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經歷挫折失敗,培養孩子未來面對風雨的能力
2024-10-08 19:40:24
作者: 寧十一
在坑坑窪窪的人生路上,抗挫折力就是生存力。如果把孩子養在溫室,不讓他們經歷一點風雨,那未來他們就無法抵抗嚴寒。
從一個人成長的一般規律來看,逆境、挫折更容易磨鍊一個人的意志,順境可以出人才,逆境同樣可以出人才。但在逆境中鍛鍊,千錘百鍊成長起來的人更具有生存力和競爭力。
有一個猶太女孩,小時候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出色的滑雪運動員。然而,她不幸患上了骨癌,為了保住性命,她鋸掉了右腿,但女孩並沒有因此放棄自己的滑雪夢想。
為了實現夢想,她帶著殘疾的身軀練習滑雪。每次摔倒時,她就會在父母的鼓勵下站起來繼續練習。憑藉堅強的意志力和追逐夢想的信念,她一次次戰勝困難,最後走進了帕運會賽場。
挪威非凡的數學家阿貝爾常教育學生說:「堅持,先生,要堅持。你所遇到的困難會在你前進的途中自行解決。前進,你就可以看到光明,它將照亮你前進的道路。」
戴爾·卡耐基曾經說過:「從失敗中培養成功。障礙與失敗,是通往成功的兩塊最牢靠的踏腳石。若肯研究它們,利用它們,便沒有別的因素更能對一個人發揮作用。」挫折可以培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意志力。如今,挫折教育越來越流行,但很多父母又走進了一個誤區,盲目地給孩子設置困難,讓孩子嘗試失敗,卻忽略了這些挫折教育是否適合孩子。
合適的挫折才有用
對於年紀小一點的孩子來說,挫折可能是父母不允許自己獨立吃飯,或者不允許自己玩耍,甚至摔一跤,等等,這些都可以為孩子帶來挫折感。面對挫折,年幼的孩子通常以哭鬧或發脾氣的方式來表達情緒。此時,父母應該及時安撫孩子,讓孩子停止這些消極的行為。
而對於已經上學的孩子來說,他們面對的挫折就不一樣了。他們的挫折可能來源於考試成績不理想、老師沒有表揚自己、得不到同伴的理解……這時期的孩子在面對挫折時的表現也不一樣,他們會表現出沮喪、失落、憂鬱等不良情緒。這時就需要父母及時發現並幫助孩子擺脫這些因遭受挫折所帶來的不良情緒,否則會引發孩子的一些心理問題。
所以,父母要根據孩子的年齡段,設置具有一定難度的挫折,既能讓孩子產生挑戰欲,又不能難度太高,無法克服。同時,每次設置的難題也不宜太多,以免孩子產生畏難情緒。
「3C」原則幫孩子調整心態
孩子遇到挫折,難免產生一些消極反應,比如垂頭喪氣或唉聲嘆氣,如果父母還當面責罵、呵斥孩子,那麼只會使孩子更沮喪,抵抗挫折的能力也會變弱。這種情況下,父母應該幫助孩子調整心理狀態,度過情緒困境。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曾經教給父母們一個叫作「3C」的辦法,用以幫助孩子們度過困境。
「3C」指的是Control(調整)、Challenge(挑戰)和Commitment(承諾)。
Control(調整),指一種心理上和情緒上的調整,這是為了告訴孩子「困難並不等於絕境」;而Challenge(挑戰),指的是給孩子一種心理上的挑戰,讓他們學會在不開心的事情中看到快樂的一面;Commitment(承諾)指的是用「承諾」的方式幫助孩子看到生活中更為廣大的目的和意義。
通過調整、挑戰和承諾這三個步驟,相信孩子的不良情緒會減少很多。事實上,只要父母對孩子的努力和行為做出了正確的評價,那麼鼓勵孩子克服困難和挫折也就變得比較容易,這樣孩子就能夠正確評價自己的行為和結果之間的關係了。
在孩子退縮時鼓勵
當孩子遇到挫折並準備退縮時,父母要及時肯定孩子取得的成績,從而強化孩子的自信心。「你行的」「幹得很好」「你真勇敢」「好樣的」等這些話都能激發孩子更強的鬥志,激勵他們努力去克服困難。當孩子一次次戰勝困難時,便增添了勇氣,激起了戰勝困難的信心。這樣,孩子才能在挫折中鍛鍊出堅強的性格。
孩子早晚都會走入社會,獨自面對生活的風風雨雨。如果孩子沒有很好的心態去面對挫折,長大後就會因為不適應激烈的競爭和複雜多變的社會而飽受痛苦。面對挫折是每個孩子的必修課,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