使我及早採取行動」,但在凱特爾的相關信件中,明確指出「本命令最遲必須於同年10月1日前實施」。[25] 18天後,6月18日,當局又下發了一份題為《希特勒簽發的戰略指令》的文件,該件題頭下標有「絕密」「只限軍官參閱」「只限一名軍官繕寫」等字樣。希特勒通過該文件向下屬表示:「只有像占領非軍事區和進入奧地利時的情況那樣,我堅信法國不會出兵,因而英國也不會加以干涉之時,才會決定對捷克斯洛伐克採取行動。」[26]

  《綠色方案》是納粹德國閃擊戰戰術的首次大規模使用。它提出,「從軍事的和政治的觀點來看,最有利的途徑就是根據一個使德國忍無可忍的挑釁事件發動閃電式的進攻」,「對敵人採取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行動……在敵人的軍事準備狀態還未發展到不可戰勝的時候,我方就必須以在時間上和規模上都出其不意的突然進攻來結束戰前的外交緊張時期」。進攻的過程要儘可能的短,「必須在最初的兩三天內就造成一種局勢,向那些想要進行干涉的敵國表明,捷克斯洛伐克的軍事局勢是毫無希望的,並誘使那些對捷抱有領土要求的國家立即參加對捷克斯洛伐克的進攻」。為此,「陸軍的首要任務是,在空軍發動進攻的同時,儘可能大量使用突擊部隊……在許多地點和戰略上有利的方向插入捷方的防線,……迫使捷軍交戰而殲滅之,並迅速占領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空軍「通過對捷克的通訊系統、動員中心和政府的攻擊,瓦解其軍事動員,造成其民政事務管理混亂,使其武裝部隊失去指導」。要達到這一目的,「武裝部隊的戰備要按下列原則進行:1.三軍的全部力量必須用於進攻捷克斯洛伐克; 2.在西線,將只配置最低限度的兵力作為必不可少的後衛,在東線與波蘭和立陶宛相接的其他邊境,將只採取守勢,南部邊境要保持嚴密監視; 3.能供迅速動用的陸軍各部隊必須快速而有力地攻克敵邊境防線,並儘快裝備大批機械化部隊,以確保大膽地突入捷克境內」。

  《綠色方案》在德國將領中引起很大的恐慌。陸軍總參謀長貝克在呈送勃勞希契的意見書中拒絕對這項計劃共同承擔責任。他擔心由此引發一場歐洲全面戰爭,「根據人們的預見,這場戰爭將不僅以德國的軍事失敗而且以其全面崩潰而告終」。海軍總參謀長京特·古澤(Günther Guse,1886—1953)中將也對形勢作了同樣的估價,他看到「德國的生存遭到威脅」。貝克打算通過勃勞希契發動將軍們拒絕執行希特勒的戰爭計劃。他說:「這是關係到民族存亡的最後決斷。如果這些指揮官不根據他們的專業知識、國家政治知識和良心行事,那麼歷史將讓他們承擔血債。如果他們的知識、良心和責任不准許他們去執行一項命令,那就是軍人服從的界限。」他還說:「如果一個身居最高職位的軍人在這種時刻只把履行軍事使命這個有限的範圍看作是他的職責和任務,而不認識對整個民族的最高責任,那就是缺乏見地。非常時期要求採取非常的行動。」[27]他為此於1938年8月18日辭去陸軍總參謀長的職務,該職務後由弗蘭茨·哈爾德接任。希特勒很希望通過實施《綠色方案》一舉攻占捷克斯洛伐克,加快侵略的步伐,並藉此練兵,為日後擴大侵略戰爭創造條件。然而,由於此時他還不敢同英國正面對抗乃至交戰,加之追求「一次切一片」的取巧性策略,因而力圖排除英國的干預,單獨對捷克斯洛伐克開戰。然而,張伯倫力求避免戰爭以維護英國的整體利益,因而不許德國對捷開戰。於是德英之間展開了為時數月的交涉。

