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第三帝國史> 第六節 集中營制度

第六節 集中營制度

2024-10-09 04:43:22 作者: 鄭寅達,陳暘

  集中營制度在納粹統治時期惡性膨脹,是德國法西斯極權體制中最為殘忍的統治手段和形式。在整個納粹統治時期,集中營(Konzentrationslager,縮寫KZ)的基本面目、規模和關押對象等,前後經歷過一些變化。

  希特勒就任總理後一個多月,衝鋒隊在對付政敵的過程中,為了繞過遠未完成納粹化改造的司法部門,並避免出現監獄人滿為患的局面,開始大批建立集中營。1933年3月下旬,衝鋒隊在斯圖加特(Stuttgart)附近建立第一個集中營。很多地方的衝鋒隊組織紛紛仿效,到年底,由衝鋒隊設立並管理的集中營達50多座,一共關押了4萬—5萬人。在這些集中營中,惡名昭著是柏林附近的奧拉寧堡(Oranienburg)集中營。由衝鋒隊組建的集中營大多小而簡陋,往往是利用城市裡的倉庫和地下室改裝,被稱為「地堡」式集中營。衝鋒隊紀律鬆散,不少隊員品質低下,集中營內虐待甚至殘害囚禁者的現象非常流行。普魯士蓋世太保頭目魯道夫·迪爾斯(Rudolf Diels,1900—1957)在一次率眾包圍並攻克柏林衝鋒隊集中營後,也對裡面的慘狀深感厭惡。他看到了受到有組織殘忍毆打的囚犯,「12個左右的惡棍被雇來輪流用鐵棒、橡皮警棍和鞭子毆打他們的犧牲品,當我們進去時,這些只剩下骨頭的人一排排躺在污穢的稻草上,傷口正在化膿」[116]。

  黨衛隊建造的集中營比較正規,在整個納粹統治時期規模不斷擴展,直到納粹政權覆亡時才關閉。通常所說的納粹集中營就是指這類集中營。第一座黨衛隊集中營建立於1933年3月,希姆萊在巴伐利亞州達豪市附近一個火藥廠的舊址上,以幾間石砌平房為中心,建立達豪(Dachau)集中營。後又增建阿沙芬堡(Aschaffenburg)集中營,並將帕本貝格監獄改造成帕本貝格集中營。

  1934年上半年,隨著衝鋒隊同希特勒之間的矛盾激化以及衝鋒隊與黨衛隊之間的地位變化,集中營的掌管權逐漸向黨衛隊轉移。在各種勢力反對衝鋒隊的浪潮中,司法部長居特納和德意志法律陣線主席漢斯·弗蘭克趁機於1934年夏要求關閉所有的集中營。弗蘭克在居特納支持下,曾在一次內閣會議上當著希特勒和希姆萊的面,提議「必須限期結束這一套『制度』,期限應儘可能的短,立即全面停止繼續捕人,並對所有迄今已進行和準備進行的逮捕以及所有控告不法行為的案件,依法即由正常法庭加以審理」[117]。儘管希特勒藉口取消集中營「為時尚早」而拒絕了這項建議,但為了改善納粹政權的形象,平抑衝鋒隊的勢力,也採取了壓縮衝鋒隊屬下集中營的措施。1934年6月底衝鋒隊遭清洗後,所有集中營都劃歸黨衛隊管理。

  黨衛隊獨掌集中營的管理權後,對全部集中營實行整頓改組,關閉所有臨時湊合的集中營,增建大規模的正規集中營。繼1934年建立拉文斯布呂克(Ravensbrück)集中營後,1936年在柏林以北建立薩赫森豪森(Sachsenhausen)集中營,1937年建立布痕瓦爾德(Buchenwald)集中營和弗洛森堡(Flossenbrg)集中營,1938年建立諾依恩加梅(Neuengamme)集中營。薩赫森豪森集中營、布痕瓦爾德集中營和最早建立的達豪集中營,構成納粹德國的三大中心集中營。據1937年所作的規定,薩赫森豪森集中營負責關押來自德國東部、北部和中部的囚徒,布痕瓦爾德集中營負責關押來自德國西部、薩克森、圖林根、黑森和巴伐利亞北部的囚徒,達豪集中營負責關押來自德國南部的囚徒。[118]

  在納粹當局的官方宣傳中,集中營被稱為「國家勞動改造營」,是一種「政治改造所」。在黨衛隊集中營的鐵製大門上,大多鑄有Arbeit macht frei(勞動帶來自由)字樣。實際上,它是作為法西斯恐怖專政的暴力強制工具而設計的。達姆斯塔特政治學院(Technische Universit?t Darmstadt)教授歐根·科貢(Eugen Kogon,1903—1987)說:「集中營的主要目的,在於消滅民族社會主義統治的每一個真正的和可能的敵人。隔離、毀譽、凌辱、拷打和處死——這些都是用來收到恐怖效果的形式。」[119]被關進集中營的主要有下述四類人。

  

