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閃擊西歐
2024-10-09 04:45:36
作者: 鄭寅達,陳暘
西向打敗法國和英國是希特勒侵占歐洲大陸計劃中的重要環節,因此,當波蘭戰役還在火熱進行時,1939年9月9日,德國就準備從東線向西線調兵。是日,希特勒發布《第3號作戰指令(從波蘭向西線調兵)》,在強調「應繼續以強大兵力同波蘭陸、空軍作戰,直至波蘭不再能建立綿亘的防線來牽制德軍的兵力為止」的同時,提出「如果認為東線陸軍和空中攻擊部隊的部分兵力對於完成這種任務和保衛已占領地區來說已不再需要,那麼可將它們調往西線。在波蘭空軍的作用不斷被削弱的情況下,除迄今已採取的措施外,還可進一步抽調防空兵力去對付我們的西方對手」。[35]到9月25日波蘭戰事已基本定局時,德軍《第4號作戰指令(繼續進行戰爭)》對西線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規定「必須保障在西線隨時都能進行一場進攻性戰爭」[36]。
波蘭戰事基本結束後,10月9日,希特勒把進攻西線的問題正面提了出來。在當天發布的《第6號作戰指令(西線的進攻準備)》中,他提出,「如果在最近能斷定英國和在其領導下的法國不願結束戰爭,那麼我決心不久即採取主動的和進攻性的行動」。在解釋為何要把時間定得如此急促時,他提出,「較長時間的等待,不僅會導致比利時的,也許還有荷蘭的中立態度偏向西方列強,而且會使我們敵人的軍事力量不斷得到增強,使中立國家對德國的最終勝利失去信心。另外,也無助於促使義大利作為軍事盟國站在我們一邊」。由此,他下達命令:(1)在西線的北翼,必須做好通過盧森堡—比利時和荷蘭的領土實施進攻作戰的準備。此次進攻,規模要儘可能大,並要儘早實施。(2)此次進攻作戰的目的是,儘可能多地占領荷蘭、比利時和法國北部的領土,以此作為對英國進行極有成功希望的空中戰爭和海上戰爭的基地,作為至關重要的魯爾地區的廣闊的前方保障地帶。(3)進攻的時間,取決於裝甲部隊和摩托化部隊的戰鬥準備以及屆時出現的和預報的天氣情況。戰鬥準備工作必須竭盡全力加速進行。[37]當天,希特勒下令陸軍總司令部制訂進攻西線的作戰計劃。在9天後發布的補充性命令《第7號作戰指令(西線的作戰行動)》中,希特勒又提出「在出現了必須阻止法國—英國軍隊向比利時開進的情況時,陸軍可以進入盧森堡的領土」[38]。進攻西線的時間節點定在1939年11月12日。[39]
不少德軍將領對希特勒的決定感到驚訝。自希特勒在「霍斯巴赫會議」上公布其擴張計劃以來,不少知情者就擔心英法兩國會出面干預德國的冒險舉動,從而導致德國遭遇更大的災難,儘管從奧地利到捷克斯洛伐克,再到波蘭,希特勒的賭博多次獲勝,然而現在要主動地向法英等國發起進攻,他們還是認為太過冒險。他們擔憂,德國陸軍還沒有足夠的力量可以擊敗西歐軍隊,德國好不容易組織起來的98個師比對方的軍隊總數少得多,其中36個師裝備很差,幾乎沒有受過訓練。他們還擔心德國的行為會擴展成另一次世界大戰,由此導致德國滅亡。[40]然而面對希特勒的強硬態度,他們非但無力採取實際行動阻止這一進程,反而被迫根據希特勒的要求,於1939年10月19日制訂出《黃色方案》(Fal Gelb)。納粹德國最早的對西方國家作戰計劃是1937年6月制訂的《紅色方案》。由於當時德國的主要侵略目標是捷克斯洛伐克,所以《紅色方案》是一個防守型的計劃。《黃色方案》儘管是進攻型的計劃,但有《史利芬計劃》在前,被不少人視作抄襲之物。該方案把進攻重點放在德軍進攻部隊的右翼(由B集團軍群承擔),目標是向根特(Gent)方向實施包圍運動,可能時切斷英軍與法軍的聯繫,最後摧毀荷、比、法、英的軍隊,並在海峽沿岸和北海之濱取得對英進行海空作戰的基地。10月29日,希特勒批准並下達了該方案,但因天氣狀況不理想和高級將領們的畏難情緒,進攻日期多次延期(一說共延期29次)。