  英國政府為了壓制捷政府讓步以消除希特勒的口實,於1938年7月26日宣布派下院議員沃爾特·倫西曼(Walter Runciman,1970—1949)赴德,以非官方身份擔當蘇台德危機的調解人。倫西曼抵捷後,立即在布拉格和蘇台德區之間穿梭奔走。9月4日,捷總統愛德華·貝奈斯(Eduard Benesch,1884—1948)在各種壓力下作出極大讓步,在談判中拿出一張白紙,要求蘇台德德意志人黨談判代表寫下全部要求,並預先答應定會滿足這些要求。當對方因驚愕和猜疑而不願動手時,貝奈斯甚至擰開自己的自來水筆,要求他們口述自己的要求。對方提出與《卡爾斯巴德綱領》相近的要求,貝奈斯遵守承諾,予以同意。德方一時亂了陣腳,感到難以應對。9月7日晨,捷克斯洛伐克國內出現遊行示威,蘇台德德意志人黨的一名代表遭到捷騎警馬鞭的抽打,於是德方趁機要求亨萊因全面中斷談判。同月12日,希特勒在納粹黨紐倫堡代表大會上發表「毒汁四濺」的演說,宣稱德國的權利「受到無恥的侵犯」,「決不能以克制態度同捷克人這樣的……敵人達成和解」,「捷克斯洛伐克境內的德意志人既非手無寸鐵,也未遭人遺棄」,叫嚷「對每一次進攻馬上予以還擊」。[28]亨萊因趁機帶著數千名納粹分子逃到德國,宣稱現在只有把蘇台德區割讓給德國才能解決問題。

  

  張伯倫決定親自登台,於9月15日到貝希特斯加登與希特勒舉行第一次會談。希特勒在會談中提出了使蘇台德德意志人地區按照民族自決的原則脫離捷克斯洛伐克的要求。張伯倫回國後,與法國政府一起壓服了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於9月22日到戈德斯貝格(Godesberg)與希特勒舉行第二次會談。不料希特勒藉口形勢發生變化,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捷克斯洛伐克的軍、警、憲和海關、邊防人員必須在10月1日前全部撤出蘇台德區,該地區德意志人占半數以上的區域由德軍實施軍事占領,其餘區域由公民投票決定其歸屬;撤出地區的所有軍事設施均應保持原狀,一切商業的和運輸的物資,尤其是鐵路車輛,均應完整無損地轉交德國,食品、貨物、牲畜、原料等一概不得搬移。希特勒出爾反爾的做法引起英法兩國強硬派的憤恨,英法捷三國都表示拒絕德方的要求。希特勒面對這一局面,不得不放棄一舉侵占整個捷克斯洛伐克的戰爭計劃,決定暫時先侵吞蘇台德區。9月26日晚,他在柏林體育館發表演說,時而狂吼,時而尖叫,對捷克斯洛伐克及其總統作了極其卑劣的攻擊。然而說到英法兩國時,用語溫和親切,別有用心地感謝張伯倫爭取和平的努力,重申這是他在歐洲的最後一次領土要求。

  由於張伯倫堅持避戰求和的基本方針,希特勒又作了小範圍的讓步,慕尼黑會議得以在1938年9月29—30日舉行。會前,希特勒在德國邊境登上墨索里尼的火車專列,事先作了溝通。會議開始後,墨索里尼取出由德方起草但以自己名義提出的備忘錄,作為討論的基礎。各方圍繞該方案作了些許交涉,很快達成一致。9月30日凌晨1時,四國簽署了《慕尼黑協定》(Münchner Abkommen)。

  《慕尼黑協定》規定:「德國軍隊將於10月1日開始分階段占領(捷克境內——引者)德意志人占多數的地區」,捷方的「撤退應於10月10日完成,不得對現存的任何設備加以破壞」;其餘有著最為突出的德意志特徵的領土將由德、英、法、意、捷代表所組成的國際委員會迅速確定,「並由德國軍隊在10月10日占領」;國際委員會將決定舉行公民投票的地區,「在公民投票未完成前,該地區應由國際機構占領」,時間不遲於11月底;「邊界的最後確定將由國際委員會完成」;居民「應該有自由選擇遷入或遷出被移交領土的權利,選擇權應在本協定簽訂之日起六個月內自由行使」;「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在四個星期內將從其軍隊和公安部隊中解除任何願意去職的蘇台德德意志人的職務,同時應釋放因政治罪行而正在服刑的犯人」;「關於捷克斯洛伐克境內的波蘭和匈牙利少數民族問題,如未在三個月由有關政府予以解決,則應列為出席這次會議的四國政府首腦間另一次會議的議題」,「當捷克斯洛伐克境內的波蘭和匈牙利少數民族問題已告解決時,德國和義大利方面將對捷克斯洛伐克給予保證」。[29]