  (1)政敵,包括持反納粹態度的政黨或團體的成員,被開除的納粹黨員,破壞外匯管制者,收聽敵對國家廣播和發牢騷者。

  (2) 「低等種族」分子,主要是猶太人和吉普賽人。

  (3)刑事犯,內分「有期預防性拘留者」即有前科累犯者,和「保護性拘留者」即正在服刑的囚犯。1933年11月24日,當局頒布了《同危險的職業犯罪分子作鬥爭法》,其中規定,對多次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刑滿釋放後接著實施「保護性看管」。那就意味著送集中營。1937年12月14日,全國內政部長和普魯士州內政部長公布警察局關於開展預防犯罪鬥爭的基本原則,此後,在警察局關押的預防性犯罪人員以及可以抓起來實行保護性看管的人員範圍不斷擴大。可抓的人除必須逮捕的職業罪犯或慣犯之外,還有以使用化名而被懷疑想掩蓋犯罪事實的人或企圖使用化名去從事犯罪活動的人。

  德國刑事警察局在1938年4月4日公布的準則中,再一次說明了在開展預防犯罪方面應該拘留的對象:①對國家法律和法令麻木不仁者,不服從國家命令者(乞丐、流浪漢、酗酒者、傳染病患者尤其是性病患者、在押犯、逃避官方健康檢查者) ;②逃避勞動義務和委託公眾看管者(如懶惰者、拒絕勞動者和酒徒),刑事記錄中尚未註銷刑期者不在此考慮之列。[120]

  1937年3月9日,納粹當局根據希姆萊的一項命令,在全國範圍內實施了一次大搜捕,共逮捕了2000名職業罪犯和慣犯。翌年3月18日又突然實施一次搜捕。被捕者都送進集中營,其中的女犯分別被送往默林根(M?hringen)集中營和利希騰堡集中營。1939年5月15日,女犯轉移到拉文斯布呂克集中營,1942年3月又被轉入奧斯維辛(Auschwitz)集中營。

  (4) 「懶惰分子」和「社會無用者」。1938年1月26日希姆萊以黨衛隊全國領袖和德國警察總監身份發布的公告稱:「本公告中提到的懶惰者系指在有勞動能力的年齡內經官方醫生檢查已認定或可以確定在近期內有從事工作能力的男子,在這兩種情況下沒有正當理由而拒絕接受工作任務,或雖然已經接受了工作任務,但在短時間工作後,沒有充分理由又放棄此項工作的人。」而「社會無用者」即為「對社會有危害者」,這類人包括「乞丐、遊民、吉卜賽人、流浪者、懶漢、妓女、同性戀者、發牢騷者、酒徒、打架者、交通違章者和心理變態者及精神病患者」。他們中的婦女被稱為「不善料理家務、無所顧忌,既沒有意識和計劃做家務,又沒有能力照料和教育孩子,總之,她們是德國人民中剔出來的品行不端的人,也就是說,她們是虛度時光的人」。[121]「社會無用者」中,重點打擊的對象是妓女、酒徒、遊民和吉普賽人這四種人,他們被稱作對社會有嚴重危害者,全都需要被送進集中營。

  1933年希特勒就任總理不久,即有部分遊民和其他社會無用者被陸續關進集中營和勞動教養所。1933年秋,巴伐利亞州的勞動教養所由於囚禁的人太多,以至於人滿為患。1938年1月2日希姆萊發布上述公告後,根據該公告規定,各地政府的工作人員應查明懶惰者的名單,並在1938年2月18日—3月4日期間將相關材料送交內政部門,而內政部門在對居住在本地區的懶惰分子進行調查核實後,應於1938年3月4日—9日對確認人員實施逮捕,並於同年3月15日前將被捕者及其案宗,連同基本處理意見和判決建議呈送秘密警察二處。只有秘密警察局才有權決定是否對拘留人員採取保護性拘留,這種拘留一般是送集中營。於是在1938年3月,全國興起了一次大規模逮捕「社會無用者」的浪潮。同年6月1日,在海德里希的指揮下,又實施了一次大搜捕,又有一大批人被捕並被送進集中營。1939年和1940年,當局也採取過類似的行動。

  集中營內為了便於區別和管理,各類囚禁者在左胸和右褲腿(奧斯維辛集中營則在左臂)佩戴不同標誌:政治犯,紅色三角;刑事犯,綠色三角;同性戀者,粉紅色三角;反社會者和女性同性戀者,黑色三角;「耶和華見證人」組織成員,紫色三角;吉普賽人,褐色三角;猶太人,黃色六角星,其中觸犯種族法令者佩戴鑲黑邊的綠色或黃色三角。外國人以國名的第一個字母代替。

  按照黨衛隊最高領導機構的規定,集中營看守人員作為個人不得虐待被囚者。1935年8月,希姆萊發布命令,「嚴格禁止黨衛隊成員擅自對猶太人採取個人行動」,規定看守人員必須每三個月在一份聲明書上簽字,保證自己不虐待囚徒。1942年秋,希姆萊批覆黨衛隊中央法庭關於如何裁決專橫獨斷的、不經任何命令擅自槍殺猶太人的案件時,曾指示:「一、完全出於政治動機者不予治罪……二、出於個人私利或者虐待狂及發泄性慾動機者,應依法判罪,而且根據情況也包括行兇殺人和打人致死者在內。」[122]然而,這只是個別的表面文章,根本不能掩蓋集中營內實際存在的普遍虐待和殘害囚禁者的真相。同時,集中營里「合法」的酷刑卻比看守人員的私刑重得多,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把受刑者綁在「木山羊」上,當眾責打25鞭。