1939年11月23日,希特勒把高級將領們召到總理府開會,試圖為他們打氣鼓勁並強令他們服從。希特勒從歷史談起,強調正是他的堅持不懈,使納粹運動取得勝利,才有了德國武裝部隊的今天。從世界歷史發展進程來看,西方國家一直在破壞德國的崛起。他指出,此時德國已經在歐洲贏得了優勢地位,但是如果不繼續向西方國家發動進攻,這種優勢地位就難以長期保持。他提出的理由包括:《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把蘇聯與德國拴在一起,但是,這個條約只有在它仍然有用時才需保持有效;在義大利,對德國唯一有利的因素是墨索里尼本人,德國只有在西線取得勝利才能使墨索里尼站在德國一方參戰,如果墨索里尼突然去世,「將使形勢不利於德國」;英國軍隊的活動日益頻繁,一旦英法聯軍占領荷蘭和比利時,德國的薄弱部位魯爾區就會處在嚴重的危險之中。因此,希特勒表示,他已經定下一個大膽而果斷的決心:有利時機一出現,即進攻法國和英國,並將兩國一併摧毀,「這一決心只有弗里德里希大王(Friedrich II,der Gro?e,1712—1786)在第二次和第三次西里西亞戰爭之前定下的決心可以與之媲美」。他在結束講話前,呼籲人們樹立百折不撓的信心,「如果我們經過這場苦戰成為勝利者——我們也一定會是勝利者!——那麼,這一天和這個時代將會載入我國人民的史冊。至於我個人,不成功便成仁,誓與民族共存亡。不許向外國投降!不許在國內發生革命!」[41]當晚6時,希特勒單獨召見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和陸軍總參謀長哈爾德,責備他們對他下令實施的進攻態度猶豫。勃勞希契當場遞交辭呈,但遭到希特勒拒絕,後者要求他必須像其他人一樣恪盡職責,並繼續擔任陸軍總司令。[42]
對於陸軍總司令部提交的《黃色方案》,希特勒並不滿意。10月25日,他同陸軍總司令部成員及各集團軍群司令官和集團軍司令官一起會商,討論該方案。在討論過程中,希特勒突然轉向勃勞希契,詢問是否可以將主攻方向僅放在馬斯河(Maas)以南(也許同時對列日[Liège]實施一次助攻),並穿過阿登(Ardenne)森林,先向西、爾後向西北方向進軍,以便從南面包圍比利時要塞,切斷並消滅敵人已投入到那裡的全部兵力。但希特勒本人又立即表示了對這個建議的懷疑,反問道:「我們能成功地穿過阿登森林嗎?」[43]最高統帥部作戰局局長阿爾弗雷德·約德爾和陸軍總司令部成員都反對這個建議,主要理由是難以預見對手的作戰意圖。如果德國發動進攻後,法英軍隊仍然留在法國與比利時西北邊界的陣地內不動,不進入比利時,那麼,建議中的進攻楔子就會直接插入敵人重點防禦陣地,形成釘子打在石頭上的結局。於是希特勒否決了自己的提議,開始重新考慮新的作戰計劃,但他總是希望把主攻方向放在列日以南。11月初,他命令一支由2個裝甲師和2/3個機械化師組成的裝甲部隊部署在色當(Sedan)對面的A集團軍群的地段內。同月20日,他再次下令派遣一些部隊去支援這支裝甲部隊。