  根據《慕尼黑協定》的規定,1938年10月1日,德軍首先從南面進入捷克境內,開始占領第一區域。當德軍從西面向東進占第三區域時,希特勒以征服者的姿態隨軍進入蘇台德區,並在卡爾斯巴德檢閱了德軍第一坦克師。10月5日,貝奈斯總統在德國的壓力下辭職,隨即流亡國外,由性格軟弱的艾米爾·哈查(Emil Hácha,1872—1945)接任。

  協定簽署後,張伯倫認為希特勒建立大德意志國的願望得到了滿足,英德兩國之間的利益衝突得到了調解,從此歐洲一代人的和平有了保證。為了確保兩國間和平協商途徑的通暢,他事先準備了一份《英德宣言》草案,於9月30日上午請希特勒過目。希特勒很快在上面簽名。宣言稱:雙方一致承認,「英德關係問題對兩國和歐洲具有頭等重要的意義」;雙方把《慕尼黑協定》和《英德海軍協定》看成是「兩國人民永不彼此開戰的願望的象徵」,雙方保證「採取協商的方法來解決可能與兩國有關的一切其他問題,並力圖繼續努力消除一切可能引起糾紛的根源,從而對保證歐洲和平作出貢獻」。[30]

  從希特勒方面來說,他既沒有機會實施《綠色方案》以練兵,又未能一舉占領整個捷克斯洛伐克,因而滿心不如意。在慕尼黑會議期間,「他顯然是情緒低落,對整個議程都顯得暴躁不安」。據沙赫特回憶,他在回柏林途中對黨衛隊官員說:「張伯倫這傢伙使我進不了布拉格,真叫我掃興!」[31]並發誓要完成這一計劃。1938年10月21日,他下達《給武裝部隊的命令》,規定軍隊在短期內的擴張任務有兩個:消滅捷克國家的殘餘部分,占領梅梅爾(Memel)。在執行前一個任務方面,文件規定軍隊「必須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摧毀捷克國家的殘餘部分,如果它執行反德政策的話」,但軍隊「為應對這一事件所進行的準備工作,規模要比綠色方案所作的準備工作小得多,但另一方面,由於這一次沒有事先計劃好動員措施,他們必須保證處於持續不斷的更高的準備狀態」。[32]

  蘇台德區脫離捷克斯洛伐克後,捷國國內的民族分離運動迅速發展,其中尤以斯洛伐克和盧西尼亞的自治運動最烈。1938年10月6日,斯洛伐克宣布成立「自治政府」,翌日,戈林接見「自治政府」副總理,表示支持斯洛伐克獨立。11月,布拉格當局通過了有關的自治法案,同意斯洛伐克擁有自己的內閣和議會。國名也從原來的「捷克斯洛伐克」寫成「捷克-斯洛伐克」。在整個1938—1939年冬天,德國都在煽動捷國內的少數民族分離運動。1939年2月12日,希特勒親自在總理府接見斯洛伐克政府副總理和外交部長,表示「如果斯洛伐克能夠獨立,我將至感快慰」。

  1939年3月,捷克斯洛伐克事件再現高潮,並導致國家徹底瓦解。是月6日至9日,哈查總統在對民族分裂活動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解散了盧西尼亞自治政府和斯洛伐克自治政府,並軟禁了斯洛伐克政府的總理、副總理和外交部長,在斯洛伐克實施戒嚴。希特勒立即利用該事件,於11日下達採取行動的命令。12日,布拉格和其他大城市紛紛發生納粹分子的挑釁事件,德軍14個師秘密集結到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邊境。13日,希特勒召見從軟禁中逃亡的斯洛伐克總理約瑟夫·提索(Josef Tiso,1887—1947),要他宣布斯洛伐克「獨立」。提索當即表示「不會辜負元首的關懷」,第二天就發表了德國外交部起草的斯洛伐克《獨立宣言》。16日,提索致電希特勒「要求保護」,希特勒立即復電同意,並派兵進入斯洛伐克。[33]

  3月14日深夜,希特勒把哈查總統和捷外長召到柏林,通知他們說,他已下令德軍明晨進攻捷克斯洛伐克,把這個國家併入德國,如果他們拒絕投降,布拉格就會被炸成廢墟。在希特勒的脅迫下,哈查被迫在德國事先擬好的《德捷協定》上簽字。協定稱:「捷克斯洛伐克總統……為實現最後的和平起見,滿懷信心地把捷克人民和國家的命運交到德國元首的手中。」[34] 15日清晨,德軍大舉侵入捷克境內,占領布拉格。翌日,希特勒宣布成立「波希米亞-摩拉維亞保護國」,由前外長牛賴特任「德國保護長官」。

  【注釋】

  [1] 參見Louis L.Snyder,Encyclopedia of the Third Reich.pp.172-175.

