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中立波蘭,染指奧地利
2024-10-09 04:44:59
作者: 鄭寅達,陳暘
波蘭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復國,曾是法國制約德國和協約國反對蘇聯的得力助手。在領土方面,它既從德國手中獲得過「波蘭走廊」,使東普魯士因此而同德國本土分離,又與蘇聯有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領土歸屬之爭。因此,在整個20年代,波蘭同德國、蘇聯兩個鄰國的關係都比較緊張。然而,隨著納粹運動在德國猖獗,波蘭在恐懼之下決定同蘇聯緩和緊張關係,求得東部疆界的穩定。1932年,它響應蘇聯政府的和平呼籲,於7月25日與蘇聯簽訂《蘇波互不侵犯條約》,雙方同意不向對方發起侵略,也不給予侵略對方的第三國以任何支持。該條約的有效期原為三年,1934年5月5日雙方又簽訂議定書,將其延長至1945年12月31日。在此基礎上,波蘭政府決定利用本國的陸軍人數是德國兩倍的暫時優勢,在希特勒上台初期,準備對德國發動一場預防性戰爭。1933年3月,波蘭外長約瑟夫·克萊門斯·畢蘇斯基(Józef Klemens Pi?sudski,1867—1935)向法國政府提議,鑑於德國正在破壞《凡爾賽條約》,加緊擴軍備戰,波蘭軍隊已準備干涉此事,希望法國政府給予支持。同年4月,波蘭駐法大使向法國政府遞交一份照會,要求法波兩國政府舉行磋商,商議對德國發動預防性戰爭,以制止德國的擴軍進程,加固搖搖欲墜的凡爾賽體系。法國以民主國家不能首先發動軍事進攻為由,拒絕了波蘭的要求。
正當波蘭政府對下一步行動躊躇不決時,德國向它發起了「和平」攻勢。希特勒首先著手防止波蘭發動預防性戰爭。1933年2月6日,英國報紙曾經報導,稱希特勒對英國記者表示,波蘭走廊的全部地區應該歸還德國。[8]
本章節來源於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
儘管希特勒在多次講話中確曾提出過該要求,納粹報紙也在全國各地和但澤地區發起過巨大的宣傳運動,要求將波蘭走廊歸還德國,但是為了安撫和拉攏波蘭,德國政府很快就否認英國報紙報導的準確性。同年5月2日,希特勒又告訴波蘭駐德大使,說自己是一個民族主義者,而一個真正的民族主義者將拒絕通過征服和剝奪他人語言風俗的手段吞併其他民族。[9]同時,戈培爾在國務秘書伯恩哈德·馮·比洛(Bernhard von Bülow,1885—1936)的勸阻下,也停止發表關於但澤問題的煽動性演說。1933年10月,希特勒政府進而向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提議締結雙邊互不侵犯條約。
波蘭的國力較弱,但其政府一貫以大國自居。英、法、意、德《四強公約》將它排除在外一事,使它對法英兩國不滿。而該公約同意修改德國邊界,又使它感到嚴重不安。當希特勒發出締約建議後,儘管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斷然拒絕,波蘭政府卻積極響應。1934年1月26日,兩國在柏林簽訂為期十年的《德國和波蘭互不侵犯和諒解宣言》,宣布兩國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不使用武力來解決兩國間發生的任何爭端。此後,波蘭在德蘇兩國之間實行「等距離外交」,提出「離莫斯科不比離柏林近一寸」的行事原則,甚至拒絕參加法國所熱衷的《東方公約》,打算以此來維護自身的利益。