1940年新年假期結束後,希特勒於1月10日下達命令,定於當月17日在西線發起進攻。不料當天就發生了進攻計劃泄密事件。一名上校軍官作為第二航空隊的聯絡官,隨身帶著進攻西歐的整個作戰計劃,從明斯特(Münster)飛往科隆(K?ln),去與空軍討論計劃的若干實施細節。冰凍雪封的萊茵河上空被雲層遮蔽,淡淡的霧氣越來越濃,逐漸形成了厚厚的霧團,從飛機里往下看,只見白茫茫的一片。飛機迷失方向,進入比利時上空,只得被迫降落。他試圖把文件焚毀,但未成功,文件被比利時士兵繳獲。[44]
早在1939年10月,當陸軍當局制訂的《黃色方案》剛剛問世時,A集團軍群參謀長埃里希·馮·曼施坦因(Erich von Manstein,1887—1973)中將就提出不同想法。他認為,當時的形勢要求制訂這樣一份作戰計劃,它既能壓垮敵人,又能使戰爭的結局有利於德國。他要求進攻必須尋求迫使敵人在地面決戰,這可以分兩個步驟進行。第一步,德國應在那慕爾(Namur)以南展開主力,以便突破索姆河(Somme)防線,切斷並消滅敵人投入到比利時的所有部隊。實施這次作戰行動的一個必要條件是,南翼必須通過進攻得到掩護。第二步,德軍應轉向南方,並通過包圍奪取勝利。他設想敵人會認為德軍將再次採用《史利芬計劃》,因而會儘可能向東集中強大的兵力,以對付德軍在那裡的進攻,並能夠對德軍進攻部隊的南翼實施反攻,以攻擊德軍的整個正面。因此,他建議從一開始就把攻擊的重點放在A集團軍群方面。該集團軍群應按照如下方式來進行作戰:一個集團軍以步兵師在迪南特(Dinant)和富梅之間大致向西進攻,其目標是在B集團軍群裝甲和機械化部隊的協同下,切斷並消滅向比利時前進的敵軍。同時,另一個集團軍則渡過馬斯河,爾後在色當兩側轉向西南方向,以便擊潰敵人很可能部署在那裡的進攻部隊,從而為最後的決戰創造條件。曼施坦因認為,如果要想對正在調往比利時南部的敵軍取得初步勝利,只有兩個機動軍的兵力太少了。他贊成毛奇的觀點,即認為作戰計劃只應考慮到與敵軍主力進行第一次戰鬥為止。所以他建議,未來將使用多少機動部隊應根據敵人的反應而定。一旦消除了敵軍向側翼進攻的危險,所有可動用的兵力均應轉向北方,以協助消滅在那裡被圍的敵軍。然而令人感到費解的是,在他提交的計劃中,卻規定各裝甲師的主力應放在B集團軍群內。[45]曼施坦因曾經先後提交過六份相關備忘錄,然而陸軍總司令部雖然討論了這些想法,卻不願意採納,也沒有如曼施坦因所希望的那樣,把計劃呈送給希特勒。曼施坦因也因此「升」任步兵軍軍長。
1940年1月《黃色方案》泄密後,希特勒的副官長魯道夫·施蒙特(Rudolf Schmundt,1896—1944)上校造訪A集團軍群司令部,從參謀們口中得知此事,回去後向希特勒作了匯報。1940年2月中旬,希特勒在柏林召見曼施坦因,後者詳細闡述了自己的建議[46],希特勒當即感到十分滿意。2月24日,由陸軍總司令部具體制訂的新計劃問世,西線作戰的代號也隨之改為「鐮割」(Sichelschnitt)。新計劃將進攻主力放在進攻部隊的南翼,基本作戰思想是通過暴露南翼來摧毀敵人在列日至色當之間的防線。為達此目的,A集團軍群將使用強大的機械化和裝甲部隊,從南面進攻,切斷敵人投入到比利時的所有兵力,爾後與B集團軍群協同消滅這些部隊。B集團軍群的任務是迅速占領荷蘭,一方面牽制比利時境內的敵軍,另一方面阻止英國利用荷蘭的領土。