  1938年以前,納粹集中營都建在國內,1938年3月德國吞併奧地利後,納粹集中營越出德國本土,在占領區興建起來。1938年7月,在奧地利毛特豪森鎮附近建立毛特豪森(Mauthausen)集中營。1939年德國侵占波蘭後,陸續建立施圖特霍夫(Stutthof)集中營、奧斯維辛集中營、索比包(Sobibor)集中營、特雷布林卡(Treblinka)集中營、馬依達內克(Maidanek)集中營、比克瑙(Birknau)集中營和海烏姆諾(Chelmno,一譯切爾諾)集中營。1941年11月,將布拉格附近原捷克斯洛伐克的坦倫希堡壘改建成特萊西恩施塔特(Theresienstadt)集中營,作為猶太人特別集中營。這些新建的集中營主要關押戰俘和外國猶太人,生活條件比德國本土的集中營更為嚴酷,勞役也更為繁重。這一時期,德國本土的集中營也普遍擴大規模,開始接納、關押戰俘和外國猶太人。弗洛森堡集中營和達豪集中營,先後從1940年底和1941年初開始在囚禁者身上進行醫學試驗。

  1938年起,納粹當局大肆宣揚其收容營地已經人滿為患,為屠殺行動製造輿論。當局以社會福利機構和集結營地已經「超員」以及缺乏護理為藉口,拒絕為那些人提供必要的生存條件。納粹分子還蓄意在社會福利機構里製造一大批衣衫襤褸的「可憐人」,然後把參觀者、記者、訪問者和群眾帶到那些擁擠不堪的機構里參觀,以便用這些「活生生的事實」證明「清理」行動的必要性。從1941年夏天開始,一部分集中營開始設置毒氣室等大規模殺人工具和焚屍爐,形成與原集中營比鄰而立又與前者合為一體的「滅絕營」。其中臭名昭著的如奧斯維辛、馬依達內克、特雷布林卡、比克瑙、施圖特霍夫、貝爾賽克(Belzec)、索比包、海烏姆諾,都是在原波蘭境內。另有一些小型滅絕營,無毒氣室裝置,僅用槍殺的辦法進行屠殺,設在里加、明斯克等地附近。1942年1月20日納粹當局召開汪湖會議,確立以屠殺為主要手段的「最後解決」猶太人問題的計劃,此後屠殺行動大規模展開。

  被偽裝成「淋浴室」的毒氣室是納粹集中營實施大屠殺的重要工具。最早用於試驗的毒氣室的具體狀況為:「這間房子的面積大約為3米×5米,高3米,地面四周鋪著10厘米厚的木板條踏板,沿著牆壁裝有一條直徑約2.54厘米(1英寸)的水管,在這條水管上有許多向外滲漏一氧化碳的小孔。毒氣瓶放在這間房子的外面,並與毒氣輸送管相連接……入口門類似一個空氣防護門,門上有一個長方形的窺視窗口,通過這個窗口可以觀察到囚犯的處理情況。」在這間房子裡進行第一次謀殺試驗時,大約有18—20名男性囚徒在進入「淋浴室」之前被迫脫光衣服,進去後很快被毒死。他們的屍體被放在專門為此而設計的擔架上,送到焚屍爐火化。[123]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淋浴室」的面積增大了,一般一次可容納約2000人,牆上寫著「保持安靜!生命危險!請遵守秩序和肅靜!」在其邊上另設一間面積更大的更衣室,粉刷成白色,中間豎著一些水泥柱子,相互間隔4米。沿牆和柱子周圍放著一些長凳,牆上用多種文字寫著「肅靜!遵守秩序,保持清潔!」等字樣。在通向「淋浴室」的箭頭上方寫著「消毒站!淋浴室!」[124]另外,毒殺的氣體從一氧化碳改成了齊克隆-B(Zyklon B),這是一種高效殺菌-殺蟲劑,由法本工業公司提供專利,特奇-施塔本諾夫公司和美因河畔法蘭克福達格希公司生產,遇到空氣後即產生氫氰酸毒氣殺人。

  1942年3月,集中營轉歸黨衛隊經濟管理總處(由黨衛隊經濟和行政管理處改組而成)全權管理。由於戰時德國勞動力嚴重不足,同時主管黨衛隊經濟企業和建築工程的該處,更傾向於把集中營用作從事奴隸勞動的場所,因而此後大規模屠殺有所降溫,改為增大奴隸勞動的強度,殘酷榨取囚徒的血汗。不僅如此,集中營甚至把囚犯出租給大的軍火工廠,在保證軍火生產的同時謀取經濟利益。軍火商以每個輔助工人每天4馬克、每個熟練工人每天6—8馬克的額度向黨衛隊經濟管理總處支付工資。在戰爭後期,黨衛隊僅從布痕瓦爾德集中營「被出租的勞動力」身上,每月就能收入150萬—200萬馬克。[125]與此同時,利用囚徒從事「醫學試驗」的規模也進一步擴大。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後期,納粹德國的集中營在數量和規模上都達到了頂峰。到目前為止,國際學術界還難以確定納粹集中營的總數,其原因除涉及「集中營」一詞的定義外,主要是檔案資料缺乏,不少集中營根本沒有留檔保存。

