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刺史」曹操:雖然頭銜是山寨的,但有總比沒有好
2024-10-09 00:48:51
作者: 醉罷君山
中原大戰正酣。
「袁紹—劉表」聯盟與「袁術—公孫瓚」聯盟操刀搏殺,形成對峙局面。
在關東諸雄中,曹操所處的地位十分尷尬。
曹操的父親曹嵩乃是朝廷「三公」,論起家族的權勢,雖比不過袁紹、袁術兄弟,卻也算得上政治資本雄厚。曹操的情況與袁術頗為相似,從洛陽逃出來後,沒有官職,只是借著殷實的家底招募了一支軍隊,但沒有穩固的根據地。在討伐董卓的戰爭中,曹操表現賣力,雖然沒有孫堅的赫赫戰績,卻也贏得一片掌聲。
只是關東群雄很快就把勤王一事拋之腦後,取而代之的是相互征伐,搶奪地盤。對於沒有地盤的曹操來說,只有兩條出路:一是投靠有地盤的人,如今袁紹剛剛奪取冀州,前去投靠他,混碗飯吃沒有問題;二是自謀出路,憑藉自己的實力打拼出一片天地。顯然,第一條路好走,第二條路不好走。曹操不是一個知難而退的人,但是憑他現在的實力,明目張胆去攻打一個郡,肯定是行不通的,以盟主自居的袁紹豈會讓他得逞?
正當曹操為這個問題感到頭疼的時候,濟北相鮑信的到來,給了曹操一個明確的答案。
前面說過,在天下諸雄中,鮑信只看好曹操。鮑信為曹操獻計道:「袁紹借盟主之名,圖謀私利,巧取冀州,他不過就是第二個董卓,不能對他抱有希望。以我看,天下非但不會太平,反倒會越來越亂。我們的力量太弱,無法壓制他,可若貿然反對,勢必又會給自己製造一個強敵。袁紹已控制黃河以北的地盤,這裡不能久留,您最好向黃河南岸發展,避免與他直接衝突。」
為什麼要往黃河南岸去呢?原來,過了黃河就是兗州地界,這裡情形比較混亂。一旦混亂,機會就多。隸屬兗州的東郡(今河南濮陽)正面臨嚴峻的形勢,農民軍的勢力捲土重來,黑山軍(除黃巾軍之外最強大的一支農民軍)以十萬之眾攻打東郡,擔任東郡太守的王肱棄城而逃。此時若是曹操能挺進東郡,擊敗黑山軍,不就可以把東郡收入囊中嗎?
這是名正言順奪取東郡的最好辦法,曹操馬上接受鮑信的建議,揮師渡過黃河南下,救援東郡。
請記住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表面上看,農民軍擁有十萬之眾,數量頗為嚇人,實際上戰鬥力不怎麼樣。大家想想,這些農民多數都是沒飯吃活不下去才揭竿而起的,沒有什麼軍事素質,武器也落後,不過就是充個數罷了。曹操率軍打敗黑山軍,控制了東郡。袁紹有意拉攏曹操,上表推薦曹操為東郡太守。
東郡原來的政府所在地是濮陽,由於遭戰爭破壞嚴重,曹操便把郡政府遷往東武陽。
黑山軍並不甘心失敗,有機會還會捲土重來。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袁紹與公孫瓚大打出手。兩強相爭,曹操雖然袖手旁觀,但也得預防戰火燒到自己地盤,他屯兵於頓丘,靜觀其變。
黑山軍頭目於毒心中竊喜,既然曹操帶兵出去了,此時不攻打東武陽,更待何時?
但是於毒高興得太早了,他顯然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挑戰一位百年一遇的軍事天才。
東武陽遭到圍攻的消息很快傳到頓丘,大家一聽傻了眼——不少將士的家眷還在城裡,得趕緊回救才行。
出人意料的是,曹操沒有回援東武陽,而是發兵進攻於毒黑山軍的老巢西山。遠水解得了近渴嗎?很多人表示懷疑。曹操卻成竹在胸:「於毒得悉我攻其老巢,勢必要回師,東武陽之圍可不戰而解。若不回師,我一舉攻陷其巢穴,於毒更無所作為了。」
不按常理出牌,這就是非凡人物能成就非凡事業的原因。
果不其然,曹操很快化被動為主動。農民軍與官兵不同,官兵到哪都可以落腳,而農民軍一旦老巢失陷,連個安樂窩也沒有。曹操進抵內黃,大破黑山軍另一首領眭(suī)固。於毒趕緊放棄圍城,趕回支援,武陽轉危為安。
瞬息萬變的戰場,最能考驗人的判斷力。
可惜,不是每個人都能有曹操這樣的智慧,比如兗州刺史劉岱。
兗州臨近青州,青州向來是黃巾軍盤踞之地。雖說張角已死多時,但太平道教徒的勢力依然不可小覷,在軍閥混戰的背景下,黃巾軍聲勢重振,在全國範圍內人數不少於一百萬。黃巾軍作戰流動性很強,帶有明顯的「流寇」色彩。青州的黃巾軍大舉湧入兗州,兗州震動。
刺史劉岱不把流寇放在眼裡,擺開與黃巾軍一決雌雄的架勢。
濟北相鮑信趕緊站出來制止,這位戰略專家分析道:「黃巾軍有百萬之眾,百姓恐慌,兵無鬥志,硬拼肯定不行。但黃巾軍有弱點,他們沒有輜重補給,只是靠打家劫舍來獲取糧食。最好的應對之策是以靜制動,嬰城固守。敵人求戰不行,攻城不得,最後只得作鳥獸散。到時我們以精兵銳卒據險關要口,必可大獲全勝。」
劉岱一聽這話,很不高興:我堂堂刺史,朝廷命官,面對一群烏合之眾竟然不敢出擊,說出去豈不被人笑話?瞧瞧人家公孫瓚,不是以兩萬之師大破三十萬青州黃巾軍嗎?再看看曹操,不也以少勝多,打敗十萬黑山軍嗎?