在一再推遲發動入侵西歐戰事的過程中,出現了進占北歐國家的機會和戰略需求,希特勒立即臨時改變計劃,向丹麥和挪威發起進攻。原來,蘇聯和芬蘭之間爆發戰爭後,英法兩國向芬蘭提供貸款和贈款,運送飛機和軍火,並在國內設立募兵站,計劃向芬蘭派遣志願軍。此舉的目標是雙重的,既希望把戰火引向蘇聯,不讓它占據隔岸觀火之利,也打算借運兵之機占領挪威的納爾維克港(Narvik),切斷德國的鐵礦石運輸線,[47]進而占領瑞典鐵礦區和全部挪威,徹底切斷德國的鐵礦石供應,並從北翼威脅德國。希特勒看出英法兩國的意圖後,於3月1日簽發《關於「威悉河演習方案」的指令》,決定搶先占領丹麥和挪威。指令提出,此舉的目的,是「防止英國入侵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和波羅的海,保護我們在瑞典的礦石基地,擴大海軍和空軍進攻英國的出發地區」。同時,「鑑於同北方國家相比我們在軍事、政治上所處的優勢地位,用於遂行『威悉河演習方案』的兵力,應儘可能少。數量上的弱點,應以果敢行動和出奇制勝來彌補」。指令還規定,「越過丹麥國界和在挪威登陸,必須同時進行。必須盡最大努力儘快為此做好準備。如果敵人搶先對挪威採取行動,必須能將己方的反措施立即付諸實施」。[48]
德軍動用的兵力為7個步兵師、1個摩托化旅、若干個獨立坦克營和摩托化營,共14萬人。其中2個師和1個旅用於進攻丹麥,其餘用於挪威。1940年4月9日凌晨4∶20,德國政府以防止英法入侵為由,向丹麥政府遞交最後通牒,要求丹麥立即接受「德國的保護」,限定在1小時內答覆。5∶15,德軍開始侵入丹麥領土,在首都哥本哈根(K?benhavn)和各戰略要地投下空降部隊,一支裝甲部隊越過邊境進入日德蘭半島(Jütland),登陸部隊在主要港口登陸,這些行動僅遭到零星的抵抗。6時,丹麥內閣舉行會議,經過激烈爭論後接受了德國的最後通牒。國王命令全國軍民停止抵抗,宣布投降。這樣,德國只用了4個小時便占領了丹麥。
當天凌晨5∶20,德國政府又以同樣的理由,向挪威政府遞交一份內容幾乎完全相同的最後通牒。5∶52,挪威政府答覆說:「我們決不自動屈服,戰鬥已在進行。」幾天前已進入挪威海域的德國軍艦在空降兵配合下,向奧斯陸(Oslo)、克里斯蒂安松(Kristiansund)、斯塔萬格(Stavanger)、特隆赫姆(Trondheim)和納爾維克(Narvik)北部實施登陸。以挪威前國防部長維德孔·吉斯林(Vidkun Quisling,1887—1945)為首的第五縱隊在國內積極配合。到日暮時,德軍已經占領了首都奧斯陸。其餘各主要港口也先後被德軍占領。接著,德軍全線向內陸發起攻勢。挪威國王拒絕投降,帶領政府官員向北方轉移,並命令全國繼續抵抗。英法軍隊直到14日和16日才開始在北部納爾維克和中部納姆索斯(Namsos)登陸,在中部登陸的部隊於19日向特隆赫姆發起進攻,但因未掌握制空權而失敗,最終從原登陸點撤退。在北部登陸的英法聯軍曾於5月28日攻占納爾維克。但由於英法軍隊已在西歐戰場遭到慘敗,便於6月8日從挪威撤出。6月10日,德軍占領挪威全境,由吉斯林出面組成傀儡政府。