  [2] [英] A.J.P.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源》,潘人傑等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第306頁。

  [3] Robert Wistrich,Who's Who in Nazi Germany.p.156.

  [4] [英] A.J.P.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源》,第306頁。

  [5] 參見Gordon Marrtel (ed.),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Reconsidered:The A.J.P.Taylor Debate after Twenty five Years.Boston:Routledge,1980.

  [6] [英] A.J.P.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源》,第46頁。

  [7] 鄭寅達等:《泰勒挑起的一場論戰———希特勒究竟該不該對戰爭的爆發負責?》,載於《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年第4期。

  [8] 鄭寅達等:《泰勒挑起的一場論戰———希特勒究竟該不該對戰爭的爆發負責?》。

  [9] Jeremy Noakes and Geoffrey Pridham(ed.),Documents on Nazism,1919-1945.p.529.

  [10] 李巨廉、王斯德主編:《第二次世界大戰起源歷史文件資料集(1937.7—1939.8)》,第48號文件。

  [11] Paul R.Sweet,Documents on German Foreign policy,1918-1945.Series D,V.1,pp.55 - 67.

  [12] Jürgeg Gehl,Austria,Germany,and the Anschluss,1933-1938.London:Longmans,p.28.

  [13] Jeremy Noakes and Geoffrey Pridham (ed.),Documents on Nazism,1919-1945.p.532.

  [14] Norman Rich,Hitler's War Aims:Ideology,the Nazi State,and the Course of Expansion.pp.97-98.

  [15] Jeremy Noakes and Geoffrey Pridham (ed.),Documents on Nazism,1919-1945.p.533.

  [16] [聯邦德國]卡爾·迪特利希·埃爾德曼:《德意志史》第四卷:世界大戰時期,上冊,第528頁。

  [17] Jeremy Noakes and Geoffrey Pridham (ed.),Documents on Nazism,1919-1945.p.535.

  [18] Norman Rich,Hitler's War Aims:Ideology,the Nazi State,and the Course of Expansion.p.100.

  [19] Dagmar H.Perman,The Shaping of the Czechoslvak State.Leyden:Berg 1962,p.98.

  [20] Hugh Seton Watson,Eastern Europe between the Wars,1918-1941.Boulder and London:Westview Press,1982,p.280.

  [21] [聯邦德國]卡爾·迪特利希·埃爾德曼:《德意志史》第四卷:世界大戰時期,上冊第534頁。

  [22] Valdis O.Lumans,Himmler's Auxiliaries:The Volksdeutsche Mittelstelle and The German National Minorities of Europe,1933-1945.Chapel Hill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93,p.82.

  [23] 現名為卡羅維發利(Karlovy Vary)。

  [24] Jeremy Noakes and Geoffrey Pridham (ed.),Documents on Nazism,1919-1945.p.540.

  [25] 李巨廉、王斯德主編:《第二次世界大戰起源歷史文件資料集(1937.7—1939.8)》,第74號文件。

  [26] 李巨廉、王斯德主編:《第二次世界大戰起源歷史文件資料集(1937.7—1939.8)》,第76號文件。

  [27] [聯邦德國]卡爾·迪特利希·埃爾德曼:《德意志史》第四卷:世界大戰時期,上冊,第535頁。

  [28] [英]約翰·惠勒-貝內特:《慕尼黑———悲劇的序幕》,林書武等譯,北京出版社1978年版,第96—97、106頁。

  [29] 李巨廉、王斯德主編:《第二次世界大戰起源歷史文件資料集(1937.7—1939.8)》,第130號文件。

  [30] 李巨廉、王斯德主編:《第二次世界大戰起源歷史文件資料集(1937.7—1939.8)》,第132號文件。

  [31] Jeremy Noakes and Geoffrey Pridham (ed.),Documents on Nazism,1919—1945.p.549.

  [32] 李巨廉、王斯德主編:《第二次世界大戰起源歷史文件資料集(1937.7—1939.8)》,第141號文件。

  [33] Jeremy Noakes and Geoffrey Pridham (ed.),Documents on Nazism,1919—1945.pp.551-552.

  [34] Jeremy Noakes and Geoffrey Pridham (ed.),Documents on Nazism,1919—1945.p.553.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