以少確實能勝多,可劉岱忽略了一點,他既非公孫瓚,也不是曹操,他只是個冤大頭。
劉岱不聽鮑信的話,帶著兗州兵雄赳赳、氣昂昂地殺赴戰場,結果被殺得潰不成軍,自己的腦袋搬了家。
想當英雄的劉岱沒當成英雄,刺史一死,兗州一片混亂,群龍無首,州政府所在地昌邑只得嬰城固守,黃巾軍四處蹂躪。
這年頭,很多人盼著劉岱這種刺史級的人物死,因為刺史死了,官位才會空出來。
曹操也不例外。
其實除了曹操,覬覦兗州地盤的大有人在,但兗州畢竟是個火藥桶,不是每個人都敢去碰。幾十萬黃巾軍還在那裡殺聲震天,想當這個刺史,沒有削平群盜的本領,還是甭來了。
野心家們在觀望,曹操卻不想坐失良機。他所占據的東郡,就是兗州轄下的九個郡國之一,近水樓台先得月,他完全可以搶在他人之前奪取兗州大權。東郡人陳宮不失時機地進言道:「如今兗州無主,朝廷詔令不行,我可以前去遊說兗州官員,由您擔任刺史。據有兗州作為進取天下的根本,此乃霸王之業。」
曹操聽了這番話自然是心花怒放。
陳宮便前往昌邑,見了兗州別駕、治中,遊說道:「如今天下分裂,兗州無主。而曹公據有東郡,誠為命世之才,若是迎曹公前來管理兗州,必定可以安定百姓。」此時兗州官員正為黃巾軍橫行而焦頭爛額,曹操再怎麼說也是「三公」之子,有聲望有地位,倒的確是個理想的人選。當然,一向力挺曹操的濟北相鮑信對陳宮的建議更是舉雙手贊成。
事情搞定了,鮑信自告奮勇,與兗州官吏萬潛一起前往東郡,迎曹操入昌邑。就這樣,曹操自領兗州刺史之職。
孰料剛當上刺史,曹操竟出了點洋相。
為了向兗州人民證明自己的本領,曹操迫不及待地向黃巾軍發動進攻。這次出擊過於倉促,他的軍隊數量與黃巾軍相比懸殊,以致很快就敗下陣來。第一戰沒有打出軍威,令曹操聲譽受損。幸好他及時調整戰略戰術,制定了嚴格的賞罰措施,廣布間諜刺探敵情,避免和敵軍正面交鋒,注重出奇制勝。
雙方交戰頻繁,黃巾軍雖然人數眾多,作戰驍勇,但沒什麼攻城武器,既攻不下城池,又不斷遭到曹軍伏擊,更重要的是糧食不濟,遂呼嘯而去。
兗州轉危為安。
但這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在與黃巾軍的戰鬥中,曹操的第一號粉絲鮑信戰死,連屍骨也找不到。鮑信的遠見卓識一般人無法企及。在曹操尚未崛起之時,鮑信就認定他是蓋世英雄。在軍閥割據之初,曹操兵力不強,沒有穩定的地盤,處於弱勢,鮑信又兩次幫了他大忙:一次是建議曹操向黃河以南發展,奪取東郡;另一次便是迎曹操為兗州刺史。
可惜,曹操還沒來得及報答這位知己,鮑信就戰死沙場,屍骨全無。曹操給鮑信辦了一個隆重的葬禮,由於找不到屍體,只得讓人刻了一具木像安葬。在葬禮上,他失聲痛哭,涕泗交流,這恐怕是他人生第一次發自內心地悲傷。
東漢的州,相當於現在的「省」,總共有十二個州外加一個司隸(首都直轄區)。曹操成了全國十二州長之一,再怎麼說也算是地方實力派吧。在鮑信、陳宮等人的相助下,曹操從一個沒有根據地的游擊隊長,一舉成為割據一方的軍閥,地位飆升。
可是我們不要忘了,曹操這個「刺史」頭銜,根本沒有來自哪個上級部門的授權。
這不,又一個兗州刺史來了。
在鮑信葬禮結束幾天後,有一輛馬車駛過兗州地界,馬車後面還跟著一幫兵士。來者何人呢?朝廷正式任命的新兗州刺史金尚。
這是正品,不是冒牌貨,金尚手中持有皇帝簽發的「兗州刺史」委任狀。這位新刺史一路春風得意,不時把揣在懷中的委任狀拿出來欣賞一番,內心充滿喜悅。可是前來迎接他的,不是鮮花與掌聲,而是一群如狼似虎的士兵。
曹操何許人也?豈會將到嘴裡的肥肉吐出來以成人之美?金尚還沒到達目的地,就遭到曹軍的迎頭痛擊,他驚魂不定地逃走了。這年頭,有槍才是草頭王,什麼朝廷的委任狀,什麼皇帝的詔書,統統只是廢紙一張。金尚總算看清形勢,兗州他不敢再去,朝廷他也沒臉面再回,罷罷罷,還不如投靠個軍閥算了。他逃了,投奔袁術去了。
話說回來,自董卓獨攬大權,朝廷政令不行關東久矣,何以在這個時候竟然派個人到東部的兗州當刺史呢?
原來,在曹操自領兗州刺史的同時,朝廷發生了一件震動朝野的大事。
獨裁者董卓被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