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征戰得手 第一節 外交戰
2024-10-09 04:45:29
作者: 鄭寅達,陳暘
1939年3月8日,當侵吞捷克斯洛伐克殘存地區的長劍正在蓄勢待發時,希特勒再一次向國內高層人士透露自己下一步的侵略計劃。當天,他在柏林召開軍界、經濟界和黨的重要人士會議。會議首先討論某些經濟和勞動力問題,隨後是希特勒講話。
他一開始就說:「四年計劃是最後的一著棋,德國人民的現實問題是保證自己擁有為他們的繁榮所必需的原料來源。此外,為了使德國人民能享有這個繁榮,應當徹底消滅他們的敵人:猶太人、民主政體和『國際列強』。只要這些敵人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還有一點兒殘存的勢力,它們也將威脅德國人民安然生存。」至於擴張的步驟,他提到幾天後就將占領整個捷克斯洛伐克,「然後將輪到波蘭。我們不必考慮那裡會有猛烈的抵抗。為了保證以波蘭的農產品和煤炭供應德國,德國對波蘭的統治是必要的。至於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它們當然屬於德國維持生存所必需的空間。毋庸置疑,波蘭的垮台和給予一定的壓力將使它們就範。那時,我們就會完全控制它們大量的農業和石油資源。可以說,南斯拉夫的情況也是如此」。在時間節點方面,希特勒提出,以上任務將在1940年以前完成,「到那時,德國將是不可戰勝的」。再下一步,「到1940和1941年,德國將一勞永逸地同自己的宿敵——法國進行清算。這個國家將從歐洲的地圖上抹掉」。[1]
然而,德國進軍布拉格的行動使英國的輿論譁然,也打破了張伯倫以讓步維持和平局面的迷夢。英德矛盾急劇尖銳。面臨嚴峻的局勢,英國政府意識到一味妥協退讓不能使德國放棄侵略,要保持英國的霸權地位,必須適當調整外交戰略,加以必要的遏制和對抗。於是,英國對內加強軍事力量,對外向德國周邊國家提供保障,同法國結盟,與蘇聯談判,築起遏制德國進一步擴張的籬笆,用兩線作戰的威脅迫使希特勒就範。
從希特勒的角度來說,英法兩國的步步退讓已經大幅度提升了其擴張的野心,1939年3月15日以後英國態度的變化,不可能使他放棄在3月8日會議上提出的時間表。他要做的,是儘快解決東歐問題,為日後進攻法國創造條件。
3月23日,希特勒親自乘坐「德意志號」袖珍戰鬥艦進入梅梅爾[2],占領了這個已進入立陶宛版圖的地區。該海港城市1252年由「德意志騎士團(Deutscher Orden)建立,1422年起進入普魯士的版圖。《凡爾賽條約》簽訂後,該地被列為協約國的保護地,與德國分離,成為法國占領下的一塊保護地。1923年,立陶宛軍隊攻占該地,法軍撤離。希特勒在德國執政後,該地的親納粹運動也開始高漲,「立陶宛德意志人黨」(Deutsche Partei Litauens)及其文化組織「立陶宛德意志人文化協會」(Kulturverband der Deutschen in Litauen)、「基 督 教 社 會 工 人 共 同 體」(Christlich Soziale Arbeitsgemeinschaft)和 「社 會 民 族 共 同 體」(Sozialitische Volksgemeinschaft)等紛紛湧現,並積極活動,鼓吹回歸德國,實現「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領袖」的理想。1939年3月20日,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在柏林會見途經的立陶宛外長,要求立方即刻把梅梅爾歸還德國,並威脅說,否則「元首就要以閃電般的速度採取行動」。翌日,德國外交部國務秘書恩斯特·馮·魏茨澤克(Ernst von Weizs?cer,1882—1951)通知立方,必須在第二天派遣全權代表乘坐專機來柏林簽字,把梅梅爾交還給德國。22日晚間,條約簽字。23日下午,希特勒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入該地。