5月10日,一再推遲的西歐攻勢打響了。德軍將動用的兵力分成三個集團軍群部署。B集團軍群由博克指揮,下轄第六集團軍和第十八集團軍,共28個師,內含3個坦克師和1個摩托化師,由第二航空隊支援,集結在戰線北翼荷比國境線到亞琛地區。其任務是突破德荷邊境上的防線,占領荷蘭全境和比利時北部,然後作為德軍的右翼向法國推進。A集團軍群擔任主攻,由龍德施泰德指揮,下轄第四集團軍、第十二集團軍和第十六集團軍,共44個師,內含7個坦克師和3個摩托化師,由第三航空隊支援,配置在亞琛到摩澤爾河(Mosel)一線。其任務是經由盧森堡和比利時的阿登地區,向聖康坦(Saint Quentin)、阿布維爾(Abbeville)和英吉利海峽沿岸總方向實施突擊,割裂在法國北部和比利時境內的英法軍隊。C集團軍群由威廉·里特爾·馮·勒布(Wilhelm Ritter von Leeb,1876—1956)指揮,下轄第一集團軍和第七集團軍,共17個師,內含1個摩托化師,配置在馬奇諾防線正面。其任務是進行佯動,牽制馬奇諾防線上的法軍。
1939年9月上旬,英國開始派遣第一批部隊到法國北部,到月底,在法英軍達到16萬人。以後繼續增加,1940年4月底達到約40萬人。英法總參謀部根據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和比利時中部地勢平坦的地理條件,認為德軍入侵部隊的主攻方面必然定在比利時中部地區。在1939年9月擬訂的E作戰計劃和同年11月中旬重新制訂的D作戰計劃中,英法統帥部都把防禦重點放在比利時與荷蘭境內。根據D作戰計劃規定,法軍94個師和英軍9個師編成3個集團軍群。第一集團軍群共51個師,配置在法比邊境和法國北部各省,一旦德軍入侵比利時與荷蘭,其主力即向比荷境內機動,與比荷兩軍的32個師協同作戰,守住代爾河一線。第二集團軍群共25個師,配置在從盧森堡到瑞士的馬奇諾防線上。第三集團軍群共18個師,配置在瑞士邊境的馬奇諾防線上。1940年1月比利時繳獲了德國《黃色方案》後,立即把文件轉送給英法政府,然而兩國政府的軍事顧問都認為文件泄密事件是一個騙局。同盟國最高統帥部既不改變D作戰計劃,也不採取任何預防措施以應對德方可能會採取的諸如改變計劃等行動。[49]
1940年5月10日凌晨,德國向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三國同時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三國不抵抗前來保證它們「中立」的德軍,否則將被「一切可能手段」粉碎。與此同時,德軍出動3000多架飛機襲擊荷、比及法國北部的72個機場,一舉摧毀幾百架飛機。德軍B集團軍群的地面部隊在空降兵的配合下,向荷蘭和比利時北部展開進攻。英法軍隊按照D計劃規定進入比利時境內,企圖用重兵守住從安特衛普(Antwerpen)經勒芬(Leüven)、那慕爾沿馬斯河往南的一道防線。這樣恰好中了《鐮割方案》的調虎離山計。
荷蘭在德軍攻擊下很快陷入混亂和驚恐,5月13日,女王及大臣見敗局已定,便乘坐英國軍艦逃往倫敦。14日德軍攻占要塞鹿特丹(Rotterdam),15日荷蘭政府的代表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比利時軍隊在英法聯軍的配合下,從5月12日起頑強地守住了預定的前進防線。但是,當英法軍隊意識到德軍的主攻點是在色當時,就從16日起撤離比利時,向色當方向反攻。5月17日,德軍占領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Bruxelles)。
