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處置王氏家族:鏡花水月終成空
2024-10-08 19:00:33
作者: 九皋寒叟
就在李林甫暗自傷神的時候,王鉷也出事了。誰也沒想到,因為王鉷的事兒,李林甫也跟著倒了大霉。
王鉷做事務實,風格強悍,是朝廷為數不多的實幹家。不過,他幹的不是利國利民的好事,而是取悅皇帝,取悅上官的齷齪事。
天寶四年(745),李隆基下詔免除天下百姓的賦稅,隨後又封王鉷為戶口色役使(臨時官職),讓他根據戶口情況,核查當年的賦稅。在王鉷看來,李隆基每年用度、賞賜、打仗的花銷是天文數字,這些都得靠百姓的租稅來供給。因此,撈錢才是李隆基最關心的事。
撈錢第一招:朝廷免除了你們的賦稅,可你們也得體恤朝廷的難處。比如,朝廷徵收了那麼多糧食,需要運到全國各地,你們每家出點「腳力錢」?
撈錢第二招:按照制度,壯丁前往邊疆戍守,每六年輪換一次,不過好多人都在戰場上犧牲。將領們都以戰敗為恥,很少將戰死的士卒向官府申報,因此這些士卒在家鄉的戶籍一直沒有註銷。王鉷拍板決定,只要有戶籍的,都算繳稅人口,人不在就算逃戶,賦稅全部轉移到家庭身上。
撈錢第三招:每個地方都有特產,就以最低價出售給朝廷。
據史料記載,王鉷在外面溜了一圈,最後居然帶回了億萬錢財,而這些錢全部流到了李隆基的私庫,供皇室揮霍享用。僅憑這件事,李隆基便認定王鉷是個理財的高手,因此將他任命為御史中丞、京畿採訪使。
有皇帝寵信,有李林甫做靠山,王鉷一度身兼戶部侍郎、御史大夫、京兆尹等二十多個職務。下面的官員為了找他簽字,必須得排上好幾天隊,為了體驗一下特權的滋味,王鉷也效仿李林甫,將辦公地點改到了自己的家中。
不僅如此,王鉷的家人也沾染上了權貴惡習。
王鉷有一個兒子叫王准,在朝中擔任衛尉少卿。有一次,王准帶著親信黨羽逛大街,碰巧遇到了駙馬都尉王繇(yáo)。王繇的母親是唐中宗的女兒安定公主,妻子是李隆基的女兒永穆公主,家族實力非同小可。
不過,王繇做人很低調,看到王准在逛街,因此躬身行了個平輩之禮。誰料想,王准並不領情,他二話不說,拿起身邊的彈弓就射向了王繇的帽子。只聽見一聲清脆的聲音,王繇帽子上的玉制髮夾折斷了。
路人慢慢圍了過來,想看長安城兩大權貴公子如何鬥法。
令人驚奇的一幕發生了,王繇慢慢彎下腰,撿起地上的玉夾,然後笑呵呵地說道:王大公子在和我鬧著玩呢,你們看多有趣,說罷還拿著玉夾賣著萌。
老百姓不得不丟下中肯的評語:慫包!真不是個男人!
沒過幾天,王繇在家中設宴招待王准,並讓永穆公主親自下廚,做了一桌美食,賓主盡興而歸。王繇的家人無語至極,勸說道:「駙馬爺,永穆公主是當今聖上的長女,金枝玉葉,你讓她為鼠輩下廚,難道不怕陛下怪罪嗎?」
王繇:「哼!陛下知道此事,最多也就責罵我一頓。如果得罪了王大公子,我的下場將會更難看。」
王鉷還有個弟弟叫王銲(hàn),擔任戶部郎中。官職雖然不大,卻仗著哥哥的權勢在長安城胡作非為。貪污受賄,那都是小事,強搶民女,那都不算事兒,總之一句話,只干違法亂紀的事兒,不干正兒八經的事兒。
有一次,王銲組織狐朋狗友聚會,宴席上大家喝得很多,最後酩酊大醉。就在倒下的前一刻,王銲私下對術士任海川說道:「任半仙,你幫我看看,我有沒有王者之氣?」
王者之氣……是山大王的王,還是帝王的王?王銲的話讓任海川驚恐莫名,此人二話不說,當即撒腿跑進了深山。第二天,王銲酒勁過去了,這才發現自己犯下了彌天大錯。意圖謀逆是滅族的大罪,王銲擔心任海川會出賣自己,因此派遣殺手到處搜尋任海川的下落,最終成功地將他殺人滅口。
在古代,權貴殺人是很平常的事,有關部門不會為了一個術士的死亡去追究權貴背後的隱秘,除非是政敵別有用心,故意將此事給捅出來。遺憾的是,這件事王銲雖然做得很絕密,卻還是被人知道了。
