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有包袱,越容易犯錯誤
2024-10-08 20:14:10
作者: 蔡萬剛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有過這樣的體驗:越是想集中精力做某件事,就越是沒法子集中精力;越是在失眠時想睡著,就越是怎麼都睡不著;越是害怕考試考不好,就越是容易考不好;越是努力告訴自己考試別緊張,就越是感到緊張……總而言之,在很多時候,似乎越是害怕發生什麼,就偏偏會發生什麼,就好像老天爺和我們過不去似的。
但其實,真正和我們過不去的,還真不是老天爺,而是我們自己。
我們班級學習成績最好的兩大「巨頭」,一個是班長段曉峰,另一個是學習委員小蒙。之前我曾經提到過,在段曉峰還沒有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之前,他的成績一直是比不過小蒙的,直到後來,他在摸索中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才使得成績突飛猛進。
段曉峰第一次考試超越小蒙,成為全班第一名是在二年級上學期的一次測驗中,那原本是件好事,但或許是好勝心作祟,加之一直以來的信心不足,使得段曉峰反而因為這個名次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他不斷地告誡自己:必須在期中考試保持住第一名的寶座,絕對不能讓小蒙超越。
可偏偏越是怕什麼就越是來什麼,在期中考試中,段曉峰不僅沒能保持住第一名的成績,反而下滑到了第八名。這個結果讓段曉峰大受打擊,為了扳回一城,他開始拼命學習,甚至打亂了自己原有的安排。結果在那段時間,他的成績最差一次竟滑到了十幾名。在我注意到段曉峰的反常之後與他進行了一番深談,這才得知了他這段時間以來的「心路歷程」。
段曉峰遭遇到的這種情況很多人都有類似體驗,日本學者千葉康將這種現象稱之為「努力逆轉法則」,簡單來說,就是指你越拼命努力地去做某件事情,這件事情就越是會向相反的方向發展。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現象呢?努力難道不是應該獲得回報嗎?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造成這種現象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自我暗示。
以段曉峰為例,一直以來,小蒙的考試排名都在他之前,在「僥倖」獲得一次勝利之後,段曉峰內心其實並不認為自己從此就超越小蒙了,相反,他很害怕失去自己好不容易獲得的勝利。當他不斷在內心告訴自己「不能輸給小蒙」的時候,其實也是在不斷提醒自己,一直以來自己都在輸給小蒙。換言之,當段曉峰在心裡不斷提醒自己「不能輸」的時候,其實相當於是喚醒了自己曾經「輸給」小蒙的體驗。而這種體驗只會讓他感到緊張、恐懼,甚至對自己越發沒有信心。
本書首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另一方面是條件反射。
失敗是會有條件反射的。越是體驗過失敗的人,腦海中對於失敗的印象就會越發深刻,從而形成了走向失敗的條件反射。比如有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遭遇了某些挫折,從而陷入著急煩躁的情緒中,這個時候,如果再遭到一些刺激,如老師、家長的批評,同學的嘲笑等,就可能造成大腦功能的混亂。之後如果再遇到類似的情況,很可能就會條件反射般地重複錯誤的反應。
也就是說,歸根結底,所謂「努力逆轉法則」其實就是學生自己心態上的問題,一方面害怕失敗,另一方面則對自己信心不足,在這種心態的折磨之下,嚴重影響了自己正常能力水平的發揮。那麼,面對這種情況,到底該如何是好呢?這其實很簡單,只要讓學生們給自己一些積極的暗示就行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導學生給自己積極暗示的時候,一定要提醒他們,不要有過高的預期,否則反而可能給自己徒增壓力,造成不必要的煩惱。比如像「我一定要考全班第一」「我一定要上重點高中」「我一定要贏×××」這一類的暗示就不是那麼可取,畢竟這樣的目標能夠如願達成的人只是少數。我們可以將這種暗示換成諸如「只要好好看書,成績一定會有所提高」「只要認真備考,一定能進步一點點」之類的積極暗示,這既不會給自己太大壓力,同時也是一種對自己的激勵。
後來,在擺脫了怕輸的「包袱」之後,段曉峰的成績才逐漸回到正軌。而現在,他已經不會再因為「怕輸」而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