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有趣得讓人睡不著的大宋史> 肆 青山有幸埋忠骨:兩宋英豪傳 交子的發明者一言不合就殺人,卻是千年難遇的好官

肆 青山有幸埋忠骨:兩宋英豪傳 交子的發明者一言不合就殺人,卻是千年難遇的好官

2024-10-09 00:18:27 作者: 唐俑

  01

  張詠,山東人,字復之,因為個性有點兒古怪,便自號乖崖,太平興國年間進士,詩文俱佳,北宋太宗、真宗時期的良臣名臣,真宗時官至禮部尚書。

  這位「治蜀能手」從小就與眾不同,雖然家境貧寒,他卻從來不覺得低人一等,讀書學習的努力程度也是一般人無法比擬的。他買不起書就借書,然後把借來的書一字一句地抄下來,就「變」成他自己的了。沒有書房,他就靠在院子的樹上讀,不讀完不進屋,無論是下雨還是下雪,都不能把他從樹底下趕走。

  他「任性使氣,不拘小節」的個性,使他做起事來也從來不按常理出牌,常常讓人目瞪口呆——比如四川起義軍被鎮壓後,被宋太祖派去的太監王繼恩,率領大軍協助張詠打敗李順攻克成都後,王繼恩抓了許多起義軍士兵交給張詠治罪,張詠卻把他們統統放了。大怒之下的王繼恩質問他為什麼,他說:「前日李順脅民為賊,今日詠與公化賊為民,有何不可哉?」

  「舊社會把人變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有什麼不可以的呢!

  而對於被抓到的王繼恩的那些不守紀律、掠奪民財的士兵,張詠卻毫不手軟,直接將他們投入井裡淹死。王繼恩再也不敢吭聲,只好假裝不知道。

  02

  這當然不是說張詠有多任性,想怎麼整就怎麼整,而是對什麼人該通情達理、法外開恩,對什麼人該公事公辦、嚴刑峻法,他心裡自有一桿秤。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

  南宋史學家羅大經在《鶴林玉露》中記載,張詠初次出仕任崇陽縣令時,碰到一個從庫房出來的小吏,發現他頭巾上夾著一枚錢,問他錢從何來。小吏說,當然是庫房裡的錢了,還能從哪來。張詠立即命令下屬責打,小吏說不就是一枚錢嗎,我又沒多拿,至於這樣嗎?有本事就把我殺了!

  監守自盜還如此囂張!張詠看了看他,面無表情地提筆判道: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區區十六個字,包含了兩個成語——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然後他手持利劍,一劍砍了小吏的頭。

  之後他向上級報告,自己彈劾自己。

  這個故事,據說崇陽人至今仍津津樂道。

  而對於另一個小官,一個比偷銅錢的小吏造成的損失大得多得多的人,他的處理方式卻大相逕庭——那個小官虧空了公款,被家裡的惡僕要挾,要他把長女嫁給他,不然就告他。小官全家人無計可施,只知道「深夜聚哭」,哭聲被張詠聽到,「拍門相詢」,對方卻不敢講——沒事沒事,您忙您的去吧。

  什麼沒事?難道沒事哭著玩嗎?張詠再三問之,對方才不得不告訴他。

  張詠聽完後說,把你的僕人借給我用一下,然後騎馬帶著僕人,來到郊外一片樹林,一劍便把他殺了。他回去後對那個小官說,你的僕人再也不會回來了,另外找一個吧,今後別再貪污了。

  張詠救了他,從此以後他能不洗心革面、做個好官嗎!

  03

  而據《宋史》記載,後來他被調到杭州做知州時正逢饑荒,很多老百姓為了活命,就去販賣私鹽,以此度日。

  這是犯法的,官兵自然要管,足足抓了幾百人。張詠說把他們放了吧,然後就都放了,他只是在釋放這些人之前講了幾句話,販賣私鹽是犯法的,大家別再幹了,回去好好種莊稼吧,只有把莊稼種好了才有飯吃,才是根本之類的說辭,輕描淡寫,不痛不癢。

  部屬們說放不得啊領導,咱們這是知法犯法啊,再說若不治他們的罪,就是默認,就是「支持」,就會有更多的人加入,將來怎麼得了?張詠說,錢塘十萬家幾十萬人,八九成沒飯吃,若不讓他們販鹽求生,把他們逼急了,來個鋌而走險揭竿而起,那才不得了呢,秋收後他們有了糧食,再依法禁止也不遲。

  部屬們仔細一想,可不是嘛,沒飯吃的老百姓最不能逼,若逼反這幾十萬人,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法律是死的,人是活的,依法辦事固然重要,但老百姓的命更重要。政府既然無力賑災,做不到雪中送炭,但靈活一點兒,雪上加霜的事情還是可以避免的。

  讓人多少有點兒意外的是,張詠不但是位執政經驗豐富、對邪惡勢力零容忍、習慣站在弱勢群體一邊、千年難遇的好官,還是一位金融家。在任益州知州時,他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英國本無中國桑樹,但在倫敦英格蘭銀行的天井裡,種了一株在英國非常少見的中國桑樹,目的就是為了紀念這位「紙幣之父」——因為張詠發明交子用到的原材料就是桑樹葉。

  04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張詠還是料事如神的神探,《折獄龜鑑》記錄了幾個他機智斷案的故事,其中一個是這樣的——在四川為官時,有一天,張詠從一條巷子經過,聽到有女人哭,哭聲「懼而不哀」。他敏感地意識到裡面大有文章,便讓人去打聽,手下人回來說「夫暴卒」。

  丈夫暴卒,為何哭聲「懼而不哀」?這女人怕什麼呢?又為何不傷心呢?一個男人,就是家裡的頂樑柱,頂樑柱突然倒了她卻不傷心,這也太不科學了!

  張詠派官員去刨根問底,官員去了,折騰了半天,卻什麼有價值的線索也沒找到,很苦悶。

  出於替丈夫分憂的考慮,官員的妻子提醒他,撥開死者的頭髮看看,也許有門路。官員再去,撥開死者的頭髮一看,「果有大釘陷其腦中」!

  官員大喜,回去向張詠匯報,匯報完畢,還不忘「表揚」自己的妻子兩句,好像在說:怎麼樣,我老婆聰明吧?

  當然當然,你老婆確實很聰明,不過,她是怎麼知道這種事情的呢?張詠又意識到這裡面大有文章,把官員老婆叫來一審,果然,她前夫就是被她這樣害死的——發棺視屍,其釘尚在。

  案情大白,兩個惡毒的女人「俱刑於市」。

  僅憑一個女人的哭聲,便破獲一個連環奇案,這種驚人的判斷力世間少有。

  1015年,張詠去世,諡號忠定,後世又叫他張忠定。

  某一年,崇陽縣在新縣政府右側新建了一處涼亭,向社會廣泛徵集亭名,各界人士踴躍參與,主張取名「乖崖亭」的占了多數,有關部門便正式命名為「乖崖亭」,以此紀念他們的首任縣令。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