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閃擊波蘭
2024-10-09 04:45:32
作者: 鄭寅達,陳暘
1939年8月22日,當蘇聯和德國之間已決定簽訂條約時,希特勒在上薩爾茨堡召開高級軍事會議。他在會上喋喋不休,講話的主要內容是作進攻波蘭前的戰爭動員,同時也涉及對其他國家的政策。他表示,已經建立起來的大德意志國,「在政治上是一個偉大的成就,但在軍事上是令人憂慮的,因為它是通過政治領袖的恐嚇來實現的。現在有必要考驗軍事機器」。他還指出,「由於我們的經濟受到種種限制,我們堅持不了幾年。戈林可以證實這一點。我們沒有別的選擇,我們必須行動」。目前,國際形勢對德國有利,但「所有這些有利的形勢在兩三年後就不會存在了。誰也不知道我還會活多久。因此,最好現在就攤牌」。關於進攻波蘭的理由,他表示:「我將提出發動戰爭的宣傳上的理由,至於這種理由是否可信,這無關緊要。勝利者在事後不會被問起當初說的是不是實話。在發動和進行戰爭時,是非問題無關緊要,緊要的是勝利。」至於進攻波蘭的目標,他表示:「消滅波蘭是最重要的事。目標是消滅有生力量,而不是為了到達一條規定好的界線。即使西線爆發戰爭,消滅波蘭仍然是首要目標。……戰爭目標不是為了到達一條規定好的界線,而是要從肉體上消滅敵人。我已命令,暫時只在東方準備好裹屍布,毫不留情地無需憐憫地將波蘭血統的以及說波蘭語的男人、婦女和小孩統統打發到地獄裡去。我們只要獲得我們所需要的生存空間。……消滅波蘭人,使德國人移居波蘭。」至於大國的干涉,希特勒認為,「儘管英國和法國都對波蘭負有義務,但這兩個國家都沒有能力履行義務。……我在慕尼黑已經領教過達拉第和張伯倫這些可憐的小蛆蟲。他們太懦弱,不敢發動進攻。他們採取的行動將不會超出封鎖的範圍」,「事實上,英國也不可能援助波蘭」。希特勒在會上還談到了蘇聯:「我逐漸改變了對俄國的態度。我們借貿易協定轉入了政治會談,建議締結一項互不侵犯條約。接著,俄國提出了一項全面建議。四天以前,我採取了一項特別措施,結果俄國在昨天答覆說,它準備簽訂條約。同史達林建立了個人的接觸。」他還從戰略格局的高度談到史達林:「1938年秋天起,自從我認識到日本不會無條件地同我們站在一起,而墨索里尼一直處於頭腦簡單的國王和背叛的流氓王儲的威脅下,我已決心同史達林合作。世界上基本上只有三個偉大的政治家,史達林、我和墨索里尼。最弱者墨索里尼既不能衝破王權,也不能制服教權。只有史達林和我能預見未來。幾個星期後,我將在共同的德俄邊界上與史達林握手,並同他一起重新安排世界。」然而,很快他又談到不久將要消滅蘇聯:「我對波蘭採取的行動當然也適用於俄國。在史達林死後——他是一個患有重病的人——我們再摧毀蘇聯,從而實現德國的全球統治。」[27]
希特勒曾預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會像一顆炸彈一樣引起人們的震動,尤其能震懾住英國不再援助波蘭。不料,英國政府在條約公布後,反而決定遵守對波蘭的義務,並於8月25日將英波臨時互助協定升格,正式締結了《英波互助協定》(Britisch polnischer Milit?rpakt)。希特勒立即叫停原定在8月26日進攻波蘭的命令,再次嘗試用私人秘密外交的辦法阻止英國參戰。他通過戈林啟用了瑞典人比爾格·達勒魯斯(Birger Dahlerus,1891—1957),讓他在德英兩國之間穿梭奔波。達勒魯斯很盡責地飛行於柏林與倫敦之間:8月25日飛往倫敦; 26日返回柏林; 27日一天內往返於倫敦和柏林,30日再次一天內往返於倫敦和柏林。在柏林,他主要與戈林交談,有時也見希特勒;在倫敦,他同張伯倫和哈利法克斯交談。英方表示,如果希特勒答應和平行事,他們願意安排德國和波蘭直接談判。德方的答覆是,倘若能在但澤問題上如願以償,就不會發生戰爭。但波方吸取了捷克斯洛伐克事件的教訓,既不願意在但澤問題上作出讓步,也拒絕派代表到柏林去遭受折磨。