  主集中營及其分營是納粹集中營的主體部分,據統計,納粹時期共有22個主集中營,其中19個擁有數量不等的分營。分營的總數為1202個,其中813個為男性囚犯分營,329個為女性囚犯分營,60個性別可變營。擁有分營的主集中營分列如下。

  奧斯維辛主集中營,下設50個分營,其中28個分營的囚犯從事冶金、礦山和其他工業的勞動,5個分營從事修繕和建築勞動,9個分營從事農業勞動,3個分營從事林業勞動,1個分營從事炸彈試驗,4個分營分工不明確。

  貝爾根-貝爾森(Bergen Belsen)主集中營,1943年設在漢諾瓦附近的荒郊,主要關押對象是來自法國、比利時、荷蘭的猶太人。分營關押蘇聯和波蘭的男性囚犯。

  布痕瓦爾德主集中營,1937年7月13日設在德國境內魏瑪附近,關押男性囚犯。後設129個分營,其中106個男營,22個女營,1個性別可變營。有79個分營的囚犯在冶金、礦山和其他工業企業里勞動,33個搞建築,4個被安排搞爆破和炸彈試驗,3個在黨衛隊的值勤點當差,3個維修德國國家鐵路。

  達豪主集中營,下設197個分營(其中9個後來改屬其他主集中營),其中169個男營,24個女營,4個性別可變營。有46個分營的囚犯在工礦企業勞動,54個從事建築,4個從事炸彈試驗,54個為黨衛隊機關做勤務,5個從事國家公路改造,11個從事農業勞動,3個搞清理,1個伐木,2個分營是勞役點,4個是疏散營地。

  弗洛森堡主集中營,1938年5月3日開設在德國北巴伐利亞,初期主要關押男性刑事犯和「社會無用者」。後下轄97個分營,其中65個男營,31個女營,1個性別可變營。有45個分營的囚犯從事工業生產,22個搞建築,14個為黨衛隊值勤點幹活,4個維修國家鐵路,1個用於關押傷寒病人。

  格羅斯-羅森(Gross Rosen)主集中營,1940年8月2日開設時作為薩克森豪森主集中營的分營,翌年5月1日升格為獨立集中營。後下轄118個分營,其中59個男營,45個女營,14個性別可變營。在這些分營中,24個原先為獨立的猶太人強迫勞動營,1944年才被格羅斯-羅森主集中營接管為分營。在118個分營中,68個的囚犯在工礦企業勞動,25個搞建築和修工事,3個為納粹黨和黨衛隊機關提供服務,1個從事農業勞動,2個搞清理工作,1個伐木。

  赫爾措格布希(Herzogenbusch)主集中營,下設13個分營,均為男營,其中8個從事建築,2個從事營地勞動,1個挖坦克壕,1個從事炸彈試驗。

  考納斯(Kaunas)主集中營,位於立陶宛境內,下設14個分營,其中9個為男營,5個為女營。有4個分營的囚徒從事工業生產,3個從事林業和煤礦業生產,4個在武裝部隊營房幹活。

  克拉科夫-普拉斯措夫(Krakau Plaszow)主集中營,1941年開設,為猶太人強迫勞動營。下屬10個分營,其中6個為男營,4個女營。大多從事工業勞動,其中1個為採石勞動。囚犯經常被篩選,病人、老人和兒童被送往各滅絕營。

  盧布林-馬依達內克(Lublin Maidanek)主集中營,1941年初秋設立,下轄14個分營,其中8個男營,4個女營,1個男女混合營,1個男女兒童混合營。大部分時間為猶太人強迫勞動營,其中盧布林地區的分營負責分揀和加工被屠猶太人的財物,剩餘的分營從事軍服加工、鋸木等工作。

  毛特森豪森主集中營,1838年8月設立在奧地利。下轄62個分營,其中50個男營,5個女營,6個性別可變營,1個男女兒童混合營。大多數囚徒在軍備工業或各種建築工地勞動。

  米特爾鮑-多拉(Mittelbau Dora)主集中營,位於德國圖林根地區,1943年8月作為布痕瓦爾德集中營關押女性囚犯的分營開放,1944年10月升格為獨立集中營,後統轄32個分營,其中16個原屬布痕瓦爾德主集中營。囚徒主要用於築路、地下工程建設、橋樑架設、坑道挖掘、軍被生產和手工業勞動。

  納茨韋勒-斯特魯特霍夫(Natzweiler Struthof)主集中營,1941年5月正式設立,下轄50個分營,其中42個男營,4個女營,4個性別可變營。有13個分營的囚徒從事軍備生產,28個從事築路、開挖坑道、開採油頁岩等工作。

