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德奧合併
2024-10-09 04:45:22
作者: 鄭寅達,陳暘
1937年5月28日,內維爾·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1869—1940)出任英國首相。他決定改變此前各任首相隨波逐流的政客作派,要以主動的態勢應對世界格局的變化,以求得局勢安寧,從根本上維護大英帝國的全球利益。他一方面調整和修改軍備政策和軍事戰略,適度增加軍費,重新確定「防務次序」原則,另一方面則希望通過外交手段來解決歐洲大陸的危局。在他看來,歐陸危局的根源在於德國和義大利對現狀不滿,在兩者之中,「德國是解決問題的真正關鍵」。他決心將蘇、法兩國倡導的「堵」,即維護凡爾賽體系的方針,改為「疏」,即調整現存格局的方針。該設想的前提,是相信希特勒對外擴張的目標是「有限的」,主要限於德意志人居住區,因此只要英國作出某些讓步,英德兩國達成「全盤解決」,就能夠穩定歐洲局勢。
張伯倫心目中的「全盤解決」,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內容。第一,英國準備出賣中東歐小國的利益,犧牲法國的中東歐同盟體系,允許德國以和平方式占有奧地利、蘇台德區(Sudetenland)和但澤等德意志人占多數的地區,以此滿足希特勒建立大德意志國的要求;德國則應承諾「這種變更是按和平演進來實現」,「避免採用可以引起今後時局震盪的手段」,放棄進一步的侵略行動。第二,在達成「歐洲的政治解決」協議後,英國可以「考慮對德國提供經濟上的援助」,允許德國在東南歐享有商業和政治上的優先權利,從而消除其對外擴張的經濟根源。第三,「作為全盤解決的一部分及平行步驟」,英法兩國願意在殖民地問題上作出某些讓步,歸還部分原德屬殖民地。[11]當時,德國領導人戈林正邀請英國掌璽大臣、張伯倫的親信愛德華·哈利法克斯(Edward Halifax,1881—1959)參加柏林國際狩獵博覽會,張伯倫藉機賦予哈利法克斯訪德會晤希特勒的特殊使命。哈利法克斯在會見中,首先讚揚希特勒的反共「功勳」,頌揚「總理不僅在德國國內有很大的建樹」,而且「通過阻止共產主義進入德國,已經遏制它進一步侵入西歐」。當希特勒要求改變《凡爾賽條約》所確定的現狀,承認德國在歐洲的大國權利時,哈利法克斯表示,條約所釀成的錯誤必須加以糾正,但澤、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就屬於遲早一定會發生的歐洲秩序變更的問題,「英國所關注的,是任何變更都應該通過和平演進的方法,避免採取可能引起長期動亂的手段」。
英方的透風使希特勒感到機會來臨,決定提前邁出建立大德意志國的步伐,同時根據奧地利國內形勢的發展情況和義大利態度的變化,決定改變原定的擴張順序,把侵占奧地利放在解決捷克斯洛伐克問題之前。[12]
1934年7月奧地利總理陶爾菲斯遇害後,由舒士尼格接任。鑑於英法兩國面臨希特勒的步步進逼妥協退讓,義大利因入侵衣索比亞而疏遠英法,舒士尼格錯誤地認為「不得不採取一條姑息的道路」,要「盡一切努力設法使希特勒容忍現狀」。經過德國駐奧大使巴本的努力,兩國於1936年7月11日簽訂了《德奧協定》。在協定的正文裡,德國重申承認奧地利的主權,保證不干涉其內政,奧地利則保證在外交政策尤其是對德政策中,「將始終按照承認自己是一個說德語的國家的原則行事」。但是在協定的秘密條款里,舒士尼格作了極大的讓步。他同意大赦奧地利的納粹政治犯,並任命納粹黨人或其同情者擔任「政治上負責任」的職務。[13]該協定為德奧合併開通了道路。此後,有五種德國報紙在奧地利傾銷,大肆進行種族主義宣傳。同時,兩名納粹同情者參加了政府,擔任外交部長等職務。奧地利納粹分子的活動公開化,他們在德國的資助和唆使下,加緊從事促使奧地利併入德國的恐怖分裂活動。
在義大利方面,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其中包括意德兩國在共同干涉西班牙內戰的過程中逐漸淡化了前隙,以及柏林-羅馬軸心的締結,墨索里尼決定向希特勒讓出奧地利。1937年11月6日,里賓特洛甫前往羅馬恭請墨索里尼出席義大利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的儀式,墨索里尼向他表示:「不論是從種族、語言上,還是從文化上說,奧地利都是一個德意志國家。……我為奧地利的獨立『站崗』已經感到厭倦了,特別是在目前連奧地利人也不希望這種獨立的時候。……今天義大利對這個問題已經不像前幾年那樣關心了……義大利的發展已經轉移到地中海和殖民地上去了……讓事態自然發展下去吧!」[14]