隨著9月1日這個時間節點的臨近,希特勒再次採取主動,以阻止英國參戰。8月29日晚上7∶15,希特勒約見英國大使內維爾·漢德遜,正式提出德方的建議:要求波蘭政府派出全權代表於翌日到達柏林,他將同波方直接談判。[28]波方繼續拒絕。希特勒為了欺騙輿論並中立英國政府,臨時拼湊了一份德方對德波談判的條件,要求:立即歸還但澤,在波蘭走廊地區舉行公民投票。[29] 8月30日深夜,當英國大使漢德遜把波蘭政府不願派代表前來的消息告訴里賓特洛甫時,後者宣讀了德方的條件,但藉口手中的文件是草稿,拒絕交付。與此同時,戈林也通過達勒魯斯,先後用口頭表述和書面文件的形式,把德方的條件告訴英方。英國政府認為德方的建議比較合理,可以在此基礎上談判,遂強壓波蘭政府派出代表前去接洽。8月31日下午1時,波蘭駐德大使約瑟夫·利普斯基(Josef Lipski,1894—1958)受命打電話求見里賓特洛甫,一時搞得德方頗為緊張,因為20分鐘前,希特勒已經正式決定第二天入侵波蘭。下午3時,魏茨澤克打電話詢問利普斯基,是否作為全權代表的身份前來,後者的回答是:「不,以大使的資格。」德方人士立即鬆了一口氣。下午4時,希特勒正式發布《第1號作戰指令(波蘭和西方列強)》。傍晚6∶30,利普斯基見到了里賓特洛甫,但德方以對方不是全權代表為由,虛與委蛇。[30]
入侵波蘭是德國「閃擊戰」打法的首次大規模應用。根據德軍最高統帥部的計劃,德方進攻部隊分成北路集團軍群和南路集團軍群兩大系列。北路集團軍群由費多爾·馮·博克上將指揮,下轄第三集團軍和第四集團軍,共21個師又2個旅,分別部署在東普魯士和波蘭走廊以西的波莫瑞地區。進攻時將由阿爾貝特·凱塞林(Albert Kesselring,1885—1960)將軍指揮的第一航空隊擔任配合。南路集團軍群由格特·馮·龍德施泰德(Gerd von Rundstedt,舊譯「倫斯德」,1875—1953)上將指揮,下轄第八、第十和第十四集團軍,共36個師,部署在德波邊界的中部和南部,即西里西亞和原捷克斯洛伐克地區。進攻時將由勒爾將軍指揮的第四航空隊擔任配合。德軍的戰略企圖是利用快速兵團和優勢航空兵,通過突然襲擊,首先分割與圍殲維斯瓦河以西和華沙以北的波軍主力,爾後從南北兩個方向展開進攻,殲滅波軍殘部,占領華沙和西部波蘭。
在《第1號作戰指令(波蘭和西方列強)》中,由於對波蘭的軍事行動計劃已經由《白色方案》作了具體安排,所以僅規定發動進攻的時間為1939年9月1日4∶45。[31]命令的主要內容為告誡其他部隊必須對西方國家的軍隊保持謹慎態度。命令規定,沒有希特勒的明確同意,「不得在陸地上的任何一個地點越過德國西部邊界。這也同樣適用於海洋上的一切戰爭的或可解釋為戰爭的行動。空軍的防禦措施,目前僅局限於無條件地阻攔敵人對德國邊境進行空襲」。「如果英國和法國對德國開戰,武裝部隊西線部隊的任務是,在儘可能保存實力的情況下,為勝利結束對波作戰創造前提條件。在此任務範圍內,應儘可能地消耗敵人的武裝力量和敵人的軍事經濟資源。無論在何種情況下,只有我才有權下達開始進攻的命令。」[32]
