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表情可以,但要保持關注

2024-10-09 00:11:24 作者: 黃熒

  沒有人喜歡被忽視的感覺,請關注正與你溝通的人!

  有人會問:傾聽和關注有什麼關係?或者說:我已經認真地聽了,這難道不是關注嗎?事實上,真正的傾聽不僅僅是用耳朵,還有我們的眼睛!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倘若這扇窗沒有打開,就無法跟對方做到心靈相通,更達不到最佳的溝通效果。關注是一個過程,只有重視這個過程,才能讓別人感受到重視,才會有溝通的欲望,哪怕你面無表情地看著對方,他也會覺得受到了尊重。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80後的張丹也迎來了她生命中的第二個孩子——一個小公主,正好和大兒子一起湊成了一個「好」字,這讓全家都沉浸在一片幸福甜蜜之中。然而,養孩子卻是一個「甜蜜的負擔」,大家歡笑過後,是這個家庭在時隔4年以後,再一次陷入了奶瓶、尿片、日夜顛倒的兵荒馬亂之中。

  這天,一歲多的小女兒在吃飯時,不小心打翻了自己的小碗,不但潑得自己身上都是稀飯,還弄得地上也一片狼藉,看著女兒依舊笑嘻嘻的小臉,以及沾滿了飯還在不停揮舞的小手,張丹的心頭湧上一陣無力感和煩悶感。沒時間感慨的她,迅速給女兒換了一身乾淨的衣服後,便趕緊收拾桌子和地面。

  

  這時,大兒子亮亮回來了,他一進家就圍著媽媽,嘰嘰喳喳地說個沒完。

  張丹在擦桌子時,亮亮興奮地說:「媽媽,你看,我今天在幼兒園得到了『棒棒星』,因為毛毛蟲爬到了妮妮身上,是我幫她捉下來的,老師說我很勇敢,所以獎勵了我!媽媽,你是不是也覺得我很勇敢呢?」

  張丹在拖地時,亮亮說:「媽媽,老師要我們用茄子做一個企鵝,我們家有茄子嗎?可是,怎麼才能把茄子做成企鵝呢?媽媽你會做嗎?能教我不?」

  張丹在屋子裡忙得不可開交,亮亮也跟在媽媽身邊一直說個不停,忙到暈頭轉向的張丹被亮亮吵得煩躁不已,雖然她非常想對亮亮大吼一聲:別吵了!可理智阻止了她,並告訴她千萬不要這麼做,即使亮亮圍著張丹轉來轉去,張丹也始終在忙著自己手裡的事,對亮亮的問話一概「嗯、啊」的敷衍過去。

  終於忙完了,張丹鬆了口氣,這時她才發現,一開始還圍在自己身邊嘰嘰喳喳的亮亮,已經有好一會兒沒聽到他的聲音了,後來,她在兒子的房間找到了亮亮,看著亮亮獨自玩耍的落寞背影,想起自己剛才對亮亮的忽視,張丹的心裡一陣自責:自己有多久沒有和孩子好好聊天了?在孩子說他的新朋友、他的煩惱、他的「勇敢事跡」時,自己不是忙、就是累,即使在聽,也心不在焉。不能因為有了二寶就冷落了大寶,張丹決定,今天要好好聽一聽亮亮的「故事」。

  「寶貝,聽說你今天很勇敢,連毛毛蟲都不怕,簡直就像一個騎士哦!」

  「當然啦!妮妮和老師都誇我很勇敢呢!」

  「是嗎?那亮亮可不可以給媽媽講講整件事情的經過呢?」

  聽到媽媽對自己的事這麼感興趣,亮亮非常高興,繪聲繪色地講了起來,而張丹也在兒子描述中,不斷提出自己的問題:

  「妮妮是誰啊?為什麼媽媽以前沒聽你提起過?是你的好朋友嗎?」

  「那條毛毛蟲真的那麼丑嗎?居然能把妮妮給嚇哭?」

  ……

  聊天的過程是愉快的,母子倆又恢復了以前的親密無間。

  無論是孩童還是成年人,都渴望被重視、被尊重,尤其是溝通時的傾訴對象,他們往往比平時更想獲得關注,可我們有時卻很難做到這一點,為什麼呢?也許是因為我們每天接觸的信息太多,無法靜下心來集中注意力;也許是因為我們早已暗自認定,這件事並不值得自己關注;或者也許是源於人類天生而來的自私性……不管出於什麼理由,我們都應該改正這一點,學會保持關注。

  在一場交流中,傾訴者往往占據著主要位置,以致不少人忽略了傾聽者的重要性,如有些人在溝通時,雖然在行為上做到了傾聽,但思想和靈魂卻早已跑到了九霄雲外。殊不知,若我們的思維跟不上對方的節奏,就無法得知其內心的想法和需求,這很易引發不必要的誤會,對方也會逐漸失去溝通的欲望。

  人天生喜歡以自我為中心,我們傾訴時每每都誇誇其談,而當別人傾訴時,由於身份發生了變化,我們會覺得失去了自己「表演」的舞台,於是下意識地變得消極、怠慢,以致忽略了要保持關注。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很好的傾訴者,卻鮮少有人能成為合格的傾聽者,可溝通是相互的,若我們不能讓別人感受到尊重,就無法獲得對方的信賴,便只能停留在泛泛而談的階段,不可能交心。

  所以,在溝通時,即使你沒興趣、沒耐性,也要保持最起碼的關注!

  …|愛的練習題|…

  1.你通常會用什麼方法讓別人知道,自己始終都在保持關注?

  2.在別人說話時,你通常是怎樣的心情?是希望他趕緊說完然後輪到你,還是會給對方足夠的時間去表達?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