偷窺監視的人叫韋會,安定公主的兒子,王繇同母異父的兄弟,他就是看不慣王家人的囂張,想要揪他們的小辮子。不過,韋會的實操能力太差,本可以公開舉報,偏偏想散布小道消息。最後,王銲提前得知消息,唆使長安縣尉賈季鄰將韋會關押起來,隨後便將他誅殺在牢獄之中。
堂堂貴族,無辜被戧殺於長安縣衙,居然沒人敢站出來為他說話,這樣的情形讓王銲對權力產生了狂熱的迷戀,以至於走上了不歸路。
天寶十一年(752)四月,王銲和好朋友刑縡(zài)密謀,準備控制龍武軍萬騎營發動政變,意圖誅殺李林甫、楊國忠,控制朝廷的大權。
刑縡,出身官宦世家,父親曾經擔任過鴻臚寺卿,可他本人卻時運不濟,一直在龍武軍中擔任尋事參軍,多年未得到提拔。當時,節度軍鎮已經替代了朝廷的衛府,李隆基沒興趣提拔和培養衛府軍官,刑縡大概是覺得升遷無望,前途渺茫,因此心生怨恨,準備鋌而走險。
僅憑刑縡一個人肯定是不夠的,為了提高政變成功的可能性,刑縡私下招募了數十個武藝精湛的死士豢養在家中,還拉攏了不少朋友,打算在四月十一日發動突然襲擊,誅殺大臣,控制皇宮,謀取富貴。
計劃很拙劣,也很白痴,而且很快就被泄露了。
天寶十一年(752)四月初九,李隆基得知消息。他實在想不通,王銲和刑縡有什麼實力來挑戰他,難道要等老天爺降下一道神雷,將李林甫、楊國忠等人劈死嗎?李隆基無奈地笑了笑:王鉷,你去處理此事吧。
當時,王鉷料到弟弟可能在刑縡家裡,因此提前派人將他叫走。傍晚時分,長安縣尉賈季鄰帶著衙役前去抓捕,剛好碰到刑縡率領數十名黑衣武士出門,雙方就在大門口展開了激戰。此時,王鉷和楊國忠率領的禁衛軍也及時趕到。
府門口的群架很無聊,就在大家酣戰的時候,刑縡公然叫了一句:「不要傷著王大人的人馬!」
王大人?哪個王大人?楊國忠的親信似乎明白了什麼,於是對楊國忠說道:「大人,敵人似乎有暗號,咱還是先撤為妙啊。」
楊國忠的退出讓刑縡壓力大減,他帶著親信邊戰邊退,到了皇城西南角的時候,高力士率領四百名飛龍禁軍趕到,一口氣全殲了刑縡的屬下。
此事進入了善後階段,究竟該如何處置?
楊國忠:「陛下,臣在抓捕逆賊的時候,發現了一件奇事。」
李隆基:「你想說什麼?」
楊國忠:「與刑縡交戰之前,他曾經告訴屬下,不要傷了王大人的人馬,以臣來看,王鉷可能和此事有關。」
李隆基:「朕知道王鉷的秉性,公然造反不是他的風格。」
楊國忠不依不饒:「陛下,如果沒有人在背後坐鎮,刑縡哪來的膽量謀反,就算成功了,朝野上下誰能服他?」
李林甫明白了,楊國忠將矛頭直指王鉷家族,包括他。
李林甫接話道:「陛下,您對王大人有天高地厚之恩,如今他身兼二十多個要職,又有什麼必要謀反?此事必然有蹊蹺,還望陛下明察。」
李隆基還在猶豫,如果認真調查此事,王家必定脫不了干係,到時候王鉷這位財神爺也會捲入其中,這可不是李隆基願意看到的。
李隆基:「王鉷,朕會派人調查此事。不過,你弟弟王銲情況特殊,你代他向朝廷請罪即可。」
這個台階給得太完美,只要王鉷低頭認錯,此事就算過去了。然而,王鉷卻陷入了沉思之中,究竟該不該認錯,如果認錯,皇帝會不會秋後算帳呢?時間一秒一秒地流逝,李隆基的耐心也漸漸消失了,因為他等來的不是低頭認錯,而是模稜兩可的態度,閃爍其詞的辯解。
李隆基頓時覺得很惱火:「陳希烈、楊國忠聽旨,刑縡及其黨羽意圖謀反,罪惡滔天,朕命你們二人立刻前去審訊此案,嚴懲所有涉案人員。」
天寶十一年(752)四月十二日,李隆基下詔:楊國忠兼任京兆尹。
在此之前,王鉷兼著京兆尹,李隆基擺明了對王鉷的強烈不滿。楊國忠聞弦歌而知雅意,夜以繼日地審訊所有涉案人員,最後將王銲的「酒後吐真言」,以及他殺害任海川、韋安的事情也給揭露出來。這樣一來,王氏家族不管從動機,還是實際行動上,都坐實了謀逆的罪名。
對那些覬覦皇位的人,李隆基從來不會心慈手軟,楊國忠的證據剛剛遞交上去,李隆基就為王氏家族的成員簽批了最終的命運:王鉷,賜死。王銲,亂棍打死。王准,流放嶺南(中途被殺)。
帝王的恩寵,就如同鏡中花,水中月,終歸是一場夢幻。