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惡人篇:那些不能忘的人性與嘴臉 歷史上有哪些不起眼的小事,最終卻釀成大禍?
2024-10-08 19:27:38
作者: 朝文社
這類堪比「蝴蝶效應」的歷史事件,中外歷史上都有很多,以下這三樁中國歷史事件尤為典型:都是以看似不經意的小事,製造了悲慘的歷史,留下後世的唏噓與警世。
1.唐朝太守「性騷擾」
從唐高宗年間起,南詔就是大唐的鐵桿跟班。大唐開元年間,一統六詔的南詔首領皮邏閣被大唐正式冊封為「雲南王」後,新崛起的南詔王國更是成為大唐的親密小戰友,多次助大唐硬懟吐蕃,維持大唐西南邊陲的太平景象。到了南詔第二代國王閣羅鳳繼位後,大唐已是山雨欲來的天寶年間,但大唐與南詔親密無間的關係依然在熱熱鬧鬧地持續。
萬萬沒想到,正是由於兩家太過親密,外加大唐吏治敗壞,很多唐朝官員學會了蹬鼻子上臉。典型的一位就是唐朝雲南(今雲南省楚雄州姚安縣)太守張虔陀,此人不但生性貪婪,還有好色的毛病。天寶九年(750),他接待過境的南詔王閣羅鳳時,竟然老毛病大發,公然凌辱閣羅鳳的隨行女眷。閣羅鳳忍氣吞聲不計較,張虔陀卻越發猖狂,還給閣羅鳳羅織了一堆罪名,終於激得閣羅鳳一怒起兵攻克姚州,把惹事的張虔陀就地正法。
張虔陀翹了辮子是罪有應得,可這樁因為他「性騷擾」引發的大禍卻加速發酵:友好了上百年的大唐與南詔,這下兵戎相見。猴急著想立功的大唐奸臣楊國忠跟打了雞血似的,先後兩次賭上十幾萬唐軍,不但活活把南詔打到老對頭吐蕃的懷抱里,還在戰場上瞎指揮,把唐軍精銳賠了個乾淨。安史之亂未發生之時,歌舞昇平的大唐提前現了一次眼。
待到安史之亂一聲驚雷,兇悍叛軍呼嘯殺來。先前這場丟人賠兵的「討伐南詔戰爭」的後果更加明顯:由於關中平原的十幾萬唐軍早在南詔戰場上全軍覆沒,包括大唐都城長安在內的關中地區竟無兵可用。這才令安史叛軍狂飆突進,活活把唐玄宗、楊貴妃一干人嚇出長安,繁華的盛唐風光就此被打得一去不回。追溯起來,都是這場「性騷擾」惹的禍。
請記住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一場缺德地方官惹出的事件,竟如一根引線,引爆了大唐盛世外表下埋藏許久的一堆炸藥包。
2.王府捉姦引發的火災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四月二十三日深夜,宋真宗的弟弟榮王趙元儼府里的掌茶酒宮人韓小姐(宋代「小姐」稱呼類似「丫鬟」)與人偷情,不想被王府乳娘抓個正著,順道又刨出這二人偷鐲子的醜事。又羞又急的韓小姐一怒就抄起燭台,把王府佛堂的前簾點了。偏巧當晚東北風大起,於是火借風勢,呼嘯燃燒起來。
在北宋皇宮建築里,起火的榮王府位於東北角上,韓小姐點的這把火自然順勢席捲宮城。聞訊而來的大宋朝廷官員慌忙玩命救火,直到四月二十四日白天,內藏庫、香料庫等庫房全被燒光,秘史館閣也毀於大火之中,八萬多本珍藏圖書化為烏有,中書省、門下省、鼓司、審官院全被燒了個精光,兩千多間房屋化為烏有。香料燒毀的香氣竟一直飄到汴河以南,遇難者更多達數千人。直到二十四日深夜,風勢漸停,這場驚天大火才算漸漸熄滅。
