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培養自信自律自主的孩子> 第九章 捨得放手 ——培養孩子的自主生存力 有意識地讓孩子吃點兒苦,鍛鍊生存力

第九章 捨得放手 ——培養孩子的自主生存力 有意識地讓孩子吃點兒苦,鍛鍊生存力

2024-10-08 19:40:21 作者: 寧十一

  「望子成龍」之心人人皆有,但空懷一副慈愛心腸並不能使孩子健康成長,許多父母教育的失敗就在於不「忍心」。教育孩子要「忍心」,這樣孩子們才能自立成才。南京師範大學酈波教授說:「真正的教育,是再富也要苦孩子。」真正有遠見的父親,捨得讓孩子吃點兒苦,讓他們親自去體驗一下生活的「不容易」。

  身價百億的富豪霍啟剛和妻子郭晶晶帶兒子霍中曦到農田裡體驗插秧。他在微博曬出一組一家人戴著草帽,挽著褲腿,站在滿是污泥的稻田裡插秧的照片,並配文說:「剛剛過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周末,跟老婆孩子一起去香港二澳,體驗插秧,領悟農民伯伯的辛苦。現在孩子們成長在幸福的時代,沒有餓過肚子,挑食和浪費成了習慣,他們需要知道食物從哪兒來,學會珍惜,學會知足。」幹完農活後,一家人還一起享受了簡單的農家菜。

  聞名世界的大詩人於戈亦說:「你什麼都可以給孩子,唯獨生活的經歷,喜怒哀樂,成功挫折,你無法給孩子。經歷不到這些,他就沒有對生活的獲得感。」父母愛孩子是天性,但如果愛得太緊張,捨不得讓孩子吃苦,無論是物質上的苦還是精神上的苦,哪怕一點磕碰一點委屈都不忍讓孩子嘗,不僅不益於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還會使孩子養成過於依賴父母,只想坐享其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進而影響他未來的生存力。

  「股神」巴菲特曾在一次專訪中說過:「我準備讓自己的子女先到別家公司里工作,讓他們在那裡鍛鍊鍛鍊,吃吃苦頭。我不想讓兒子一開始就和自己在一起,因為我擔心兒子會總是依賴我,並指望我的幫助。」

  

  有遠見的父母明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道理。因此,必須讓孩子從小學會吃苦,習慣吃苦,因為這樣才可以讓孩子在今後面對更大的苦難時,能夠弱化苦難的衝擊,也讓孩子更有底氣去面對。

  在一期《少年說》中,一位剛上初一的女孩登上高台後第一句話喊給了她的爸爸:「你真的太狠心了!」主持人和同學們一臉不解。原來在這個女孩剛升到初一的暑假裡,她的爸爸給她制定了為期三個月的軍事化訓練:每天五點半起床,進行跑步、跳繩、投球等各種體育運動,負責家中的一日三餐,其間必須完成一定的課業量,還要進行考核……

  女孩說完,台下的同學紛紛向她的爸爸投去異樣的目光。可這位父親只問了女兒幾個問題,父親問女兒新學期已經開始一段時間了,學習苦不苦,女兒回答「不苦」,又問她累不累,女兒回答「不累」,父親又問快樂不快樂,女兒回答「快樂」。回答了這些問題後,女孩潸然淚下,仿佛明白了什麼。

  這位爸爸說:「看似是簡單的軍訓,卻是對人生更好的磨礪。你能堅持三個月,就能堅持初中三年,人生的三十年。」

  美國教育家芭貝拉·羅斯說:「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成功往往是與艱難困苦、坎坷挫折相伴而來的。」父母總想把最好的或者更好的留給孩子,但我們能留給孩子的禮物絕不是金錢、房子或車,而是應對一切困境的能力,是面對苦難的心態,是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時,他們擁有的能夠抵擋風浪、披荊斬棘、在這個世界砥礪前行的能力。

  父母對孩子的愛也有大小、闊狹之分。那種唯恐對孩子管得不細、捆得不牢的愛是渺小、狹隘的愛;而主動讓孩子多吃苦、多歷練,養成健全人格和獨立生存能力的愛,才是宏大、廣闊的愛。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和懂得讓孩子吃苦。

  吃苦教育從小開始

  一些父母認為,孩子還小,沒必要對他們進行這方面的教育,等大了,孩子自然會知道什麼是苦。有專家指出,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年齡的大小沒有必然聯繫,相反,如果能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他們灌輸不怕苦的思想,會對他們以後的成長產生積極的影響。

  把吃苦融入日常生活中去

  吃苦教育,不是一本正經地對孩子說:「今天,我就要讓你嘗嘗吃苦的味道。」這種吃苦教育是沒有意義的。正確的做法是把吃苦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在孩子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譬如,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給孩子安排一定的自理任務,孩子能做的,父母絕不要包辦代替。

  吃苦不等於受虐

  讓孩子吃苦,但不是讓孩子受虐。一些父母知道了吃苦的好處,就逼著孩子去參加一些吃苦的夏令營等項目,而不管孩子是否樂意。父母的逼迫,會讓孩子意識到吃苦是父母給自己的一種懲罰,心裡會強化這種負意識。孩子的忍耐力因此降到最低,這等於還沒出征就失敗了。

  吃苦教育,「虎媽」「狼爸」「鷹爸」的方式不足學。父母需先估量孩子吃苦之力而後才行吃苦之教,需尊重孩子意願而不搞強迫命令。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