希特勒政府則努力促使波蘭政府維持這一立場。1935年,由于波蘭提高了使用波蘭走廊內鐵路的收費,兩國在經濟上發生糾紛,德方在希特勒授意下作了讓步,同意波方的做法。1935年4月,英、法、意三國召開斯特萊沙會議,波蘭因為沒有受到邀請而感到不安,希特勒及時派戈林前往訪問,表達了德方的和平意圖。同年夏天,但澤的納粹分子打算把該地併入德國,又被希特勒制止。1937年初,英國準備在東歐和東南歐組建包括波蘭、羅馬尼亞和波羅的海諸國的「中立國集團」,以防止這些國家落入德國的勢力範圍,戈林又及時地前往波蘭「打獵」,勸說波蘭拒絕該項建議,最後導致德波兩國於1937年11月5日簽署關於國內少數民族問題的條約。對德國來說,該條約既改善了德國的處境,又削弱了法國的同盟體系。
奧地利儘管是個德意志國家,但是在希特勒執政之初,還是德國和義大利爭奪的對象。希特勒把組建「大德意志國」作為對外擴張的第一步,其中,讓曾經是德意志領袖的奧地利重新回歸德國是重要的內容之一。墨索里尼的目標是組建環地中海的大帝國,將奧地利視作自己的「綠色後花園」,不容他國染指。與此相對應,奧地利國內既有義大利流派的法西斯組織「衛國軍」(Heimwehr),也有親德國的納粹黨。
1932年5月,奧地利基督教社會黨人恩格爾貝特·陶爾菲斯(Engelbert Dollfuss,1892—1934)就任奧地利總理。他為了緩和經濟危機的打擊,通過國際聯盟獲得了三億先令的貸款,作為回報,允諾在1952年以前不使奧地利在政治上併入德國。墨索里尼政府感到有機可趁,進一步拉攏奧地利。希特勒在德國執政後,開始對教會實施「一體化」,此舉引起基督徒陶爾菲斯的反感,於是也進一步投向義大利。1933年春,希特勒派戈林訪問羅馬,試圖說服義大利政府同意讓奧地利併入德國,但遭到墨索里尼斷然拒絕。陶爾菲斯得知此事後,稱奧地利「在羅馬有可以信賴的朋友」。
1933年3月起,陶爾菲斯開始仿效義大利,著手廢除民主體制。3月4日,他宣布政府不再對議會負責,禁止民眾舉行遊行和集會,取消出版自由。不久,政府又取締了共產黨。3月29日,奧地利納粹黨徒在維也納舉行大規模的示威和暴動。4月,陶爾菲斯到羅馬尋求支持,回國後即宣布禁止任何政黨的成員穿著制服,並將為首的納粹分子驅逐出境。6月10日,奧地利政府禁止在國內銷售德國納粹黨黨報《人民觀察家報》,翌日,奧地利軍隊開始驅逐納粹黨員和參與納粹活動的士兵。[10] 6月19日,政府又取締了奧地利納粹黨。
德國方面早就在從事吞併奧地利的準備工作,在臨近奧地利的巴伐利亞地區訓練奧地利納粹分子,成立了數千人的「奧地利軍團」,並提供武器彈藥,伺機越境進攻。[11]面臨奧地利政府的親義大利舉動,德國報紙從1933年2月底起,連篇累牘地指責奧地利政府迫害納粹黨人。同年3月26日,希特勒不顧牛賴特和巴本的反對,宣布自1933年6月1日起,對前往奧地利旅遊的德國人徵收1000馬克的特別稅,以打壓奧地利的旅遊業。同年5月,巴伐利亞州司法部長漢斯·弗蘭克還應奧地利納粹黨的「邀請」,進入奧地利境內,直接干涉奧地利內政。奧地利納粹黨被取締後,德國納粹分子甚至出動飛機,飛入奧地利境內薩爾茨堡(Salzburg)、茵斯布魯克(Innsbruck)等地上空散發傳單,鼓動法西斯暴亂。1933年8月7日,德國外交部國務秘書比洛向法國大使和英國代辦斷然宣稱,德國政府不容許任何國家干預德奧之間的爭議問題。10月3日,奧地利納粹分子在德國支持下謀刺陶爾菲斯,使其受了輕傷。