對于波蘭、羅馬尼亞等東歐國家,德國的總目標是控制它們。具體可以通過兩條途徑:一是誘逼它們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使之成為附庸國;二是實行武力侵占。由於控制東歐國家僅僅是希特勒全球戰略中一個附加的較小組成部分,因此他的首選是走第一條途徑。
1938年10月24日,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在貝希特斯加登會見波蘭大使約瑟夫·利普斯基(Josef Lipski,1894—1958),要求波蘭同意在繼續擁有鐵路和經濟方面便利的基礎上,讓但澤自由市回歸德國,並允許德國建造穿越「波蘭走廊」的通道,其中包括一條享有治外法權的公路和一條多軌鐵路。德國的交換條件是同意把《德波互不侵犯和諒解宣言》的有效期延長到25年,保證兩國邊界的穩定,約定「在《反共產國際協定》的基礎上對俄國執行一項共同的政策」[3]。然而,波蘭仍然堅持在德蘇之間維持「等距離外交」,同時不願意放棄自己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但澤,因而拒絕了德國的要求,並於11月下旬同蘇聯簽訂了改善兩國關係的協定。以後德國多次同波蘭交涉,甚至答應把蘇聯烏克蘭的一部分地區劃給波蘭作為補償,但都沒有成功。
1939年3月中下旬德國解決捷克斯洛伐克和梅梅爾問題後,對波蘭形成了北、西、南三面包圍之勢。此時,日漸升溫的但澤地區納粹活動進一步高漲,納粹分子蠢蠢欲動,積極準備發動暴亂。波蘭政府面對德方的侵略威脅,積極採取防衛措施,宣布徵召後備役人員入伍,向但澤附近集中軍隊,並於3月22日向英國大使建議立即締結英波協定,規定在遭到第三國進攻的威脅時,雙方立即進行協商。3月26日,德國外長約見波蘭大使,對波軍的調動橫加指責,並揚言「波蘭對但澤的任何侵略都將被認為是對德國的侵略」。波蘭政府毫不退讓,同月28日,波蘭外長約見德國大使,宣布如果德國或但澤立法會議改變但澤自由市的現狀,就意味著向波蘭開戰。德波關係急劇惡化。與此同時,英國政府開始組建遏制德國的包圍圈,將波蘭視為對德東戰線的主體,於1939年3月31日對波蘭的獨立給予單方面的擔保。同年4月6日,英國的單方面擔保升格成兩國臨時互助協定。是日,兩國發表《英波會談公報》,宣布:「雙方同意準備著手制訂一項永久性互惠協定,以代替目前英王陛下政府對波蘭政府的臨時性單方面保證。在締結永久性協定前,貝克先生向英王陛下政府保證,波蘭政府認為有義務根據英王陛下政府將給予波蘭的臨時性保證中的同樣條件援助英王陛下政府。」[4]