波方的應戰指導思想有其獨特性。它認為,既然有法英兩國在西面牽制德國,德軍就不可能調集全部主力部隊到東線,因此東調攻波的兵力不會超過20—30個師。既然如此,其作戰計劃就是,戰爭開始後在國境線和但澤走廊等處進行防禦作戰,阻止德軍前進,以保障主力部隊的動員、集中和展開。然後,波軍將擊敗入侵的德國軍隊,並在有利條件下轉入反攻。據此,波方把大約1/3的軍隊部署在波蘭走廊一帶,另1/3弱的軍隊作為戰略預備隊聚集在羅茲(Lódz)與華沙之間的中央軸線以北,其餘部隊平均分布在邊境沿線。為了日後實施快速反擊,前線部隊都配置在離邊境線很近的地方。這樣做不利於應對「閃擊戰」的打法。
德國在發動全面進攻前,為了欺騙世界輿論,製造了格萊維茨事件(überfall auf den Sender Gleiwitz)。8月31日夜晚,一批身穿波蘭軍服的黨衛隊員按預定的「罐裝食品」(Konserve)計劃,襲擊緊靠波蘭邊境的德國城市格萊維茨(Gleiwitz),占領該城的電台,用波蘭語辱罵德國,隨後丟下幾具身穿波蘭軍服的德國囚犯屍體。接著,德國所有電台都播放了「德國遭到波蘭突然襲擊」的消息。
9月1日凌晨5時許,德國航空兵首先出動,越過邊境,對波蘭的相關目標實施轟炸。波蘭的21個機場遭襲,大部分飛機被摧毀。不少戰略中心、交通樞紐和指揮機構遭到重創。6時許,地面部隊紛紛出動,坦克和摩托化部隊在航空兵的支援下,迅速突破波軍防線,向縱深推進。北路集團軍群的第三集團軍從東普魯士的側翼陣地向南插入,第四集團軍從德波邊境向東推進,越過波蘭走廊與前者會合。南路集團軍群配備更多的兵力和裝甲力量,其下轄的第八集團軍向波蘭大工業中心羅茲推進,一面協同圍困波茲南的波軍,同時掩護第十集團軍的側翼。第十集團軍是南路集團軍群的主力部隊,擁有其中大部分的裝甲力量。其進攻的總方向是華沙,同時承擔合圍波方戰略預備隊的重任。第十四集團軍從德波邊境的最南端出發,大致沿著原德捷邊境向東推進。在進攻過程中,德國的廣播電台假冒成波蘭廣播電台,散布虛假消息,造成波方軍民的信息混亂,滋長沮喪情緒。
德波戰爭爆發後,英法兩國於9月1日當天先後發出照會,要求德國停止對波蘭的進攻,撤出一切軍隊,否則兩國將「毫不猶豫地履行對波蘭所承擔的義務」。不久,英國駐德大使向德國政府解釋說,英國的照會不是最後通牒,只具有警告性質。法國政府則希望通過墨索里尼規勸希特勒停止戰爭行動。希特勒對這些都置若罔聞,德國軍隊仍然按照計劃向波蘭腹地快速推進。9月3日中午,英國政府對德宣戰。英國海軍部也於中午11∶17下達了開始採取敵對行動的命令。當晚,法國政府宣布履行對波蘭承擔的義務。以後,英國的殖民地印度及自治領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聯邦、加拿大也先後對德宣戰。
英法向德國宣戰後,希特勒於9月3日當天發布《第2號作戰指令(與英國和法國對峙)》。命令強調,德國的目標,「仍是快速而勝利地結束對波作戰行動」,因此不從東線向西線調兵,如果法方首先在西線挑起戰端,「抽調尚可動用的兵力加強西線陸軍一事,由陸軍總司令決定」。命令要求陸海空三軍不能主動向英法軍隊開戰,除了空軍「對軍港中和公海(包括海峽)上的英國海軍力量及其確鑿無疑的運兵船隻,可實施攻擊行動」,但其前提條件必須是「英國對同類目標採取了相應的空中攻擊措施,並出現了特別有利的成功機會」。命令還規定德國「整個經濟應轉入戰時軌道」,並將「一部分黨衛隊常備預備役部隊進行動員並將其編入陸軍」。[33]