  新加默(Neuengamme)主集中營,1938年設立於漢堡以南,初期作為薩克森豪森集中營的分營,1940年6月升格為獨立集中營。下轄90個分營,其中56個男營,29個女營,5個性別可變營。有39個分營的囚徒在工廠企業和船廠幹活,27個從事建築工地勞動,2個從事炸彈試驗,7個從事清理工作,1個從事農業生產,1個維修國家鐵路,3個為病號營,2個為疏散營。

  拉文斯布呂克(Lovins Bruck)主集中營,1939年5月開設於德國北部,下轄45個分營,其中31個女營,9個男營,5個性別可變營。有23個分營的囚犯在各種廠礦企業里勞動,3個搞建築,1個從事清理工作,1個在機場勞動,1個從事農業勞動,5個為黨衛隊值勤點服役。

  里加-凱澤瓦爾德(Riga Kaiserwald)主集中營,位於拉脫維亞,1943年3月開放。下轄29個分營,其中15個男營,14個女營。囚徒們的勞動地點和內容分別為軍車場修理車間、軍隊服裝廠、築路、挖坑道、維修國家鐵路、伐木、裝卸、沼澤地排水,很多人在任務完成後被殺。

  薩克森豪森主集中營,位於柏林以北奧拉寧堡(Oranienburg)附近,1936年7月開放。下轄74個分營,其中46個男營,23個女營,5個性別可變營。有29個分營的囚徒從事工業生產,17個搞建築,11個為黨衛隊值勤點做勤務工作,1個從事炸彈試驗,1個從事清理工作,1個從事原料採集,1個從事國家鐵路維護工作。

  施圖特霍夫(Stutthof)主集中營,位於但澤附近,1939年9月2日開放。下轄146個分營,其中79個男營,62個女營,5個性別可變營。有14個分營是疏散囚犯的中轉收容所,36個分營的囚徒從事軍事設施建築,5個從事國家鐵路維護工作,9個在機場勞動,7個從事農業生產,2個從事墾荒,7個為黨衛隊值勤點做勤務。

  韋瓦拉主集中營,位於蘇聯境內,1943年9月開放。主營用於篩選囚犯,將沒有勞動能力的殺害,有勞動能力的解往分營。分營共27個,其中11個男營,9個女營,7個性別可變營。囚犯主要從事繁重的野外勞役、伐木和木材運輸、建築和修築工事、開採油頁岩和褐煤礦山建設。[126]

  整個納粹統治期間究竟有多少人死於集中營內,該數字是無法統計的。僅僅根據從1940年5月1日至1943年12月1日擔任奧斯維辛集中營長官的魯道夫·霍斯(Rudolf H?ss,1900—1947)供認,在他的集中營里遭到殺害者估計達250萬人,另外還有50萬人死於飢餓和疾病。[127]據兩名曾被長期囚於奧斯維辛-比克瑙集中營的倖存者戰後著書計算,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受害者為350萬。[128]而據1944年曾應徵入納粹德軍、後任德國《明鏡》周刊編輯的海因茨·赫內(Heinz H?hne,1926—2010)估算,納粹集中營屠殺的記錄是:索比包25萬人,特雷布林卡70萬人,馬依達內克20萬人,貝烏澤茨60萬人,庫爾姆霍夫15.2萬人,奧斯維辛100萬人以上。[129]

  【注釋】

  [1] 朱庭光主編:《法西斯體制研究》,第105頁。

  [2] [德]塞巴斯蒂安·哈夫訥:《解讀希特勒》,景德祥譯,中國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第78—79頁。

  [3] Norman Rich,Hitler's War Aims:Ideology,the Nazi State,and the Course of Expansion.New York:Andre Deutsch,1973,p.12.

  [4] J.Noakes and G.Pridham,Nazism,1919-1945:A Documentary Reader.Vol.2:State,Economy and Society,1933-39.pp.198-199.

  [5] 關於納粹主義與尼采哲學的關係,學術界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人強調「尼采哲學是法西斯主義的思想先驅」,但也有人傾向於否定兩者的關係。筆者認為,尼采哲學對希特勒的思想和法西斯主義的形成,確有明顯而巨大的影響,但不能簡單地把尼采評價為法西斯主義的思想先驅。

  [6] Louis L.Snyder,Encyclopedia of The Third Reich.New York:McGraw Hil Book Company,1976,pp.249-250.

  [7] Adolf Hitler,Hitlers Zweites Buch:Ein Dokument aus dem Jahr1928.Stuttgart:Deutsche Verlags -Anstalt,1961,S.78.

  [8] Adolf Hitler,Mein Kampf.Translated by Ralph Manheim,Boston,1971,p.229.

  [9] Adolf Hitler,My New Order.New York:Reynal & Hitchcock,1941,pp.593.

  [10] George L.Mosse,The Crisis of German Ideology:Intellectual Origins of The Third Reich.Schocken Books Inc.,New York,1981,p.285.