形勢的發展使希特勒決定用武力打敗波蘭。4月3日,德國發布《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命令》,規定軍隊要加緊準備,做到「從1939年9月1日起任何時候都可以實施行動計劃」[5]。4月11日,正式下達《德國進攻波蘭的計劃(白色方案)》(Führerweisung:Angriffskrieg gegen Polen)。計劃規定,如果波蘭採取威脅德國的態度,「那麼德國也許必須不顧現行的對波條約而實行最後的清算。到那時,目標是摧毀波蘭的軍事力量,使東方的局勢符合國防的需要」。計劃要求,為了保證勝利,「應該指望並且準備進行突然襲擊,偽裝的或公開的總動員不會早於進攻的前一天宣布,而將拖到儘可能晚的時刻」。規定陸軍的行動目標是消滅波蘭陸軍,空軍則要在最短時間內消滅波蘭空軍,並「阻礙波蘭動員的進行,防止波蘭軍隊實施有計劃的戰略集結;直接支援陸軍,特別是支援越過邊界後立即發起攻擊的先頭部隊」。計劃強調,要把對波戰爭局限在波蘭境內。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政治領導認為自己的任務是儘可能孤立波蘭」。而從軍隊來說,「如果能以突然而猛烈的打擊開始軍事行動並且取得迅速成功,可以更容易地維持波蘭的孤立狀態」。[6]
同時,希特勒開始向英國施壓。4月27日德國政府照會英國政府,指責英國執行「包圍」德國的政策,宣布廢除1935年的《英德海軍協定》。同日,又以波蘭同英國締約是打算在德英發生衝突時「參加對德侵略」為理由,宣布廢除1934年的《德波互不侵犯和諒解宣言》。
在當時逐漸展開的英—法—蘇、英—德、德—日—意、德—蘇四種外交談判中,德國作為挑戰現存國際秩序的主動方,為了阻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積極加入了多邊外交博弈,以實現「一次切一片」的如意算盤。
把德日意《反共產國際協定》上升為法西斯軍事同盟,以日意兩國的軍事實力及威懾力牽制敵方,是德國政府推動展開德日意談判的目的所在。而作為談判對手的義大利和日本,在談判中的態度是有區別的。義大利自慕尼黑會議結束後,對儘快締結三國法西斯軍事同盟就持積極態度。1939年1月1日,義大利政府正式通知德國,同意三國簽署軍事同盟條約。消息傳出後,對英法兩國產生很大的威懾力。[7]義大利由此順利地占有了阿爾巴尼亞。1939年3月德國吞併捷克殘存地區後,義大利一度對德國的意圖產生懷疑,擔心德國可能會進一步向東南歐推進,進入德國曾經承認是義大利勢力範圍的地區。[8]德國及時地向義大利表示在地中海沒有任何目的,即使發生克羅埃西亞問題,德國也完全不感興趣。以後,里賓特洛甫又明確地告訴義大利外交大臣齊亞諾,德國認為義大利在南斯拉夫的利益超過別國,如果南斯拉夫由於國內衝突而分裂的話,願意讓墨索里尼在那裡自由行動。希特勒還向義大利大使保證,義大利「無論何時需要德國的支持」,「他將總是無條件地站在義大利的一邊」。[9]然而,從英國發生「外交革命」並向一系列國家提供擔保起,墨索里尼又開始擔心歐洲戰爭會在義大利作好準備之前就爆發,因而希望通過意德日三國結成軍事同盟來震懾英國,從而推遲戰爭。5月4日,墨索里尼與齊亞諾商討有關結盟談判事宜,他表示,義大利之所以急於結成軍事同盟,是希望把歐洲戰爭推遲到1941年至1942年以後。[10]由於意方的結盟態度堅決,而對日談判進展緩慢,因此儘管意方明確表示1942年以前不能作戰,並且「不準備為但澤喪命」,兩國還是在1939年5月22日簽署了《德意友好同盟條約》(俗稱《鋼鐵盟約》)。條約規定:「如果締約國一方的安全或其他生存利益受到外來威脅,另一方應從政治和外交上給予受威脅的一方全力支持,以消除這一威脅」;「如果違反締約國雙方的意願和希望而發生締約國一方陷入與另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的戰爭糾紛,締約國另一方應立即以盟國的身份以其全部軍事力量在地面、海上和空中予以援助」。[11]
