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拿得起放不下的中國史.2> 摧毀南宋的竟是一筆誘人的生意

摧毀南宋的竟是一筆誘人的生意

2024-10-08 19:27:31 作者: 朝文社

  受金庸小說的影響,南宋末年,郭靖夫婦為抗擊蒙古南侵,率丐幫弟子死守襄陽的愛國形象已經深入人心。然而小說畢竟是基於歷史的虛構,山河破碎之際,能夠抵擋快馬彎刀的,只有有效的防禦系統,而不是所謂的降龍十八掌。

  襄陽地處湖北北部,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江穿境而過,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的稱號。對於命懸一線的南宋朝廷而言,一旦襄陽陷落,蒙古大軍將順江而下,朝廷再無長江天險可依,亡國將無可避免。這麼重要的戰略地位,使得南宋上下都全力支持襄陽的防禦建設,最高統帥必須由資歷服眾的將才擔任,如果真由郭靖這樣的江湖人士接管防務,恐怕只會引發內亂紛爭。

  襄樊戰役作為宋、蒙兩國曠日持久的戰役,一直頗受史學界關注。令人意料不到的是,這場歷時幾十年的拉鋸戰,最後一位主持大局的正是《神鵰俠侶》里那位因畏敵如虎而被郭靖架空的呂文德。

  1.臨危受命

  南宋末年,隨著孟珙、余玠等第一代抗蒙重臣的先後去世,新生代將領呂文德走進了宋理宗的視線。

  呂文德是安徽壽春人,相傳他是北宋初年宰相呂蒙正的後裔,只是歷經了數百年的風雨,到了他這一代,名門的光環早已黯淡,樵夫出身的他早年參軍入伍,因為作戰勇猛很快在軍中嶄露頭角。

  1234年,在宋蒙聯軍的兩面夾擊下,金國滅亡,南宋成了蒙古最大的對手。還沒等南宋從復仇雪恥的喜悅中回過神來,三年後,蒙古大汗窩闊台發動了第一次侵宋戰爭。

  1237年冬,數萬蒙古鐵騎圍攻呂文德的家鄉壽春,以探查兩淮一帶的軍事部署。身為池州統制的呂文德奉命救援壽春時,在城外築起一排排土堆,再在密林中插上彩旗,吸引蒙軍兵力,隨後他帶領主力從護城河潛入城中,成為幾路援軍中唯一成功入城的力量。

  雖然草根出身的呂文德不通文墨,後來被士子罵作「粗鄙小民」,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就是橫衝直撞的莽夫。譬如他將軍糧送往壽春城時,就大搖大擺地送一半撒一半,蒙軍見到援軍這樣浪費,以為城中糧草充足,士氣大挫,壽春之圍由此而解。

  經此一戰,呂文德聲名鵲起,很快被任命為侍衛馬軍副都指揮使,統領兩淮軍馬。而在這期間,他組織了一支以家族成員、樵夫、炭農為核心力量的嫡系武裝,世人稱為「黑炭團」。從「黑炭團」後面的表現來看,這絕對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鐵血戰狼團。

  本書首發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幾十年間,呂文德帶領這支隊伍轉戰兩湖、西南前線,不管哪裡出現戰火,只要呂文德出場,就能將蒙軍擊退,久而久之,他成了南宋的救火隊員,也成了蒙古大軍的噩夢。

  1259年十一月,呂文德被升任為京湖制置使,成為長江防務的最高統帥,而他首先面臨的便是蒙古對襄陽的覬覦。

  2.復仇悍將

  襄陽,無論是於宋還是於蒙,都是志在必得的重鎮,就在雙方蓄勢待發之際,呂文德這邊卻出現了內亂。

  呂文德麾下有位悍將劉整,曾創下了以十二名親兵攻下一城的驚人戰績。因為軍功卓著,劉整被升遷為瀘州知府,南方的諸多將領都歸他節制,這讓老幹部呂文德心中非常不爽。

  除了呂文德嫉賢妒能外,這種情緒在南宋也普遍存在,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對北宋年間歧視南方人的心理報復。原來北宋建都汴梁,朝中重臣大多是北方人,看不起南方的士子,等到了南宋時,風水輪流轉,南方人開始對北方人產生了復仇式的心理牴觸。

  就這樣,河南南陽籍的劉整成了眾矢之的,他的策略基本都被呂文德否定,偶爾有因此獲勝的戰功也都被呂文德隱瞞不報。並且呂文德並不打算就此罷手,他將與劉整有矛盾的俞興提拔為四川制置使,藉此壓制劉整,並伺機誣告。劉整得知後驚恐不已,他向朝廷上訴,但那些支持他的上級領導或辭官或被打壓,徹底斷了他申訴的念頭。想到那些被逼死的同僚,劉整不寒而慄,思忖再三,決定向蒙古投降。