  [11] [聯邦德國]卡爾·迪特利希·埃爾德曼:《德意志史·第四卷:世界大戰時期(1914—1950)》(下冊),第425頁。

  [12] [英]艾倫·布洛克:《大獨裁者希特勒(暴政研究)》,第407頁。

  [13] Adolf Hitler,Mein Kampf.Translated by Ralph Manheim,Boston,1971,p.118.

  [14] Hans Ulrich Thamer,Das Dritte Reich.Interpretation,Kontroversen und Probleme des aktuelen Forschungsstandes.In:Karl adietrich Bracher (Hrsg.),Deutschland 1933-1945.Bonn 1993,S.523.

  [15] Jeremy Noakes and Geoffrey Pridham (ed.),Documents on Nazism,1919-1945.p.45.

  [16] Adolf Hitler,Mein Kampf.Translated by Ralph Manheim,p.38.

  [17] Adolf Hitler,Mein Kampf.Translated by Ralph Manheim,pp.670-671.

  [18] Adolf Hitler,My New Order.p.431.

  [19] Hans Ulrich Thamer,Das Dritte Reich.Interpretation,Kontroversen und Probleme des aktuelen Forschungsstandes.In:Karl adietrich Bracher (Hrsg.),Deutschland 1933-1945.Bonn 1993,S.525.

  [20] J.Noakes and G.Pridham,Nazism,1919-1945:A Documentary Reader.Vol.2:State,Economy and Society,1933-39.p.213.

  [21] Martin Broszat,The Hitler State:The Foun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Third Reich.p.282.

  [22] J.Noakes and G.Pridham,Nazism,1919-1945:A Documentary Reader.Vol.2:State,Economy and Society,1933-39.p.214.

  [23] [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國的興亡———納粹德國史》,第449頁。

  [24] [英]阿諾德·托因比、維羅尼卡·M.托因比合編:《希特勒的歐洲》上冊,第5—6頁。

  [25] J.Noakes and G.Pridham,Nazism,1919-1945:A Documentary Reader.Vol.2:State,Economy and Society,1933-39.p.197.

  [26] Adolf Hitler,Mein Kampf.Translated by Ralph Manheim,Boston,1971,p.187.

  [27] [美]時代生活編輯部編:《第三帝國:權力風雲》,第196頁。

  [28] Jeremy Noakes and Geoffrey Pridham (ed.),Documents on Nazism,1919-1945.p.595.

  [29] [美]羅伯特·埃德溫·赫澤斯坦:《納粹德國的興亡》上冊,樓玲令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海南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頁。

  [30] J.Noakes and G.Pridham,Nazism,1919-1945:A Documentary Reader.Vol.2:State,Economy and Society,1933-39.p.594.

  [31] 朱庭光主編:《法西斯體制研究》,第110頁。

  [32] J.Noakes and G.Pridham,Nazism,1919-1945:A Documentary Reader.Vol.2:State,Economy and Society,1933-39.p.199.

  [33] Adolf Hitler,Mein Kampf.Translated by Ralph Manheim,Boston,1971,p.201.

  [34] Adolf Hitler,My New Order.New York,1941,p.290.

  [35] [聯邦德國]卡爾·迪特利希·埃爾德曼:《德意志史·第四卷:世界大戰時期(1914—1950)》(上冊),第440頁。

  [36] Norman Rich,Hitler's War Aims:Ideology,the Nazi State,and the Course of Expansion.p.23.

  [37] Martin Broszat,The Hitler State:The Foun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Third Reich.pp.197-198.

  [38] [英]艾倫·布洛克:《大獨裁者希特勒(暴政研究)》,第227頁。

  [39] Martin Broszat,The Hitler State:The Foun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Third Reich.p.207.

  [40] Martin Broszat,The Hitler State:The Foun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Third Reich.p.209.

  [41] J.Noakes and G.Pridham,Nazism,1919-1945:A Documentary Reader.Vol.2:State,Economy and Society,1933-39.pp.236-237.

  [42] Norman Rich,Hitler's War Aims:Ideology,the Nazi State,and the Course of Expansion.p.30.

  [43] J.Noakes and G.Pridham,Nazism,1919-1945:A Documentary Reader.Vol.2:State,Economy and Society,1933-39.p.201.

  [44] Louis L.Snyder,Encyclopedia of The Third Reich.p.171.

  [45] Christian Zentner und Friedemann Bedürftig,Das Grosse Lexikon Des Dritten Reiches.S.408.

  [46] Christian Zentner und Friedemann Bedürftig,Das Grosse Lexikon Des Dritten Reiches.S.408.

  [47] Christian Zentner und Friedemann Bedürftig,Das Grosse Lexikon Des Dritten Reiches.S.203.

  [48] Martin Broszat,The Hitler State:The Foun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Third Reich.p.109.

  [49] J.Noakes and G.Pridham,Nazism,1919-1945:A Documentary Reader.Vol.2:State,Economy and Society,1933-39.pp.249-250.

  [50] Kreis在黨的系統是「分區」。

  [51] [美]時代生活編輯部編:《第三帝國:新秩序》,第47頁。

  [52] J.Noakes and G.Pridham,Nazism,1919-1945:A Documentary Reader.Vol.2:State,Economy and Society,1933-39.pp.223-225.