德日之間的談判更為艱難。面臨德方的結盟建議,日本統治集團內部產生意見分歧。外務省和海軍等主張同盟條約針對對象只能局限在蘇聯,認為日本擴大侵華戰爭後,軍事力量陷入中國戰場,外交上日趨孤立,不宜再以西方國家為敵,以免失去外交上的迴旋餘地和斷絕英日貿易。而陸軍和外務省里的「革新派」[12]要求接受德國的提議。他們認為,日本只有同德國結成軍事同盟,才能擺脫孤立,並以德國的力量牽制蘇、英兩國,得以在東亞放手行動。經過爭論,前一種主張在天皇的支持下占了上風。[13]而德方的要求則是,條約的針對目標不僅是蘇聯,也應包括英法兩國,同盟義務則應包括政治、外交和軍事支援,即要締結一個目標不限定的軍事性同盟條約。由於日方久久不能作出明確答覆,1939年1月6日,德方作出些許讓步,在堅持條約的針對目標應該包括英法兩國的同時,在「軍事援助」問題上態度有所軟化。[14]此時,由於日本在中國的侵略行動進一步擴大,英法兩國表示將捍衛在華利益,不承認日本的行動。英日矛盾的激化使日本對三國軍事同盟的態度有所改變。1月19日,日本五相會議通過外相提出的建議:同意條約的針對目標包括英法兩國,但「軍事援助」將視形勢而定,並且要聲明條約僅僅是《反共產國際協定》的擴大。德國不同意日方的這兩個保留條件,談判再次擱淺。1939年年中,隨著英法蘇談判的展開,日本政府害怕自己會處於孤立狀態,5月14日,平沼首相致函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表示「即使德國遭到蘇聯以外的一個或數個國家的攻擊,日本也決定提供政治、經濟援助與軍事支援」[15]。但日方同時提出了保留條件,即由於「準備不足」,不能在德國與西方發生衝突時立即提供軍事支援,也不願意自動成為衝突的交戰方。對德國來說,同意日本的保留條件就會大大降低同盟的威懾作用,「認為不籤條約也比簽訂不理想的條約好」。《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後,德日談判基本中止。
對英關係仍然是希特勒關注的重點。1939年5月23日,他在柏林新總理府元首辦公室舉行高級軍事會議,出席者包括陸海空三軍總司令和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長官等軍方高層人士。希特勒在會上表達了進攻波蘭的決心,強調「波蘭不是新的敵人,波蘭將永遠站在我們的敵人一邊。儘管簽署了友好條約,波蘭內心始終企圖利用每一個時機來反對我們。但澤不是主要目標。對我們來說,主要問題是擴大在東方的生存空間,確保糧食供應,以及解決波羅的海國家的問題。……因此,不存在保護波蘭的問題,我們只有一個決定:一有合適的時機就進攻波蘭。我們不能期望重演捷克事件。將進行戰爭」。他在會上花了更多的時間分析日後將同英國展開的戰爭,詳細剖析了英國所擁有的優勢和弱點,以及德方可以採用的破解之策。然而在談到德國進攻波蘭時,希特勒強調:「根本問題是:同波蘭的衝突(以進攻波蘭開始)只有當西方置身局外時才能取得勝利。」因此,「任務是孤立波蘭。能否把它孤立具有決定性意義」,「元首保留髮動攻擊的最後決定權。決不能同時與西方(法國和英國)攤牌」。[16]