  1261年六月,備受蒙古重用的劉整被任命為行省安撫使。此後的兩年,蒙古大軍在劉整的帶領下一路所向披靡,驕人的戰績令大汗忽必烈讚賞不已。仰仗著忽必烈的信任,劉整規劃並提出了一項將南宋拖入深淵的絕密行動。

  正是這項精心設計的行動,不僅削弱了襄陽的防守力量,還毀了呂文德一世英名以及整個家族。更致命的是,它不動聲色地改寫了南宋朝廷的命運。

  3.貿易集市

  對於劉整而言,此時的外部環境無疑是有利的。1259年,蒙哥大汗死於合川釣魚城下(小說里寫的是被楊過用飛石打死),宋蒙雙方偃旗息鼓,出現了短暫的和平局面。

  按照劉整的計劃,蒙古趁這時提出雙方罷兵互通貿易,在襄陽城外劃出一塊地開放集市,類似於現在的邊境自貿區。這個自貿區的構想很完美:市場由蒙宋雙方共同投資建設,入駐的商家不能直接交易,而是通過中間商代辦,至於稅收則需要兩國各派出一位稅務官負責稽查。這個構想絕不是劉整腦洞大開,而是源自先例。

  早在北宋年間,宋朝就與遼國、西夏、金國開辦過貿易市場,不過由於宋朝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經濟強國,掌握著貿易的主動權,市場的開放與否,取決於宋朝與周邊國家的外交關係。簡單地說,宋朝資源豐富,有茶、鹽、鐵等生活必需物資,完全可以實現自給自足,而遼國這類遊牧民族則不同,他們能用於交換的只有礦石、獸皮、人參之類,並非宋朝必不可少的物資(遊牧民族的戰馬是軍用物資,被控制交易,宋朝的軍馬多是從大理採購)。

  就像西夏的經濟支柱是青白鹽,一旦宋朝不採購,西夏的經濟就會崩潰。而北宋正是抓住了西夏的這一命門,以青白鹽為籌碼對市場的開放範圍進行調節。軍事處於弱勢時,就控制青白鹽的進口;當軍事處於強勢時,就適當開放市場,給西夏人一點甜頭嘗嘗。時禁時開的貿易市場成了宋朝與西夏的晴雨表,這樣的關係一直持續到西夏滅亡。

  不難想像,有了這樣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先例,當蒙古使者將開放集市的請求傳達給呂文德時,呂文德幾乎不假思索地接受了。從當時的局勢來看,開通這樣的集市,對南宋也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因此就連他的幕僚都信心滿滿地勸道:「榷場(集市)成,我之利也,且可因以通和好。」

  4.生死暗戰

  接下來的事態發展卻出乎呂文德的意料:集市沒開通多久,蒙古人藉口「南人無信」,提出要在集市周邊修建城牆,保護己方商人的利益。

  這個藉口顯然很無厘頭,提出開放集市的是蒙古人,不守信用修建城牆的也是蒙古人,怎麼反倒南宋成了無信的一方?呂文德這時察覺出了異常。作為在呂文德帳下混跡多年的老部下,劉整熟知這位老上司貪財的弱點,他不失時機地向呂文德送了條玉帶,呂文德看對方如此識相就同意了。

  得償所願的蒙古在此後的三年裡,以瘋狂的熱情投入到城市建設中。他們在襄陽城東南的鹿門山上築起了一處城堡,隨後又在襄陽城東北的白鶴城修建了另一處。兩處城堡,切斷了襄陽的水陸交通,令固若金湯的襄陽成了一座孤城。

  在集市貿易中,南宋這邊有人將大量的棉花、糧食、木料甚至銅、鐵、硫黃等戰略物資走私到蒙古,而南宋交換到的只是一些皮毛、珠寶等無用物品。

  1267年,眼看對襄陽的內外部署目標已經實現,忽必烈令劉整率軍圍攻襄陽。此前修築的鹿門山及白鶴城城堡凸顯了作用,大軍以此為據點步步為營,隔絕了襄陽與外界的聯繫。

  1269年,內外交困的呂文德懷著一顆愧疚的心病死於軍中。呂文德死後,他的「黑炭團」一直在堅持戰鬥,直到1273年,在援軍多次被擊退,困守六年的襄陽城糧草盡絕,已經到了掘鼠羅雀的境地。呂文德的繼任者,他的堂弟呂文煥不得已率領家族出城向蒙古投降。隨著襄陽這座帝國最後的屏障陷落,三年後,南宋王朝也土崩瓦解。

  呂文德,這個抗蒙的中流砥柱,卻親手將他為之效忠的帝國拖向了覆滅的邊緣,或許這就是一個末世王朝的宿命吧。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