德軍A集團軍群於5月10日向盧森堡和比利時的阿登地區實施主要突擊。只有30萬人口的盧森堡不戰而降。阿登地區峰巒峻峭,森林密布,一直被認為是現代機械化部隊無法通過的地區。德軍裝甲兵團以海因茨·古德里安指揮的第19裝甲軍為先導,以長蛇式隊形沿著崎嶇難行的山路蜿蜒前進。由於法軍只派了少量二流部隊駐守在附近,制空權又掌握在德軍手裡,德軍裝甲部隊只遇到輕微的抵抗。5月12日傍晚,古德里安裝甲軍攻占了色當。翌日下午,該軍先頭部隊開始強渡馬斯河。同日埃爾溫·隆美爾(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1891—1944)所屬的一個師也在稍北處渡過了馬斯河。5月14日,古德里安裝甲軍在馬斯河西岸建立灘頭陣地,準備同北翼部隊合作,直插英吉利海峽。
德軍占領色當後,英法聯軍感到局勢嚴重,英國增派了10個航空大隊,法國調集裝甲部隊,向色當反攻。但是由於戰術陳舊,又喪失了制空權,結果未能成功。法國政府開始考慮撤離巴黎。
德軍主攻部隊從馬斯河西岸出發,以每晝夜20—40公里的速度向西挺進。但隨著前鋒部隊的快速突進,德軍南翼的防突擊能力也越來越差。據陸軍總參謀長哈爾德回憶,在5月17日中午舉行的最高統帥部情況分析會上,「元首極度的神經質。他不相信自己的成功,他害怕冒險,他真希望我們現在就停下來,他的藉口是擔心左翼」[50]。會後,他還親自前往A集團軍群司令部了解情況,進攻部隊也因此而稍作停頓。然而從總體上說,主攻部隊進展很順利,19日到達貝隆(Belons),21日抵達英吉利海峽沿岸,從正面分割了英法聯軍。法軍總司令莫里斯·甘末林(Maurice Gamelin,1872—1958)曾於5月19日早晨命令比利時境內的英法軍隊向南突擊,準備衝過兵力單薄的德國裝甲部隊防線,向南突圍,並切斷德軍先頭部隊與後續部隊的聯繫,但當天甘末林的職務被馬克西姆·魏剛(Maxime Weygand,1867—1965)接替,其命令也被取消。等到22日魏剛下達同樣的命令時,英法軍隊已經無力向南突圍了。
德國A集團軍群的前鋒部隊到達英吉利海峽沿岸後,立即沿海岸北上,直撲布洛涅(Boulogne)和加來(Calais)。英法聯軍約40個師受德軍的三面擠壓,被包圍在敦刻爾克(Dunkerque)至比利時沿岸一塊三角地帶里,一旦敦刻爾克港失陷,英法軍隊的逃生之路將被完全切斷。5月24日,希特勒和A集團軍群指揮官龍德施泰德下令逼近敦刻爾克的A集團軍群先頭部隊暫緩前進。[51]英法聯軍趁著這個間歇時機,修築了防禦工事,加強了防禦。當5月26日希特勒撤銷上述軍令時,英國海軍已於同日開始執行從敦刻爾克撤退的「發電機計劃」(generator operation)。關於發生此次停頓的原因,目前還很難作出精準的解釋。希特勒是否對英國「手下留情」,為緊隨其後的追英媾和提供條件,以便迅速反身東向?這一猜想是合理的,但至今沒有得到文字資料的印證。從軍事的角度看,隨著德軍A集團軍群先頭部隊的快速前進,它將同B集團軍群發生接觸。為了避免摩擦並提高效率,把會師區交給某一方統一指揮,也有其合理性。哈爾德在日記中寫道:「(陸軍)總司令讓B集團軍群去完成包圍戰的最後作戰行動的決定,將會由於B集團軍群司令及其參謀人員的性格而帶來很多困難……總司令堅持採取這個決定,在我看來,是一種規避責任的行為。他堅持說,要麼他自己從不同側面去協調向被圍敵軍進攻的兩支部隊,要麼他就將它們都交給馮·博克指揮。在我看來,前一種方法更為自然也更有魄力,但是他卻又充滿疑慮。他似乎非常急於推脫責任。當然他如這樣做,也就失去了成功的榮譽。」[52]對於勃勞希契的這一決定,博克很歡迎,而龍德施泰德卻滿心不情願。另外,戈林作為空軍總司令,也希望讓空軍在這場戰事中留下輝煌業績,認為這場戰事「將決定德意志民族在今後一千年中的命運」。然而他說服希特勒的理由,卻是嚇唬後者,稱如果不是由空軍而是由陸軍來完成殲滅英國軍隊的重任,那麼他——元首希特勒就可能因陸軍將領們功勞過大而失去威望。[53]