義大利的態度使希特勒更加肆無忌憚。從1937年底到1938年初,德國唆使奧地利納粹分子不斷製造事端,為公開出兵提供藉口。奧地利政府面對納粹分子的一再挑釁,忍無可忍,命令警察於1938年1月25日查抄納粹地下組織的辦公機構。[15]希特勒趁機加速行動,同年2月12日把舒士尼格召到巴伐利亞州貝希特斯加登(Berchtesgaden)的山間別墅,進行了為時兩小時的威脅和恐嚇。他既攻擊「奧地利的整個歷史就是一種不斷背信棄義的行動」,破壞德意志人的民族主義情感,又指責現政府沒有跟隨德國退出國際聯盟,犯下了出賣民族利益的罪行,甚至無端指責它在德奧邊境修築針對德國的工事。
當天下午,里賓特洛甫代表德方遞給舒士尼格一份用打字機打的協定草案,表示這是希特勒的要求,不允許對此進行討論,必須立即簽字。這份兩頁紙的協定草案提出了一系列範圍很廣的要求,內容包括:取消對奧地利納粹黨的禁令,大赦納粹罪犯;任命納粹黨人賽斯-英夸特(Arthur Seyss Inquart,1892—1946)為內政與安全部長,擁有主管警察和保安事務的權力;任命親納粹分子漢斯·菲許巴克(Hans Fischb?ck,1895—1967)和沃爾夫(Wolf)為財政部長和新聞總管;德奧軍隊交換100名以下的軍官,在兩軍參謀部之間建立定期會晤制度,使兩軍之間建立更密切的關係;確保奧地利經濟與德國經濟緊密聯合。舒士尼格在暴力威脅面前稍作抵抗,但最後被迫接受全部要求。
舒士尼格回國後,開始被迫履行協定的條款。2月16日,奧地利政府實施改組,賽斯-英夸特等納粹分子在內閣中身居要職。同月19日,政府宣布對納粹分子實行大赦,連1934年刺殺陶爾菲斯總理的兇手也被釋放。希特勒又增派大量的納粹骨幹分子進入奧地利,鼓動納粹激進分子採取行動。各地的納粹示威和暴力行動更加猖狂,格拉茨市(Graz)兩萬多人衝擊市政廳,在廣場上扯下奧地利國旗,換上德國納粹黨的卐字旗。舒士尼格打算採取最後一個可能維護國家獨立的舉措——就奧地利獨立問題舉行全民公決。他指望義大利能支持此舉,不料墨索里尼對使者的答覆是「這是一個錯誤」。但舒士尼格繼續前進。3月9日,他宣布將於3月13日舉行公民投票,由民眾來決定是否贊成保持奧地利的獨立。他提出的口號是「為了一個自由的、德意志的、獨立的和關心社會的奧地利,為了一個基督教的和統一的奧地利,為了和平與工作,一切承認民族與祖國的人都具有平等權利」[16]。
希特勒得知該消息後,暴跳如雷。他下令軍方加緊準備實施軍事占領奧地利的計劃,參謀部門趕緊充實原來只有名稱、幾乎沒有內容的《奧托方案》。經過大約五個小時的忙碌,方案初步擬就。3月11日凌晨2時,希特勒發布實施《奧托方案》的第一號指令,該指令規定要利用奧地利的國內紛爭來實施武裝干涉,「以維也納為總方向進軍,任何抵抗將予以擊潰」。[17]德方很快封閉了薩爾茨堡地區的邊界,中斷了兩國之間的鐵路交通。德國陸軍的卡車和坦克開始向南部邊境進發。同日,希特勒向舒士尼格傳話,要求立即取消全民公決。舒士尼格被迫讓步。當天下午2時,他召見賽斯-英夸特,告知決定取消公民投票。德方見藉口即將消失,立即提高要價,要求舒士尼格立即辭職,並且在2小時內由奧地利總統任命賽斯-英夸特擔任總理。舒士尼格向全國發表了廣播辭職演說,但奧地利總統遲遲不願任命賽斯-英夸特為總理。當天晚上8∶45,希特勒發布實施《奧托方案》的第二號指令,下令德國軍隊於3月12日凌晨「進入」奧地利。
是日拂曉,德軍越過邊界。由於舒士尼格在辭職前曾下達命令,要求奧軍主動撤退,不得抗擊開入的德國軍隊,準備倉促的德軍儘管在技術方面缺陷頻現,很多裝甲車在公路上熄火,但最後還是兵不血刃地占領了整個奧地利。中午,德國和奧地利的廣播電台播發了希特勒的聲明,稱自己的決策是正當的,要「解放奧地利以幫助那裡的德意志兄弟們」,並承諾奧地利民眾將在一次真正的公民投票中選擇自己的前途。3月13日清晨,德方將一份關於德奧兩國實行完全合併的方案交給賽斯-英夸特,新成立的奧地利政府連忙召開緊急會議討論,當晚向德方作出同意奧地利成為德國組成部分的答覆。翌日,德國頒布法令,宣布德奧兩國完成合併,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18]四星期後,即4月10日,在納粹當局的控制下,合併後的新國度內舉行了公民投票。據官方公布,99.7%的投票者投了贊成票。德奧合併完成後,德國的領土面積擴大了17%,人口數增加了10%,實力大為增強。
義大利對德國的行動採取了放任的態度,英法兩國也沒有採取實質性的行動,只是由各自的駐德大使向德方提出抗議照會,譴責德國對奧地利施加了「壓力」。希特勒則宣布德奧關係是「德意志人民的內部問題,與第三者無關」,拒絕了這些抗議。4月初,英、法、美分別承認了合併事實,撤回各自的駐奧使館,代之以駐維也納領事館。英格蘭銀行根據政府的指示,把儲存在倫敦的部分奧地利黃金儲備轉交給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