  [53] Jeremy Noakes and Geoffrey Pridham (ed.),Documents on Nazism,1919-1945.p.111.

  [54] Norman Rich,Hitler's War Aims:Ideology,the Nazi State,and the Course of Expansion.pp.42-43.

  [55] Richard Grunberger,A Social History of The Third Reich.Clays Ltd.England,1971,pp.82-83.

  [56] Louis L.Snyder,Encyclopedia of The Third Reich.p.223.

  [57] Christian Zentner und Friedemann Bedürftig,Das Grosse Lexikon Des Dritten Reiches.S.409.

  [58] Richard Grunberger,A Social History of The Third Reich.p.170.

  [59] Martin Broszat,The Hitler State:The Foun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Third Reich.p.243.

  [60] J.Noakes and G.Pridham,Nazism,1919-1945:A Documentary Reader.Vol.2:State,Economy and Society,1933-39.pp.228-239.

  [61] 伯爵在法蘭克王國時期為自主權較大的地方行政長官。

  [62] J.Noakes and G.Pridham,Nazism,1919-1945:A Documentary Reader.Vol.2:State,Economy and Society,1933-39.p.239.

  [63] J.Noakes and G.Pridham,Nazism,1919-1945:A Documentary Reader.Vol.2:State,Economy and Society,1933-39.p.240.

  [64] J.Noakes and G.Pridham,Nazism,1919-1945:A Documentary Reader.Vol.2:State,Economy and Society,1933-39.p.241.

  [65] [聯邦德國]卡爾·迪特利希·埃爾德曼:《德意志史·第四卷:世界大戰時期(1914—1950)》(上冊),第421—422頁。

  [66] J.Noakes and G.Pridham,Nazism,1919-1945:A Documentary Reader.Vol.2:State,Economy and Society,1933-39.pp.471-474.

  [67] J.Noakes and G.Pridham,Nazism,1919-1945:A Documentary Reader.Vol.2:State,Economy and Society,1933-39.pp.475-476、485.

  [68] [英]阿諾德·托因比、維羅尼卡·M.托因比合編:《希特勒的歐洲》,第31頁。

  [69] J.Noakes and G.Pridham,Nazism,1919-1945:A Documentary Reader.Vol.2:State,Economy and Society,1933-39.pp.477-478.

  [70] Christian Zentner und Friedemann Bedürftig,Das Grosse Lexikon Des Dritten Reiches.S.410.

  [71] J.Noakes and G.Pridham,Nazism,1919-1945:A Documentary Reader.Vol.2:State,Economy and Society,1933-39.p.485.

  [72] Richard Grunberger,A Social History of The Third Reich.England:Clays Ltd.,1971,p.158.

  [73] J.Noakes and G.Pridham,Nazism,1919-1945:A Documentary Reader.Vol.2:State,Economy and Society,1933-39.p.486.

  [74] Wallace R.Deuel,People Under Hitler.Harcourt,Brace,New York,1942,p.148.

  [75] Rolf Dahrendorf,Gessellschaft und Demokratie in Deutschland.Piper Verlag,Munich,1965,S.275.

  [76] Martin Broszat,The Hitler State:The Foun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Third Reich.p.338.

  [77] [聯邦德國]卡爾·迪特利希·埃爾德曼:《德意志史·第四卷:世界大戰時期(1914—1950)》(上冊),第421頁。

  [78] [民主德國] P.A.施泰尼格爾編:《紐倫堡審判》上卷,王昭仁、宋鍾璜、關山、肖輝英、李蘭琴、李國林譯,王昭仁校,商務印書館1985年版,第138頁。

  [79] Martin Broszat,The Hitler State:The Foun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Third Reich.p.339.

  [80] Bracher & Funke & Jacobsen(Hrsg.),Nationalsozialistische Diktatur,1933-1945.S.445.

  [81] [德]古德龍·施瓦茨:《納粹集中營》,樊哲、劉洪普、楊書琪、周曦譯,劉洪普校,軍事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19頁。

  [82] Martin Broszat,The Hitler State:The Foun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Third Reich.p.339.

  [83] Louis L.Snyder,Encyclopedia of The Third Reich.pp.248-249.

  [84] Frank's Abschlie?ende Betrachtungen.《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第29卷,第555頁。轉引自[英]阿諾德·托因比、維羅尼卡·M.托因比合編:《希特勒的歐洲》,第29頁。

  [85] [英]阿諾德·托因比、維羅尼卡·M.托因比合編:《希特勒的歐洲》,第29—31頁。

  [86] [民主德國]洛塔爾·貝托爾特等編寫:《德國工人運動史大事記·第二卷:從1917年至1945年》,第471頁。

  [87] [英]阿諾德·托因比、維羅尼卡·M.托因比合編:《希特勒的歐洲》,第33頁。

  [88] [英]阿諾德·托因比、維羅尼卡·M.托因比合編:《希特勒的歐洲》,第34頁。

  [89] 黨衛隊在不少中文書籍里被誤譯成「黨衛軍」,其原因主要是黨衛隊的下屬組織之一「武裝黨衛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給世人留下較深的印象。

  [90] [聯邦德國]海因茨·赫內:《黨衛隊———佩骷髏標誌集團》,江南、楊西譯,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第63頁。

  [91] J.Noakes and G.Pridham,Nazism,1919-1945:A Documentary Reader.Vol.2:State,Economy and Society,1933-39.pp.493-494.

