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啟動孩子的高天賦> 反覆扔東西——孩子可以控制雙手了

反覆扔東西——孩子可以控制雙手了

2024-10-09 01:29:01 作者: 柳艷麗

  1歲多的孩子總喜歡扔東西,你給他玩具、零食、奶瓶,他都會往地下扔,扔完後還讓你給他撿起來,然後繼續扔,一邊扔一邊開心地笑。是不是很頑皮、很惹人生氣?

  是的,一般情況下,家長面對這種情況,開始還可能會給孩子撿東西,可反覆幾次之後,就難免有些生氣了,一些脾氣不好的家長還會訓斥孩子。我勸你千萬不要這樣做,因為孩子反覆扔東西,是他在成長呢!

  很多孩子到8個月左右,就開始有扔東西的行為了。這時候,他的行為是無意識的,扔完之後就會很興奮,以為自己又多了一個了不起的本領。之後,隨著孩子身體發育越來越完善,手眼協調能力增強,進入了動作敏感期和空間敏感期。他可以有意識地控制雙手了,並且發現手裡的東西是可以離開雙手的,於是開始不斷地扔東西,探知周圍的空間和環境,通過這種行為來認知自己所處的環境。

  換一個角度來說,孩子扔東西是動作敏感期的一種正常表現。對孩子鍛鍊身體協調性,增強手腕、手臂力量,以及建立良好的空間感是非常有幫助的。家長應該允許孩子扔東西,而不是阻止與訓斥。

  朋朋快1歲了,不管手裡拿著什麼東西,都喜歡隨意地扔掉。媽媽遞給他一塊餅乾,朋朋把餅乾抓住,隨後又扔掉了。媽媽又給他一塊,可他還是扔掉,扔掉之後還衝著媽媽「咯咯」地笑。

  後來,朋朋開始扔桌子上的東西,只要是他能夠得著、拿得動的東西,都會抓起來一通扔。尤其是搖鈴這樣容易產生響聲的玩具,朋朋都會玩一會兒就扔掉,聽到發出的不同聲音,看到地上亂七八糟的東西,他還會表現出滿足的樣子。

  媽媽知道朋朋這是到了動作敏感期,所以當爸爸說要制止這種行為時,媽媽提出了不同意見,說:「讓他扔吧,這能鍛鍊孩子的運動能力和大腦發育。」著名的教育家卡爾·威特曾經告訴我們,孩子和成年人不同,他不可能像大人一樣可以坐在那兒靜靜地思考問題,孩子必須在玩兒的過程中通過觸摸事物,甚至是扔東西,用實際的擺弄和操作來認識世界。要是不懂孩子扔東西背後的含義,不能重視其動作敏感期的引導和訓練,那麼就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不良影響。

  在這個敏感期,家長最好是和孩子站在一起,適當地引導他,並且幫助他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或許有人會說,那我們就要縱容孩子亂扔東西嗎?當然不是。再來看看朋朋媽媽是如何做的。

  為了讓孩子的身體發育更完善,朋朋媽媽為他準備了一些不容易摔壞的玩具,比如毛絨玩具、橡膠玩具,還有一些大小不一的球類。朋朋扔玩具,媽媽不會跟在後面撿,而是等他扔完後教他一件件地撿起來,然後再一一放回原位。當孩子第一次撿回扔掉的玩具時,媽媽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說:「寶寶,你真是太棒了!」

  請記住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每天媽媽都會和朋朋玩扔球的遊戲,朋朋扔出去,媽媽接住或撿起來,或是媽媽扔給朋朋,讓他撿起來。等到朋朋再大一些,媽媽和他面對面站著,拿著球扔過來扔過去。這樣不僅鍛鍊了孩子的雙臂、手眼協調性,還鍛鍊了他的反應能力。

  同時,朋朋媽媽還非常注意孩子的安全,把剪刀、玻璃杯等危險品歸置起來,絕不讓孩子亂扔。吃飯的時候,朋朋若是扔碗筷,她就會提出批評,告知孩子這是錯誤的,是不被允許的。等朋朋不再亂扔餐具了,她也會及時給予表揚和獎勵。

  經過媽媽的培養和訓練,朋朋改掉了亂扔東西的行為,同時順利地度過了扔東西的敏感期。朋朋媽媽的做法很值得學習,可我發現生活中這樣的家長並不多見。很多家長遇到類似的情況會感覺不耐煩,會氣得打孩子的小手。但是孩子哭過之後,還是會做這樣的事情,樂此不疲。最後,家長變得嚴厲,有時還會打罵孩子,結果孩子不再「犯錯」,成長也會受到影響。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進入了一個又一個敏感期,很多行為都是正常的現象。爬行、走路、扔東西,這些都證明他進入了動作敏感期。而在1到2歲這個階段,扔東西就是他最喜歡的遊戲和最愛做的運動了。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孩子稍大一些時,扔東西很可能是為了引起家長注意,渴望得到家長的關注。但因為語言能力不完善,不知道如何表達,於是就用扔東西的行為來向大人表達內心的想法和情緒。比如,孩子想要玩玩具,家長不允許,孩子就會因不滿而直接把玩具扔掉;小朋友和他搶玩具,孩子就會因為內心不滿而扔掉玩具;家長只顧著看手機,不關心孩子,不和孩子玩,孩子就會扔玩具,以此來引起家長的注意。

  親愛的家長們,現在你還覺得孩子反覆扔東西是淘氣嗎?你還會極力阻止和限制孩子扔東西嗎?

  若是想自己的孩子夠聰明,身體更協調、雙手肌肉更有力,就注重「扔東西」的訓練吧!和孩子玩扔玩具或扔球的遊戲,引導孩子不亂扔東西來發泄情緒,既鍛鍊孩子身體、發展孩子智力,又促進了親子關係的和諧發展,何樂而不為呢?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