比起皇宮幾乎被燒成白地的慘狀,最讓宋真宗心疼到哆嗦的是左藏庫的損失。自宋太祖開國以來,大宋的歷代皇帝就拼命從牙縫裡攢錢,一筆筆存入左藏庫,盼著假以時日,用這筆錢富國強兵,助大宋光復燕雲十六州。到了宋真宗這一代,雖說《澶淵之盟》已落墨成定局,但這光復燕雲的念想也沒丟。聞聽火災後,宋真宗立刻下令搶救左藏庫的財物。堆積如山的金銀綢緞,不好容易被轉移到宮城牆角上,誰知大家剛喘了一口氣,火勢卻陡然轉向,朝著牆角一頓肆虐,恐怖的火舌瞬間把這些財富「舔」了個精光。
損失慘重的宋真宗悲憤哀嘆:「兩朝所積,朕不妄費。一朝殆盡,誠可惜也!」朕捨不得吃捨不得喝,辛苦攢下的大宋棺材本,就這麼全沒了。
這嚴重後果到底該怪追求愛情的韓小姐太任性,還是要怪北風呼嘯的老天爺太無情?整整一天一夜,現場混亂的指揮,越救越旺的火情,折射出來的分明是一個人浮於事成習慣,效率嚴重低下的大宋王朝。這樣的王朝,就算守著再多的財富,也逃不過積貧積弱的結局。
3.明朝言官報私仇
明末薩爾滸血戰,九萬明軍大敗虧輸,後金努爾哈赤強勢崛起,遼東戰局岌岌可危。大明君臣們慌了幾天後,情緒竟又齊齊穩定:怕啥?咱們有熊廷弼呢!
熊廷弼,暴脾氣的新任遼東經略,薩爾滸慘敗後走馬上任,在遼東一頓惡整。他先法辦了一批庸官爛將,又迅速構築起戰略防線。曾經兵敗如山倒的前線迅速煥然一新,不但狠打了努爾哈赤幾次,還懟得後金此後不敢隨意動彈。到了萬曆皇帝駕崩前後,曾經危如累卵的戰局,眼看就進入大明朝「躺贏」的節奏。
懟天懟地成習慣的熊廷弼,在朝堂上得罪了不少人,所以經常有人在朝中說他的壞話。好在他的戰功擺在這兒,所以竟還有人想趁機來沾光:比如他的老友姚宗文。
姚宗文曾是戶科給事中,是公認的「罵戰」經驗豐富的老言官。熊廷弼揚威遼東那幾年,丁憂回家的姚宗文總也補不上官。想當官想瘋了的他,就走起了熊廷弼的門路。誰知熊廷弼忙著練兵備戰,竟把這事拋在腦後,不久姚宗文走其他人門路爬到了吏科給事中的新崗位上。這樁過節他卻牢牢記住:你熊廷弼敢忽略我?我咬死你!
結果,重回言官崗位的姚宗文「咬人」套路爆發,為了泄一番私憤,他逮著巡查遼東的機會,一番顛倒黑白,給熊廷弼扣上了「軍馬不訓練」的帽子,把勞苦功高的熊廷弼活活黑化成尸位素餐的庸官。
在這個節骨眼上,昔日力挺熊廷弼的萬曆皇帝已過世,朝中攻擊熊廷弼的聲音甚囂塵上,正苦於找不到「實錘」,姚宗文的這一頓亂咬就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壓力山大的熊廷弼憤然去職,換上了有理想沒能力的新經略袁應泰。袁應泰到任後就一頓瞎指揮,好不容易精神煥發的遼東明軍這下又稀里嘩啦,被後金努爾哈赤幾次吊打,瀋陽、遼陽兩大重鎮全部丟光,白白送給了死對頭,成為未來大清王朝起家的本錢。
可以說,胡咬一番泄私憤的姚宗文,堪稱大清得天下的「功臣」。一百多年後,清朝乾隆皇帝看到這段典故,不禁感慨「觀至此為之動心欲淚」——小人敗事的後果,真是能把人看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