由於實施了突然襲擊,德軍進攻部隊的進展很順利。到9月3日英法宣戰時,北路第四集團軍已經切斷了波蘭走廊,攻至維斯瓦河(Wis?a)下游,第三集團軍則逼近納雷夫河(Narew),南路第十集團軍開始強渡瓦爾塔河(Warta),第十四集團軍從兩翼攻向克拉科夫(Kraków),迫使波蘭守軍棄城後撤。到9月7日,北路集團軍群已經占領波蘭走廊,渡過維斯瓦河,從北面直接威脅華沙;南路集團軍群也突破了波蘭西部防禦的整個縱深地帶,前出到維斯瓦河和華沙。波蘭政府於6日遷往盧布林(Lublin),7日,波軍總參謀部轉移到布列斯特(Brzes'c' )。
德軍在初次實施閃擊戰戰術時,曾受到傳統勢力和傳統打法的制約。現場指揮員往往不願意讓先頭機動部隊前進得太快,以免離開步兵大部隊太遠。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閃擊戰的效果。然而,隨著波方抵抗能力的降低,德方各級軍官的膽量和信心也隨之提高。從9月8日起,德軍開始實施新的戰役,意在合圍維斯瓦河以西的波軍,並攻占波蘭東部和華沙。在這一階段的戰事中,波軍各支力量向不同的方向運動,捲起的塵土模糊了空中的視野,使德軍偵察機無法看清真相。由此,德軍最高統帥部誤認為北部的波軍大部已經向東越過了維斯瓦河,因此差點作出錯誤決斷。但龍德施泰德表示異議,他確信大部分波軍仍在維斯瓦河以西。經過一番爭論,他的意見占了上風。於是第十集團軍掉頭,沿著維斯瓦河西岸北上,切斷了波軍主力的退路和補給線。9月14日,南路集團軍群在維斯瓦河以西合圍了從波茲南(Poznań)、波蘭走廊和羅茲地區撤退的波軍,占領了波蘭中部地區,對華沙實行了半包圍。此前兩天,第十四集團軍打到了利沃夫(Lwów),然後轉而北上,與沿著西布格河(Bug)南下的第三集團軍相向而行。16日,兩支部隊在布列斯特以南會師,對半個波蘭實施了大包圍。這時,德軍進攻部隊因縱深推進而感到極度疲勞,同時燃料也開始短缺,但波蘭方面的指揮系統已經失靈,整體陷入癱瘓。
德軍合圍華沙後,於9月17日限令華沙當局於12小時內投降。當天,波蘭政府從盧布林逃往羅馬尼亞,以後又在巴黎和倫敦組織流亡政府。但守軍和居民拒絕投降,展開了華沙保衛戰。德軍第八集團軍在付出巨大代價後,於9月27日攻占華沙。至9月底,各地被圍波軍陸續被殲。9月17日,蘇聯以波蘭國家已經不復存在及保護波蘭境內的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為由,出兵進占了波蘭東部。
在侵波戰爭中,德軍共陣亡1.06萬人,負傷3.03萬人,失蹤3400人;而波軍陣亡6.63萬人,負傷13.37萬人,被俘近42萬人。[34]
在西線,德方事先已經在通向齊格菲防線的路上埋下了很多地雷,但實際上並未派上用處。法方的基本打算是,德波戰爭爆發後,法方將在西線作適度進攻,迫使德軍從東線撤出軍隊以支援西線,減輕波蘭的壓力。法國對德宣戰後,直到9月9日,法軍第四集團軍的部隊才開始對薩爾布呂肯地區發動有限的進攻,突入齊格菲防線8—10公里。到9月12日,進攻即停止。
隨著波蘭基本戰敗,原先設想的戰略格局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法英方面也轉而開始制訂新的作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