為了達到中立英國的目的,德國從1939年6月起,多次派人與英方接洽。6月,德國四年計劃辦事處督察赫爾穆特·沃爾塔特(Helmuth Wohlthat,1893—1982)與英國首相的首席工業顧問霍拉斯·威爾遜(Horace Wilson,1882—1972)接觸,嘗試了解彼此的真實意圖。7月初,當德蘇談判擱淺而英法蘇談判在解決保障波羅的海諸國問題上有所進展時,里賓特洛甫通過私人秘書科爾特,兩次向英方發出信息:如果英國在但澤問題上向德國讓步,並停止英法蘇談判,「在六個月的時間裡德國將出現一種徹底改變了的局面,將會打開一條通向和平與諒解的道路」[17]。7月13日,德國宣傳部新聞司英文組組長邁斯納(Meissner)向英國駐德使館人員透露,稱希特勒正在認真地考慮「在最近期內作出一種重大的和平表示」,要求召開一個德、英、法、意、美、日首腦會議,找出平靜地清除《凡爾賽條約》所剩餘的問題和裁軍問題的途徑。[18]同月17日,沃爾塔特以國際捕鯨會議代表的身份,再次出現在倫敦,並在以後的四天時間裡,分別與威爾遜、英國商務大臣哈德遜、張伯倫的顧問鮑爾等舉行了四次會談。在這一輪秘密談判中,雙方討論了由威爾遜提出的包括政治、軍事和經濟條款在內的「最廣泛協定」——《德英合作綱領》。[19]英方希望通過此類協定,在非關鍵的地方再對德國作出較大讓步,包括歸還原德屬殖民地,「由德方整頓東歐和東南歐財政狀況」,向德國貸款10億英鎊以克服裁軍後的經濟困難,允許德國以和平協商手段取得但澤,以此換取德國放棄在歐洲的進一步擴張。德國侵占波蘭的決心已定,故力圖把擬議中的協定變成阻止英國援助波蘭等第三國的互不侵犯條約。雙方利益和戰略意圖的差異使得第二次慕尼黑會議難以重演。
蘇聯長期以來是納粹德國宣傳上的攻擊對象,然而在慕尼黑會議之後,尤其是1939年,其地位陡然上升,擁有了足以影響希特勒的擴張計劃能否順利推行的資本。如果說英國的態度能夠影響到德國能否再次實現「一次切一片」的如意算盤,那麼,能否中立蘇聯,則牽涉到德國能否在攻打波蘭乃至法國時,避免「兩線作戰」的夢魘了。然而,希特勒並未過早地渲染德蘇之間締約的可能性。長期以來的反共反蘇宣傳,形成了一定的慣性,過急的轉彎會影響納粹政權的內外形象。此外,還有其他的現實考慮。第一,同蘇聯締約將會斷絕與英法兩國達成妥協的可能性,既不能達到孤立波蘭的目的,也會在多邊談判中失去主動權和迴旋餘地。第二,同蘇聯締約將會破壞德日談判,不能達到牽制英法的目的。因此,在慕尼黑會議後的一段時間裡,希特勒並沒有放棄反蘇宣傳。1938年12月,在德國操縱下,一個所謂的烏克蘭國民會議在烏茲霍羅德(Uzhhorod)開會,要求建立一個擁有4500萬人口的「大烏克蘭」。1939年1月30日,希特勒在講話中仍然誣衊蘇聯是一個「惡魔式的幽靈」,是「對世界和平與文化的一種威脅」。[20]在這段時間裡,德蘇兩國之間有過一些接觸,但是談判內容的起點很低,基本上停留在經濟與貿易問題上。
1939年3月,德國開始向蘇聯發出信息,使其不至於誤解德方的意圖。當月中旬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殘存地區,在這一過程中把東端的盧西尼亞給了匈牙利,以此向蘇聯表明不打算東進奪取烏克蘭。同時,納粹報刊一反常態,把反蘇語調降低了一個音階。[21] 1939年4月1日和28日,希特勒先後在威廉港和國會發表演說,都收起了慣常的反共叫囂,把激烈的抨擊火力轉向英國。4月17日,蘇聯方面開始作出反應。蘇聯駐德大使以詢問斯科達兵工廠的訂貨問題為由,前往德國外交部會見德方國務秘書恩斯特·馮·魏茨澤克,兩人的談話從經濟問題入手,逐漸伸向政治問題。蘇聯大使表示:意識形態方面的分歧幾乎沒有影響蘇聯同義大利的關係,也不會成為蘇德關係的絆腳石;對蘇聯來說,不存在不能與德國在正常基礎上相處的理由,而且由此出發,關係會變得越來越好。[22] 5月3日,蘇聯外交人民委員易人,猶太人馬克西姆·馬克西莫維奇·李維諾夫(Максиим МаксиимовичЛитвиинов,1876—1951)離職,由人民委員會主席維亞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維奇·莫洛托夫(Вячеслав Михайлович Молотов,1890—1986)兼任。