面臨德國的壓力,陶爾菲斯政府更緊密地靠向義大利。1933年8月19日,陶爾菲斯訪問義大利,兩國發表了聲明「雙方在奧地利獨立問題上意見完全一致」的公報。1934年1月,義大利外交部副大臣蘇維奇訪問奧地利。1月12日,蘇維奇重申「由於奧地利地處中歐心臟和多瑙河流域……它的重要性遠非它的領土大小和人數多少所能比擬」,「義大利一貫堅持的立場」是「必須首先保證其獨立」。[12]同年2月17日,義大利與英國、法國一起發表《英、法、意三國關於維護奧地利獨立完整的聯合宣言》,表示三國政府的共同看法是「有必要依照有關的條約維持奧地利的獨立與完整」。3月17日,意、奧、匈三國在羅馬簽訂《意、奧、匈間的議定書》,俗稱《羅馬議定書》,相約三國中任何一國遭到威脅時,三國將互相磋商對策,同時發展三國間的經濟合作關係。
陶爾菲斯在義大利的支持下,在國內加強了獨裁統治。1934年2月,奧地利政府下令解散除「祖國陣線」外的一切政黨。此措施主要針對社會黨。同時,政府軍和「衛國軍」襲擊了社會黨總部。社會黨發動維也納工人舉行總罷工,於是爆發了大規模內戰。血戰三天後,起義被鎮壓,但陶爾菲斯政府的社會基礎進一步縮小。同年5月,奧地利政府頒布建立獨裁制的新憲法,規定議會不由選舉產生,議席改由各社會團體組織分配,議會無權討論政府提出的議案,只能對其表示接受或拒絕。
希特勒一面加緊扶植奧地利納粹分子,削減從奧地利進口木材、水果和牛的配額,破壞其經濟,一面試圖緩和與義大利的緊張關係。1934年6月14—15日,他與墨索里尼在威尼斯舉行首次會晤,但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會談結束後,德國繼續偷運大量爆炸物進入奧地利,武裝該國納粹分子。7月12日,奧地利政府頒布政令,規定窩藏爆炸物者都得判處死刑。同月20日,維也納法院據此判決觸犯該政令的七名納粹暴徒死刑。判決前夕,德國慕尼黑電台向奧地利發表廣播,威脅陶爾菲斯政府的成員將以自己的腦袋抵償七名納粹黨員的生命。7月23日,該電台又聲稱「審判陶爾菲斯的日期即將臨近」。
1934年7月25日,奧地利納粹分子在德國納粹當局指使下舉行暴動。一群暴徒衝進維也納廣播電台,脅迫播音員宣布陶爾菲斯政府已經被推翻,原奧地利駐意公使安東·林特倫(Anton Rintelen,1876—1946)被任命為新任總理。同時,150名納粹分子衝進總理府,槍擊陶爾菲斯,使其重傷致死。「奧地利軍團」也從巴伐利亞越境進入奧地利。
墨索里尼聞訊大怒,當晚下令四個義大利師快速進入意奧交通要道勃倫納山口(Brenner Pass)和克恩頓(K?rnten)邊境,向德國示威。[13]英法兩國駐德大使奉本國政府之命,提請希特勒政府注意:奧地利的獨立是得到國際保障的。義大利駐奧代表親自出面,指揮「自衛團」控制中央電話局,切斷德國公使館與柏林之間的聯繫。很快,納粹暴動被鎮壓下去,林特倫遭逮捕。7月30日,庫特·舒士尼格(Kurt Schuschnigg,1919—1977)受總統之命組成新內閣,繼續執行陶爾菲斯的政策。
當時德國的擴軍備戰尚處於起步階段,外交地位也無根本性改善,面對其他大國的一致反對,只好暫時放棄吞併奧地利的企圖,再次等待時機。德國宣傳機構聲稱德國政府不贊成奧地利納粹黨的行動,希特勒則對陶爾菲斯遇刺表示「譴責和遺憾」,同時撤回參與策劃暴動的駐奧公使,另派原副總理巴本接替。
1934年9月12日,國際聯盟召開會議,舒士尼格受邀在會上宣布奧地利維護獨立的決心。會議期間,英、法、意三國於9月27日簽署《英、法、意三國對於執行1934年2月17日關於奧地利獨立完整宣言的聯合宣言》,聲稱三國代表對奧地利局勢進行新的探討後,同意承認2月17日的宣言仍保持其全部效力,並成為三國共同政策的依據。[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