在敦刻爾克撤退中,英國動用了幾乎所有的運輸船隻,大至巡洋艦小至木帆船,共撤出約33.8萬人。儘管損失了大量的武器和輜重,但保存了有生力量,其中絕大部分成為日後反攻歐陸的骨幹力量。
5月24日,希特勒發布《第13號指令(在法國的作戰指揮)》,對法蘭西戰役第二階段的打法作出規定。西線部隊「為殲滅法國境內的敵軍而須儘快實施的作戰行動,準備分三個階段進行」[54]。6月5日,德軍進攻法方在法國北部索姆河(Somme)和埃納河(Aisne)一帶倉促構築的「魏剛防線」,B集團軍群在阿布維爾(Abbeville)—亞眠(Amiens)一線、A集團軍群在瓦茲河(Oise)—埃納河一線實施突擊,C集團軍群仍然部署在馬奇諾防線正面。兩路德軍從東南和西南向巴黎迂迴,並前出到馬奇諾防線的後方。6月10日,法國政府撤離巴黎遷往圖爾(Tours),翌日宣布巴黎為不設防城市,14日政府再次遷往波爾多(Bordeaux)。同日,德軍C集團軍群在洛林和阿爾薩斯築壘地域的結合部向馬奇諾防線發起進攻,在A集團軍群的配合下突破防線,包圍並殲滅近50萬法軍。16日深夜,法國內閣會議決定向德國提出停戰要求,翌日,新總理亨利·菲利普·貝當(Henri Philippe Pétain,1856—1951)發表廣播演說,要求全國「停止戰鬥」,並通過西班牙大使正式向德國請求停戰。希特勒在接受法國投降時,除了吞併阿爾薩斯和洛林,還保留了法國政府,讓其管轄南部地區以及海軍和殖民地。
按照希特勒原先的設想,由於「英國是一個遭到民主體制削弱的老朽而虛弱的國家」,所以,「當法國被擊敗後,德國就能輕而易舉地確立對英國的統治,並且得以支配英國在全世界的財富和領地」。以後就是美國了,「這樣,在第一次按照新的觀念統一了歐洲大陸以後,德國將著手執行整個歷史上最偉大的戰鬥行動:我們將以英法兩國在美洲的領地為基地,同美國的『猶太金元大王』進行清算。我們將消滅這個猶太人的民主國家,而猶太人的鮮血將同金元混雜在一起。儘管今天美國人還能侮辱我們的人民,但是總有一天——儘管很晚——他們要為曾經針對我們而說的每一個字痛苦地懊悔」。[55]法國敗降後,希特勒仍然堅持「逼和」而不是「摧毀」英國的原則。哈爾德根據希特勒1940年7月13日在軍事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在日記中寫道:「元首很困惑英國為何不肯與我們媾和,他認為答案可能是它寄希望於俄國。如果是這樣,我們就必須對英國動武,但是他很不希望這樣做。原因是,假如我們摧毀了英國的軍事力量,大英帝國就將崩潰,這對德國沒有什麼好處,用德意志人的鮮血換來的成果,只會對日本、美國和其他國家有利。」[56]由於受這些因素的制約,希特勒在法國敗降後一直希望拉攏英國,誘其妥協,以便保持西線的平靜,求得德方下一步的行動自由。1940年6月14日,希特勒第一次對記者透露了與英國和談的意願。6月底至7月初,他又通過瑞典國王和梵蒂岡教皇向倫敦作和平試探。他甚至試圖綁架退位英王溫莎公爵,以幫助其復位為條件實現德英和解。然而,隨著溫斯頓·邱吉爾在英國上台執政,英國政府採取了堅決抗德的方針,並逐漸加強了同美國的聯合。