5月14日,莫洛托夫正式向英法兩國提出建議,催促兩國趕緊下決心締結反侵略同盟。5月20日,他又接見德國大使舒倫堡。後者向蘇方表示:德國政策的主要路線是不能變的,「我們要繼續推行我們的東亞政策」,然而,「這個政策壓根兒不是針對蘇聯的」。莫洛托夫則在談到兩國經濟談判進行得不順利時,表示只有建立起必要的「政治基礎」,才能使經濟合作順利進行。當舒倫堡追問「政治基礎的建立作何解釋」時,莫洛托夫含蓄地說,「這是雙方政府都應該考慮的事」,不作明確表示。[23]
蘇聯的這種態度,使德國擔心「英俄條約談判可能很快就要以某種形式取得滿意的結果」。於是5月26日,里賓特洛甫給舒倫堡發了一封1400字的指示電,要他明確告訴莫洛托夫,德國政府認為「在德國和蘇聯之間並不存在任何對外政策上的實際利害衝突」,「使德國和蘇聯之間的對外政治關係穩定並正常化的時候已經到來」。為了取得蘇聯的信任,德國作出了兩項保證:一、「向烏克蘭擴張的任何企圖是同我們的想法完全不相容的」;二、德波問題「不管將怎樣解決,我們對俄國的利益將給予儘可能多的考慮」。[24]但是蘇聯對此沒有積極響應,結果德蘇談判在6—7月停頓了近兩個月。
7月25日,英法兩國同意和蘇聯舉行軍事談判,而德國實施《白色方案》(Fall Weiss)的時間也日益迫近,德國為了儘快同蘇聯簽訂相關條約,再次主動向蘇聯作出重大讓步。7月26日,德方向蘇聯代辦提交一份兩國合作計劃,並保證在「從波羅的海到黑海和遠東的整個領域內」尊重蘇聯的利益。8月,隨著侵波戰爭的逼近,德國的態度越來越急切。3日,外交部長里賓特洛甫親自給駐蘇大使舒倫堡發出標誌為「機密—特急」的電報,表示如果蘇聯政府願意合作的話,他將隨時準備親自參加談判。14日,里賓特洛甫指示舒倫堡轉告莫洛托夫,戰爭可能很快到來,他準備親自到蘇聯去澄清兩國關係。20日晚,希特勒迫不及待地親自致電史達林,要求允許里賓特洛甫立即訪蘇。
8月23日,莫洛托夫和里賓特洛甫在莫斯科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Deutsch Sowjetische Nichtangriffspakt)。條約共七款,其主要內容為:雙方保證不單獨或聯合其他國家彼此間進行任何武力行動、任何侵略行為或者任何攻擊;如果締約一方成為第三國敵對行為的對象,締約另一方將不給予該第三國任何支持;締約雙方政府今後將彼此保持聯繫,以便對它們共同利益有關的問題交換情報,進行協商;締約雙方都不加入直接或間接旨在反對另一方的國家集團;如果締約雙方間在某種問題上或其他問題上發生分歧或牴觸時,締約雙方應當只通過和平方法友好地交換意見,或者必要時設立調解委員會,以便解決這些爭端或牴觸;條約的有效期為十年,並可自動延長五年。[25]在附加的秘密議定書中,雙方劃分了各自在東歐的勢力範圍。在波羅的海國家(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地區,「立陶宛的北部疆界將成為德國和蘇聯勢力範圍的界限」;在波蘭,「德國和蘇聯的勢力範圍將大體上以那累夫河、維斯瓦河和桑河一線為界;在東南歐方向,蘇聯關心它在比薩拉比亞的利益,德方宣布它在政治上對該地區完全沒有利害關係」。[26]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終結了1939年的大國外交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