  [92] Jeremy Noakes and Geoffrey Pridham (ed.),Documents on Nazism,1919-1945.p.282.

  [93] [聯邦德國]海因茨·赫內:《黨衛隊———佩骷髏標誌集團》,第70—71頁。

  [94] J.Noakes and G.Pridham,Nazism,1919-1945:A Documentary Reader.Vol.2:State,Economy and Society,1933-39.pp.496-497.

  [95] J.Noakes and G.Pridham,Nazism,1919-1945:A Documentary Reader.Vol.2:State,Economy and Society,1933-39.pp.495-496.

  [96] J.Noakes and G.Pridham,Nazism,1919-1945:A Documentary Reader.Vol.2:State,Economy and Society,1933-39.p.495.

  [97] [聯邦德國]海因茨·赫內:《黨衛隊———佩骷髏標誌集團》,第157頁。

  [98] [聯邦德國]海因茨·赫內:《黨衛隊———佩骷髏標誌集團》,第523頁。

  [99] [聯邦德國]海因茨·赫內:《黨衛隊———佩骷髏標誌集團》,第526—527頁。

  [100] [聯邦德國]海因茨·赫內:《黨衛隊———佩骷髏標誌集團》,第539頁。

  [101] [聯邦德國]海因茨·赫內:《黨衛隊———佩骷髏標誌集團》,第250—258頁。

  [102] J.Noakes and G.Pridham,Nazism,1919-1945:A Documentary Reader.Vol.2:State,Economy and Society,1933-39.pp.510-514.

  [103] J.Noakes and G.Pridham,Nazism,1919-1945:A Documentary Reader.Vol.2:State,Economy and Society,1933-39.pp.514-515.

  [104] Christian Zentner und Friedemann Bedürftig,Das Grosse Lexikon Des Dritten Reiches.S.450.

  [105] [法]雅克·德拉律:《蓋世太保史》,黃林發、蕭弘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174頁。

  [106] [聯邦德國]海因茨·赫內:《黨衛隊———佩骷髏標誌集團》,第219—220頁。

  [107] [聯邦德國]海因茨·赫內:《黨衛隊———佩骷髏標誌集團》,第208頁。

  [108] Martin Broszat,The Hitler State:The Foun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Third Reich.pp.336-338.

  [109] [法]雅克·德拉律:《蓋世太保史》,第118頁。

  [110] J.Noakes and G.Pridham,Nazism,1919-1945:A Documentary Reader.Vol.2:State,Economy and Society,1933-39.p.515.

  [111] [聯邦德國]海因茨·赫內:《黨衛隊———佩骷髏標誌集團》,第267頁。

  [112] [聯邦德國]海因茨·赫內:《黨衛隊———佩骷髏標誌集團》,第268頁。

  [113] J.Noakes and G.Pridham,Nazism,1919-1945:A Documentary Reader.Vol.2:State,Economy and Society,1933-39.p.515.

  [114] [聯邦德國]海因茨·赫內:《黨衛隊———佩骷髏標誌集團》,第256—260頁。

  [115] 具體內容參見本書第九章第三節。

  [116] [美]時代生活編輯部編:《第三帝國:黨衛隊》,孫遜譯,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第77頁。

  [117] [聯邦德國]海因茨·赫內:《黨衛隊———佩骷髏標誌集團》,第226頁。

  [118] J.Noakes and G.Pridham,Nazism,1919-1945:A Documentary Reader.Vol.2:State,Economy and Society,1933-39.p.520.

  [119] [聯邦德國]海因茨·赫內:《黨衛隊———佩骷髏標誌集團》,第238—260頁。

  [120] [德]古德龍·施瓦茨:《納粹集中營》,第24頁。

  [121] [德]古德龍·施瓦茨:《納粹集中營》,第24—25頁。

  [122] [聯邦德國]海因茨·赫內:《黨衛隊———佩骷髏標誌集團》,第446頁。

  [123] [德]古德龍·施瓦茨著:《納粹集中營》,第52、86頁。

  [124] [捷克]奧托·克勞烏斯、艾利希·庫爾卡:《死亡工廠》,白林、魏友編譯,重慶出版社1983年版,第82—85頁。

  [125] [德]瓦·巴特爾:《法西斯專政時期的德國1933—1945》,第82—83頁。

  [126] 主集中營的詳細情況可參閱[德]古德龍·施瓦茨:《納粹集中營》,第148—214頁。

  [127] [聯邦德國]卡爾·迪特利希·埃爾德曼:《德意志史·第四卷:世界大戰時期(1914—1950)》下冊,第61頁。

  [128] [捷克]奧托·克勞烏斯、艾利希·庫爾卡:《死亡工廠》,第118—120頁。

  [129] [聯邦德國]海因茨·赫內:《黨衛隊———佩骷髏標誌集團》,第443頁。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