面對德方的試探,邱吉爾政府每次都加以拒絕,並以德國「保證恢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挪威、丹麥、荷蘭、比利時,特別是法國的自由和獨立生活」作為英德談判的先決條件。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下達《第16號指令(關於對英國實施登陸作戰的準備)》,其中表示:「鑑於英國不顧自己軍事上的絕望處境,仍然毫無準備妥協的表示,我已決定準備對英實施登陸作戰,如有必要,即付諸實施。這一作戰行動的目的是,消除英國本土作為繼續對德作戰的基地,如有必要,就全部占領之。……這一行動的代號為『海獅』。」命令規定,相關部隊「在8月中旬以前必須完成整個作戰的準備工作,準備工作也包括創造能在英國登陸的前提條件」,同時,「從8月1日起,陸軍總司令、海軍總司令和空軍總司令各自的指揮參謀部必須位於離我的大本營(齊根貝格[57])最遠不超過50公里的範圍以內」。[58]計劃規定由A集團軍群擔任主攻,所屬第十六集團軍和第九集團軍在航空兵支援下強渡英吉利海峽,在多佛爾(Dover)和朴次茅斯(Portsmouth)之間登陸,然後向西、向北繼續進攻,奪取泰晤士河口到朴次茅斯之間的高地,進而從西面迂迴倫敦。B集團軍群擔任助攻,所屬第六集團軍3個師從瑟堡(Cherbourg)半島出發,在波特蘭(Portland)以西的萊姆灣登陸,向北推進到賽文河口。海軍負責運輸登陸部隊,空軍負責摧毀英國的防禦工事,消滅英國空軍力量。[59]
然而,在準備實施《海獅行動計劃》(Unternehmen Seel?we)的過程中,德國遇到了船隻和後勤供應方面的巨大困難,於是將完成準備工作的日期從8月中旬延期至9月15日。陸、海、空三軍總司令都認為,既然渡海登陸的條件尚未成熟,不如先實施空中襲擊。於是在8月1日,希特勒下達了《第17號指令(關於對英國進行空中和海上戰爭)》。命令規定:「一、德國航空兵部隊應以其所有的力量儘快打垮英國空軍。攻擊的目標,首先是敵航空兵部隊及其地面設施和後勤設施,其次是敵航空軍備工業,包括生產高射兵器的工業。二、在取得暫時或局部的空中優勢之後,應繼續對敵之港口特別是對生活資料儲備設施(包括對內地的生活資料儲備設施)實施空中戰爭。考慮到我方預計要採取的作戰行動,對南部海岸港口應儘可能少地實施空襲。三、對敵人戰艦和商船的空襲應為上述任務讓路。……」[60]具體的空襲任務,由駐紮在法比邊境的第二航空隊和駐紮在法國北部的第三航空隊擔任主要突擊力量,駐紮在荷蘭和挪威的第五航空隊因距離較遠,派少量兵力參戰。
不列顛空戰從1940年8月10日開始,一直持續到翌年5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歷時最長、規模最大的一次空戰。以1940年9月6日為界,空戰分為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德軍的主要目標是奪取制空權,重點襲擊英國空軍機場和雷達站,最後並未達到目的。在第二階段,德軍主要對倫敦和英國主要工業城市實施「恐怖襲擊」,企圖摧毀英國軍民的抵抗意志,最後也未得逞。9月15日,希特勒下令再次推遲實施《海獅行動計劃》,以後又多次推遲,終未實施。希特勒企圖逼和英國的目的未能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